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林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根据语段选择动作流程图,正确的是(  )

奶奶先把干净的箬竹叶泡软,再把箬竹叶卷成漏斗形状,然后在中间放进糯米和拌好的馅料,用手把米压紧,再把箬竹叶折好,最后扎上细绳。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A.泡→卷→放→压→折→扎

B.泡→卷→拌→压→折→扎

C.泡→卷→放→扎→折→压

D.洗→卷→拌→压→折→扎

2、“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这句话中画“____”部分的意思是(   )

A.你们必须改口味,吃蚜虫。

B.你们不能改口味,吃蚜虫。

C.你们能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3、下列句子中,词语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扇动翅膀   表演节目   等候朋友   剪掉头发

B.优异的作风   美丽的愿望   窝囊的动物   熟睡的婴儿

C.不断地提示   安静地读书   慢慢地飞走   坚定地回答

D.交流看法   天气潮湿   时髦的发式   锃亮的剃刀

4、读句子,给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1】《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热闹”的意思是(    

A.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B.(景象)繁盛活跃。

【2】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功夫”的意思是(    

A.(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B.本领;造诣。

【3】画上有船的船工。“撑”的意思是(    

A.抵住

B.支持

C.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按课文内容填空。

忽然又来了_________。那条狗____________,在向前跑,后边______还跟着好_________。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_________,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____________,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______________地蹲着。可是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6、为下列各字加上偏旁,变成一个新字,并组词。

台-(   )(   )  及-(   )(   ) 

羊-(   )(   )  宛-(   )(   ) 

各-(   )(   )

7、我会拼,更会写工整。

xìng  zi   kuā jiǎng  fú wù 

_____ _____  _____ 

chèn shān          shǒu 

_____  _____ 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yàn  zi   wū  i   qīng kuài   lüè guò       lǒng  

  (   ) ( )   ( )

lián  peng  guāng jǐng   jùn qiào   wǔ  dǎo        yǒng  l      

(   ) (         )  (   ) ( )

pò  liè     bì  l ǜ   wàn   qiān  hóng  pi ān  piān  qǐ wǔ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麦哨(节选)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芽针”来。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_____的麦叶______的脸蛋______的油菜花______的新装

【2】“那齐刷刷的麦,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是一个___________句(修辞)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画线句子写出了哨声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本文写了______季孩子们在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的心情。

10、阅读理解

小水珠与大浪

①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 坚强)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九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 后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九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把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比一比。

②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 辛苦)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的……

③九百九十九天过去了,小水珠便来找大浪( )你快来看( )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 )银色的小圆洞还透着光呢( )大浪听了,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不动。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第③段的( )加上标点。

【3】与短文内容有关的一个成语是( )。

A.持之以恒

B.铁杵磨针

C.滴水石穿

D.绳锯木断

【4】小水珠是怎样对待比赛的?找出相关语句用“ ”画出来。大浪是怎样对待比赛的?找出相关语句用“﹏﹏﹏”画出来。

【5】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卢沟桥的狮子

①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②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③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是501只。

④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xìn),驻扎在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联系第2自然段,我知道了“形态各异”是指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为了将这一中心意思写清楚,作者主要是从   两个方面对这些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3卢沟桥上狮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A.形态各异   B.大小不一   C.难数清楚

4短文中说“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主要是因为(   )

A.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B.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

C.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历史非常悠久。

12、阅读《海底世界》片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方案)。海参(cān shēn)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 打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游行)。

【1】请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画出。这样的句子就叫( )句。

【3】这段话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一些贝类的活动特点。

【4】这段话最后一句中的“巴”还可以换成“________”,意思不变。

13、文段阅读。

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chù zhù)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zú  cù)的珊瑚。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的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射到池底,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guǐ guī)丽。

1从括号中选出正确读音用“√”标出。

2仿写词语。

()()

三(  )二(  七(  )八(   

五(  )八(    千( )百(

3你能从文中找出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原因吗?从文中用横线划下来。

14、阅读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这段话中“她”指的是 _________

2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仅仅是赞颂梅花吗?作者在赞颂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气节的人,你能写出一些具有梅花特殊性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__概 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1捉到蜜蜂后,做了哪些事?在 里打“√”

)把蜜蜂放进纸袋里

  )让小女儿带走蜜蜂

  )给蜜蜂做了白色记号

  )记录飞回的蜜蜂

  )在四公里外放蜜蜂

  )让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2为什么要把蜜蜂装在纸袋里带走?(   )

A. 因为害怕蜜蜂。

B. 因为不想把蜜蜂弄丢。

C. 这样做是为了不让蜜蜂看到和记住回家的路。

3画线的句子中,大概这个词语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短文最后两句话,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思考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爸爸去过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世界著名首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学生爱看《小学生周报》、《故事大王》、《少年报》等报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弟手上拿了写字本、《学与玩》、《故事大王》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晚上,姐姐吃了米饭、蔬菜、瓜子和一些零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开学了,同学们带了一些卫生工具:扫帚、抹布、抽纸、拖把、洒水壶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鹿把狮子甩在了后面。(把句子写具体,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写出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一无所为。(用加点字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敢碰我吗?”铁罐傲慢地说。(照样子,补全句子)

(1)“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池子____地说。

(2)“我们快要赶不上公交车啦!”妹妹____地说。

18、细读课文深感悟

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即使是残疾人我们也要尊重他!如果你身边有像博莱克这样的同学你会怎样对待他们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1.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燕子赶来参加春天的盛会从南方。

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的一段话,并抄写下来。

课堂上,黄老师请龙一鸣讲“守株待兔”的故事,他上台已后讲得很生动。同学们专心地听着,他讲完刚一,黄老师首先第一个鼓掌,同学们也跟着发出激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通知。

今天是7月2日,请你替学校德育处出一则通知,通知各班参加拓展研学的同学于7月10日早6:00准时到校集合。(注意格式)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