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落谁家。
虑 滤
(1)这件事你考( )得怎么样了。
(2)这里的井水需要过( )才能食用。
dān dàn
(3)人们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担( )水。
(4)前面的老爷爷吃力地挑着一担( )水。
果然 竟然
(5)毕业后他( )自愿回到山村,令同学们大吃一惊
(6)经过调查,这件事情( )是她做的。
2、《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 )
A.唐代 李白
B.唐代 杜甫
C.宋代 苏轼
D.宋代 曾几
3、《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热闹”的意思是( )
A. 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B. (景象)繁盛活跃。
4、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列诗句中,与描绘的画面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春风花草香
B.惟有青青草色齐
C.草色遥看近却无
D.风吹草低见牛羊
5、读拼音写词语。
shuì lián(_____) sū xǐng(_____) fēn fang mí rén(_____)
biàn rèn(_____) mò shēng(_____) zhēng qí dòu yàn(_____)
6、写出近义词。
奇怪------( ) 害怕-----( )
著名------( ) 仔细-----( )
吃惊——( ) 本事——( )
7、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chéng xiàn(______) jiàn zào(______) yuán rùn(______)
chéng liáng(______) guāng máng(______) dāo jiàn (______)
pǔ tōng(______) mó xíng(______) qí jì (______) fēng lì (______)
8、读拼音,写汉字。
形zhuàng 破liè
懦ruò
dǎn
小 zhì
慧
蘑gu 负zé
光máng
pǔ
通 lì
害
9、课外阅读。
夸父追日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下来。
①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 )
②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
③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 )
【2】短文用到的修辞方法是( )。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3】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变成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神话表达了古代劳动人们的什么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写出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邮递员
一个星期天,我正在家里玩。天空阴沉沉的,霎时,大雨哗啦啦地倾泻下来,灰蒙蒙的天地间像挂着一幅无比宽大的珠帘。突然,从雨中传来了一阵自行车的铃声,一位邮递员叔叔骑着绿色的自行车来到了我家门口。他穿着一双长筒雨靴,身披雨衣。但头发、衣服全都湿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他明明穿着雨衣,怎么淋得这么厉害呢?我不禁纳闷。
邮递员叔叔把一疊报纸□信件递给了妈妈□妈妈关切地对他说□下这么大的雨赶快进来歇歇吧□邮递员理理头发,抖抖身上的雨珠笑着说:“不用了,许多户人家还等着我把报纸、信件送到他们手里呢!”说完,他骑上自行车走了。这下我才看清,原来他为了使报纸、信件不被雨淋湿,把雨衣的大部分用来遮邮袋了!一位多好的邮递员啊!为了使群众能及时看到报刊,接到信件,他冒着雨穿街走巷,不辞劳苦。
自行车的铃声渐渐远了。我站在门口望着邮递员远去的身影,只觉得他的形象在我眼前越来越高大。
【1】在文中的方框里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倾泻:____________________
(2)纳闷: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霎时——(______) 关切——(______)
【4】用“﹏﹏﹏”画出描写大雨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邮递员外貌的语句。
【5】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因为______________,“我”不禁纳闷了;后来“我”看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我”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赞扬了邮递员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1、课外阅读岛。
狐狸和蝉(chán)
一天傍晚,蝉在大树枝上叫着,狐狸从树下走过。“唱得多好啊!”狐狸一边说一边向树间窥(kuī)视,“你有这样一副好嗓子,长得一定漂亮。下来吧,那我就( )能倾听你悦耳的声音,( )能欣赏你的美丽形体了。”狐狸( )说得好听,( )心里却想:“蝉,你可要做我饭后的美味小吃了。”
蝉从前见过狐狸,它没有下来,却摘了一片小树叶,让叶子飘落到地上。狐狸贪婪地向叶子扑去。蝉得意地说:“哈哈!你露馅儿了,狐狸。有一天,我看见你的洞外有一堆蝉翅膀,我就不相信你了。现在我知道,我对你的看法没有错。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欣赏我的歌喉(hóu),可是我是不会接近你的。”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偷看——( ) 信任——( )
3.蝉不相信狐狸的原因是 。
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
12、阅读《花钟》片段,回答问题。
( ),争奇斗艳,(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 )。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按原文填空。
【2】你能仿照文中划线句子的样子写两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写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月光 _____的翡翠 ______的交响曲
______的山野 _____的柿子 ______的水墨画
【2】家乡的秋夜有______、_____的特点,在文中,作者把家乡的秋夜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各一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取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
【5】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选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1】画出语段中的比喻句。
【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通过 可以识别小虾和老虾。(填序号)
A.大小
B.颜色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乌鸦兄弟
乌鸦兄弟同住在一个窝里。
有一天,窝破了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小乌鸦想:“ 。”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kuā guā)着,大雪纷纷地飘(扬 落)。乌鸦兄弟都蜷(juán quán)缩(suō sō)在破窝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
大乌鸦想:“ 。”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能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
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zhī zhǐ)是把身子蜷缩得更(近 紧)些。
风越刮越大,雪越下越猛。结果窝被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1】划去文中()里字的错误读音。
【2】保留文中()里用得合适的词,划掉另一个。
【3】“窝”字是_______结构的字,共_______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音节是_______。“耐”字是_______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在“耐得住”这个词中,“耐”的意思是:_______①忍受;②厌烦;③麻烦;
【4】在原文的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合适的语句,使文章完整。
【5】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把一个句子改写成不同的句子。
矿矿完成了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句话。
1.老鼠落到了猫的手中。老鼠再也别想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关心我的学习。妈妈关心我的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我不能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诚恳地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小华表示坚决改正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做题。
1.默写白居易的《大林寺桃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奶奶对小明说:“我不知道是你每天帮我把家门口的积雪打扫干净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并写下来。
1.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我很快完成了语文作业和各科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果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和其他别的东西一样,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个学校的兴趣小组昨天开始活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家有小金鱼一条,它穿着一身红白相间的衣服,长着圆溜溜的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它额头上有两个,黄色的斑点,显得非常神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果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果子,许多同学们都想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梅花山游玩的人很多,真是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把作文中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上就要下大雨了,大家连忙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进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在风雪交加,寒风刺骨的情况下赶回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古人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请围绕话题“我与时间赛跑”写一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