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亚平没有妈妈寄居在( )家。
A. 姨妈 B. 姑妈 C. 叔叔。
2、回忆课文《燕子》并选择,了解作者的观察角度与写作顺序。
【1】作者观察的主要是( )
A.活动中的燕子
B.停歇时的燕子
【2】作者描写燕子的顺序是( )
A.从部分到整体
B.从整体到部分
3、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我国古代( )时期。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4、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警报(jǐng) 肌肉(jī)
B.章鱼(zhāng) 细胞(pāo)
C.海藻(zǎo) 储量(chǔ)
D.金属(shǔ) 达到(dá)
5、请你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1)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
“朴素”是_______的意思,“花环”在本句中指____________。
(2)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6、读一读,写出类似的词语。
湛蓝 乌黑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 根据拼写汉字。
生yá(__________) 细nì(_________) 简lò u (___________) kuí (__________)梧
8、读拼音,写词语。
1.wěi dà我国造纸术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之一,东汉时期蔡伦吸收了前人jīng yàn
,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后来造纸术传到阿拉伯、ōu zhōu
等地区。
2.zhào zhōu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zhì huì
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lì shǐ
文化遗产。
9、阅读
未曾放飞的风筝
在我小屋的墙角挂着一只风筝。
四年前,阿朋和我在那个春天扎成了它,花费了所有课余时间。
我们扎的是只燕子,翅膀老大,老大,阿朋说这样飞得快,飞得高。我拿来画画的颜料,把燕子涂得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双圆眼睛涂成金黄色,阿朋拍手叫好,谓之“火眼金睛”。
完工后,阿朋拍拍满是油彩的手,大人似的叉着细瘦的腰,对我说:“好了,丫头,风起了我们就出去放风筝。”
然而一直到现在,风筝仍停在小屋的墙角。赤橙黄绿青蓝紫早已分辨不清,“火眼金睛”也成了两团模糊不清的黄云,灰尘一层一层淹没了它。
好像是老天注定了这风筝不得放飞。因为刚扎好的那几天,淅淅沥沥飘起了小雨,天刚放晴,我就跑去找阿朋,他奶奶迎出来,说阿朋被他妈接回城里去了。
阿朋是城里的孩子,他早对我说过他妈要接他回去读书,他妈像是个文化人,脸上架着一对厚厚的瓶子底儿。
我慢慢转过身来,心想:风筝呢?坏阿朋,死阿朋……
“丫头,阿朋给你留了个条儿呢。”奶奶小跑进屋,一会儿出来,手里果真拎了张纸条儿。
我那时已认得几个字了,拿过来一看,果然是阿朋那大鸟飞腾般的字迹。
“丫头,我过几天就回来看你看奶奶。风筝先别放出去,等我从我妈那儿捎风筝线回来。阿朋。”
我攥着那张纸条儿走了。
一转眼,这一年便过去了。又到草长莺飞的季节,我放学后去帮阿朋奶奶挑水,她说:“阿朋他妈说,阿朋正在考什么重点中学……忙着呢。”
我再不那样焦急地等了,让风筝静静挂在墙角,让灰尘肆意侵蚀它。
但心里藏着的怅然和怀念,却一天一天深重了。
不知遥远的阿朋是否记得这只风筝,它寂寞地在小屋的墙角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本属于它的蓝天、清风、白云……它都没有拥有过。
如果阿朋能回来,大人似的叉着腰对我说,好了,丫头,风起来了,我们放风筝去,该多好。
【1】下列对“把燕子涂得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涂上各种颜色
B.涂得乱七八糟
C.涂得色彩斑斓,鲜艳夺目
【2】“坏阿朋,死阿朋……”下列对省略号省去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阿朋更多的诅咒
B.怨恨阿朋不讲信用
C.怀念与阿朋扎风筝的情景
D.失落、怀念与期望交织在一起的感情
【3】“我再不那样焦急地等了,让风筝静静挂在墙角,让灰尘肆意侵蚀它”一句流露出一种情绪,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完全失望的情绪
B.尚留有几分希望的情绪
C.只剩下一线希望的情绪
D.赌气而绝望的情绪
【4】风筝扎好后,为什么未能及时放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梅兰芳学艺》,按要求作答。13分(2+3+2+6)
梅兰芳小时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梅兰芳学艺的jué xīn( )没有动摇。把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他的眼睛渐渐líng huó( )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
(2)“闻”字是 结构,一共 画。“闻”字的意思有:①听见;②消息;③名声。“世界闻名”的“闻”字的意思是 。
(3)用“——”线画出描写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句子。
(4)填空。
①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他学的“艺”是 。
②师傅认为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 。
③虽然听师傅说自己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是梅兰芳 。
11、阅读《去年的树》片段,回答问题。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 小姑娘 请告诉我 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根据选文,写出树的变化过程。
树→( )→( )→( )
【2】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3】大树已经不在了,但是为什么鸟儿非要找到大树唱歌给他听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鸟儿在想些什么?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这段话第一句是全文的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2】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不同形态的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写赵州桥_______。
A. 十分坚固 B. 十分美观 C. 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节
①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除了部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年历,各自过自己的年节外,其他各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
②“年”的最初含义来自农业,谷子一熟为一年。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也不尽相同,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年,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年。到了西汉,汉武帝恢复了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年)。古时候称正月初一为“元旦”,而不叫“春节”。“元”就是开始,“旦”是指早晨,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
③春节是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从城镇到乡村,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有卖年画春联的,有卖灯笼爆竹的,有卖窗花脸谱的……这“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过到正月十五。特别是在农村,过年的气氛更热烈,大年三十要守岁,包饺子,贴春联,放爆竹;大年初一要走亲访友拜大年……
