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2025届初二地理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关于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是(     

A.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夸张)

B.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军事将领李广、桥梁专家李春、“诗仙” 李白、词人李清照……(排比)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拟人)

D.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在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比喻)

2、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吸(shǔn   鸟(jīng  飞来祸(hèng

B. 沌(hùn 养( 首遥望(qiáo

C. jiànɡ 窗(xián   浑身数(xiè

D. 样(   bài 火箭(zài

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

B. 张骞、班超、玄奘的故事都与丝绸之路有关。

C. 将威尼斯小艇比作挂在天边的新月,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

D. 《白杨》一课借物喻人,借白杨赞美边疆建设者。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辨字组词。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5、多音字组词。

xià________   tán_____dàn_____

cáng____zàng_____

6、把下列加点的字词换成现代词语,写在括号里。

(1)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_____ 

(2)真个好所在_____

(3)请自误。_____)  

(4)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_____

(5)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_____

7、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耕织:____ 稚子弄冰:_____

信口吹:____ 轻尘:_____

摩天____ 三万里河_____

8、比一比,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稿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这句话中,“变化是有的”是指_______________,“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囚   歌

  为人进出的门___________着,

  为狗爬出的洞___________着,

  一个声音高(唱  叫)着:

  ——(走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在横线处填写合适的词语。

2.划去诗中括号内错误的字词。

3.写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反义词:(   )——(   )

  近义词:(   )——(   )

4.联系上下文,“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狗爬出的洞”指的是___________。“(走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如何理解“永生”的?结合革命者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昂贵的哨子

那时,我还是一个7岁的小孩。一天,我拿着钱朝一家专售儿童玩具的商店跑去。突然,一阵哨音把我给迷住了——一个男孩子手里拿着只哨子在吹呢。于是,我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也买了一只。

回到家里,我得意扬扬地吹着哨子满屋乱窜,家里被我吵得鸡犬不宁!当我一说出哨价时,哥哥姐姐还有堂兄堂姐们全嘲笑我是个十足的傻子,糊里糊涂被骗了四倍的价钱,用多付的钱又可以买许多好东西呢!我感到十分委屈,伤心地哭了。

羞耻,甚至于超过了哨子带给我的乐趣!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对我以后起了不小的作用。常常,当有人怂恿我去买那些我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时,我便提醒自己:“可不要为一个‘哨子’就出大价钱呀!”因为我已经懂得了节省开支。

在我成年进入社会后,通过人们的言行,我看到了形形色色为了他们的“哨子”而付出惨重代价的人!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为了求得王室垂青,百般钻营,甚至丢掉了贞操美德,弄得众叛亲离!那些沽名钓誉的政客,不惜一切代价卷进政治风云,却因贻误了正事而败落破产!那些悭吝的守财奴,为了发家致富,一毛不拔,放弃了同胞的尊重、朋友的友谊,以及人类行善的德行!那些贪图享乐的庸人,碌碌无为,只顾寻欢作乐,却变成了弱不禁风的病夫!那些华而不实的花花公子,整天沉溺在精美的服饰、堂皇的住宅、华贵的车马中,不顾财力不接,以致债台高筑!

“可怜!”我不由得叹息道,“为了一只‘哨子’你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了!得不偿失,真是愚不可及啊!”由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大凡人世间的苦楚都是由于没有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估价,盲目行事,而付出过高的代价造成的。

【1】文中说“羞耻,甚至于超过了哨子带给我的乐趣”,“我”为什么感到羞耻?用“ ”在文中画出答案。

【2】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哨子”指的是_____,第4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哨子”指的是_____

【3】第4自然段列举了五种典型的为“哨子”而付出惨痛代价的人,分别是____________及华而不实的花花公子。

【4】为什么“我”会觉得那些为了一只“哨子”而付出昂贵代价的人“可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文中揭示道理的中心句,并结合实际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        )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        )在地下,把腰胯一(        ),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        )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        )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人文段中的括号里。

