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田中有。 株:树桩。

B.兔触株,折颈而死。 走:跑。

C.因其耒而守株。 释:释放。

D.复得兔。 冀:希望。

2、下面各组诗句不是描写春天的是( )。

A.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D.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凤放纸鸢。

3、下列词语中的“彩”字和“光彩夺目”中的“彩”字意思一样的是(   )

A.彩票 B.喝彩 C.绚丽多彩

4、下面这段话的关键句是(  )

草莓的颜色十分漂亮。它浑身鲜红鲜红的,很讨人喜爱。一粒粒淡黄色的小籽儿仿佛是镶嵌在红衣服上的一颗颗珍珠。有句话叫“万绿丛中一点红”,可它却是“万红丛中点点黄 ”。它多么美丽啊!

A.草莓的颜色十分漂亮。

B.它浑身鲜红鲜红的,很讨人喜爱。

C.一粒粒淡黄色的小籽儿仿佛是镶嵌在红衣服上的一颗颗珍珠。

D.它多么美丽啊!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  )(  )无踪 ②天翻(  )(  )

(  )(  )不觉 ④水清(  )(  )

⑤奉若(  )(  ) ⑥(  )(  )并论

1.类似①这样的“无×无×”的词语还有            等。 

2.类似②这样的含“天”和“地”的词语还有            等。 

3.类似④这样的用含比喻词的词语还有            等。 

4.用词语⑥写一句话。

   

6、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分别造句。

精兵_____政    坚贞不_____    千_____一发

死得其_____  _____泰山  _____精会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语境填空。

(1)妈妈对我说,“________”,常和优秀的同学一起,自己也会变得优秀起来。(填八字成语)

(2)小明知道自己错了,还不改正,这真是“____,是谓过矣”。妈妈教育他说:“《左转》中说:“人谁无过?____,善莫大焉。”及时改正错误才能不断进步。

(3)桃花是报春使者,总是迎春而来。苏试的诗句“________”就描写了早开的桃花;而深山老林中春天来得特别晚,桃花也开得迟,正如白居易所吟:“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我会默写一首本学期自己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

蚂蚁虽小,但你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它们身上有许多神奇的事情。

记得一个夏天的上午,天气晴朗,我和妈妈去公园玩。来到公园,我忽然发现一棵大树下,一片黑乎乎的东西在缓缓地移动。我走近一看,呀!原来是一群蚂蚁,我想:这些蚂蚁要干什么呢?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时,刚刚还是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天空,顿时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和妈妈三步并作两步,回到了家中,我俩都变成了“落汤鸡”。我顾不得去换衣服,直奔书房,拿起《十万个为什么》一丝不苟地看了起来,原来蚂蚁是天气预报的“专家”呀,蚂蚁搬家就表示快要下雨了。这是我发现的蚂蚁的第一个秘密。

别看蚂蚁小,但他们具有可贵的团结精神。一次,我闲得无聊,便拿起一块面包片,轻轻地撒落在一个蚁穴旁。不一会儿,一只瘦小的蚂蚁爬出洞来,它仿佛闻到了香味,又爬回洞里,去通知其它的蚂蚁。一会儿,几十只蚂蚁全军出动,准备向面包发起总攻。小蚂蚁爬上面包片,把面包片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蚂蚁们便两个、三个、五个的抬一小块,很快面包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真是团结起来力量大!这是我发现蚂蚁的第二个秘密。在生活中,我们认真观察大自然的每一个事物,就会发现很多的奥妙,这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1】短文中的“我”发现了蚂蚁的哪些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蚂蚁们是怎样搬走面包片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蚂蚁的哪些知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给你哪些启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大桥洞,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造 创举),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__毁坏)。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这段话主要围绕哪一句话来写?请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设计”指的是怎样的设计?这样设计好在哪里?

“这种设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这样设计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照样子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走到他跟前,:“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____的小脸 _____嘴唇

2照样子,写词语。

又青又红(“又×又×”式)

_____ _______

3用“  ” 画出短文中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4当陈赓让小红军骑马时,小红军是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他们互相让对方骑马,你感受到了革命战士之间怎么样的情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读语句,理解分析。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几痕细线”也可以换成“几根细线”,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一样的。( )

②说燕子是“几个小黑点”,一是因为距离远,二是表达了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

③画线句可以换一种说法:“这难道是一幅有趣的图画吗?”意思不变。( )

【2】读了语句,我想象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几对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________。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__________哇!停着的燕子成了________,谱出一支春天的赞歌。

13、轻松阅读。

王献之从小就跟父亲学写字。一天,他问父亲,写字有什么秘诀?

王羲之指着家里的十八口大缸说:你看,秘诀就在这里。你把这十八缸里的水全部写完,就知道了。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他日夜勤奋地练习写字,最终成了书法家。

1.王羲之和王献之是 关系。

2.写字的秘诀是什么?

3.王献之是怎样成为书法家的?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趣的标识

标识就是用图画、数字、文字、方向标等组合成的记号。

今天,丁丁和妈妈在商场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标识,大家快来看看它们分别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吧!

进入商场大门,丁丁就看到下面的一组标识。

来到食品区,丁丁在一袋速冻饺子的包装上又发现了下面的标识。

1看到①②③这几个标识,你一定知道商场的有关规定了吧!请你把这几个规定写下来。

温馨提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识④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识⑤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在商场还看到过哪些标识?选择一个画在下面,并说明这个标识表示的意思。

这个标识表示___________。

15、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  断定)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走  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感动  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

2圈出文段中括号内使用恰当的字词。

3在文段中找出这一文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用做实验的方法证实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下列说法与作者的做法不一致的是( )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百闻不如一见 C.诚信是金

5有同学说文段一开头就已经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作者后面又做实验来证明这一观点,这样做根本就没有必要。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共工撞倒了不周山。(改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又恼又羞,像头发了疯的狮子,一头对着不周山撞去。(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做题。

1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像 ________________

2回忆课文中的精彩词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均匀_______   精致_______   埋怨_______ 

迟疑_______   摆脱_______   机警_______

18、请根据情境写话。

苹苹为了参加班级的文艺会演,精心准备了舞蹈节目。但在上台表演时,因为紧张出了差错。

你作为苹苹的朋友,该怎样安慰她呢?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快递员许多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给人们送货。

(2)他今天没来上学,大概可能生病了。

(3)同学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和鲜艳的红领巾。

20、判断下列句子的病因并修改句子。

A.成分残缺  B.搭配不当  C.语义重复

D.前后矛盾 E.用词不当   F.语序不当

1.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考古学家发现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句子病因: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

风貌。

句子病因: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句子病因: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说话算数的孩子。

句子病因: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提示: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又是怎么样的?认真观察图片,发挥想象,把图片中的内容描述出来。

要求:1.语言通顺、具体,不少于300字。2.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