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燕子》一课描写的顺序是( )
A. 燕子的外形——春光里的燕子——燕子的飞行和停歇
B. 春光里的燕子——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燕子的外形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墨水(mè) 杠杆(gǎn) B.破碎(suì) 拨动(bō)
C.溅起(jiàn) 葫芦(hú) D.海浪(làng) 清爽(shuǎng)
3、有一位画家很喜欢虾,擅长画虾,他是谁?( )
A.徐悲鸿。 B.齐白石。 C.张大千。 D.丰子恺。
4、“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句子中引号表示( )
A.表示强调
B.表示特殊意义
C.表示特定称呼
D.表示直接引用
5、(主题训练)从多个角度确定自己的习作主题。
(1)可以针对人或物的特点展开想象。我可以写“一本有魔法的书”“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等。
(2)可以猜测人或物丰富的内心活动。我可以写“小树的心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可以大胆假设,畅想世界。我可以写“假如人类可以冬眠”“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照样子,写词语。
1.恋恋不舍(“AABC”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南辕北辙(出自寓言故事)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无边无际(“无×无×”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笔墨纸砚(含四种事物)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八字成语)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比一比,再组词。
瓣(______)辨(______) 验(______)检(______)
组(______)阻(______) 拂(______)佛(______)
8、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顺顺溜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丝合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认为“花大姐”是个好名字?在下列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打上“√”
①“花”形象地体现了瓢虫漂亮的外形,红色的硬翅上有好多颜色鲜艳的小圆点。(______)
②瓢虫形态端庄,举止稳重,“大姐”的称呼与此相吻合。(______)
③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______)
【3】考考你:有的瓢虫吃蚜虫,是(_______);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___)
【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画眉和啄木鸟
茂密的森林,无边无际。各种鸟儿在这绿色的国度里自由自在地生活。杜鹃、百灵、画眉、啄木鸟……这儿,简直是鸟类的王国。
在一棵大杨树上,画眉鸟遇到了啄木鸟。
“啄木鸟大姐,我们来比一下谁的歌声更美妙吧!”
画眉那富有音乐节奏的歌声的确悠扬悦耳,美妙动听。“对不起,我还要工作。再说,我也唱不好。"啄木鸟说。“唱吧,友谊比赛嘛。”画眉扬起漂亮的眉毛,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啄木鸟唱了,但是,她的歌声能与天才歌手画眉相比吗?
( )我们再来比比谁的衣服漂亮( )行吗( )( )画眉更加得意。自然,啄木鸟的衣服不如她的艳丽。
“我们再来比赛……”这时,一直打盹的白杨树睁开眼皮,粗声粗气地说:“你们还是比比保护森林的贡献吧!”画眉鸟娇柔的声音戛(jiá)然而止。
【1】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1)指声音突然停止了。______
(2)形容说话时粗鲁、声音很大,或蛮横,没好气。______
(3)娇媚温柔。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洋洋自得:__________ __________
自由自在:__________ __________
【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谁都有长处,有短处,不要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B.画眉鸟唱歌好听、样子好看,啄木鸟能保护森林。
C.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5】森林王国明天(7月8日)下午2点要在动物俱乐部举办一场联欢会,需要通知王国内的所有小动物按时参加。请你帮狮子大王写一份通知。
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雨
窗外,
已经下起了雨。
可是,妈妈,
你不要阻拦我呀,
我要到雨中去。
我戴上草帽。
我跑到雨里。
我变成一把伞。
伞在风雨里飞着,
给没带伞的行人遮雨。
当雨停了,
我就又飞走了,
飞进雨后翠绿的树林里。
妈妈,也许你不见了女儿,
你很着急,
你怕我淋湿了雨。
你跑到街上,
问雨后的风,
问天上的虹,
问每个行人:
我的女儿,她在哪里?
你来到林中,
问小鸟,
问花朵,
问叶子上滴落的雨滴:
我的女儿,她在哪里?
它们都说:
那可是个淘气的小姑娘呀,
她又在和我们捉迷藏吧,
谁知道她会藏到哪儿呢!
雨后。
林中。
蘑菇洒了一地。
它们最喜欢在雨后游戏。
妈妈,当你伸手刚要采下那个最白,
最胖的蘑菇时,
忽然,
它变了,
变成了你的女儿,
她眨巴着眼睛,
笑眯眯地望着你
——妈妈,我又回来了!
