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填空。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中华儿女看重知音,“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以为_____________。”后来,人们用“_____________”(填一个四字词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73年前,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我们不禁想起了曹植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诗人的笔下,同一轮明月,抒各自心情: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表达了诗人______: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
2、积累运用。
(1)古人写诗常常“借月抒怀”,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你也来写一写吧: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放暑假了,妈妈跟我约法三章。她说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_________,我只有和往年一样首先参加奥赛培训才能选择其他培训活动。这不是______________吗?(填歇后语)
3、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搀__ān扶 保佑__òu 忐t__忑 嗤 __ī笑
揪__iū住 糟__āo糕 忧虑l__ 勺 ___áo子
4、比一比,再组词。
捏( ) 拜( ) 允( )
扭( ) 湃( ) 充( )
搏( ) 租( ) 厨( )
膊( ) 祖( ) 橱( )
稻( ) 胯( ) 胯( )
滔( ) 跨( ) 垮( )
5、这样的成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
卧薪尝胆( ) 三顾茅庐( )
纸上谈兵( ) 完璧归赵( )
凿壁偷光( ) 指鹿为马( )
囊萤映雪( ) 负荆请罪( )
入木三分( ) 破釜沉舟( )
6、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作者: 代诗人
,日暮客愁新。
,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 代词人
,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两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3】《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诗都写了_____(时间)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前者表达了_______,后者表达了_______。
7、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
【3】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第三、四句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第五、六句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茂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4】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中“总相宜”的“宜”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 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 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 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9、句子品读。
(1)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①请你标出句中的动词,说说这些动词表现了什么?
②请你仿照句子,写一句话,描写人物的连续动作。
(2)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这句话从哪三个角度描写了地震发生时的景象?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0、课外阅读。
冬夜里的野玫瑰
①维也纳的冬天,从阿尔卑斯山上袭来的寒风锋利如刀。
②舒伯特很穷,家里没有钢琴,只好每天到学校练琴。那一个夜晚,他从学校里练完钢琴回家,走在寂静的路上,只听到风响,只看见路灯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凄清。
③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舒伯特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舒伯特认识这个小男孩,也跟自己学过音乐,和自己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自己还要一贫如洗。
④夜这么深了,小男孩没有回家,还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舒伯特一眼看见了小男孩手里拿着的东西,那是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舒伯特立刻明白了,小男孩是要卖这两样东西,可是谁会买一本没什么用的旧书和一件破旧的衣服呢?
⑤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的经历和心境,他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舒伯特望着这个小男孩,小男孩正抬起头,那双充满忧郁和无奈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相撞,他看见孩子的眼睛里噙满泪水。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他没有多少钱。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钱交给小男孩说:“那本书卖给老师吧!
⑥舒伯特随手翻看看那本旧书。忽然,他看到书中的一首诗,立刻被吸引住了,禁不住站在路灯下仔细读起来,最后居然情不自禁地朗出了声:少年看见红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⑦这是歌德的诗《野玫瑰》。不知怎么搞的,蓦然之间,寒冷的风,漆黑的夜都不存在了,连周围的世界都不存在了,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
⑧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就这样,从浓重的夜色中,从寒冷的夜风中飘来,他飞也似的跑回家,把这段美妙的旋律记了下来,这就是舒伯特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现在,这首歌曲的手稿已经价值连城了。
【1】本文作者肖复兴,在小学阶段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贫如洗:_________________
价值连城: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点标出文中两处描写舒伯特很穷的句子,然后说说为什么如此贫穷的他,还坚持买小男孩的旧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第②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 ”画出第⑦段中运用联想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舒伯特
11、牛郎织女(节选)(8分)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 桥上相会。每逢这一天,喜鹊也似乎少了许多,亨,它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
(1)“从此以后”是指从__________以后。(2分)
(2)文中“隔河相望”的情景让人想到了一个成语:近在咫尺,__________。它写出了__________ 。(2分)
12、课外阅读。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
近五百年来,人们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怀着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她那神秘的微笑,引起了种种猜测和议论。
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处在于:当你注视她的笑容时,先是看到微笑,既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重新出现,过一会儿再次神秘地隐去……
哈佛大学脑神经科学家玛格丽特博士,是一位研究视觉系统的权威学者,特别对人的眼睛和大脑如何处理视觉形象的光照度和对比度感兴趣。她认为蒙娜丽莎微笑之所以时隐时现,是由于视觉系统的本性所致。她在一本名为《美术故事》的书中读到这样一段话:“我知道你已看这幅画不下一百次,但是再看,就这么看……”她照着做了——近看远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她感觉《蒙娜丽莎》具有一种闪烁的特性,但还是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一天,她在骑自行车回家的途中,忽有所悟:微笑的忽隐忽现是由于我眼睛注视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玛格丽特大喜过望: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终于解开了!
