福建泉州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阅读时奇奇对加点字读音把握不准,请你帮他找出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忌(jì)               (dū)察               (màn)                 (chéng)相

B.(lèi)下             (hē)斥               (niàng)跄               (bó)

C.顺(suí)            (bìng)裂             (mí)猿                  (jié)

D.豁(lá)喇          气(huì)               (dūn)                 (tì)

2、下列人物、出处与形象三者不相符的一项(   )

A.曹操——《三国演义》——生性多疑

B.孙膑——《史记》——足智多谋

C.严监生——《儒林外史》——勤俭节约

D.杨氏之子——《世说新语》——能言善辩

3、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是(        

A.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免费刷 )

B.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露马脚)

C.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吗?(本领)

D.曹小三给他点烟时,居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果然)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

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yì míng( )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 yì yì fā guāng( )的珍宝,人类劳动和 zhì huì( )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5、听写查漏

__________________

6、同音字我会填。

wǎn_____ __________ 

jīn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zào__________)(_____

7、 区别字组词。

园(   )   值(   )   扉(   )   杏(   )

圆(   )   直(   )   非(   )   香(   )

 

 

 

8、填空。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个句子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我也能写写某一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将相和》选段,回答问题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___诸位请想一想___廉将军和秦王比___谁厉害___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请在“____”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一定要细心考虑哟!

2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

3你认为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按要求在文中找句子。

1)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____”划出具体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

5请把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细读文中带点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一声不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汗如雨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说明此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可以体会到,这位病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4“沃克惊呆了”,他此时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扩展训练。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了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

【1】这段话运用了( )( )描写方法,说明毛主席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展开想象,省略号里,毛主席会想写什么?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晏婴劝谏

晏婴和齐景公及群臣到纪国的纪地游览,手下人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精美的金壶,送给景公。那金壶的内壁还刻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八个大字。齐景公看了看,故作聪明地解释道:“吃鱼不吃另一面,是因为讨厌鱼的腥味;骑马不骑劣马,是嫌它不能跑远路。”众人无不随声附和,赞叹景公理解得很深刻。晏婴在一旁说道:“臣觉得这八个字里面包含的是治国的道理。‘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不要过分压榨百姓;‘勿乘驽马’是告诫国君不要重用那些无德无才的人。”齐景公有些不服,于是反问:“纪国既然有这么好的格言,为什么还亡国了呢?”晏婴答道:“臣听说,君子们的主张应该高悬于门上,牢记不忘。纪国却把它们放在壶里,既不能经常看见,也不能对照着去做,能不亡国吗?”齐景公若有所悟,频频颔首,并对随从的大臣说道:“大家要记住金壶里的格言。”

齐景公在牛山上游览的时候望着都城临淄,泪流满面地说:“美丽的国都啊,草木多么茂盛!为什么随着时光的流逝,万物都要死亡呢?假若从古到今没有死亡,那么我将到哪里去呢?”他的两个大臣史孔和梁丘据也跟着流泪:“我们依靠君主的恩赐,饭菜可以吃饱,车马可以乘骑,看见死亡临近,禁不住都很悲伤,何况我们的君主呢?”听了他们这些话,晏婴在旁独自冷笑。

齐景公看晏婴冷笑,便揩干眼泪问道:“我和我的大臣触景伤情,有什么值得你发笑呢?”

晏婴说:“假如贤明的君王不生老病死,那么您此时只会在农田里,哪里还会有时间触景伤情呢?正是因为一个人离开了君位,才有机会让另一个人被立为君,也才有机会轮到您当上国君,可笑您身在福中不知福。您却为自己即将死亡而悲伤哭泣,这是很不仁不义的啊!我对不仁不义的君王及讨好巴结的大臣怎能不讥笑呢?”

齐景公听了十分惭愧,举起酒杯来自己罚自己的酒,又罚史孔和梁丘据两人各一杯酒。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稀疏——______   乞求——______

昏庸——______   浅显——______

2晏婴是如何理解“食鱼无反,勿乘驽马”这八个字的?

(1)“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勿乘驽马”是告诫国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景公和晏婴对金壶中所刻的句子理解不同。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齐景公、群臣和晏婴各是什么样的人?请用一个词语分别概括出他们的形象特点。

齐景公:____________   群臣:____________

晏婴: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一共讲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写在横线上。

(1)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写道“齐景公听了十分惭愧”,你觉得齐景公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这是在丹麦工作多年的朋友一个极深的印象。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画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或是一直在远处长椅上发着呆的一个什么人,便会走到你的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安静下来,停止排气。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他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到你钓鱼的水里去。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很欣然地跟你道一声谢谢,然后继续走他们的路或去发他们的呆。邻里之间也更是管得宽。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工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账单给你,你如数付账就是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准确——________   安静——________   开放——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再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毫不相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然:____________________

3丹麦人喜欢管闲事,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这是在管闲事吗?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这些爱管闲事的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吧!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熬鹰