④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人们叫它“年”。每到腊月三十,它便出来吃人。一个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恰巧有两个牧童在比赛甩鞭子。“年”忽听半空响起啪啪响声,吓得望风逃窜。“年”窜到另一个村子,它朝门缝里一望,那亮闪闪的灯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得溜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年”怕响、怕光。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想出了许多抵御“年”的方法,这些方法逐渐演化为过年的风俗。如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鞭子演变而来的。又如旧时把“对联”叫“桃符”,意思也是为了驱逐邪恶,后来才改叫“对联”或“春联”。再如,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除了准备同猛兽搏斗外,还有庆祝丰收的意思。
【1】第③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2】第④段中出现“如”“又如”“再如”,下面对它们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A.使读者更清楚春节习俗的演变
B.形象地写出了春节的特点
C.为了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
D.清楚地介绍“年”怕什么
【3】为什么人们用“放爆竹”的方法抵御“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 )
(2)“年”的最初含义与农业有关,历史上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不尽相同。( )
(3)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只是为了庆祝丰收。( )
14、阅读完成练习。
语段一:
我是一只蝉
我是一只蝉宝宝,依然还在妈妈的卵里。两个星期过去了,我变成了麦子般的金黄色。在卵的前面出现了两个褐色的小圆点,那就是我的眼睛。我鼓起勇气,冲破了外壳,脱掉了身上的薄衣。
渐渐地,我长出了触角、后腿和一对锄头般的前脚,我跳到了地面上。地上的一切都很陌生,我只想本能地挖个洞藏起来。
在地下的洞里一待就是好几年,我不断寻找新的树根来汲取营养,慢慢长大。
有天晚上,我想回地面看看,就冲破泥土,爬到了地上。这里跟四年前一模一样,我赶紧找根合适的树干,爬了上去。
突然,我感觉一阵剧痛,背上竟然出现了一条裂缝!那条裂缝越来越大,我脱去了一层厚重的“外套”,露出了淡绿色的身体。天亮了,我身上的颜色变成了深褐色,我扬起翅膀,迎风飞翔。我放开喉咙,大声鸣叫,别提有多快活了!
语段二:
我是一片叶子
我是一片小小的树叶,我的家在院里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上。
春天,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我悄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春风轻拂着脸颊,我用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个世界。我爱看麻雀和蜜蜂轻盈的舞姿……
炎热的夏天到了,我换上了翠绿的礼服,静等风儿的指挥。风儿的指挥棒拥有强大的“魔法”,让我和伙伴们唱出“沙沙沙,沙沙沙……”的大合唱,多么神奇和美妙!
转眼,离别的秋天到了,一些伙伴常说,他们快要离开这个家了。终于,这天早上刮来了一阵秋风,小伙伴们离开了家的怀抱,飞走了……我也飞了!我仿佛是一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最终消失在蓝天中……
想念我时,请抬头望望天空,化身金色的我,是阳光的一角。
语段三:
金色花
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偷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树影,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书,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影子么?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读短文,再提取文中信息,填一填。
(1)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蝉的过程,其中身体的颜色也有明显变化。
在蝉卵里两个星期后,“我”变成_______→卵的前面出现了两个______的小圆点,那是“我”的眼睛→长出了触角、后腿和一对锄头般的前脚→脱去了一层厚重的“外套”,→露出了_____的身体→天亮了,身上的颜色变成了_______。
(2)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一片叶子后看到了____、____、____的景象。
(3)作者变成了金色花后和妈妈捉迷藏:在新生的树叶上______→开放______→投______在妈妈的书页上→突然落到________。
【2】读上面的短文,选一选。
快乐 美妙 调皮
(1)作者变成了一只蝉后感到非常(__________)。
(2)作者变成叶子后感受到世界很(__________)。
(3)变成金色花的作者是那么(__________)。
【3】如果让你变,你会变成什么?用一两句话写写“变”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花朵盛开的春天固然可爱,白雪飘飘的冬天也让人赞叹。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瞧,西面山洼里的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简直像是一片火似的。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草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东面的山坡上种满山楂树,树上缀(zhuì)满了一颗颗红玛瑙(nǎo)似的果子。南面平地上的葡萄,就更加色彩缤纷。那种叫水晶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因为它代表着成熟和繁荣,意味着欢乐和富强,所以我喜欢这绚丽多彩的秋色。
【1】给文章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A. 迷人的秋色 B. 可爱的春天 C. 美丽的冬天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是围绕“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这句话来写的。
B. 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C. 作者喜欢秋色的原因是它代表着成熟和繁荣,意味着欢乐和富强。
【3】文中把山楂比作玛瑙,把葡萄比作珍珠,多美啊。请你也用上这种写法选择一种水果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西湖很静。(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花纷纷飘落。(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张择端画的画很传神。(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
5.站在桥上欣赏风景的人被毛驴惊扰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
6.狐狸很狡猾。(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教室里真安静。(写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新春佳节,人们要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你还知道我国
的哪些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有什么风俗活动?写一写,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预习课文,我查了新华字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上奶奶坐在灯下看报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场上同学们开心地玩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欣赏着初升的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昨天晚上,我把赶海这篇课文读了三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闻名的伟大贡献之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小朋友,在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让你后悔的事、高兴的事或是伤心的事,请你以“一件 的事”为题,写一篇习作。将题目补充完整,把内容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