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拱伏无违:抱拳举到头上,弯下身子,表示要抵抗。

B.踌躇:犹豫,停留。

C.天衣无缝:比喻事物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D.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2、安妮剪短头发的原因是(    

A.头发太长

B.学校不允许留长发

C.安妮染绿了头发

D.喜欢留短发

3、下列句子在表达特点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B.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C.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D.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拼音,写汉字。

_____指 mián_____羊 窗lián__________拥 shēng chù_____

luó_____丝 zhì_____子 chéng_____认 bǎng_____文 cí xiáng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研究报告一般包括_____、研究方法、__________四部分的内容。

2)下列研究报告的标题,不够规范的是______,我发现,这个标题不够规范的原因是_____,可以改成_______

A.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B.关于小学生错别字的研究报告

C.关于名家书法作品的种类与特点的研究报告

D.关于街头错别字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报告

6、辨字组词。 

________  访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选词填空

诚心   爱心   信心   恒心   关心   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要有_________,做事要有________,学习要有________,与人交往要有_______,对有困难的人要去_________,向他们奉献自己的__________       

如果…………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即使…………

________全家数我最小,_______受到奶奶的偏爱。有时和姐姐吵嘴,______是我的过错,外婆______不责骂我。现在奶奶_______离开了我们,______我永远忘不了她。

8、按注音写词语。

mà  zhà liū  píng   xiā  nào   chú  gǎn   wō  guā gǔ  suì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用“﹏﹏”画出孩子陷入危险的句子。

【2】猴子在事件中起的作用是( )

A.猴子逗孩子使危险发生,因此它是事情的起因。

B.猴子引导孩子一步一步陷入危险,因此它是事情的发展。

C.猴子戏弄孩子,导致危险的后果,因此它是事情的结局。

【3】“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为什么不由得发起抖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血汗),给了我们多少(慈母  慈祥)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  战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多少________(心血  血汗)     (慈母  慈祥)________般的温暖

(打胜  战胜)________了那次阻击战

2找出大娘送打糕的动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娘一共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请概括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二)《拯救书籍》(9分)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千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

①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②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③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④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找到。

1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原本有5句话,按照合理的顺序,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这句话应该补在第_______句的后面。(2分)

2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从文中找出恰当词句,回答不超过8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用简明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语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在这里有什么共同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片段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弯。两旁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由画“﹏﹏﹏”的句子你能想到的成语:_____________

【3】选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句来进行叙述,采用了_______ 的结构方式。

【4】选文是从下面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内容感悟。(11分)

(1)《金色的鱼钩》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细致描写,并按照______________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作者对老班长的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桥》一课向我们再现了__________的光辉形象。他把__________________让给别人,把_________留给自己,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14、课外欣赏。

老军人

初春的一天,我在火车站前等公交车时,几乎是被人拥上了公共汽车。一上车,我的目光便被一位靠窗坐的老军人吸引住了。他年近七十,军帽下露出如雪的鬓发,在鲜艳夺目的领章帽徽衬托下,显示出一种军人的威严。∥

车到了广场站,我终于轮到了一个座位,站得僵直的双腿得到了解脱,这时,上来一位抱孩子的妇女,车厢里立刻响起售票员的声音:“哪位同志给抱孩子的让个座!”我是个年轻人,本想站起来,可又感到站立的滋味实在难受;迟疑之间,那稳重、沉默的老军人突然第一个开口了:“请到这里坐吧!”他扶着椅背吃力地站起来,拉过妇女坐到他的座位上,那军人头顶上的红五星仿佛是一朵鲜红的云霞,在车里闪闪发光。

此刻,我身下的椅子像长出无数钢针,使我疼痛难忍。我第一次体会到坐着的滋味比站着的难受得多,于是我就悄悄地离开了座位,让更需要的人去歇歇吧!谁知,车子猛一停,强大的惯性使我失去了平衡。我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裁栽去,一脚踩在老军人的脚背上,可是他竟一点儿知觉也没有。∥

终点站到了,人们蜂拥而下,老军人最后一个走出车门。此时,我看到他的左腿直挺挺地朝前挪动,发出“咯吱”的响声。啊,原来那是假肢!我不由得站定了脚步,望着他那一跛一跛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人海里……

1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老军人外貌的句子。

2当售票员喊“哪位同志给抱孩子的让个座”时,“我”为什么迟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   当作   来写,表现出老军人的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我”为什么站定了脚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当时就在车厢里目睹了这一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题。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事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长篇小说(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通过诸葛亮的“笑”和语言,可以感受到(   )

A.诸葛亮自高自大,不把曹操放在眼里。

B.诸葛亮了解曹操的性格特点,所以胸有成竹、泰然自若。

C.诸葛亮怕完不成造箭任务,所以借酒消愁,强颜欢笑。

3“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诸葛亮这样做的原因是( )

A.防止军士们被箭射到。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

C.使船两面受箭,而且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4“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只是点明当时的天气情况,没有特殊作用。

B.大雾漫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出兵,只得射箭,这是成功借箭的重要条件。所以环境描写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C.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大雾天气,使借箭妙计得以实施。