                                                  

【2】选段中表示时间非常短的词语是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

【3】武松面对比自己力量大几十倍的庞然大物,没有直接对峙,而是只用了一个办法——_____________,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___的英雄形象。

13、《帕瓦娜的守候》(节选)

帕瓦娜沉默了,暗自猜度,就在她睡觉的时候,妈妈和薇拉夫人一定长谈了很多伤心事。她觉得很安慰,因为妈妈看起来已经好多了。 不过,那未必就意味着帕瓦娜会让步。

没有用的,”帕瓦娜摇了摇头,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 “我看起来根本不像男生,我的头发没那么短。

努莉亚打开柜子的门,拿出缝纫包,将它缓缓扔在帕瓦娜的面前, 在帕瓦娜看来,努莉亚拿起剪刀,将它开开合合好几次,仿佛很是乐在其中。

不许剪我的头发! ” 帕瓦娜赶忙用双手捂住头。不剪头发,你怎么能像个男孩?”妈妈问道。

要剪就剪努莉亚的! 她最大,她有责任来照顾我,而不是让我来照顾她!” “没人会相信我是个男孩的。努莉亚低头看着自己,平静地说道。可是她的平静只会火上浇油。  

我很快也会长成那样的!” 帕瓦娜争辩着。这只是你凭空乱想而已。

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说吧。眼见着一场大战就要爆发,妈妈连忙让这个对话停了下来, “可是现在我们别无选择。 家里一定要有一个人能外出, 而只有你看起来最像男孩。

帕瓦娜迟疑了一会儿,接着把手伸到背后摸了摸,想看看她的头发现在到底有多长。

这必须由你自己来决定,”薇拉夫人说道,“就算我们逼着你把头发剪了 , 我们也不能逼着你出门的时候表现得像个男孩子呀!我们都知道我们提出的这个要求不是件小事,可是我觉得你一定做得到。不是吗?”

帕瓦娜知道薇拉夫人说的是对的,她们的确可以强迫她剪掉头发,可之后的事都需要帕瓦娜的合作。 所以,这还不得不看她的意愿。

明白了这一点,同意她们的提议就没那么困难了。好吧,”帕瓦娜还是妥协了,“我同意了。

努莉亚又一次打开了剪刀,说道:“我来帮你吧。

我来! ”妈妈拿过剪刀,对帕瓦娜说道, “过来吧,帕瓦娜,得拿出你的实际行动来!”

1《帕瓦娜的守候》这本小说的作者是(

A. 美国作家黛博格艾里斯

B. 加拿大作家*博拉艾里斯

C. 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D.美国作家丹迈因哈特拉

2第①节中,在她觉得很安慰,幽为将堤看起来巳轻好了很多这句话中, 可以看出妈妈之前不怎么好,其原因有(  

A. 爸爸被抓,使她精神支柱瓦解

B. 她不希望帕瓦婷扮成男孩子

C. 她想起儿子候赛因很难过

D. 她作为女性知识分子备受压抑和限制

3妈妈和蕾拉夫人要把帕瓦娜扮成男孩,是希望(

A. 帕瓦娜能多做一些男人能做的事情 B. 帕瓦娜能承担起照顾这个家的责任

C. 帽瓦娜像男孩子一样坚强勇敢 D. 帕瓦娜可以自由进出市场,没人找他们的麻烦

4帕瓦娜剪头发,经历了一番艰滩抉择的过程.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

 

你认为促使帕瓦娜作出最后抉择的因素有(至少写出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小说中,帕瓦娜曾一次次面临各种选择,如:是否女扮男装。下面哪一项不是她曾面临过的重要选择呢?(   )

A. 是否去挖死人骨

B. 是否和肖齐亚一起离开喀布尔

C. 是否和家人一起去马扎里

D. 是否将荷玛带回家

6帕瓦娜变身成一个小男孩,这是一次蜕变。那么,除了外貌上的变化, 你认为她的蜕变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至少选择两个角度或两个方面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高尔基和孩子们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孩子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依赖  信赖)。

