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做自我介绍时,下面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做自我介绍之前,提前准备好要介绍的内容。
B.在自我介绍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调整介绍内容。
C.自我介绍时要声音洪亮、条理清晰。
D.别人交流时,说的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帮忙纠正。
2、秃鹤的光头从( )开始不让人家摸。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年级
3、下面对《柳林风声》的故事情节,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冷得直打哆嗦的鼹鼠和水鼠来到了獾的家,好心的獾赶紧端来热水和食物,还把他们安置在一个极其舒适的房间休息。
B.热情的水鼠撑开小船来到对岸把鼹鼠接上,划着小船顺流而下,跟着河水足足玩了一年。
C.蛤蟆刚好买了一辆漂亮豪华的马车。见水鼠和鼹鼠来了,他不由分说就带着他们去郊外旅游。
D.鼹鼠请求试试划船,水鼠担心他没有经验,会翻船,但拗不过鼹鼠的再三请求,结果鼹鼠把船划翻了。
4、“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这句话所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排比、比喻)
B.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比喻)
C.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反问)
D.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对比)
6、在括号内选出一个正确的汉字或音节划上" "。
(1)船两头都系(xì jì )着绳子,管理(chǚ chǜ )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2)在洞里走了一转(zhuǎn zhuàn ),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huán huǎn )地流,声音轻轻的。
(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zǎi zhǎi ),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tiáo diào )子。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鹅》一课中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鹅的特点。
B.《猫》一课中,作者运用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C.《小英雄雨来》一课中描写了还乡河的景色,为后面雨来脱险埋下了伏笔。
D.《“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突出人物品质。
8、反义词。
集中——(________) 重叠——(________) 交叉——(________)
整齐——(________) 洁白——(________) 朦胧——(________)
潇洒——(________) 寂静——(________) 姗姗来迟——(________)
凉爽——(________) 温柔——(________) 胆怯——(________)
移动——(________)
9、阅读《宿新市徐公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树头新 绿未 成 阴。
, 飞入菜花无处寻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__________
宿( ) __________
( ) ____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树头:___________________
未: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两句写乡村景物,是______描写。后两句写儿童追捕蝴蝶,是_____描写。“急走”与“追”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的欢快场面,反映了儿童的 ___________。
【5】全诗洋溢着浓郁的_________,流露出诗人对儿童的________之情,对_________的热爱之情。
10、课内链接。
[材料一]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材料二]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儿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1】在上面的材料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整齐(______) 缓慢(______) 落落大方(______) 急不可耐(______)
【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答案。
(1)材料一选自于(中国 俄国)作家(丰子恺 叶·诺索夫)的(《白鹅》 《白公鹅》)。
(2)净角是京剧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俗称(丑角 花脸)。
【3】在下面说法正确的后面打“√”,错的打“×”。
(1)材料中,两位作者分别描写了鹅和鸭,鹅和狗的步态,通过对比,突出了白鹅步态中透出的傲慢。(______)
(2)材料中,两个片段在自然段的结构安排上,都是先介绍鹅的步态特点,再具体描写。(______)
(3)材料中,两个片段都运用了拟人手法。(______)
(4)材料中,两个片段都用了“傲慢”或“高傲”这样的贬义词,这是明贬实褒的写法,用反语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______)
11、课外阅读。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我没有在南天门停留。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下面的选项中描述日出前后天空颜色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鱼肚白→淡红色→火红色
B.鱼肚白→火红色→淡红色
【2】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填空。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作______,写出了太阳的形态特点。
(2)“不断”“越来越圆”“终于”这些词语体现了太阳上升过程中的________和太阳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日出时太阳的形状变化顺序是:一条弧形的边→半圆形→火球。(____)
(2)本文抓住日出前后天空颜色的变化和观看时的感受这两方面写了泰山的日出。(____)
【4】这篇文章和《海上日出》在写法或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列举一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①鹅的叫声,音调(tiáo diào)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kān kàn)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 必然 竟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果然 必然 竟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②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mó mú)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iǎo jué)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画出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和读音。
【2】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高傲(________) 大摇大摆(_________)
【3】选段从鹅的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鹅的高傲。
【4】用“ ”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句子是把 比作 。
【5】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运用对比的写法,第①自然段将鹅的叫声与_______作对比,表现鹅的叫声___________的特点;第②自然段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6】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2】文中加点的词“反复” “终于”说明了什么?
______
【3】“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这是一个______句,请仿写这样一个句子:______
【4】人们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你能从生活中找出相关的例子吗?
①人们根据______发明了______。
②人们根据______发明了______。
14、乱句重组,完成练习。
1水池周围摆着一盆盆各式各样的菊花,形成了一个圆形的花环,这是第一展区。
2她身穿彩色的绸缎衣服,身上还飘着彩带,两手捧着盛满鲜花的花篮似乎在空中撒花。
3进入公园大门,正面是喷水池,池中正喷着水。
4这个展区,叫“天女散花”区,真是名副其实啊!
5水池中间的假山上,站着一位泥塑的仙女,虽是泥塑的,但像真人一样。
【1】调整后的顺序为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3】判断对错。
A.“她身穿彩色的绸缎衣服,身上还飘着彩带,两手捧着盛满鲜花的花篮似乎在空中撒花。”这句话不是比喻句。 ( )
B.“水池中间的假山上,站着一位泥塑的仙女,虽是泥塑的,但像真人一样。”( )
思维飞跃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用加点的词语造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巨人拆除了围墙。(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怜的孩子们现在没有地方玩了,只能在高墙外面转来转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子对公主说:“就是你!当我像一具死尸一样躺在岸上的时候,救活我的就是你!”(提示语在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_________
2.老师给我们讲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_________
3.在作文竞赛中,两个四(2)班的同学获了奖。
_________
4.王刚同学的性格对王老师非常了解。
_________
5.他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
18、按要求完成练习。
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大概有十五海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题目: 一日游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按照游览的顺序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