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绝:①完全没有了;②走不通的;③死亡;④隔断,断绝;⑤独一无二的;⑥绝对。
(1)最让人叫绝( )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 )没有一个白点。
(2)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 )活。
人家:①住户;②别人;③自己。
(3)他才领着我到后面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 )
(4)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
考究:①考查,研究;②讲究,注重;③精美。
(5)这套衣服又素净,又雅致,制作考究。( )
(6)衣服只要穿着暖和就行,不必太考究式样。( )
对付:①对人对事采取措施、办法;②将就;③感情投合。
(7)这衣服您暂时对付着穿一穿,我们很快就照您自己的尺寸做出新衣服来。( )
(8)这个家伙由你来对付。( )
2、给加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6分)
好似(shì sì) 亡赖(wánɡ wú) 清平乐(yuè lè)
咀嚼(jué jiáo) 困窘(jiǒnɡ jūn) 剥莲蓬(bāo bō)
3、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B.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
C.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D.谁也不能否认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4、读拼音,写句子。书写要求规范、美观。
níng jù zhèng néng liàng shí xiàn zhōng guó mèng.
______
5、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
(1)《景阳冈》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可以概括为“喝酒、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是将士对家乡的思念;“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将士报国的决心;“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是母亲对我们深沉的爱。
(3)叔叔做得一手好木工,很多人都慕名前来请他帮忙,奶奶笑着夸奖叔叔:“你呀,现在也是们这里的名人了,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
(4)“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启示我们要做胸怀坦荡的正人君子;“___________,仁之端也”启示我们要做善良的人。
6、反义词。
仔细—(__________) 雪白—(________)
平平整整 —(_________) 稀溜溜—(_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嬉戏----(_______)
消沉----(_______)
垂涎欲滴----(_______)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躬尽( ) ( )汤( )火 深( )厚( )
( )不( )待 ( )心所( ) ( )色( )流
9、非连续文本阅读。
以下是就“李”姓的历史和现状整理的表格,读后回答问题。
信息来源 | 涉及的方面 | 具体内容 |
爷爷的讲述 | 名人 | 李白、李时珍、李大钊…… |
书籍、报刊 | 来源 | 传说“李”姓的来源是商朝的“理”姓,外族的改姓也是来源之一。 |
网络 | 人口数量 | 据统计,目前全国“李”姓人口总数已超过一亿。 |
【1】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的信息来源有多种渠道,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资料的涉及面广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这个表格属于研究报告中的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研究报告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
10、每一颗草都会开花
①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②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③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_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④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⑤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B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⑥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结合语境,理解第⑤段中加点的“嗫嚅”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那位“做出泥娃娃的孩子”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_________”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这句话还可以换成文中的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前四节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1)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
“仿佛为了过节”,课文中的这个节日指的是 。
“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这句话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也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南宋诗人 写的《 》一诗,诗句中“定”的意思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充电电池
李华由于学习需要去买充电电池。请根据包装背面的部分信息回答问题。
镍氢充电电池 Ni-MH
800mAh 1.2V 两只装
产品型号:AAA HR11/45
执行标准:GB/T 22084.2-2008
充电时限:标准充电 80mA 须 16 小时
注意事项:
①请勿短路、拆解或置于高温下,以免发生危险。
②请勿将镍氢电池与干电池混合使用。
③请勿将不同容量及型号的镍氢、镍镉电池混合使用。
④如需长期搁置,请充满电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并每三个月对电池进行充电存放。
⑤电池首次开封后应先充电再使用。
【1】这种电池的容量是( )
A.600mAh B.700mAh C.800mAh D.900mAh
【2】本电池标准的充电时限是( )
A.6小时 B.12小时 C.16小时 D.18小时
【3】请根据“注意事项”中的相关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 分)
(1)电池不能放在高温的地方。(______)
(2)电池打开包装即可直接使用。(__________)
(3)如果长期搁置,应每三个月给电池充一次电。(______)
13、品读词句,体会人物形象。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动,从半空劈下来。
……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
……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1】我要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动作,读出武松打虎的气势。
【2】读上面的句子,我发现,武松打虎的动作特别凝练传神,武松的形象也跃然纸上,我要结合具体的词语谈谈自己的理解。
【3】文中还有很多语句能体现武松的特点,我要找出来,和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解。
【4】阅读课后资料袋,结合自己阅读《水浒传》的经历,我对武松有了深入的认识:________
14、按课文内容天空。(10分)
(1)《再见了,亲人》课文中志愿军的亲人有 、 、 ,从她们为志愿军所做的事情中,你感受到了朝中人民的 。
(2)《桥》课文中的老汉是个 的人。
15、默读下段文字,完成作业。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小东西”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作者从那块透明的琥珀里看到:① ;② ;③ 。由此推测出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4】这段话说明的重点是( )。
