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咬文嚼字馆。(照样子换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施——(拖) ——(拖拉机)
挠——( ) ——( )
岔——( ) ——( )
浆——( ) ——( )
2、文本驿站。
(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在课文中是指五位壮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声。这两句口号中,第一句表现了五位壮士_______________,第二句表现了五位壮士__________。
(2)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①“他们”和“我”一样,不知道的事很多,如_____、_____、_____等。
②“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和“我”往常的朋友们_____________。
③这句话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一词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原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现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4)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①“四周黑洞洞的”比喻_______;“碰壁”是指_____________。
②读了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_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3、积累与运用。
(1)诗中自有山河秀丽,有四野茫茫,江水悠悠,天地月明之景: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也有绿树环抱,青山相伴,幽静旷远之景: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2)《书湖阴先生壁》中的“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将一水两山写的颇有情趣。
(3)从古至今,无数爱国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陆游的一句“位卑____________。”表现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李刚也曾慷慨陈词“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积累爱国名言:
(1)郝副营长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我们可以用________(谁)的“____________来缅怀他。
(2)我们要永远记住:“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
(3)“位卑__________”,为国家我们应当“鞠躬尽瘁,__________”。
(4)这庄严的宣告,这______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_______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_______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___________,传到______________,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__________起来。
5、课文回顾。
1.《竹节人》一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自己偷玩的事。读本文时,若要完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这一任务,应该重点读______这一部分。
2.“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目的是__________。
3.宋的《春日》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春风吹拂、百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6、课外阅读。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这首诗的体裁是( )
A. 七言绝句 B. 七言律诗
【2】“______,_______”是全诗的提纲,写出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磅礴气势。其中,“________”一词着重描写当时的气势。
【3】“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指历史人物________。
【4】“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这是上面诗句“______________”描写的意思。
【5】最后两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群文检测。读下面的三首古诗,完成练习。
小儿垂钓 渔歌子 江雪
蓬头稚子学垂纶, 西塞山前白鹭飞。 千山鸟飞绝,
侧坐莓苔草映身。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万径人踪灭。
路人借问遥招手, 青箬笠,绿蓑衣, 孤舟蓑笠翁,
怕得鱼惊不应人。 斜风细雨不须归。 独钓寒江雪 。
【1】选择,这三首诗的作者依次是( )
A.李白——张志和——柳宗元
B.柳宗元——张志和——杜甫
C.胡令能——张志和——柳宗元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三首都是词,“小儿垂钓”“江雪”和 “渔歌子”都是词牌名。 ________
②《渔歌子》描绘了秀丽的水乡风光,以及渔翁悠然自得的垂钓生活。 ________
③《江雪》中的“千山” 和“万径”指的是有千座山、万条路。 _______
④ 《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初学钓鱼的可爱的小孩形象。________
【3】写出下列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①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鸣。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好雨知时节,__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__ 锦官城:________ 野径: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来写,前两句写了下雨的________,直接赞美了这场雨下得________。
【4】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请找出一个句子加以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1】文中画线词 “迷失” 不能改为“消失” 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迷路的甲虫想象成“游侠”,说明作者以怎样的目光看待甲虫?( )
A. 轻视的目光。 B. 欣赏的目光 。 C. 厌恶的目光。
【3】有两个词体现了小甲虫喜欢游历四方、勇往直前的游侠气质,这两个词是( )
A. 细密 寒暄 B. 傲然 茂盛
C. 傲然 左冲右撞
【4】这只黑甲虫怎样和同伴打招呼?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开国大典》片段,完成练习。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 奋斗)的声音,曾经(鼓励 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战斗 奋斗)。接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跃 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 欢呼)起来。
【1】用横线画出选文内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这庄严的宣告”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这不仅说明了喜讯传播的范围_____________,还说明消息传播的速度______________。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__________,国歌是《______________》。请写出国歌的词作者_____________,曲作者_____________。
11、拓展阅读。
一个橘子成就的梦想
悉尼歌剧院是与印度泰姬陵、埃及金字塔比肩的世界顶级建筑,是20世纪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建筑,竞出自丹麦38岁建筑师约恩·伍重的灵机一动,而这个灵机一动,竟然与一个橘子有关。
当征集悉尼歌剧院方案的时候,约恩·伍重也得到了这个消息,他决定参加这个大赛。他从资料里,从人们的回忆里,甚至从人们的想象里寻找悉尼。他不但寻找悉尼的地理环境、风光,还包括人们对它的感觉、赞美和对它未来的猜想。然后他日思夜想,废寝忘食地埋头于他的方案中。他研究了世界各地歌剧院的建造风格,尽管它们或气势宏伟,或华美壮丽,他都没有从那里获得一点儿灵感。这是在南半球一个十分美丽的港湾都市海边建造歌剧院,必须摒弃一切旧的模式,要有崭新的思维。早上,晚上,他沉浸在设计里;一日三餐,是饱,是饥,他浑不觉。
一天一天过去,截稿日渐近,他却仍无头绪。有一天,妻子见苦苦思索的他又没有及时进餐,就随手递给他一个橘子。沉浸在思索中的他,随手接过橘子,神情却依旧漠然。他一边思考方案,一边漫无目的地用小刀在橘子上划来划去。橘子被他的小刀横的竖的划了一道又一道。无意中,橘子被切开了。当他回过神来,看着那一瓣一瓣的橘子,一道灵感的闪电划过脑海。
“啊,方案有了!”他迅疾设计好草图,寄往新南威尔士州,于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________悉尼歌剧院诞生了。
【1】用“________”画出描写约恩·伍重全身心投入方案设计的语句。