5曹操下令“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这表现了他(   )的性格特点。

A.胆小怕事 B.谨慎多疑 C.足智多谋

6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①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____

②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___

③他洞察人心,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曹操生性多疑。____

④诸葛亮能掐会算,因为他是神仙。___

16、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弥留之际

末了,终于到了弥留之际,那几日,老头儿葛朗台结实的身子进入了毁灭的阶段。他要坐在火炉旁边,密室之前。他把身上的被子一齐拉紧,裹紧,嘴里对拿依说着:“裹紧,裹紧,别让人家偷了我的东西。”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他能够睁开眼的时候,眼光会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

“在那里吗?在那里吗?”问话的欧也妮听得出他惊慌得厉害。

“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

欧也妮把金子铺在桌子上,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他那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眼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流着泪跪在他前面,可是他看不见。

“父亲,祝福我啊。”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以后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

1这篇短文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表现了葛朗台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体会葛朗台的内心,写一写。

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文章末尾女儿欧也妮的话是多余的,可以删掉。你认为呢?写写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吟“明月几时有”; 吟“劝君更进一杯酒”; 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__________

(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有的答案不止一个)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______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______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18、阅读:

特殊的圣诞礼物赛珍珠

(1)圣诞节前夜,鲍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第二天要干的事。他家里并不富裕,过圣诞节最使他高兴的,就是吃火鸡和母亲做的馅饼。他姐姐每年都要缝制一些圣诞礼物,而父母总给他买些他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一本书什么的。而他呢,也总是把零用钱攒起来,给他们每个人都买份礼物。

(2)他很爱他的父亲,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这让他感到很失落。他想,这个圣诞节他就十五岁了,该送给父亲一份更好的礼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老是到商店里去给他买条普通的领带。他侧身躺在阁楼的床上,眼睛望着窗外,心里琢磨着。

(3)记得小时候父亲告诉过他,耶稣是在牲口棚里诞生的。还说牧师和圣人来到牲口棚,给人们带来了圣诞礼物。想到这,他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对啊,我为什么不能在牲口棚里送给爸爸一件特殊的礼物呢?我可以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爸爸进去挤奶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了。这不就是给父亲的最好礼物吗?他凝望着满天的星斗,不觉得.意.地笑了。

(4)这一夜,他醒了好多次,每次都要擦根火柴,借着火光看他那只旧表。

(5)凌晨两点半他就起了床,悄悄下楼,轻轻拉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向牛棚。牛棚里,一头奶牛睡眼惺忪地望着他,显出惊奇的样子,好像在说:“你好早啊!”

(6)过去,他从来没有独自挤过奶,现在觉得似乎要做一件极不简单的事。他开始干起来:给牛添草加料,挤奶,接着打扫牛棚……诸事完成后,他便小心翼翼地关上牛棚的门。

(7)回到房间,他一看表,离四点只差5分钟了。他赶紧脱掉衣服,跳上床,像地鼠一样钻进被窝,用被子捂住头,尽力控制自己激动的喘息声,生怕父亲听见。这时,房门开了。

(8)“鲍勃,”父亲的声音,“虽然是圣诞节,但我们也得起来干活啊,孩子。”

( 9)“好——吧——”他故意装作还没睡醒的样子。

(10)“那我先去了,我得把事情先干起来。”

(11)门关上了。他仍躺在床上,忍不住笑出了声,想到等一会父亲就会明白一切时,他的心跳得都快蹦出来了。

(12)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接着门开了。

(13)“鲍勃!”

(14)“嗯,爸爸——”

(15)“你这小鬼,”父亲激动得话也被哽住了,“你这家伙骗了我,是不是?”

(16)“这是给您的圣诞节礼物,爸爸!我爱您!”

(17)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双臂在他的后背上下抚摸着,滚烫的泪水滴到了他的面颊上。

(18)“我也爱你!孩子,我真谢谢你!再没人比这干得更棒了!”

(19)那一瞬间,他心里猛然一暖,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原来爱是需要表达的!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赛珍珠,美国作家,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特殊的圣诞礼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不觉得意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②段中说“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读完文章,请说说父亲是否意识到了他的爱,并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画“ ”的句子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3“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明明很短,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

鲁肃说都是诸葛亮自找的,鲁肃帮不了他的忙。

(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____________

(2)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____________

21、一阵风吹断了风筝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射门进球对球迷来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改成反问句)

(2)晏子对楚王说: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改成转述句)

(3)用三个恰当的关联词,分别将下列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人们保护环境。 能避免一些灾难的发生。

(4)田野边,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摆。(写成拟人句)

(5)工人高高地举起汽油灯,逐一介绍着洞内形状各异的景物。(缩写句子)

(6)老爷爷讲故事。(把句子扩写具体)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8)风一更,雪一更,   。

水有源,故 ;木有根,故   (补充完整)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天地。

选取你感兴趣的话题,制订一个研究计划,撰写一篇简单的研究报告。

参考话题:1. 学校周边环境问题;2. 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及其原因分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