A. 琥珀悠久的历史 B琥珀的重要价值 C、琥珀的形成过程
【5】根据琥珀的样子和价值,用“‖”把这段话分为两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背后照来的灯光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
一个寒风料峭的冬夜,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我惭愧地提出了问题,老师慈母般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笑意:“坐,坐下。”她虽然和蔼地笑着,可我却觉得老师在责备我,不由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移开身旁一摞作业本取出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已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那装满智慧的额上,也被岁月碾出了条条深沟……
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自己再做一遍!”我吃惊地接过一张雪白的纸做起来。不一会儿,顺利地做完了,我抬起头来,望着老师批改作业的侧影,不禁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
那是新年后的第一堂课,铃声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刚说了半句话突然哽住了。大家这才发现她脸上还流着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上起课来。但我们总觉得她在抑制自己,她借着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起泪水,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下课了,我们才明白,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第二天她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老师就这样用全部心血浇灌着我们……
“做完了?”“唔!”老师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笑容。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的家。
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台灯,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面前的道路。我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我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着我前进!
【1】“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第一个光”指的是____________;“第二个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赞美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写了老师的哪几件事?简要地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多处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请用“_____”标出其中一处,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10分)
第 一 次
马路旁的行(háng xíng)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他长着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的……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猛烈),而且信心十足。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缘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然而小男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又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而孩子的妈妈并没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道。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同时(裂开、绽开)了笑容。“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又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读音和词语。(2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失败( ) 后退( ) 消耗( ) 容易( )
(3)概括写出下面三种人的态度:(不能重复 )(3分)
①老奶奶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②妈妈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胡子爷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中“第一个高地”具体指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赞同文中妈妈的做法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1】选段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
【2】读选段,写出孩子的表情变化: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猴子如果会说话,它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选段中水手们的两次“笑”,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手们又大笑起来”是因为猴子摘了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让水手们觉得猴子特别调皮。
B.猴子不仅不还帽子,还故意逗孩子,猴子的表现让“水手们笑得更欢了”。
C.水手们之所以“笑”是因为孩子无助的样子很好玩。
D.水手们的两次“笑”,让孩子觉得很尴尬,也为后文孩子爬上桅杆推波助澜。
19、阅读选段,做练习。
军长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儿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军长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抽动了一下,他忽然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
一阵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1】画“_____”的句子属于对人物的_____描写,从描写中可以体会到老战士的死因是_____。
【2】从人们的表现中可以猜测出老战士的身份是________________。
【3】将军发怒的原因是什么?(试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老战士能够和将军对话,他可能会说些什么?(试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1、句子新天地。
1.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你也来挖苦我吗?(变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你得服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写关联词。
(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4)田忌喜欢赛马。(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按要求完成习作。
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要给一位老师画漫面,你会选择谁呢?爱穿裙子、说话连珠炮的语文老师?整天笑眯眯,走路翻翩起舞的音乐老师?怪招频出,课下与学生打成一片的体育老师……下面请你选择其中一位老师用文字“画”出来。
要求:①先想想你的老师有什么突出特点,如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再选择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情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