【2】 “一道灵感的闪电划过脑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题目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片段:
①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②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③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1】在文中□加上标点符号。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A找近义词:柔美( )浓郁( )
B找反义词:俯视( )妄自尊大( )
【3】①用了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句子用了_____和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_______________ ,“硕大无朋的独眼”指 ___________ 。
【5】片段最后一句“哲理”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下列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从“人类尚未完全领悟”说明人类没有像“我”一样领悟这些道理,暗含了对人类的批评。
B.③揭示出花的精神:渴饮朝露、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C.“我在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这既是对花儿的写照,也是对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D.以上都正确。
【7】对本文的写作特色,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以花自喻,想象奇特。
B.描写客观真实,准确地说明了花的相关科学知识。
C.描画了一个和谐美妙的世界。
D.在对花的诗意的描写中融入作者自己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13、阅读《棉花糖》,完成各小题。
棉花糖
①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②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③“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
④从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人在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⑤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溶化了以后变的?
⑥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竿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⑦“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⑧父亲惊慌地把湿漉漉的我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⑨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好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竿来打我。
⑩“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⑪“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⑫“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竿。但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
⑬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轻轻地拂过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痒。
⑭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边,问:“丫头,疼吗?”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爹骗你的。”父亲愣愣地看着我。
⑮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泪纵横地紧捏着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
⑯“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父亲喘着气说。
⑰“您……一次……也没打过。”我感动得泣不成声。母亲在一边默默地流着泪。
⑱“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
⑲“一根草?”周围的人全惊讶万分。
⑳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再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
【1】父亲晌午回来就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的原因是( )
A.父亲爱喝凉水
B.女儿爱看父亲喝水
C.缸里的水很甜
D.父亲干活很辛苦
【2】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表现出父亲怎样的心情?( )
A.为我的捣蛋行为而生气
B.为欺骗我而感到自责
C.为我掉进了水里而惊慌
D.为要不要教训我而犹豫
【3】母亲给我换好干衣服后去堂屋要做什么?( )
A.要煮姜汤让我驱寒
B.要拿脏衣服去洗
C.要去安顿那群鸭子
D.要找赶鸭的竹竿打我
【4】“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这一处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
A.表现了父亲的愤怒,为了突出父亲对我的严格要求。
B.表现了父亲又气又急的心情,侧面烘托父亲对我的爱。
C.因为我犯了错还躲着不出来,这一行为激怒了父亲。
D.看到我掉进水缸里的狼狈模样,父亲又好气又好笑。
【5】在父亲寻找打“我”的家伙的过程中,“我”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文中的词语按顺序回答)
( )→( )→( )→惊奇→( )
【6】文章通过哪些事来刻画父亲的慈祥?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是否赞赏文中这种父亲?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语段,按要求答题。
她们的路走对了!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她们庄严地向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宣战: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 !一年后,夏洛蒂的《_____________》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几乎同时,艾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最终也获得极大的成功。三姐妹的脱颖而出,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1】“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脱颖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书名号里填上书名。
【4】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从事文学创作的女作家真是太多了,其中我最喜欢读_______________写的《 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上河图》是幅画。(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被乡亲们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五位壮士利用险要的地形,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热爱祖国、英勇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响亮的叫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伴焦急地跟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怀特森老师摆摆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千上万的幼龟鱼贯而出地一起来到海滩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鲁迅先生幽默风趣。鲁迅先生知识渊博。(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⑴那一刻,我感受到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人给予我们帮助时,我们感到温暖;取得成功时,我们感到心花怒放;享受亲情时,我们感到幸福;做错事情时,我们感到懊悔……不同的时刻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启示。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50字。
⑵大千世界就像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看,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四季更替,花开花落,或者对某一件东西由厌恶到喜欢……这些都是变化,请你以“变”为话题开始习作吧!题目自拟。
注意把事情写具体,重点突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45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