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双鸭山2025届二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经典诗歌默写。

(1)近水知鱼性,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4)___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鼓(     诲(  

彭(     悔(  

 

3、看拼音写词语。

ɡē da______ dǐ yù______ páo xiào______ 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________

4、《伯牙绝弦》:子期死后,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A. 用通俗的语言翻译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B. 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受,你想对子期和伯牙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诗歌竞技场。

(1)   开山水诗先河, 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   。请把陶渊明的诗写一句:  

   

2)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其代表人物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的诗,出自《 》。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 的《   》。

4)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有一句诗歌千古流传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诗句。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写出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2】下列各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梨花满咸阳

咸阳街头的梨花开了。

雪白雪白的梨花,多么素净,又多么纯洁。它那小小的嫩黄的叶芽在春风里舒展着,那一簇簇一簇簇的花朵,在叶芽儿中开放着,嫩黄衬托着雪白,和谐极了,醒目极了。如果一枝一枝地看,那花朵,就像无数的浪花儿;如果站在远处眺望,它就像雪白雪白的xiàng  liàn( )挂在这新兴古城的脖颈上。

哦,这使咸阳增色生辉的花朵!

成阳街道的梨树挂满了果,金钟一般的梨子啊,那甜香的味儿,在街道弥浸,在窗口缭绕,然而却没有一个人伸手去摘,即使它跌落在地上,也会有人捡拾起来,送到应交去的地方……

去年我到了成阳,在街头散步,没看见一个朝梨子伸手的。“老咸阳”们,步行的,骑自行车的,说说笑笑的,匆匆忙忙的,对枝头的果子似乎谁都没有任何贪求。新来咸阳的,则望着梨子指指点点,笑着议论这里的新风尚。那神情,那心情,不无xiàn mù(   ),不无向往……

一位妇女领着女孩走来,孩子指着枝头的梨问:“妈妈,这么多梨子,能摘一个吗?”妈妈严肃地说:“乖乖,不能摘!记住,公家的东西,不能随便要……”

春天来了,梨花又开了,雪白雪白的,素净、纯洁。它的花映入了人们的眼帘;它的香,沁入了人们的心脾。

望着它,我忽然觉得,这纯洁的花朵,不就是成阳人纯洁的心灵吗?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汉字。

2认真读短文第2、3、4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1)找出花朵和叶芽的特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花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芽: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把梨树的花比作浪花和_________;把梨树的果比作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

4文中描述了梨花盛开与梨果挂满枝头的动人景色,这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林海(节选)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字可大不一样。这里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描绘出这么多的绿色来呢!

大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的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的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大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1短文从作者进入原始森林的感受写起,依次描写了大兴安岭的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以及由这些景物所产生的联想。

2下面词语中,不是大兴安岭“岭”的特点的词语是(  )

A.温柔 B.连绵不断 C.形态各异 D.盛气凌人

3品读第2自然段中描写“绿”的语句,我想起了描写绿颜色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等。

4品读画线的句子,我发现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者首先赋予大兴安岭以美女的思想行为“_____”,接着把青松比作______,把白桦比作_______,把_______比作绣花鞋。作者把大兴安岭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活灵活现的美感。

5这篇短文在语言上有哪些特色?请结合短文试着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

11、  

①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②“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③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④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方,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⑤“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工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⑥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工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1请给本文加个合适的标题:______

2文段②在描写巡道工外貌的时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写出作者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并写出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段⑥中,巡道工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说说的眼前浮现的是巡道工什么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竹节人(节选)

①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②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

③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④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⑤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的背上,神气!

⑥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

⑦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⑧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兵器名称对应的实际物品。

(1)金箍棒——_______________

(2)虎头双钩——_______

2第①段画“﹏﹏﹏”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

3从第③段加点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中,你能体会到作者要重点表达的是( )

A.竹节人非常可爱,很好玩。

B.竹节人不受控制,不能做出灵巧的动作。

C.游戏很无聊,不能吸引“我们”。

D.制作竹节人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4第⑤、⑥段末尾都有“神气”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是怎么做的?这种做法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2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特点?(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用一系列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现了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到夏天,暑假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比之前高一个年级,这些是我们看得见的长,我们长的不仅有年级,还有 ,这些是我们看不见的长。

A. 身高、体重、知识 B. 知识、能力、智慧

C. 身高、能力、智慧 D. 体重、能力、知识

5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一谈你对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作者用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年闰土形象。

【2】“我”见到闰土有许多的话要说,却“吐不出口外去”。以下对原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感觉到“我”与闰土之间的距离已经疏远了。

B.“我”太长时间没有见到闰土,我不知道该先说哪一句。

C.闰土的变化把“我”吓坏了,我惊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请你选择一件事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皎洁的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直坐在门边的冼星海激动得站起来,一把将稿子抓到手里,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冼星海倾吐了渴求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愿望。

改为 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改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字。

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荒坡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同学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写一句话,用上一个或者两个分号。

___________

19、按要求做。(8分)

(1)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2)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缩句)

 

(3)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修改病句)

 

(4)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修改病句)

 

 

20、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文章难道不是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强烈对比中彰显人物品质吗?

(2)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3)真正的伟人怎能强迫别人尊重自己呢?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请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一)“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就会慢慢浮现在眼前。拿起笔,表达你真挚的感情吧写的时候,可以假想这个“你”就在眼前,你在用文字和他对话。

提示:

☆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你想到了谁?

☆为什么觉得有他“真好”?

☆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

☆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

要求:

(1)请你自拟一个题目。

(2)请你把事情写具体,融入自己的情感。

(3)字数在400字左右。

(二)《花之歌》是花的自述,想象奇特,读来很有趣味。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会发生什么呢?

请从下列题目中选择一个来写你的故事,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地球自述        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        飘在天上的日子

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

要求:(1)挑选一个题目或自拟题目完成习作。

(2)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

(3)字数在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