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2025届六年级语文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非这样做不可”     (矛盾 不矛盾)。这表现了 

 

 

 桑娜的什么品质?

 

2、解释古文《勉谕儿辈》中的词语。

① 可粗饭几日   ____________   ② 待无时思有时  ____________

③ 何必图好吃好着  ____________   ④ 由俭入奢   ____________  

⑤ 由入俭难   ____________   ⑥ 不馋不寒矣   ____________

⑦ 何必好吃好着  ____________   ⑧ 待无时思有时  ____________

思得之艰难   ____________   ⑩ 莫待无时有时  ____________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6%

(1)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只有小明在做作业。

(2)这本书我用了差不多整整两天时间才看完。

(3)爸爸对子女们的要求十分严肃。

 

4、书法园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选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 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请你把此诗后面的内容正确、规范地默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lè qù hé aǐ bào yuàn xióng wě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qí zhì qín  jiàn táo zuì yàn yǔ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词语。

护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

①后两句诗采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水人的感情,显得既生机勃勃又清新幽雅。______

两山排闼送青来可以改为主人开门见青山,意思的主人打开了门,就会看见青翠的山峰。______

③诗人写出了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山水主动与人相亲,表现了人的高洁。______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_____        云崖: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补全诗中描写的红军长征途中的五件事

红军:过五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岷山

【3】在诗句“五岭逶迤腾新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_________的精神。

【4】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域。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红军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根据资料可知,本诗是写的这五件事,仅仅是长征中的五个“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诗句)的描述才是整个“面”。这种写法叫作:“______________。”

8、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完成下列各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朗读节奏停顿划分有错的一项是(  )

A. 明月/别枝/惊鹊   B. 听取/蛙声/一片

C. 七八个星/天外   D. 旧时/茅店社/林边

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下面描述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 乌云骤起,月光消失了,天边闪现出几颗明亮的星星。(  )

B. 山间变得昏暗,暴风雨突然到来了。

C. 词人知道阵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

D. 原来记忆中的一间破旧的茅店小屋和一座古老的小桥,一直没有看到。

3下列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借此隐寓了词人退隐生活中内心的不满情绪。

C. 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反衬出夜色之静,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

D. 词人虽是夜行,却似乎一点也不着急。我们仿佛看见他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山路上,一会儿看看明月走到哪里了,一会儿听鸟啼蝉鸣,悠闲自得。

4下列诗句中与本词下片意境相近的一项是(  )

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D.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走进经典:沐春风,朱熹踏青泗水,感受“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万物生机;爱夏雨,苏轼畅游西湖,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的奇丽景色;添新愁,孟浩然夜宿江边,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的孤寂心绪;惜别情,老舍草原所见,描绘“在天底下,____________________,而并不茫茫”的迷人风情;遇知音,伯牙子期演绎“志在太山,__________若太山”“志在流水,__________若流水”的情意相投。

【1】把诗文补充完整。

【2】新年到来之际,学校准备举办诗词书法作品展。看到下面“黄河”的图片,你想到了哪首诗?请将这首诗写成一幅硬笔书法作品,标明古诗作者。

 

10、课外阅读。

梅兰芳蓄须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他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

但是,在他一生中,却有8年是蓄着胡须的。那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就把胡须留起来了。

日本侵略者总想逼梅兰芳演戏。在上海,日本侵略军派流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仍坚决不演。为了安全,他逃到香港。香港被日军占领后,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逼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借口剧团不在香港,还是不肯演戏。

长期不演戏,梅兰芳就没有收入,香港的生活费很高,他的钱很快就花光了,只好又回到上海,但他还是不演戏。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人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   )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   )拒绝了。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梅兰芳当天就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没有座位就站着看。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梅兰芳先生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为什么愿意站着看?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11、阅读短文,完成相关习题。

记一次大扫除

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奔向自己的劳动岗位。教室内外,同学们干得热火朝天,每个人都认真地劳动着。有的在卖力打扫地面,有的在认真整理讲台,有的在专注清洗墙面的瓷砖。哗哗的撩水声,唰唰的扫地声,朗朗的欢笑声响成一片。