有一回,在一个偏僻的城镇上读书的一名小学生,不小心把学校图书馆的一本《童年》弄丢了。他跑了几家书店也没有买着,非常着急。于是,便冒昧地给高尔基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本书作者的帮助。高尔基接到信后 随即将(珍藏 收藏)多年的一本 童年 寄给了这位小学生 难怪孩子们常说 有了困难找高尔基 他一定能帮助你解决 

高尔基对孩子们虽然非常喜欢,但当他发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时,是从不骄纵宽容的。一次他收到一群四年级学生给他的信。信中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语法错误,他非常生气,回信中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他们:四年级的学生啦,写得如此不通,实在可耻,很可耻!

当然,对孩子们取得的成绩,他总是喜在心里,乐在眉梢,给予适当的鼓励,但从不过分地(夸奖 夸耀)。尤其是对那些较早地崭露出智慧(光芒  锋芒)的孩子更是如此,以避免他们滋生骄傲的情绪。有一次,高尔基会见一位年仅9岁的小诗人,小诗人当面朗诵了自己的诗作,非常流畅,也很优美。高尔基深为惊奇,心里暗暗赞叹,但当面却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赞扬,只是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深情地说:好好学习吧,不要太累了,要记住你还是个孩子呀!

高尔基就是这样以他全心的爱,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

(1)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打“√”。(2分)

(2) 联系上下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内填写序号。(2分)

糊涂  隐藏  昏暗 冒犯   

露:高峻,高出   优异,好  

(3) 给画线部分加上标点。(3分)

(4)   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2分)

(5) 文章通过几件事说明高尔基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分别是哪几件事?(3分)

 

(6)用自己的话说说,高尔基对孩子的爱是怎样的?(2分)

 

(7) 好好学习吧,不要太累了,要记住你还是个孩子呀!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

 

 

 

15、非连续性文本(8分)

稿费单阅读

徐马祯同学收到一份稿费单,里面有丰富的信息。你读后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PB汇06

取款通知单

请携带本人有效证件于2020年2月3日前到本行任一联网网点取款

汇票号码

15103572696707

标识码

200

收款人地址

收款人姓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小学太湖校区五年级二班 徐马桢

特殊

业务

 

收款金额

40.00

汇款日期

20191204

填单

日戳

 

经办员

汇款人地址

汇款人姓名

哈尔滨市道外区景阳街21号

《学生之友》 编辑部

汇款地邮编

150020

汇款人电话

13936411366

兑付

日戳

附言

2019年13、15期

经办员:   复核员:   检查员: 接收专号: 017659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4分)

1)徐马祯同学是江苏吴江市的一名五年级学生。___________

2)《学生之友》杂志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___________

3)徐马祯同学家附近有家建设银行,他可以拿着这张取款通知单去取钱。___________

4)徐马祯同学的文章发表在2020年02月03日的《学生之友》杂志上。___________

2徐马祯同学的稿费单被他妈妈放在家里许久,一直未给他。2020年的4月2日,妈妈终于把它给他,让他去邮局取钱,可是邮局的阿姨拒绝了他。你知道为什么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马祯同学取款单上的名字打错了,“祯”字写成了“桢”字。他跟邮局工作人员反映,工作人员要他找杂志社。你认为他该怎么办?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我能行。

甘甜的不仅仅是井水

在通往某旅游区的路旁,住着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老人有一口井,据说打到 了泉眼上,不仅水量充裕,而且特别清澈、甘甜,来往的过路人喝一口他的井水,总 忍不住要喝第二口。

在旅游的旺季,那些来自远方城市的大小车辆,总会在老人的小屋前停下来。 那些游客中偶尔有一人喝了老人的井水,总会惊讶地大声呼唤同伴快来品尝。于 是大家拥到老人的井旁,痛快地喝着井水,不住地赞叹,说那井水比他们随身携带 的高级饮料还好喝。有的游客干脆倒了饮料,灌上井水。还有人觉得不过瘾,就向 老人借个壶装上满满的一壶,带在身上。

老人看着那些城里人畅快地饮着井水,听着不绝于耳的赞美,心里美滋滋的,嘴里不断地嚷着:好喝,就多喝点儿,这井水喝不坏肚子,还治病呢。

游客中有人就嬉笑说:老人家,喝你的井水,你应该收费啊!

