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的“影”字含义不同的是( )
A. 影子 B. 人影 C. 倒影 D. 无影无踪
E. 幻影 F. 侧影 F.影片 G. 捕风捉影
2、下列诗句中,描绘的季节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下列词语不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
A.朴素——华贵
B.匀称——精致
C.懒惰——勤劳
D.懦弱——坚强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梅子黄时日日暗”的下一句是“小溪泛尽却山行”。
B. 《忆江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
C. 《元日》这首诗表现春节热闹、喜庆、欢乐的气氛。
5、比一比。再组词。
述___ 术____ 哟____ 约____ 洲____ 州_____
则___ 册___ 何____ 阿____ 泊_____ 伯____
6、补全成语。
兵荒( )( ) ( )( )稀少 汗流( )( ) ( )( )带叫
争先( )( ) 满不( )( ) 不以( )( ) 口干( )( )
7、比比谁的积累丰富。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园不值》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诗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
物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迷人的春江美景图。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
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寓言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自相矛盾》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揠苗助长》则启迪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言而无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jiāo ào xiū jiàn chèn shān zī shì ǒu ěr
biàn rèn xíng zhuàng xīn shǎng jì lù xì shuǎ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亚斯明卡
我到欧洲参加诗歌节时,出席了各国诗人举行的一次郊游活动。
活动中,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走到我面前。她清秀的轮廓,亚麻色的头发,鼻子高高的,有点翘,样子很可爱。
“你叫什么名字?”我弯下腰问她。“亚斯明卡。”她回答。清晰的字音从一张鲜红的小嘴里送出来。“亚斯明卡”在塞尔维亚语里是茉莉花的意思。
茉莉花 好一个漂亮的名字 你知道我从哪里来吗
“中国,北京。”她回答。
“你怎么知道我是中国人呢?”我好奇地问。
“长城——长城!”她指着我胸口别的一枚纪念章说。原来她早认识中国的标记了,我很感动,立即把“长城”摘下来别在她的衣服上,她欢喜地吻了一下它。
我们交谈起来。她一点儿也不认生,像成年人一样大大方方、对于我的问话对答如流。于是我知道她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妈妈是该国作家协会的行政秘书。她就是在暑假里跟着母亲一起来参加诗歌节的。
诗歌节的日程很紧张,就要乘飞机回国了。当我匆匆赶回下榻的旅馆时,迎面扑过来一个孩子,一下子抱住了我的脖子。
“亚斯明卡!”我惊喜地叫道:“你怎么来了?”
她摇摇头,不说话,把一个小纸包轻轻塞到我的手里。
她母亲走过来,说:“这是孩子准备的一点儿小礼物,送给你带回中国去。”
我抱住了亚斯明卡,亲着她的小脸蛋。“谢谢。”我说。
“我将来长大了要去中国,写中国诗。”
【1】请把下面这些标点符号送入短文的第4自然段合适的位置中。
“ ” ? ? !
【2】用“ ”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外貌的句子。
再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写一个小男孩的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女孩的美好愿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象一下,小女孩送给“我”的小纸包里会是什么礼物?大胆猜,并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回国时,在飞机上不小心把这个小礼物弄丢了,心里特别着急。请你替“我”写一则“寻物启事”吧!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恐龙
大约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到处是大片大片的沼泽,深谷里、山坡上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那时恐龙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雷龙是个废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座移动的吊桥。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鱼龙和翼龙是恐龙的亲戚。鱼龙很像今天的海豚,它能潜入水中寻找食物;翼龙身体两侧长着翅膀,展翅高飞时,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轻型飞机。恐龙大多以吃植物为主,也有专门食肉的。霸王龙就是非常凶猛的肉食恐龙。它大脑袋,短身子,牙齿就像锋利无比的匕首。
恐龙是卵生的。恐龙蛋的外壳十分坚硬。小恐龙破壳而出以后,会得到大恐龙的细心照看,直到它们自己能够找食吃为止。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人类至今尚未解开这个谜团。
【1】结合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望而生畏:________________
【2】读完短文,我了解到恐龙生活在大约(_________)年前,它的种类(_________),形态(_________),恐龙大多以吃植物为主,也有(_________)的,他们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距今(_________)年前消失了。
【3】“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座移动的吊桥。”这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第二自然段的结构是( )
A.先分写再总写。
B.先分写再总写再分写
C.先总写再分写。
D.先总写再分写再总写
11、课外阅读
书本里的蚂蚁
古老的墙角边,孤零零地开着一朵红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顺着花枝往上爬,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
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陈旧的书里,小蚂蚁当然也进了书本,被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喂,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细碎的声音。
“是谁?”小蚂蚁奇怪极了。
“我们是字。”细碎的声音回答着。小蚂蚁这才看清,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我是蚂蚁,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了。”小蚂蚁挺乐意当个字。
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第一天,它住在第100页,第二天跑到第50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这些字从没想过走一走、跳一跳。它们现在都学着蚂蚁跳跳舞、串串门。这多快乐呀!
