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画线部分替换成成语。
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推开高山、翻倒大海的掌声。(_______)
2.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副精神高度集中地瞄准敌人射击。(_______)
3.在这极其危险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照亮前进的道路。(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答题。
心驰( )( ) ( )丝不( )
( )然不( ) 天( )之( )
( )( )龙蛇 ( )雨同( )
( )吞枣 ( )天( )地
画横线词语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与画波浪线词语结构一样(含有反义词)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梳理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______渚,日暮____新。
野旷______树,江清_______人。
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孟浩然的一生中交织着复杂的出仕与归隐的矛盾,早年他热心功名,然而科举失利,饱受打击,终因没有得力的引荐,不得不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人生的大多数时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______未遮山,白雨______乱入船。
卷地_________散,望湖_________如天。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_______惊鹊,清风_______鸣蝉。稻花_______丰年,听取_______一片。
七八________外,两三_________前。旧时________林边,路转_______忽见。
辛弃疾,南宋词人。这首词是辛弃疾遭贬职后,闲居江西上饶时所写。上饶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有一天晚上,词人到黄沙岭的一条小路上欣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词。
4、比一比,再组词。
蹄(_______) 腐(_______) 陈(_______) 虹(_______) 裳(_______) 毯(_______)
啼(_______) 俯(_______) 阵(_______) 红(_______) 赏(_______) 毽(_______)
5、辨字组词。
殇 ( ) 葬 ( ) 兮 ( ) 苍( )
荡 ( ) 葵 ( ) 会 ( ) 参( )
6、古诗在线。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解释词语。
社林:_________________ 见: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所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作者联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理解正确的有(_______)(多选)
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明月”和“半夜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B.词的下阕以轻云小雨、天气的突然变化以及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轻松和饶有兴趣。
C.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的所见所闻,描绘出江南山乡夏夜的优美景色。
D.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贯穿全词。
7、认真阅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完成选择题。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 之情(①悔恨 ②爱国 ③自豪)。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1】老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却“横竖不说一句话”,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马十分驯服,完全忠实于人类。
B.老马一向是逆来顺受的,习惯了这种压力。
C.老马默默忍受,是因为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能任人宰割。
【2】诗的结尾“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少年闰土(节选)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喷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独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1】读文中划线句子,解释下列词语。
所谓:____
无端:____
【2】选文中闰土向“我”讲述了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
【3】选文中反映了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____
【4】闰土在乡下看西瓜时,要管的是____等,而不是____,从这里可以看出乡下人具有____的特点。
【5】读句子,注意带点的部分,从中感受“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箍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____
10、课外阅读。
游子的平安符
娘的眼睛越来越糟糕了,经常把邻家的柱子认成我。这是父亲在信中告诉我的。
突然意识到,已经有9年没有回老家了。这些年,在外求学、当兵提干、娶妻生子,家乡的概念早已被“家”代替。当《常回家看看》忽如一夜春风来,吹遍神州大地时,在妻子和女儿的一再央求下,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了回家乡的路。娘拉着妻子和女儿的手,轻轻摩挲(mó suō用手抚摩)着,浑浊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淘气的女儿不知从哪儿翻出一个红布包,像是找到了什么宝贝,举着给我们看。娘接过来,捧在手里,一层层剥开,对女儿说:“这些是你爸爸离家后写的信,我都给收好了,一共52封,一封也不差。”
这些年工作忙,也没顾上回来看看双亲,只是偶尔写封信捎上一片问候,没想到娘还一直珍藏着,我的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愧疚。禁不住问:“娘,这些信你还留它干啥?”
娘不紧不慢地说:“老辈人说,出门在外的人捎回家的东西,用红布包好,才能保佑平安。我经常翻翻你寄回的这些信,心里就踏实……”望着满头白发目不识丁的母亲,看着那一封封都捆着小红线的信,我的眼睛湿润了。
出门在外的游子,就像放飞的风筝,飞得再高再远,那一端始终系在母亲的心头,维系着这份亲情的就是那长长的牵挂。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疚(________) 珍藏(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 目不识丁: 。
(2) 不紧不慢: 。
【3】理解填空。
(1) “神州”指中国,请你再写出中国的两个别称 。
(2) 题目中的“平安符”是在文中指 。
(3) 第3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通过动作的描写,可以看出 。
【4】有人认为娘用红布包信祈求儿子平安是迷信的举动,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我们长大赚到钱了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是孝顺他们了,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去孝顺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两小儿辫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运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翻译”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 他现在在哪儿 上帝啊 保佑他 救救他 开开恩吧 她一面自言自语 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1】给短文不上漏掉的标点符号。
【2】桑娜寻思着什么?轻用“ ”画出来。
【3】桑哪家很穷,表现在哪些方面?桑娜家穷还收养了两个孤儿,说明桑娜人
1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选段主要写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句中有两个打比方的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第一个“赤裸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赤裸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只有一个地球》的片段,完成练习。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 )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提供(gōng gòng) 灾难(nán nàn)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渺小——____ 慷慨——____
【3】在选文第二、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理解选文内容填空。
(1)“本来”的意思是_________,它表明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________。
(2)“滥”字有两个意思:①流水漫溢;②不加选择,不加节制。在选文中应选第________个意思。
(3)选文从______________方面说明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5】选文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地球的渺小及自然资源有限。请找出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一个句子画上波浪线。
【6】把选文分成两部分,并写出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____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____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
【7】地球自然资源中,____是不可再生资源,____是可再生资源。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8】“生态灾难”具有很强的危害性,请搜集资料,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①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照要求写句子。
1.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改为一句话,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保护它。(不改变原意,换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汉斯接过笛子,说:“亲爱的父亲,请去铁匠铺给大公鸡钉上掌子,我要骑着它出门,不再回来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国王,你答应的事不能反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斯出发了。(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汉斯就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着他的猪。(用带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什么?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它?请写出来跟同学们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