“靠边点!靠边点!”只见王明拎着一个大拖把走进教室里。他拖地面最认真,只见他挥动着湿淋淋的拖把,将地面擦得干干净净。张芳同学负责摆桌椅。你看,她摆的桌椅横看成一条线,竖看也成一条线,谁见了都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小个子苏欣一向爱劳动,这次他负责清理图书。嘿,瞧他干得多带劲!他先把图书柜门上的玻璃全卸下来,块块擦得一尘不染,再把图书搬出来,把放书的一层层木板擦干净,然后再将图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最后把柜门上的玻璃装回去。

负责端水的叶超全身大汗淋漓,脸上却依旧带着笑容。一盆盆清水变成了脏水,一盆盆的脏水又换成了清水。尽管四个盆来回替换,叶超的供水热线却从来没出现过供不应求的“危机”。

我在干什么呢?哈哈,我的任务是擦玻璃窗。①

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我看见校园里的小树仿佛正在向我点头哩!

【1】本文写的活动是____________。活动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___________

【2】本文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描写同学们的劳动场面。想了解“面”的描写时,要选择阅读第____自然段,体会到整个场景_____________。想了解“点”的描写时,要选择阅读第_______自然段,通过阅读,我知道画“﹏﹏﹏”的句子是对苏欣的___(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并运用表示顺序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他清理图书的过程清楚地写出来。

【3】请运用文中这种描写“点”的写法,在文中句子①处把我擦玻璃窗的场面描写出来。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背着幸福上楼

徐成文

母亲终于决定到我蜗居的小城来住上几天。

到了我住的那栋旧式楼下,母亲听说我住顶楼七层,再也不肯上去了。母亲说那么高啊,看着就头晕,怎么能住人啊。我对她解释说,上去住下后就不显得高了,要是怕头晕就不要往下看,和家里的平房感觉一样,但母亲就是不挪步。

母亲患有时轻时重的老年痴呆症。有几次我回老家,看见母亲手里拿着梳子,却急得团团转找梳子。我怕她老人家一个人在家出意外,就决意把她接到城里和我一起住,但她老人家不肯,说一辈子在这个家没出过门,也不想出门。好说歹说,最后约定住几天后就把她送回老家去,母亲这才勉强跟着我进城来。好不容易把她连哄带骗接到城里,她却不肯上楼。我知道不能着急,母亲有病,惹恼了她,母亲返身就走那就前功尽弃了。

我心生一计,趴在母亲耳朵边说,还记得小时候你背我上山吗?母亲说咋会不记得。那时候你个懒小子,缠着要和我一起上山摘柿子,走几步就耍赖不走要我背。我说,那时候你总是说我还没有一捆柴火重,一心要我吃得胖一点。现在你看看,你儿子都快要150斤了,妈妈你再背背我试试,看你还能不能背得动我了?

母亲憨笑一声说,傻孩子,都长成大人了还和我顽皮。我说,那你让我背背你,看我能不能背得动你。我背着你在这小花园里转一圈,试试我的力气。母亲说我胡闹,累趴下不是玩的。我说没事的,小时候都是你背我,现在儿子背你一回,就当还账。也是想叫你看看,儿子膘肥体壮,你就是回老家住了不是也放心?

母亲呵呵笑了,老老实实趴在我的背上。我说妈妈你闭上眼睛一会儿,再睁开的时候一定会看见一样好东西。母亲果然听话地闭上了眼睛,我背起她就顺着楼梯往上蹿。

母亲虽然体重不到100斤,但连续两层楼梯背上去,我还是禁不住气喘如牛。母亲警觉地问,好像是在上楼啊?我说不是,是儿子背着你模仿上山,感觉就像爬楼梯。等她睁开眼睛,我已经背她上到四楼了。母亲发现我是在往楼上背她,就挣扎着要下来。我说不行,儿子要一股劲儿背你到家才放手。母亲急了,揪着我的耳朵求告说:“叫我下来,我自己往家走,一定。”

