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连江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B.谈

C.

D.呕

2、下面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鸳鸯 保存 检查 欧洲 B. 智慧 翅膀 继续 修健

C. 威武 普通 懦弱 悠闲 D. 休息 苏醒 蜡烛 滴答

3、下列诗句中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D.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憋气时间长是三胖的绝招。”句中“绝”的意思是(       

A.水平达到极点

B.特别;最

C.穷尽;完全没有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看拼音,写词语。

商人qŭ zŏu________huò wù________以后,那位fù zé________的仆人马上就把máo lǘ________牵到栅栏里,他知道,在这个piān yuăn________的地方,要加倍小心,防止shān zéi________和láng qún________的侵害。

6、补充古诗名句

1.碧玉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丝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苔滑水无声

3.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铺横野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填空。

大林寺桃花

_____芳菲尽,山寺_____始盛开。

长恨春归___, 不知转入_______

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在田字格里填写词语。

jiāo ào   dú zì   shī wù   jì xù

                                        

xī wàng   dǎn xiǎo   chéng xiàn   má fan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

爱挑食的小猫

森林里有一只爱挑食的小猫,他不爱吃饭,只爱吃一样东西——零食。小猫越来越瘦,甚至一阵风就能把他刮走。小朋友们都不跟他玩,因为他实在太瘦了,稍微一跑就摔倒,小朋友们都认为他生病了。

有一天,刮来一阵大风,小猫被刮跑了,他被刮到一个美食餐厅,服务生看他瘦巴巴的,就给了他一条红烧鱼。啊!真的是太美味了,小猫把整条鱼都吃了,他从来都没有吃得这么饱过。突然,又刮来一阵风,小猫又被刮回了家。小猫向妈妈保证,从今以后,不再吃零食了,猫妈妈欣慰地笑了。

小猫不再吃零食了,每天都跟着妈妈吃正餐,慢慢地变胖了,小朋友们也愿意和小猫玩了。

1文中的小猫为什么越来越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朋友们误会小猫,是因为( )

A. 小朋友们认为小猫生病了

B. 小朋友们认为小猫瞧不起人。

C. 小朋友们认为小猫太小了。

3小猫变胖了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单写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小猫挑食变瘦——   —— ——

5你从故事中明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0、课外欣赏。

团结的力量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他有八个儿子。这些男孩子从小就总是打打闹闹,互不相让,有时为了一点儿小事也吵得不可开交,他们的父亲为此很伤脑筋。

日子一天天过去,农夫越来越老了。八个儿子也渐渐长大,可他们仍然只顾自己,就像一盘散沙。老父亲为这事日夜担忧。于是,农夫去请教村里最有学问的长老,望长老能帮他想个办法,好让这些不懂事的儿子明白,他们这样做是多么愚蠢。

长老让农夫把儿子们都叫到一起,然后取出八根筷子,分别递到他们手里,说:“你们使劲把筷子折断吧。”

“折断筷子还需要使劲吗?哈哈,真是可笑”一个儿子嘲笑道。果然,他们轻轻一用力就把手里的筷子折断了。

这时,长老又取出八根筷子,用绳子把它们紧紧地捆在一起,说“现在,你们谁再来折一折?”

大儿子抢先拿过筷子,两手用力折,脸都涨红了,这筷子还是好好的,连弯都没有弯一下。其他的儿子也都很不服气地试了试,可是没有人能把筷子折断。

农夫感激地看着长老,对儿子们说:“孩子们,你们成天争吵不休,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什么都干不成。如果你们八个人团结起来,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八个儿子终于明白了老人的用意。他们轻声地互相道歉,亲亲热热地扶着老父亲回家了。

【1】文中加点的词语“总是”“有时”“仍然”“一盘散沙”等说明了____________

【2】长老用了一个什么办法教育了这些儿子?

