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
(2)予人玫瑰,________余_______。
(3)毕竟西湖_______中,风光不与_______同。
(4)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逃走了。
(5)若________,若饮食,________,勿生戚。
(6)________一粒粟,________万颗子。
2、我会写反义词。
富裕——( ),强大——( )
3、我会填空。
1.________玫瑰,手有________。
2.平时肯________,急时________。
3.______锦上添花,不如___________。
4、请把句子中加点的词换成另一个词,意思不变。
1.清晨,晶莹的露珠比小草先一步醒来,伸了个懒腰,蹦到地上,不见了。_____
2.漫山遍野的花儿,把小兴安岭装点得异常美丽。_____
3.我在园子里到处寻觅,希望能发现那只蝈蝈的踪影。_____
5、我是拼写小能手。
(1)雷fēng( )叔叔bēi( )着大娘,mào( )着雨把她送回了家。
(2)妈妈wān( )下腰,我扑进了她wēn nuǎn( )的怀抱。
6、比一比,再组词。
值 艰
弓
此
直 很
引
些
7、判断正误。
(1)蜘蛛、蚂蚁、蚂蚱、蜗牛都是昆虫。 (____)
(2)小虫子很喜欢可爱的小鸟。 (_____)
(3)小虫子喜欢跳到狗的身上去旅行。 (_____)
8、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咏柳》和《村居》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作者也都生活在唐代。(______)
2.“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长”读“cháng”。(______)
3.《咏柳》这首诗中把柳叶比作丝带,把柳条比作碧玉,把柳树写得非常美。(______)
4.《村居》一诗中的“纸鸢”就是风筝。(_____)
9、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喝彩”和“喝水”中的“喝”读音相同,意思不同。(_____)
【2】“梅花”“花钱”“眼花”中的“花”分别表示不同意思。(_____)
【3】“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和“两位选手水平相当”中的“相当”意思相同。(_____)
10、括号中的词语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吗?相近的画“√”,不相近的画“×”。
【1】我们要多观察自然。(观赏) (______)
【2】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分辨) (______)
【3】遇到事情我们千万不能慌张,要冷静面对。(惊慌) (______)
11、猴子和牛
从前,在一条河边,住着猴子和牛。河对面有一棵树,树上结(jié jiē)满了果子。猴子和牛都想吃果子。可是牛只会游泳,不会爬树,所以采不到果子。猴子虽然能采到果子,但是不会游泳,所以不敢过河去采果子。
一天,猴子想到一个办法,就对牛说: “牛大哥,你背(bèi bēi)我过河,我爬上树去采果子。这样,我们就能够吃到果子了。”
牛认为猴子的办法好,就立刻把猴子背到河对面。到了河对面,猴子很快地爬到树上,采下果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互相帮助的好处。
【1】为短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2】根据短文内容,横线处应填( )(填字母)
A. 自己高兴地吃起来。
B. 和牛一起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3】“猴子想到一个办法”,猴子想的办法是什么?用“——”画出短文中的相关语句。
【4】短文主要讲了猴子和牛____________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
12、读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泡沫下面住着海獭,“哎呀!吓了我一跳!你是谁呀?”“我叫天天。请问你见过我的衣服和头发吗?”
“噢,刚才确实有一些什么东西沉下去了。”“真的吗?那我去找找看!”“这栋房子有100层呢,加油哦!”
【1】上图所示是第______到______层,是________的家,它们的房子主要由海藻构建,比如海藻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本拥有很多有趣细节的绘本,你能找出一处你认为有趣的细节,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称象(节选)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呢?”有人说:“得(dé děi)造一杆(ɡān ɡǎn)大秤(chèn chènɡ),砍一棵大树做秤杆。”可是立即有人反驳:“有了大秤也不成,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又有人说:“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sōu shōu)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然后沿着水面,在船舷(xuán xián)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一直装到船下沉至画线的地方。再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给文中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下沉 —— (_____)
重—— (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描写大象的________。这句话把大象的身子比作________,把腿比作________。
【4】读句子“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想一想,如果去掉这句话中带点的词“才”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示曹冲称象先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用这几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曹冲称象的办法有三步。第一步: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
14、快乐阅读。
灰角鹿
有一只小鹿得了病,病好了,他的角就变成了灰色。他很伤心。
这天,他在草丛里睡着了。两只小黄鸟落在他的角上,用树枝和干草搭(dā)窝。等灰角鹿醒来时,一个漂亮的鸟窝已经在他的角上搭好了。灰角鹿想:小鸟搭一个窝多不容易啊,我走路得小心点儿。
有一天,灰角鹿听到头上有叫声,原来鸟妈妈孵(fū)出了一只小鸟。下雨了,灰角鹿躲到树下,不让雨淋着小鸟。天晴了,灰角鹿站到暖暖的太阳下,让小鸟晒太阳。
小鸟长大了,三只鸟叼(diāo)来许多柳枝和喇叭花,放在灰角鹿的头上。灰角鹿的灰角变成了“花角”,漂亮极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文中的小鹿因为________,角变成了灰色,最后灰角变成了美丽的“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文中的两只小黄鸟用________和________在灰角鹿的________搭窝,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把________当成了________。
【3】你喜欢灰角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荷叶姐姐
下雨了!
荷叶姐姐打着一把翠绿的伞站在池边。
一条小鱼游过来,躲在她的伞下;一只蜻蜓飞过来,躲在她的伞下;一只鹭鸶走过来,躲在她的伞下;一只青蛙跳过来,躲在她的伞下……
荷叶姐姐把伞给了别人,自己却淋在雨里。雨姑娘看见了,她再也不好意思下了,赶忙收起了小雨点儿。
太阳公公出来了,照在荷叶姐姐的伞上,一亮一亮的,那是荷叶姐姐在高兴地眨着眼笑呢。
【1】连一连。
一只 鹭鸶 游过来
一条 青蛙 飞过来
一只 蜻蜓 走过来
一只 小鱼 跳过来
【2】荷叶姐姐把伞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荷叶姐姐还会把伞给谁呢?_______。
【3】如果你是小鱼,你会对荷叶姐姐说:“_________”如果你是荷叶姐姐,你会这样回答:“__________”你喜欢荷叶姐姐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16、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1)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张小虎__________,________走上领奖台。(把句子补充完整,写出张小虎喜悦的心情。)
(2)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李明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
(3)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细细的柳条在微风中__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柔柔的发丝吧?(把柳条当作人来写。)
(4)我喝了牛奶。
改为“把”字句:我把牛奶喝了。
改为“被”字句:牛奶被我喝了。
青蛙卖泥塘。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蜘蛛开店》一文中,蜘蛛为什么决定不卖围巾改卖袜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造句。
自言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守株待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1)月亮圆圆的,像一个圆盘。
__________ ,像____________。
(2)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 。
(3)还是织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
还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 。
20、口语交际。
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请你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