老人却摇头:喝点儿水,还收什么费呢?愿意喝,你们只管喝个够!

就这样,不知不觉过了好几年,老人和他的那口井不知接待了多少游客。有一 年,老人病了,被他的儿子接到县城里了,他的一个侄子来替他看屋。

游客又来喝井水了,他的侄子见此情景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就灌了许多瓶井 水,摆放在路口,标价出售。奇怪的是,竟无人问津。老人的侄子就埋怨:这些城里人真抠,光想不花钱喝水!游客们则议论纷纷:井水都拿来卖钱了,这人挣钱真是挣绝了,再说他那瓶子干净吗?水里放别的东西没有?

于是,在老人的小屋前,人们下车也只是方便方便,没人去讨水喝。人们似乎 忘了或根本不知道眼前还有一口清泉。

老人病好归来后,又开始免费供应井水,前来喝水的游客又渐渐地多了起来, 他们纷纷给老人带来很多物品,有的还很贵重,老人推都推不掉,还有不少人真诚 地邀请老人去城里做客......

为什么会这样呢?道理很简单:一样清澈、甘甜的井水,慷慨地馈赠,得到的是 真诚的感激和酬谢;而一味地贪图回报,收到的则是无端的怀疑和无情的冷落。正 如那句俗语所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多给他人一些滋润,自己也必将得到滋润。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充裕一(   ) 畅快一(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地馈赠,得到的是  ;  地贪图回报,收到的则是  

3对待那甘甜的井水,老人是怎么做的?他的侄子是怎么做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

4甘甜的不仅仅是井水,还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老人的侄子是( ) 的人。

A. 有经济头脑   B. 金钱至上、没有爱心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剥豆

一天, 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

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

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在加快。

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1文中画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

(1)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刻画人物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把文中的材料各举一例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的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其突出的两点是比赛时的_________和比赛后的__________

5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本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文段落,再按要求完成习题。

威尼斯的小艇(片段)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段落中加点的词语不能说明( )

A.船夫驾驶小艇得心应手

B.威尼斯的小艇行动灵活

C.乘小艇的人感觉不舒服

D.河道中来往的船只很多

【2】段落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乘客的感受是为了表现( )

A.周围的建筑物美 B.乘客没看到景物 C.河道总是很拥挤 D.船夫驾驶技术好

19、阅读理解

_________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lán)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他不像其他乞丐(ɡài)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用说,他是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shēn)士、贵妇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shān)姗而去了。这天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也经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唉!”那盲老人叹息着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的神情非常悲伤。让·彼浩勒听了,拿起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问那个盲老人下午的收入情况,那盲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听了,也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

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1】为短文选择最恰当的标题( )

A.春天的同情

B.语言的魅力

C.让·彼浩勒和老人

D.让·彼浩勒在巴黎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漠不关心——________________ 姹紫嫣红——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运用了 描写方法。第二自然段中具体写“无动于衷”的语句有哪些?用“ ”标出来。

【4】联系上下文概括,为什么下午下午给盲老人钱的人多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字句: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5】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很重。(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灵中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问我:你了解什么是诺贝尔奖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仿写句子)

老师教给我,要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天地。

题目:谢谢你的

五年小学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感谢的事情,或者是老师对你的关爱,或者是同学给你的赞许,或者是别人给你的喝彩,或者是别人对你的信任与宽容……请拿起你的笔,把题目补充完整用文字去抒发你此时的感谢之情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