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2025届初二地理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打开窗帘,望望__________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

(2)中国像巨人一样__________在世界的东方。

(3)高大的白杨__________在道路两旁,美丽极了。

(4)升国旗时,全体官兵脱帽__________

A.屹立   耸立   挺立   肃立

B.耸立   肃立   挺立   屹立

C.耸立   屹立   肃立   挺立

D.耸立   屹立   挺立   肃立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刻(juān)    猴()    目(mín

B.跄(niàng) 相(chéng子(màn   鼓(léi

C.ɡānɡ) 喊(   裂(bèng   哮(páo

D.心(suí    弓)   顽liè)   水zhài

3、“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态。”这个句子描述的是哪部著作中的人物,请选出来。(  )

A.《红楼梦》  贾宝玉 B.《三国演义》  诸葛亮

C.《西游记》  孙悟空 D.《水浒传》  鲁智深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我会辨认双胞胎(辨字组词)。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5、根据提示猜汉字。

1.一心跟着党中央。(______                           2.老朋友。(______

3.减二剩下四,减四剩下二。(______                   4.原始森林。(______

5.加了四点只有一点。(______                         6.飞蛾扑火。(______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舒缓——( )  高昂——( ) 虚弱——( ) 纯净——( )

强大——( )  仔细——( ) 恬静——( ) 清醒——( )

7、经典再现

(1)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值得学习的人,有_______的杨氏之子;有_________________的小兵张嘎;有____的诸葛亮;还有______的刷子李以及_________的刘伯承。

(2)君子喻于义,________。 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4)《梅花魂》以“___________”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出老人对梅花的_________,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8、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小红的叔叔整天无所事事,不思进取,靠小红奶奶的退休工资生活,请你用一句名言来劝劝他,让他自强、上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神秘的池塘

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可从来都不觉得厌倦。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在那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各自将身体隐藏在枯枝中。

在池塘的深处,水甲虫在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是帮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珠”,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

在池塘的底下,_______着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_______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_______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_______开它们沉沉的盖子,_______着眼睛,好奇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

乍一看,这是一个小小的几乎不动的池塘,可是在阳光的孕育下,它却犹如一个辽阔神秘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打动和引发着一个孩子的好奇心。

1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眨 沿 张 躺 爬

2选词填空。

隐藏 隐蔽

①这伙人进行赌博活动的地方比较___,一般人很难发现。

②犯罪嫌疑人已在这个洞穴里___多日。

3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填空。

①“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是指___

②本文第2,3,4节中写到的“忙碌的小生命”有:池边___;池塘深处___;池塘底下___

4把下列“小生命”的动作写在横线上。

蝌蚪:___

水甲虫:___

豉虫:___

5照样子,用“像”字写句子。

例:它(水甲虫)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

①公鸡的头上有红色的鸡冠,___

②田螺钻进光滑而精致的壳里,___

10、阅读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文段选自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其舅父杨子敬指导下进行的,是舅父教她怎样读《三国演义》的。

B.“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主要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读书,于是哭了。

C.作者在一知半解读书时,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是因为“凯”与“诸”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岂”和“者”两字的读音相近。

D.读过《聊斋志异》,对作者写作很有帮助。作文老师曾有“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批语,其中的“柳州”与“长吉”是指柳宗元和李贺。

3读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你认同这种读书方式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外片段阅读。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江边搬箭。

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联系上下文解释成语。

神机妙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是对周瑜________的描写,照应了开头,说明周瑜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地方?

算好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算好受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算好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算好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三)阅读(14分)

忆儿时(节选)

丰子恺

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的祖母在时的事。我的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是,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吃桑葚。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很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饭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可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有乐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吃的缘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弱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1“我”为什么喜欢蚕落地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有乐趣。”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祖母是怎样的人并找出相关语句。(请至少写出两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购票需知

【1】购票需知:每位家长限带一位免票儿童,儿童身高必须在130cm以下,可以在( )使用。

A.特别厅

B.普通厅

C.3D影厅

D.任意影厅

【2】观众在购买电影票时,下列需要注意的事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电影票售出后概不退换。

B.购买优惠票时,必须出示相关证件以作凭证。

C.无论任何时候,每张电影票仅限一人使用。

D.买票时,当面点清找零和票面金额,离开柜台后概不负责。

【3】小明的爸爸不是会员,按照购票需知的要求,他购买电影票应该( )。

A.可以购买优惠票

B.不用买票

C.按照正价购买电影票

D.只能购买一张电影票

【4】小红的妈妈是这个电影院的会员,她想用自己的会员储值卡在普通厅购买三张电影票,她可以享受什么优惠?( )