你看,我仍戴着草帽呀,
草帽上还挂着彩色的雨滴。
【1】“我”没有变成( )。
A. 雨伞 B. 雨滴 C. 蘑菇
【2】“我”要去雨里干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要去树林中寻找大大的蘑菇 B. “我”要去给没带伞的行人遮雨
C. “我”要去和小鸟、花朵、叶子捉迷藏
【3】在雨中,“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
A. 着急 B. 害怕 C. 高兴
【4】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喜鹊告状
①这几年,喜鹊明显减少了,有人担忧再过些年孩子们可能连喜鹊也不认得了。
②1993年春,笔者采用路线调查法,从宁夏的彭阳到银川 400千米,在大约4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只发现50个喜鹊巢,至于喜鹊则更少见了与20世 70年代相比大约减少了95%。
③原来群体数量很大的喜鹊为何急剧减少了呢?其一,因为喜鹊的栖息环境遭受破坏,可供营巢的大树太少了,致使90%的鹊巢只得筑在七八年生的小树上;有的鹊巢距地面仅三四米高,极易遭受人为的毁坏及自然灾害;其二,近几年灭鼠给鸟类带来严重的灾难,许多农村用玉米、小麦拌制的毒饵撒于田间,虽然毒死了大批老鼠但也杀死了大量的鸟类。笔者还曾在一片杨树林里亲眼目睹到一只中毒的老鼠被一只猫头鹰捕食后,同归于尽的惨景。
④喜鹊又叫花喜鹊,喜栖息于高大的树上,经常在田野和村庄附近觅食,多成群或成对活动,5-10月间,主要取食蝗虫、象甲、蝼蛄、天社蛾幼虫、蝇蛆、蝉等多种害虫。喜鹊的减少,必将导致虫害及鼠害的大量发生与蔓延。所以,它应该受到保护。
⑤某地方志曾记载了"喜鹊告状"的故事:康熙五十八年春,郡人偶感疫症,忽传说吃喜鹊可治,群众争捕喜鹊,城里城外把喜鹊网罗殆尽。一日,群鹊到公堂鸣叫不已,并引官至集市,见市买鹊者甚多,才知道是有些人为捕鹊得利,妄说喜鹊能治病。而后,官府对捕鹊者严惩,捕鹊之风才刹住。
⑥为了不使喜鹊再告状,今天我们应该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爱鸟护鸟活动,特别是注意向青少年进行爱鸟护鸟的教育,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形成一个人人爱鸟护鸟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要加强自然景观的保护,要特别注意保护培植大树及茂密的高杆树,为鸟类提供更多的栖息之所,让千姿百态的鸟类得以繁衍下去,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文中引用“喜鹊告状”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鹊急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 20世纪 70年代相比大约减少了 95%。”中加点的“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检阅台
童年的春节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福州,那里过年就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二十三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盏,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一只手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只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就兼卖各种灯。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词语。
(1)形容游览的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______)
(2)燃烧后剩下的灰和没烧尽的东西。(______)
【2】文章是按__________顺序展开叙述的。年前,大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年里,“我”得到了许多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市灯如昼”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来写灯市人多,用“____________”来写人们快乐的情形。
【4】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总是琢磨不出来。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1】写出下面词的近义词。
琢磨—( ) 灵敏—( )曾经—( )
【2】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复眼,作者提出了哪些问题?用“ ”画出来。
【4】有复眼的昆虫有什么共同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种昆虫有复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认真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练习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深—________ 清—________ 黑—________ 凉—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沉积:________。
②缘故:________。
(3)这段话写的是珍珠泉的________。把描写泉水清的句子写出来“________”。
16、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这个规矩不能有》中,“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彭总是一个怎样的人?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要关心爱惜小同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___________:“真是急死我了!”(填上表示动作、神态的词语)
18、综合实践。
三(1)班组织了一次小小辩论赛,辩论的主题是“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否应该有奖金”,下面是正反双方的观点,请说一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正方: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应该有奖金。
反方: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不应该有奖金。
我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我们既要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也要尊重别人不同的想法。
19、修改病句。
1.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提醒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毛细雨哗啦啦地下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湖的春天是个游览的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雨了,五颜六色的红伞成了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他想问个究竟,找到智慧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写了非常好的作文两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运动会上,五个三年级(2)班的学生得了名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每天学习坚持八个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明把鞋子穿好,套上袜子站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发挥想象,把《守株待兔》的故事写得具体些。写出庄稼人在捡兔子、丢下农具守着树桩,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感受。
要求:1.以“守株待兔”为作文题目;2.语句通顺,发挥想象,把故事写清楚,书写工整,字数在2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