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来看。啊!这本她看厌了的旧书,写着她从来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高兴地一口气读完了。
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小姑娘突然看到了住在书里的小蚂蚁,笑眯眯地问:“你是一个字吗?”“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住在书里,是会走路的字了。”
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乐意——(________) 惊奇——(________)
【2】下面选项中,描写小姑娘神态的词语是( )
A.笑眯眯 B.惊奇 C.高兴 D.孤零零
【3】“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个“字”是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小姑娘每天“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用“_____”画出来。
【5】是谁改变了旧书的命运?它是怎样改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 )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 )着瓜溜走了。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表示。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横线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刺猬住在(______)里。
(2)刺猬身上的刺的作用是(_________)。
(3)刺猬身上没有刺的地方是(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哪个比喻句?在括号里打“√”。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 )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 )
【5】你喜欢刺猬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小燕子“说谎”
冬天到了,燕子从北方向南方迁徙(xǐ)。有一只燕子飞过沙漠上空,鸵(tuó)鸟看见了,邀(yāo)请小燕子停下来休息一下。小燕子接受了邀请,落在一株仙人掌的旁边。鸵鸟和小燕子攀谈起来。
“您从哪里来?”
“北方。”
“那儿的天气比这儿要热吧?”
“不,已经下雪了,到处是白茫茫的。”
“这雪一定很烫(tàng)吧?鸵鸟用脚试了一下被太阳烤热了的白色的沙子。
“不,雪是冰凉的。”
“你年纪轻轻,怎么能那么不诚实……”鸵鸟态度严肃,瞪圆了眼睛,盯着小燕子。看到鸵鸟怀疑的样子,小燕子的脸唰(shuā)地一下红了,结结巴巴地说:“我……没有说谎,雪的确是冰凉冰凉的。”
鸵鸟不相信地看了小燕子一眼,又说道:“雪不是白的吗?既然是白的,就一定是很烫的,比如这沙子是白的,也是滚烫的。”
“可……那是雪,不是沙子。”小燕子急得快要哭出来了。它想不通,雪明明是冰凉的,鸵鸟为什么一定要说它是烫的,而且还说自己说谎呢?
只在一个环境中生活,没去过别的地方,眼界就会很窄,还会误解别人,就像鸵鸟一样。所以,不知道的事情不要乱说,而且,人一定要见多识广。
【1】读一读,想一想,“迁徙(xǐ)”在本文中的正确意思应该选( )
A.被征发而远途服役(yì)。
B.变易;更改。
C.动物为了找食或繁殖,周期性地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2】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ABB)__________ 结结巴巴(AABB)__________
冰凉冰凉(ABAB)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上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既然是白的,就一定是很烫(tàng)的。
既然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
【5】小燕子是在说谎吗?鸵鸟为什么认为小燕子是在说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小树苗的故事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长着一颗小树苗。小树苗有着细细的小树干,嫩嫩的小树枝,翠绿的小树叶,看上去特别可爱。
有一天,一只小狗过来了,小树苗叫小狗:“小狗小狗,咱俩一起玩儿好吗?我看到你经常在大树下乘凉、睡觉,你也来我这儿来睡觉吧。”小狗绕着她走了一圈说:“不行啊,你太细了,又没有树荫。我乘凉睡觉的时候需要阴凉,你没有阴影,我会被晒着的。”小狗说完就走了。
小猫走了过来,小树苗邀请小猫爬到树上来,可是小猫嫌小树苗太矮太细,爬上去会弄断树枝,不跟它玩儿。后来,飞来一只小鸟儿,小树苗邀请小鸟到她这里来唱歌,小鸟担心会从树上摔下来,摔断腿,也不跟她玩儿。
小树苗难过极了。她大哭起来:“谁都不喜欢我!谁都不跟我玩儿!呜呜呜……”树妈妈听见了,安慰道:“孩子,也不是谁都不跟你玩儿呀,你看小瓢虫和小蚂蚁经常来这里陪你;森林里其他的小树苗经常和你一起唱歌、猜谜语、讲故事……你长大后,小狗、小猫、小鸟就会来跟你做朋友的,所以你要努力长大哦!”
小树苗听了妈妈的话,不再伤心了。她每天都让太阳公公、风儿哥哥、雨儿姐姐来帮助她。一天一天,小树苗慢慢地长大了,她的树干粗壮了,树枝强健了,树叶茂盛了。小狗过来乘凉了,小猫爬到她身上了,小鸟儿也来筑窝了。有了那么多的朋友,小树苗每天都开心极了!
【1】“树冠”的“冠”应该读(____)。①guān ②guàn
“树冠”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树冠”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写两个和“绿”有关的词语:翠绿、________、________。
【3】小树苗努力长大,以前细细的树干变得________,嫩嫩的树枝变得________,翠绿的小树叶长得________。
【4】在文中找到小树苗心情变化的两个句子,用横线勾画出来。
【5】在第三自然段中,小猫、小鸟来时,和小树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请从小猫、小鸟中选出一个动物朋友,仿照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陶罐和铁罐》片段,回答问题。
许多年以后的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层,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这里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他的人也高兴得叫起来。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陶罐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漆黑锃亮。
“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损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身边,请你们把它挖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挖遍了,但是,一点儿铁罐的影子也没有。它,不知在什么年代,就已经完全锈烂了,早就无影无踪了。
【1】“闷”是画线句子中的一个多音字,它在句子中的读音是__________。
【2】当人们发现陶罐后,对陶罐的评价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领悟到( )。
A.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短处,正视自己的长处。
B.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长处。
C.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16、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面的句子。
(1)妈妈送了我漂亮的一个文具盒。
_________________
(2)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
3.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儿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加点的词说明了什么。
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可是您无论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都会笑话您的。(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枣核走了!(扩写句子)
枣核_______地走了!
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老虎很累。
老虎累得筋都快断了。
我很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提醒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毛细雨哗啦啦地下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湖的春天是个游览的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雨了,五颜六色的红伞成了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班长向军长敬了个礼,说:“军长,有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来的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游记是一本古典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老师,你能借给我三国演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难忘的 节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写清楚难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