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义字)“变化多端”中“端”的意思是( )
A.端正 B.原因 C.方面 D.(东西的)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很想帮忙,但实在是囊中羞涩,无能为力。
B.“五一”小长假的北海公园,每天都车水马龙,很是热闹。
C.傍晚,小山村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3、“白雪却嫌春*晚”的下一句是( )
A.又逐春风到洛城 B.春来还发旧时花 C.故穿庭树作飞花
4、“安全火柴”六十年前才出现,也被称为“瑞典火柴”。这种火柴头中容易燃烧的物质是( )
A.黄磷 B.赤磷
5、“负伤”中的“负”字的意思是( )。
A.欠(钱)
B.背
C.遭受
D.具有
6、“它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它不用等老鼠出来。
B.它可以等老鼠出来。
C.它一定要等老鼠出来。
D.它可以等老鼠出来,也可以不等。
7、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动作描写)
B.爸爸怎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呢?(心理描写)
C.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外貌描写)
D.他着急地喊起来:“我怎么办呢?”(语言描写)
8、查字典填空
(1)“拷”字是(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音序是(_____)。
(2)“魔”字是(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音序是(______)。
9、阅读与理解。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解释古诗文中加点的字词。
平明: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3】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语句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告诉了我们,诗人的朋友要去的地方。(_______)
②诗的最后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_______)
【5】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
10、课外阅读。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不动。我觉得很(奇怪 惊奇),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 居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蛋。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肺腑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短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死鸭→猜测死因→掩埋死鸭。其中的次要内容是________,主要内容是_________。
【3】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体现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
【4】文中的人称本应用“它”来称呼野鸭,却用了“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野鸭这样做值得吗?从野鸭身上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抄下最能表现思想感情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大视野。
随着一声巨响,蛋里轻而清的阳气,逐渐上升,变成了蓝篮的天;重而浊的阴气逐渐下沉,凝成了大地。从此,世界开始有了天地之分。
刚劈开的天和地,相距是很近的。盘古只得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支撑着,不让天地合拢。以后,天每天都升高一丈,地每天都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每天也在增高,他始终奋力地支撑着。
【1】本段文字出自课文《____》。
【2】读读画线句子,找出句中的反义词。
____________
【3】读读最后一句话,写写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
【4】神话故事常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文中有吗?请用“﹏﹏”画下来。
12、课外阅读。(21分)
划船的启示
富尔敦是美国工程师、发明家。
富尔敦小时候只爱画画,不爱读书。一天,老师对他说:“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 攻)课都不行,会(流 留)级的。要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呀!”可是,他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
有一次,富尔敦去(钓 钩)鱼。他坐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船来费劲极了。他想:“装上风帆只能随风漂游,还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种(壮 状)况呢?”
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敦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中,心里还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他惊喜地发现,原来是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
他又想:能不能用十字叉的轮子来代替船的桨?轮子该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呢……这些问题靠画画不能解决,怎么办?这时候,富尔敦才领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决心重视学习科学知识。
从此,富尔敦发奋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为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1)把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用“/”划掉。(4分)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轻视——( ) 省力——( )
悲伤——( ) 周边——( )
(3)在“心里还盘算着”的后面省略的内容大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在正确的选项后打“√”。(6分)
①富尔敦是哪国人?
A.英国( ) B.德国( ) C.美国( )
②富尔敦小时候只爱干什么?
A.读书( ) B.画画( ) C.唱歌( )
③富尔敦长大后成了一个怎样的人?
A.运动员( ) B.老师( ) C.工程师和发明家( )
(5)根据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后面打“√”。(3分)
①富尔敦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错就改。( )
②要想有所作为,从小就要重视学习科学知识。( )
③富尔敦的老师很会教育自己的学生。( )
④只要多动手,多参加活动,就能增长见识,有所成就。( )
⑤富尔敦是第一个发明电话的人。( )
13、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就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的叔祖那里看了不少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啦。这么有趣的一本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高兴兴地说:“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本。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零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爱抄书,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hào hǎo)密切相连。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他买书回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调(diào tiáo)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chóng zhòng)新装订。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面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在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这些宝贵的藏(zàng cáng)书了。
(1)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查字典填空。
“受益匪浅”的“匪”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序(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匪”意思是:
A)不,不是 B)不合理的,不对的 C)跟“不”搭用,表示必须。 “受益匪浅”中“匪”字的意思应选( )
(3)用“ ”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4)用“ ”文中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
(5)你能用简短的一两句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6)读句子谈理解。
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这句话中“特别”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14、课外阅读。
游颐和园
深冬的一天,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穿过文昌阁,便看到了围墙边那一排笔直高大的白杨树。树枝光秃秃的,但在树的枝丫处却包蕴着无限的生机。
远望昆明湖,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站在湖边,透过那薄薄的冰层,能一眼望到湖底的卵石。远处几只黑点般的小鸟斜着身子掠过湖面,尾巴偶尔点一下寒冰,就又飞入碧空,慢慢地消失了。
我们继续沿着湖畔漫行,镇守十七孔桥的铜牛出现在眼前了。它那坚硬的犄角、沉静的目光、憨厚的面庞和那健壮的身躯,处处显示着稳健的美。
来到十七孔桥跟前,我才看清了桥的真面目。桥头两尊石雕虬龙,目光炯炯,镇静地守卫着桥身。拱桥两侧的石栏杆上排列着许多头狮子。有一头狮子笑呵呵地歪着头,好像在说:“我正等着你们来这里玩呢!”仔细一看,发现有一头小狮子正偎依在妈妈的怀里吸吮乳汁。还有一头小狮子正趴在妈妈的背上,探着头,和妈妈脚掌下压着的那头调皮的小狮子玩耍。我数了数,这一根石栏上就有九头狮子。多有意思!我又往前走,看见了一头凶猛的雄狮,昂着头,瞪着眼,怒视前方,长长的鬃毛都竖了起来。它跟前的一头小狮子露出了惊恐的神色,好像被大狮子的怒吼声吓呆了。我沿着桥边,一个栏一个栏地看着。那些狮子真是一头比一头美,千姿百态,其妙无穷。穿过石桥,来到群树掩映的中心岛。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半藏半露。我们在亭台楼阁之间做起游戏。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冲破严寒,回荡在四面八方。
【1】“我们”游览的顺序是:穿过文昌阁,看到了_____;远望昆明湖,看到湖面和_____;沿着湖畔漫行,看到了_____;来到十七孔桥前,看到了两尊石雕虬龙和_____;穿过石桥,在_____的亭台楼阁之间做起游戏。
【2】文中写十七孔桥上的狮子,这些狮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从第四自然段中找出写作者的想象的句子,用“”画出来。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 )
A.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
B.对冬季的喜爱之情。
15、句子加工厂。
(1)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使句子更生动、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人叔叔提前完成了北京西站的建设任务。(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晚会上的音乐和舞蹈都很好听。(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爱是一把小伞,为我遮挡风雨。(仿写句子)
母爱是________
16、修改句子。
今年暑假,我有机会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有画画、跳舞、唱歌、朗诵、做游戏等……
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认真完成了语文作业和各科作业。
___________
(2)大家一起欢度美好的佳节。
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树立了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____________
19、作文
捐钱钻井的瑞恩,陪伴朋友的艾迪无不让我们感动。生活中,有哪个人让你特别感动呢?你和他(她)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本次习作就请你写一写令你感动的人吧!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