玛格丽特解释说,人眼的视网膜具有两个不同的区域:中心的小凹区对阴影不敏感,而善于分辨彩色和细节;环绕小凹区的外围区对彩色和细节不敏感,却善于辨别运动和阴影。人们在欣赏蒙娜丽莎时专注于她的美目,视网膜的外围区恰好落在她的嘴部和面颊部。由于外围区善于辨别阴影,将蒙娜丽莎嘴角和颧骨部位的曲线突出了,从而显示出笑容。人们发现蒙娜丽莎在微笑,很自然地将视线移到她的嘴部,在看她的嘴时,会发现笑容消失了。
为了证实这个论断,玛格丽特用电脑将蒙娜丽莎的面部进行了图像处理。面部阴影完全消除时,笑容也随之消失了。面部阴影逐渐加强时,笑容就出现了。蒙娜丽莎微笑的时隐时现,原来是人们的视线在画面上游移所致。
至此,有人会说:“让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美流传百世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得要去揭秘呢?科学家真是无事忙。就算你对了,将旷世奇美归结成眼球的转动、视线的游移、脑电波的闪烁,还有什么电脑图像处理等等,以这些世俗之物来亵渎艺术,岂不大煞风景?达·芬奇在天之灵闻之,当跌足叹曰:‘焚琴煮鹤,莫此为甚!’”
但也有人会说:“达·芬奇乃文艺复兴之旷世奇才,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他特别对物理学、生理学和医学感兴趣,研究人体颇有心得,作出过许多贡献。如今蒙娜丽莎微笑之谜揭开了,达·芬奇在天之灵当拊掌赞之曰:‘后生可畏,深得吾心!’”
孰是孰非?唯有去问达·芬奇本人了。
【1】用“____”画出蒙娜丽莎的微笑被称为“神秘的微笑”的原因。
【2】细读短文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完成下表。
A.把琴当柴烧了,把鹤煮了吃,没有比这种做法更错误的了。
B.揭秘蒙娜丽莎的微笑,无异于把琴当柴烧了,把鹤煮了吃,糟蹋美好的事物。
C.揭秘蒙娜丽莎的微笑,这种做法属没事找事。
【5】细读第六、七自然段,回答问题。
(1)关于揭秘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两段阐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这两种观点,你支持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沙漠chěng qiáng示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sì nüè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须拔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cuī huǐ,田园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1】文中注音处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沙漠的进攻给人造成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开头第二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风沙进攻比喻成“游击战”“阵地战”。这两种进攻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游击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阵地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就像______,______那样,到处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______,又想______。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请将文段补充完整。
【2】文段中画“______”的句子,把羊群比作______,写出了羊群的______;用“无边的绿毯”比喻______,写出了______。羊群还可以比作什么?请写一个句子:______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者借助骏马和大牛的表现,来表达自己______的情感。
【4】文段所描写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并不茫茫”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易容(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改换语序:
②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③雨悄悄地来了。(改成拟人句)
④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16、大兴安岭的林海开满花。(扩句,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几句话体现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请你仿照例句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理。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在事实面前,他承认了错误。(改为双重否定句)
2.在“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大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改病句)
3.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别的葬礼。(缩句)
4.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19、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做作业要认真仔细,尽量防止不出现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低垂的谷穗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合成一段有条理的话,用上冒号和分号。
请求他人支持要注意三点。请求他人支持要礼貌诚肯地说明来意。请求他人支持要把自己的设想讲清楚。请求他人支持要想办法打消他人的疑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用关联词语连接句子。
星期天,我们都在一起复习功课。我去他家。 他来我家。
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本次习作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