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儿子们折八根筷子的句子。

【4】大家都明白了长老的用意,那儿子们明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

【5】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A.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懂得团结互助。

B.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11、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quán juǎn )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bēi bèi )着瓜溜走了。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表示。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横线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刺猬住在______里。

2)刺猬身上的刺的作用是_________

3)刺猬身上没有刺的地方是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哪个比喻句?在括号里打“√”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5你喜欢刺猬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期就热爱学习。他顽强刻苦的学习精神远远超过一般人。

毛泽东同志酷爱学习,他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在湖南一师学习的时候,

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冷水浴后就到自修室去,对着窗前熹微的晨光,高声朗读英文或古典文学。等天大亮了,同学们都来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星期天,除了爬山游泳,就去听学术讲座,有时还到一些他敬仰的老师家离去请教作业。从不让时间白白度过。

一天六节课,他每天都抓紧时间把必须完成的作业做好,然后就到阅览室去看书或看报。晚上,学校规定的两个小时自习时间,他总是阅读图书馆借来的哲学、历史、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书籍,边读边做笔记,从不浪费一分一秒。在一本只有十万字的书上,他就用工整的小楷写了一万二千字的批语和提纲。

毛泽东同志不但抓紧时间读书,而且读得特别认真。凡是他自己的书,遇到重要的、精辟的地方,他都要加圈加点,有时还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看法。

毛泽东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终于走上了革命道路。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孜孜不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中一处承上启下的句子。

3请选择三个最能表现“毛泽东同志抓紧一切机会学习”这一点的句子,用“√”标出来。

(1)很早起床( )   (2)不浪费一分一秒(

(3)高声朗读( )   (4)抓紧业余时间(

(5)冷水浴后( )   (6)边读边做笔记(

4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②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这两段话分别是围绕哪两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选文第①段介绍了海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特点。

【4】第②段是从海底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方面内容来把中心句的意思说清楚的。

【5】比较下面一组句子,填一填。

①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到别的地方去

②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我认为第______句好,因为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表达更生动形象,更有趣味。

【6】第②段的首句“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中的“也”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翠鸟》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6分)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jǐn  jìn)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瞪开苇秆(ɡān ɡǎn),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小鱼可机灵了,本片段中哪一句话说明了它的机灵,请抄下来。(2分)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2分)

(3)用“——”画出一句比喻句。(2分)X| m

(4)给下面的词语选择近义词。(3分)

机灵—— 锐利——

(5)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请你用尽管……还是 ……”写一句不同的话。(3分)

 

(6)翠鸟捕鱼的动作非常敏捷、迅速,请你把它捕鱼时的几个动作的词语用圈出来。(2分)

(7)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句话知道了什么?(2分)  

 

15、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 )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了下来,慢悠悠地从空中飘游。如果用扇(  )子在下面轻轻地扇(  ),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小球,四散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儿,会扯得又长又圆,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 不久,这五彩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又变成肥皂水落了下来,水珠洒到我们眼睛里,大家都赶忙低了头揉眼睛,揉出了眼泪。

1给文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2根据所给词意在原文中找出该词,写在(    )里面。

 (1)固体溶解在水里。   _______ 

 (2)抖动摇晃的样子。   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面词的近义词。

近义词      

分裂——______    清亮——_____

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怎样吹肥皂泡吗?

  ,再   ,然后  然后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写句子。

(1)这里出土了新的古代的陶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鹿的命。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么敢同我比?(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注意用上加点的词。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一无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1)这句话从羽毛 、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写了燕子的外形特点。

(2)请模仿这种写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

句中“闲散”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

3.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这句话把荷花当作________来写,我还能把这句话写得更加具体一些(至少扩充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话写出了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能照样子写一写迎春花:瞧,那嫩黄色的迎春花,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1)这两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2)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上面加点的部分,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你怎么走得这么慢?能不能走快点儿啊!”

3.按要求写句子。

(1)秋天,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句)

(2)一阵风吹来,树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人句)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湖面上有几只数不清的白鹅在戏水。

(2)40个三(1)班的同学都到美术教室去上课了。

(3)下午放学后,拿起笤帚开始扫地。

20、修改下面一段话。

今天中午,我亲身检验了母亲洗衣服的坚幸,想到了不禁孟郊流传千古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不错,只能亲身经历的道理,才能深刻地领会其中的含义,正如未经沙场的将军永远只会纸上谈兵,未经搏斗的雄鹰,永远只是天空中的摆设,未经磨炼的孩子,永远只是手中的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我们身边有许多动物植物,选择一种动物或植物写一写。

要求:①分别从几方面来介绍,把动()物介绍清楚。

②语句通顺、优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