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A.花儿绽开了笑脸。 B.露似真珠月似弓。
C.蜜蜂给我们引路。 D.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矢车菊(shǐ)
B.抚摸(fǔ)
C.昵称(ní)
D.恰好(qià)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重荷(hè) 扩大(kuò) B.一刹那(shà) 浙江(zhè)
C.大殿(diàn) 琉璃瓦(liú) D.蜿蜒(yán) 镶嵌(xiāng)
4、读句子,完成练习。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1】这节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2】“流苏”在文中指( )
A.花穗样装饰的物品 B.披着白雪的树枝 C.流动的物体
5、下面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辽阔无银 攸然自得 此起彼落 极目远眺
B.草木皆兵 全神惯注 一丝不苟 胆大妄为
C.莫名其妙 鱼贯而出 挥汗如雨 赏心悦目
D.声东击西 生机勃勃 响彻云霄 穿流不息
6、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A.说话断断续续
B.列举的省略
C.语意未尽
7、《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 )
A.英国金斯莱
B.英国刘易斯.卡罗尔
C.瑞典林格伦
D.英国詹姆斯.巴里
8、读句子,完成作业。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1)句中的“它”是指_________。
(2)下面哪种措施不利于管住泥沙? (_____)
A.黄土高原地区应以牧、林为主。
B.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C.加快开垦放牧。
9、阅读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江雪》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_。《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
【2】两首古诗都描绘了(安静 幽静)的画面,《江雪》借“渔翁独钓”表达了自己的 ;《独坐敬亭山》中诗人说能与自己“相看两不厌”的只有敬亭山,也表达了诗人的 。
【3】用“ ”画出能体现诗人心境的字词。
10、课外阅读。
小兵张嘎(节选)
那两个鬼子不待请,已经大踏步闯了过来,嘴里还洋腔怪调地说:“小孩,你家的鸡蛋有?家里有?”“家里有,里头请吧!”小嘎子闪开身子,给他们让路。这时,他已发现那个“太君”腰里挎着皮盒子,一支手枪翘在外面。霎时间,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
“太君”一面咕噜着,一面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小嘎子一面靠向风门子,一面也拿着日本腔指引说:“太君,西间屋干净,那里歇歇地干活!”“太君”后头那个鬼子,见两屋的门帘都吊着,以为正用得着他的勇敢,挺起三八式,抢在前头,去挑西间的帘子。帘子一起,但听“嚓嚓”两声,鲜血一冒,大翻身倒栽回来。鬼子军官“哇呀”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小嘎子见他要跑急甩手“咣当”把风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蹿出半截——咔地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飞出一个战士,啪地就是一枪,那鬼子肚皮贴地,两头儿翘了一翘,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刚拔出的手枪,摔出去一丈多远。
就是老鹰抓小鸡也没有这般快,小嘎子飞身扑过去,一下就把“王八盒子”抢在手里了。他的心是怎样在沸腾啊,什么过年放炮,什么赶会逛灯,哪能比得上此刻的快乐呢?
【1】如果要给节选的这部分内容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 )
A.挑帘战
B.扰乱敌营
C.假枪挟真枪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指小嘎子想吃糖。____
(2)“西间屋干净”并不是真的,这里写出了小嘎子的机智,他成功地引诱鬼子上当。____
【3】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画线部分体现出了小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选文,你觉得小嘎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沙漠中的绿洲》(片段)
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 底)得上培养一个孩子。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qiào ké)。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恶(wù è)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mái mán)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
【1】在括号中把不正确的音节或汉字划去。
【2】短文中的“不毛之地”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阿拉伯人民给你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为保护环境拟一则公益用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做题。
交通员李大叔在地洞里等了好久,不见雨来来搬缸,就往另一个出口走。他试探着推开洞口的石板,扒开苇叶,院子里空空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四处也不见动静。忽然听见街上有人吆喝:“豆腐啦!卖豆腐啦!”这是芦花村的暗号,李大叔知道敌人已经走远了。
可是雨来怎么还不见呢?他跑到街上,看见许多人往河沿跑,一打听,才知道雨来被鬼子打死在河里了。
李大叔脑袋轰的一声,眼泪就流下来了。他一股劲儿地跟着人们向河沿跑。到了河沿,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看见。
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大家就顺着河岸向下找。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
在芦苇丛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
“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1】《小英雄雨来》共分为六段,这段文字的小标题是“枪口下逃生”,请用这种拟题方式写出三、四、五段的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第一处画线的句子,试想如果李大叔向一位大娘打听雨来的下落。李大叔会怎么问?大娘会怎么回答?请结合上下文写一写。
李大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作出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这句话属于环境描写,其作用是描写了还乡河美丽的自然环境。(______)
②读了文中第二处画“____”的句子,我知道了雨来得以逃生全是因为他的游泳本领高。(______)
【4】请用“﹏﹏﹏”画出与第二处画“____”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13、阅读《麦哨》,完成练习。
麦哨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顶部的茅穗儿还裹在绿色的叶片里,显得鼓鼓的。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1】“麦哨”是用什么做的?( )
A.麦秆
B.塑料
C.铁皮
D.茅茅针
【2】“呜卟,呜卟,呜……”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
A.声音的延长
B.没写完,而且不断重复
C.内容的省略
D.说话断断续续
【3】“每根麦秆都擎起丰满了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 ”横线上应填哪一项?( )
A.春天里的使者
B.一盏盏彩灯
C.一个小绒球
D.乐谱上的线条
【4】“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对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A.草地就是运动场。
B.草地上有一个体育馆的垫子。
C.草地上的草长得多而茂盛,写出了作者对草地的喜爱。
D.草地又柔又软,真的连体育馆的垫子也比不上。
【5】“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这句话是什么描写?( )
A.外貌
B.动作
C.神态
D.心理
【6】短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用小标题概括。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7】仿写句子。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___________谢了,结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了,长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了,结出了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chà shà)那间,男人、女人、小孩儿,所有的人都奔(bēn bèn)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bēn bèn)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huā huà)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象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者,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他镇定自若,仿佛(fō fú)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shì sì)也听从他的调遣。
……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短文中第1段和弟4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2自然段是对船长__________描写,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忘记了。”是哈尔威船长真的把自己忘记了吗?请写出你的有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有一位叫克莱恩的船员永远忘不了他的师傅——哈尔威船长,一周年过去了,他来到大海边祭奠船长,会对船长说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用下面带点的词各说一句话。
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①心悦诚服_______________
②朴素__________
③包蕴__________
④意味深长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宫》这部电视剧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慢羊羊句子秘籍:
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A.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B.尽量少改。
修改病句的常用方法:
1.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2.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啰嗦、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病句。如: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没有主语,去掉“使”。)
3.换法,多用于修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指代不明等病句。如:无论谁违背纪律,都要受到批评。(“违背”换成“违反”)
17、下面是小林读《芦花鞋》后写的一段话,存在三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努力去克服,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扬帆远航
当藏羚羊被无情地捕杀时,一些环保志士发出了紧急救助的呐喊;当“非典”肆虐华夏大地时,人们对食用野生动物重新有了审视与思考;当……
近些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也遭到了大自然残酷无情的报复。该是吸取教训的时候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维护我们共同的赖以生存的家园。
请你写一写在生活中你与小动物之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