母亲是怕把我累坏,我却怕一松手她又跑到楼下去。靠着楼梯栏杆喘息的时候,母亲一把抓住栏杆再也不放手。我无奈放母亲下来,但却不松开她。我对母亲说,知道儿子为什么要背你上楼吗?背着妈妈,就是背着幸福上楼,再累也不怕的。让儿子每天都看见妈妈,能多少报答一点母亲的养育之恩,对儿子来说是莫大的幸福。

母亲不再挣扎,却掉了泪,掉在我的脖颈上。母亲说,放开我,我自己走上去。既然我儿说我是幸福不是累赘,那我就住下了。妈妈也知道你是趁过年把我诓到城里,不会再让我回去的。妈妈其实不是怕高,多高的山都上去了,这才有多高?妈妈是怕给你添麻烦。

我两眼一热,赶紧扭过脸去深深吸一口气,搀扶着母亲上楼去。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为什么用得好。

母亲急了,着我的耳朵求告说:“叫我下来,我自己往家走,一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标题改为“背着母亲上楼”,你认为怎样?请简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我能行。

赵一曼

“九一八”事变以后,赵一曼被派到珠河中心县委,在那里她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斗争。

1935年秋天,为牵制敌人的兵力,赵一曼的部队在滨绥铁路北边的一个山沟里被敌人包围。赵一曼和战士们经过一整天的血战,击退敌人多次进攻,但终因寡不敌众,弹药不足而失败。赵一曼身负重伤,被敌人俘虏。由于她伤势很重,敌人怕她很快死去,便连夜进行审讯。敌人问不出口供,就用马鞭子抽打她的伤口,但她坚强不屈,怒斥敌人,毫不动摇。敌人并不死心,为了得到她的口供,把她送到医院治疗。在医院里,她耐心地对护士和看守进行宣传教育,终于把他们争取到自己一边。1936年6月28日,她与护士和看守一起逃了出来,不幸又被敌人追捕回去。敌人用各种酷刑折磨她,但她始终没有泄露一点党的机密。敌人从赵一曼嘴里得不到任何东西,决定把她押解回她曾经工作过的珠河。在从哈尔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赵一曼给自己的儿子写下了遗书。1936年8月2日,在黑龙江省珠河,赵一曼被敌人杀害,那年她才31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一曼的名字传遍全国,她的事迹被拍成电影,她的光辉形象也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1】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赵一曼为了大局,勇于牺牲,这是英勇无畏的表现。___

②赵一曼明知寡不敌众,还和敌人硬拼,这是自不量力的表现。___

【2】读了本文,我认为赵一曼是个   的人。(多选)

A.刚愎自用

B.坚强不屈

C.机智过人

D.运筹帷幄

14、课外阅读。

选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终于又挨到了星期天,他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趁活着捐可不可以?—— “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咦咽,感受如灯的父亲,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寝食难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泪纵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选择的原因或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批注是一种很有意义的读书方法,有利于进行深人思考,品读文章第⑥、⑧段的画波浪线部分,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1)“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的,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到父亲打算捐献角膜给自己的话,他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选择,有的选择是快乐的,有的选择是痛苦的,请你把你选择的经历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12分)

(1)我们现在不是讲心灵,还是讲出嫁。(修改病句)

(2)爸爸对我说:孩子,等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改为转述句)

(3)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改写成直接引述句)

(4)演出那天,人民广场上挤满了人。(用上一种修辞手法,突出人多 。)

(5)所有的加拿大报纸都登载了报道这件事的文章。(改为字句)

(6)柯妮的介绍带着欧美白人的幽默,没有人不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肯定句)

 

16、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字句

在这知识竞争的年代,我怎能不努力学习呢?改写成陈述句

 

 

17、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河也一天一天地深。(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

19、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描写雪后的景色: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必须马上回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喜欢唱歌。他喜欢跳舞。(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妈妈的耐心教育,使我认识到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你不能不听我的建议。(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谎言带给我的   (苦恼、痛苦、快乐、幸福……。)

提示:人要讲诚信,不能撤谎,但生活中也需要“善意的谎言”,请根据自己的经历,从括号中选词补充作文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