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诗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与(   )有关。

A. 元宵节 B. 乞巧节 C. 端午节

2、《男生贾里》中,除夕晚上,和贾里一家一块守岁的重要客人是( )

A.查老师

B.林萍

C.鲁智胜

D.陈应达

3、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芙蓉 盾逃 玉壶 砚台 B.萤光 勤奋 博斗 卒业

C.剖开 混乱 穿梭 秩序 D.措施 战役 屡次 催毁

4、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是( )

我和同学们相约周末去_______红军老战士。

A.拜访

B.拜贺

C.拜倒

D.拜托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看拼音写词语。

tú sū jiè shū hē jiǔ   mù tóng   dú lì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yì xiāng   jiā jié   shǒu shù cè zi dà yuē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兔   ____________  2.复得兔  ______

3.因释其耒而守株____________  4.而身宋国笑______

7、反义词。

清醒——_______ 甘心——_______  安安稳稳——__________

欢喜——_______ 勤快——_______  聪明——_______ 

相信——_______ 惊慌——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一wǎn 水 一cè书 一chuàn 肉 一jià飞机

yuān yāng 戏水 mì fēng 跳舞 mó gu 出土

wēi wǔ的měng hǔ yōu xián 的zī shì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外阅读。

最慢的勇士

赤道几内亚的姆萨巴在2000年奥运会中一扎进泳池,便创造了历史:他成了赤道几内亚历史上第一位奥运游泳选手。在赛程中,他始终没敢把头埋进水里,以便张大着嘴巴吸气。姆萨巴艰难地向前划行,他的成绩是近几十年里奧运会这项赛事最差的。这也难怪,姆萨巴半年前才学会游泳,从未参加过50米以上的比赛。但是姆萨巴每一次触壁,全场观众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观众始终站立着,并一直鼓掌,给他鼓励。姆萨巴赢得的掌声比夺取金牌的选手还多。

姆萨巴的努力不也是“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这句名言的体现吗?更何况他挑战了自我,超越了自我呢?

1通过读短文,我知道2000年奥运会男子游泳赛中,____(国家)的选手_______,他虽然_______,但是获得了________的美称。

2把画“﹏﹏﹏”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画出描写姆萨巴“艰难”游泳的语句。

4对“全场观众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中的“叹”,理解正确的是(   )。

A.对姆萨巴游泳速度太慢的失望。

B.对姆萨巴坚持到底的勇气的赞叹。

10、课内语段阅读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   )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的草( )的叶(   )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画“  ”的句子写到的具体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来具体描绘“光彩夺目”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用“√”标出

A.集合;聚集(  ) B.集市(  )

C.集子(  )

光彩

A.强取;抢(  )  B.(光彩)耀眼(  )

C.争先取到(  )

(4)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选文表达的意思是( )

A.树木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B.春天到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C.小燕子为光彩夺目的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11、阅读《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片段,回答问题。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冬冬问:“奶奶,哪只铃儿您最喜欢?”

  奶奶眼睛一亮:“你猜呢?”

  “是不是您当老师时用的那只手摇铃儿?”

  “不是。”奶奶说,“不过它确实让我想起许多美好的时光。”

  “是不是这只珍珠铃儿?”

  “不是。”奶奶说,“再猜猜看。”

  “是不是那串马脖子上戴的小圆铃儿?”

  奶奶笑了:“也不是,那串铃儿虽说声音好听,还是比不上我最喜欢的铃儿。”

  冬冬把奶奶那柜子里的铃儿全都看了一遍,里面有大铃儿和小铃儿,发亮的铃儿和古旧的铃儿,上了漆的铃儿和没上漆的铃儿。

  “太难猜了。”冬冬说,“快告诉我吧,您最喜欢哪只铃儿?”

  奶奶把冬冬一把揽在怀里,紧紧地搂着她说:“我最喜欢的是每个星期六早晨听见你按响的那只门铃。”

  冬冬笑了,她也紧紧地抱了一下奶奶,说:“那也是我最喜欢的铃儿。”

1短文中详细写了冬冬猜的三种可能是奶奶最喜欢的铃儿,仔细阅读短文,思考冬冬为什么猜这些铃儿。然后填表。

铃儿的名字

喜欢的原因

 

 

 

 

 

 

 

 

2写出最后两个自然段中3个意思相似、表示动作的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上题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基本相同,作者为什么不用同一个词呢?

(提示:从人物身材、语言表达方面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冬冬知道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冬最喜欢的铃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冬冬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6短文赞美了人间怎样的美好品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②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1】选段①主要写______________

【2】选段①中,描写燕子飞行轻快灵活的、自由自在的词是________,描写燕子飞行时欢快心情的词是__________

【3】选段②一共有________句话,主要写了燕子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画出选段②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___

【5】从“嫩蓝”这个词语中,我们仿佛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类文阅读。

春 燕

仲春三月,它来了。那小巧玲珑的流线型体态,着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轻悠敏捷,在快乐甜美的春光中飞翔,发出清亮圆润的啁(zhōu)啾(jiū)声。

我们江南水乡,春季里雨丝儿如烟如粉,无声无息地下着。新拔节的翠竹,清水田里的秧苗,池塘边的柔柳和刚刚绽开的桃花,在水雾碎雨中绿莹莹、红润润的。这时,一只、两只、一对、两对……小燕子妙舞轻飏(yánɡ),穿来穿去。

天放晴了,阳光露出来了,小燕子更活泼了。它斜飞在瓦蓝纯净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瞬间,的一声,身子似个小黑点蹿下来,在明镜般的水面上横掠着,似乎要跌入水中。可它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这时,水面上撒下一朵小浪花,浪花绽开,荡漾出一圈一圈的波纹。

【1】照样子写词语。

红润润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自由自在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天空   ( )的春光

( )的体态   ( )的水面

【3】这篇短文描写了( )时节( )飞回了( ),给这里带来了( )。作者首先描写了春燕的( );接着描写了( );最后描写了春燕( )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 ),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的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   )地吹起,吹起一个( )的网球大小的泡儿,(   )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 )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   )地扇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这是写_____肥皂泡和_____肥皂泡的过程。

3用“ ”画出做肥皂水方法的句子。

4用“先……然后……再……”说一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班造伞

①很久以前,还没有伞。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雨来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在亭子里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②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行人不能总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

③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片荷叶。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④鲁班拿过一片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⑤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一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地喊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阳□又很轻巧□

⑥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这就是最早的伞。

【1】在文中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2】用“○”圈出表示鲁班造伞时的动作的词语。

【3】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它把______比作______。

【4】很久以前,鲁班和木匠为大家建了许多______,大家可以在里面躲雨、遮阳。但是,鲁班想把亭子做得更______。一天,他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到了启发。回家后,他把______劈成细条,扎成______;又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架子上。鲁班造的______,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句子练习。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1)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改变说法。

(1)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才能一旦让勤奋支配,它就___________________

(2)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

才能越利用才会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只要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成了松松软软的被子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庆龄说:“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法布尔是一位昆虫学家。 法布尔是一位文学家。(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各式(  )(  ) (  )(  )

(  )(  ) (  )(  )稳稳

善罢(  )(  ) 大吃(  )(  )

1.看到车祸现场,所有人都(     )

2.依他的个性,绝不会(     )的。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有趣的故事,不仅留下的是开心的笑声,还有更多的思考。

20、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错误,我能修改。

我是一又小又黑的种子。春天来了,我用尽全力,从又黑又暗又硬的泥土里挤了出来。过了日子一段,我身上长满了翠绿的叶子。

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我真高兴

要求:1.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写清楚为什么感到高兴。2.不少于2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