A.按照正价购买电影票

B.不用买票

C.享受5折优惠

D.享受6折优惠

【5】为了确保小红的妈妈能够顺利买到优惠票,小红应该怎样提醒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张大力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像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张大力听了,正色道:“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这篇短文选自冯翼才的《俗世奇人》,下面出处与其相同的是(       

A.《刷子李》

B.《景阳冈》

C.《将相和》

D.《桥》

【2】关于聚合成大门口放着的那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当于现在的广告作用。

B.用来试试人的力气大小。

C.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D.在张大力之前没人能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微动一动。

【3】文中画“ ”的句子改写成“胳膊举得直直的”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到“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这方法具体指什么?可不可以删掉不写?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品读句子。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1】这句话通过描写蜻蜓、蚂蚱、蜜蜂表现祖父园子里____________。描写蜻蜓和蚂蚱,侧重于写它们的________,而写蜜蜂时,着重描写了它的________,还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

【2】我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写一种小昆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我国饮誉中外的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年逾90岁高龄仍然每天挥毫作画,一天至少5幅,________。他把不叫一日闲过这句话写成一幅字,挂在墙上借以自勉。

一次,齐老过生日,由于他是一代宗师,朋友、学生满天下,从早到晚,客人________。等他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已是深夜了。老人感到很疲倦,便歇息了。

第二天,齐老一早起床,顾不上吃饭,就走进画室,摊纸挥毫,作起画来。家里人几次催他吃饭,他都说别急。直到画了5张,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后才放下画笔。饭后,齐老又继续作画。家里人怕他累坏了,说:您不是已画够5张了吗?怎么还画呢?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呀!说完,老人又认真地画了起来。

 齐白石老人的画所以能________,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坚持每天作画。在他作画的60多年中,只有两次间断10天没有动笔。一次是他63岁时生了一场大病,77________。一次是64岁时母亲去世,悲伤过度,没有作画。除此以外,他没有一天间断过,这真是苦把流光换画禅,功夫深处见天然。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饮誉中外——________     疲倦——________     歇息——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上。 

不省人事    雷打不动    独具匠心    络绎不绝    独具慧眼    车水马龙

①我国饮誉中外的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年逾90岁高龄仍然每天挥毫作画,一天至少5幅,________

②一次,齐老过生日,由于他是一代宗师,朋友、学生满天下,从早到晚,客人________

③齐白石老人的画所以能________,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坚持每天作画。

④一次是他63岁时生了一场大病,77________

4齐白石是个________的人。

5不叫一日闲过让你想到的名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老山界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90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20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牌,写上某年某月,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1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的?请分别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1段中画线句描写了山谷夜晚的声响,似乎有点矛盾,说说你对该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所写的情况似乎不像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之所为。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说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这个坚强的意志指的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把它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短文阅读。

神圣的跪拜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虽然已有好多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到一个肩披长发   浓密大胡子   脚蹬长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 他无名无姓   云游四方   朝别藏北雪   夜宿江河源   捕获猎物卖来的钱,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猎枪是因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杯酥油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大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食。沉睡一夜的他立即来了一股劲,转身回帐篷拿来了猎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大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它的眼中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地松了一下。但他毕竟是个老猎手了,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上。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手没有像往日那样立即把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出给他跪拜的藏羚羊。他感到有蹊跷,他不明白藏羚羊为什么要给他下跪?这是他几十年来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他久久难于入眠,双手颤抖……

次日,老猎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藏羚羊进行了开膛扒皮。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老猎手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

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当天,老人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的孩子一起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猎枪……

从此,老猎人消失在藏北草原上,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1从文中打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接济( )   善良( )   清楚( )   消逝(  

2仔细读3-6小节,理出事情的发展顺序,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发现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

3将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4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老猎手明白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多年来有些人为了自己私利,肆意滥杀藏羚羊。请你结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用几句话来奉劝这些人,要善待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   ]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 预测)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呼 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在“[   ]”里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

2用“/”把括号里运用不恰当的词语画去。

3见诸葛亮要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况这一小节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写句子,把句子写生动。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2.太阳落山了。(改为拟人句)  

 

 

21、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_____________

(2)这件事让人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樱桃树和李子树都不大结果子。觉得它们并不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园子留下回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园地。(请将习作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请你结合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个故事吧。

环境:冬日黄昏

人物:女孩儿叶子 流浪狗

要求:

(1)故事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情节完整。

(2)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3)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