这是一只刚刚成年的苍鹰,嘴尖锐而弯曲,披一袭铁灰色毛羽,带有铁爪的四趾苍劲有力,但腿却被一条特意打造的细铁链拴住。第一天,猎人就在隐秘的处所开始了对它的磨练;在鹰的周围布上绳网,绳网的外面故意摆放着鲜嫩的羊肉和清水。苍鹰对此不屑一顾。在荆棘中不慎撞入猎人的机关,被冰冷铁链锁住的瞬间,苍鹰就表现出暴烈悍野的气质。两只虬劲的鹰爪不停地抓挠,将铁链哗哗抖响,它发出一阵阵愤怒的唳啸,啸声苍凉、悲壮。猎手在网绳外冷笑着,于是雄鹰更加愤怒,一次次飞起向他扑去,想用铁喙啄他,用利爪撕袭他,但一次次都被铁链拽回,石块般重重摔倒在地。徒劳的扑击中,雄鹰的体力在一点点耗去。

夜暮降临,大地沉入无边的暗夜,深秋的风带着砭骨的寒意吹来。猎手拾来枯枝,在场地边生起一堆火,不断添加的枯柴使火焰噼啪爆响。火光下,雄鹰的两只眼血红,怒视着不怀好意的猎手。猎手的眼睛也是血红的,鼓着凶光和它对峙着,谁也不愿处于下风。

第二天,当第一缕晨光染上雄鹰的苍羽时,它更加愤怒急躁了。它隐隐觉出腹中的饥饿,猎手殷勤地将羊羔肉捧到它眼前。雄鹰凶猛地撑开门扇般的翅膀向猎手扑去。猎手急忙躲闪,但还是被凌厉的劲风扫了个趔趄。惊魂不定的猎手看到,鹰对鲜嫩的羊肉置之不理,只用铁喙去啄击铁链,啪………………发出爆响,但铁链依然,只是鹰喙已鲜血淋漓。鹰仿佛不知疼痛,一如既往地啄击着。鲜血,一点点滴下来,浸湿了爪下的黄土、岩石。

又是一夜对峙。

两天两夜过去了,猎人依然与鹰对峙着。对峙的过程是人驯服鹰的过程;一点点磨灭鹰的野性,消磨它的意志,使它产生对人的敬畏心理,猎手看到,夜深后,在无边黑夜的包围下,苍鹰的戾气一点点消散,但猎手不敢松懈,他怕稍一不慎即前功尽弃。

当第三天阳光普照时,鹰嘴已结满黑硬的血痂,瘀血甚至堵塞了鼻孔,眼中集结的怒气消散殆尽,疲弱的身躯仿佛再也拖不动沉重的铁链,蕴满黄金般光泽的眼睛不时半眯,似随时都会睡去。猎人手里拿了一根棍子,不停地撩拨它。无可忍耐之下,苍鹰的怒气又一下子凝聚,但已没有了锐气。它喑哑的叫声缺乏底气,少了威慑,多了悲伤与无奈。秋风袭来,鹰的毛羽显得苍老凌乱毫无光泽,再也找不出昔日天之骄子的神情……猎手看到,雄鹰从体力到意志都濒临崩溃。

又一个白日过尽寒夜降临。在猎手精心安排的场地上,响起阵阵野兽的嗥叫,声音中充满嗜血的欲望。雄鹰拢紧身上的毛羽,将身体畏畏缩缩移向火堆,它感到自己的孤独无助。野兽的嗥叫又逼近,鹰身上开始有了明显的颤栗。猎人清楚地看见鹰眼里戾气消尽,闪过一丝乞怜。猎人走进网围将鹰抱入怀中,抚摸鹰的头部,它不再挣扎啄击,任猎人的手指从头顶滑下,顺着修长的脖颈儿,抚摸到宽阔的背脊。鹰驯服地舒展开身体,眼睛里透出温和与顺从的光。再将鲜嫩羊肉托上掌心时,鹰迅捷地一块块叼入口中……一只鹰熬成了!这时猎手的体能也快熬尽了,把鹰交给帮手后,便翻身倒下睡上三天三夜才能恢复元气。

当这只鹰再次出现时,不是蹲踞在猎手的肘上肩上,就是在猎手的头上低飞盘旋。待到远方猎物闪现,不待指令它便会迅猛出去……猎手开剥猎物时,会大度地将动物的肠子、肝肺扔给它……一个桀骜不驯的灵魂从此消失。

1用下列词语组成两组意思不同的句子。

在一个隐秘的处所  火光下 猎人 苍鹰 怒视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与猎人的较量过程中,苍鹰的野性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文章,你认为下列观点与作者不一致的是( )。

A. 一只充满野性的苍鹰补猎人驯服了,人类的力量太伟大了。

B. 一个自由的灵魂在慢慢地消失,它只懂得讨主人欢心,被主人利用,可悲。

C. 桀骜不驯的雄鹰消失了,这一切下是人类征服自然所制造的悲剧。

15、阅读理解

零分之约

曾经,我是一个让老师感到头疼的学生,调皮、厌学,每次考试,成绩都是雷打不动的“C”,教过我的老师都无计可施。直到卡尔森老师来教我们班后,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

第一天上课,她冲我(  )地笑了笑,说:“你就是整天梦想当个赛车手的斯蒂文弗吗?”“是的。”我感觉她的话里有一些鄙夷的成分,声音不禁高亢起来,富有挑衅地说:“舒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这么大还考过零分呢,现在不一样当了世界顶尖级赛车手?”卡尔森老师爽朗地笑了起来,说:“但你从来没有考过零分啊!”她竟然笑话我没考过零分!我控制住心头的怒火,气冲冲地说:“哼,下次我考零分给你看!”

她仿佛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小辫子”,说:“好啊,咱们做一个约定,你要是考了零分,在班级里一切自便;可你一天没考零分,就要好好学习!不过,考试时必须把试卷答完整。”这还不简单!我(  )地答道:“没问题!”

很快迎来了考试。发下试卷后,我开始答卷,我故意把知道的写错,可在做后面的题时,由于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只得硬着头皮做,像以往那样乱蒙一通。

走出考场,我忽然发现,手心里竟然出了汗。我第一次感觉,考零分竟然跟考满分一样难!我的心情沮丧极了。考试成绩又是“C”,卡尔森老师走过来,狡黠(xiá)地提醒道:“加油!向零分冲刺!”我低下头,既羞愧,又暗骂自己不争气。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冲刺。我发奋学习,慢慢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换句话说,     

一年后,我终于成功地考了第一个零分!卡尔森老师大声地宣布:“斯蒂文弗,祝贺你考到了零分!”我脸红如枣,羞愧难当。“按照我们的约定,你可以在班级内做你想做的事情了。”

泪水突然涌出我的眼眶,我哽咽着说:“谢谢您,老师,在我没有成为世界一流赛车手之前,我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学生……”

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文中括号里(  )

A.意味深长 不慌不忙 B.郑重其事 意味深长

C.意味深长  不假思索 D.不慌不忙  不假思索

2联系上下文,分析“换句话说”后面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与零分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B.我必须要细心,唯有细心才能与零分无缘

C.有把握把题目全部做错,得零分就会有希望

D.我只有战胜自己的虚荣心,才会获得零分

3“一年后,我终于成功地考了第一个零分!”从“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  )

A.考零分真是太容易了!

B.考零分真是志在必得。

C.考零分极其艰难,付出的努力真多!

D.那一刻“我”的心里十分难受。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卡尔森是一个循循善诱、教育方法得当的老师。

B.要想取得成功,哪怕是实现零分的愿望,也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的。

C.以“零分之约”为题,设下了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D.“我”最后留下激动地泪水是因为我终于得到了零分。

16、课外阅读。

渔王的儿子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们尊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到鱼,怎样划船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渔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和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显而易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王”年老的时候为什么苦恼?(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表明渔王在教孩子捕鱼技术上的做法 是:________________(一个成语)。

【4】“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 差?”“渔王”说这句话时的心情如何呢?渔人的失误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路人的观点是什么?(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说说如何教育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手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描写大拇指形状不美的。

【2】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了说明这个性格特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例子?概括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8、现代文阅读。

我会读课文片断,并能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他曾一人离家去附近山上的寺院里读书。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后来,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只身远赴应天府书院求学。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书院,可以免费就学。这里既有名师指教,又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还可以与许多饱学之士切磋学问。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那时,他的生活(   ),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这便是成语(   )的由来。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他(   ),每天差不多都是(   )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   )。据说,他曾五年(   )。

(1)按原文内容填空。(3分)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废寝忘食:  

毫不介意:  

(3)仿照句子,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2分)

这里既有名师指教,又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还可以与许多饱学之士切磋学问。

(4)   标出范仲淹生活极其艰苦的句子。(2分)

(5)﹏﹏﹏标出范仲淹发愤苦读的句子。(2分)

(6)请你评价一下范仲淹。(2分)

 

19、片段阅读练习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ǐ zhī)很多,他操纵自如,(豪 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晴 睛)忙极了,不知看(哪 那)一处好。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3】选文按___来写。先写___。然后分别从这三方面来说:①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田忌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   田忌转败为胜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膑对田忌说:“我不是挖苦你。”(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请把下面的反问句变为陈述句。

(1)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好的天气,难道我们不应该出去游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练习

(1)大家都知道刷子李的本领高。(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州在短期内迅速控制住了疫情,谁能否认这是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写作天地。

题目:他(她)____________了

提示:在“得意”“开心”“惊讶”“痛苦”等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上。写出事情的前因后果,把经过写清楚。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