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佳木斯2025届二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积累运用

1.柳公权是_______书法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王羲之是我国______时期大书法家,他的作品《_________》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读古诗词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__________理解;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___________来体会,另外,多了解一些___________,对我们学习古诗词很有帮助。

2、辨字组词

____  海____  焰____

____  能____  陷____

3、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9分)

在岁寒三友中梅花   有淡雅的香气   有清香的姿态   王冕用《墨梅图》和题诗来表现自己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郑板桥特别钟爱画竹   一有空   潜心描摹竹子的形态他关心民间疾苦   被罢官   要开仓放赈今天流传至今的   是他们的作品   有他们高洁的品质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_____,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____________到处___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____,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一诗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从诗中我们知道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达了红军战士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

3.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穷人》是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__根据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们》改编的小说。课文题目中的“穷"是指渔夫一家和邻居西蒙的____________很贫穷,但他们的____________是富有的,这也是作者伟大人格的体现。

5、把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看看本诗押的是什么韵。

难n________   闲xi________   丸w________   寒h________   颜y________

本诗押的是________韵。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说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

A.清幽明静 B.和谐温馨 C.静谧悲凉 D.热闹祥和

2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描绘了雨后的秋景,极具画面感。

B.“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悲泣声,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同情。

C.明月、清泉、竹、莲等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

D.作者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8、阅读《江南春》,回答问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为了突出江南春*,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 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请选择:(  

A. 动静结合 B. 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 C. 点面结合

3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训练。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在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1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标点。

2约定俗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尴尬指的是_________。而这种尴尬,用道具_________就漂亮完美的解决了骑马没法在舞台上表现的尴尬。

4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有两个原因: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5马鞭在舞台上代替了马匹”,这就是京剧中的_______,马鞭是________,马匹是________的,剧情中的马失前蹄”“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则是由演员用各种动作表演出来的。

6选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语意转折。 D.表示意思的递进。

7“‘远远胜过了’”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强调,着重指出。 C.表示否定讽刺。

8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这种表演方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9画横线句子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10画波浪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第2自然段内容,想象理解: “远远胜过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联系选段内容填空:京剧中多以马鞭来代替_______,或者作为______的象征。

13我还知道京剧中的虚拟还有______,桨是_______,船是______的。演员拿一支桨做着各种划船动作,我们就知道他在________

14这两段话说明了京剧有(   )的特点。A.虚拟 B.实在 C.虚实结合

10、阅读新天地。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   》。

2. 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这段话中写了(   )、(   )、(   )、(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   )、(   )。

4、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描写。

6、这段话运用了(   )的写法,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下了雪, 我(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起一个大竹匾,(   )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 ),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这些动词为我们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的闰土。

2看到下面的动词,你想到了什么?请至少运用三个动词将一件事的过程写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爱秋天(五)

炎热的夏季总算过去了,几缕凉风吹过,便顿生了几丝惬意。秋天来了!我的心中全然是对秋的喜爱。我要高呼:我爱秋天!

秋天,极富绚丽色彩的季节;秋天,极富累累果实的季节。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我都要去田野里、山坡上,欣赏秋赐予大地的新装。瞧这边的田野,脱去了绿裙子,换上了金黄的头篷,又是一种别样的美。天是那么(     ),那么(      );流水是那么(     ),那么(     )。还有路边的排排杨树,这会儿也洋洋洒洒地飘落下片片叶子,宛如只只飞旋的黄蝴蝶,翻转着、抖动着,伴着优美的舞姿停落在地面之上,流水之间……加之字排开,或是字排开的南飞大雁,呵,这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卷哪!天色渐渐晚了,再看着那边的山坡,一棵棵的红枫树,红的多好看啊!像少女羞红的脸庞,像醉汉涨红的面颊,跟天边的红霞连在一起,简直是一团团的火焰在燃烧。烧得我心中暖意融融,烧得我甚至忘记了将要到来的寒冬。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总是要伴着飒飒的秋风,挟着柔长的秋雨。秋雨淅沥,连绵不断,像串串珍珠,在天地之间织起了一层层迷蒙的雨帘。每每这时,我总是抛开雨伞,就在这样的雨中行走。任雨水吻着我,拥着我,任雨水沾湿我的头发,任雨水尽情地散发它的种种温情 ,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秋雨的凉爽……每每这时,一切的烦恼与忧愁,一切的猜忌与狐疑,都在雨水的轻抚下逃走了,留下的,是一个纯粹的我,一个美丽的我。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我都会怀着一颗充满希冀的心走进花园。瞧,那株株菊花,一夜过后,便一团团、一簇簇地zhàn开了笑脸。有红的、白的、黄的,艳丽多姿,香气宜人,在凉凉的秋风之中,不畏寒霜,尽展着花之优美。我的心,也会随之而激动不已,从未有过的信心,从未有过的勇气,此时也都一chū即发,让我决心要像菊花那样傲然吐蕊。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田间垄上,果园之间,到处都是忙碌收割的人们,到处都是笑语声声。看,地里的那亩亩庄稼,都结满了饱满的果实;瞧,果园里的株株果树,也同样是硕果累累。春华秋实,丰收的时候终于来到了1农田里,那沉甸甸的稻谷笑弯了腰,麦子甩出了大穗子,一棵棵的大白菜像卫士一样站在田地里,还有那香气扑鼻的苹果……真是数不胜数。农民们可是乐坏了,他们从早到晚地忙着收割,还一边唱着小曲:大玉米哎大高粱,收割完了送回家……”农家人秋收的喜悦,在这个迷人的季节里传向了祖国大地……

我爱秋天——它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如画的秋色!

我爱秋天——它给我勇气,给我力量!

我爱秋天——它给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辛苦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我爱秋天!

【1】注音或写汉字 

( )   zhàn( )    ( )   一chū( )即发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里的一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   

B.高   

C.晴   

D.高   

【3】写出近义词

惬意—— _________                 赐予——_________

【4】仿照⑦、⑧、⑨段,写一个句子 

我爱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秋天给“我勇气和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知道有关“秋风”的词语和诗句有多少?请个写出两个和两句。 

①有关“秋风”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关“秋风: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不少地方的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材料三)在汉代发明了纸之后,剪纸也慢慢发展起来。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有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材料四)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三”,剪纸艺术的三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向来访的国外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关于国学经典的书,送什么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剪纸艺术已落伍,没必要再去学习、发扬光大了。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永不凋谢的玫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

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多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妈妈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

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1】读懂词语: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径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梳理情节:用心读读①—⑥自然段,用一、二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中品味:

①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妈妈呢?文章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可以填上这样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惊讶”一次出现两次,第一次同学们“惊讶”是因为什么?第二次“惊讶”又是因为什么?文中还有哪个地方让你感到惊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深层探究:

①你认为文中“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妇人想起了乔依。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民解放军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家的财产被消防队员抢救出来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写句子。

老师对我说:“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她非常着急。

改为比喻句:

2.语文课上,彭万里总是首先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

修改病句:

 

18、把下面的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天上挂着一弯新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面泛着波纹。(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做题。

1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影响。(修改病句)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续写:

(3)她望着我。(扩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快乐习作。

你所居住的社区或城市,曾经举办过哪些活动呢?如:百家宴、灯光展……请选取让你印象深刻的某次活动写一写。题目自拟,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描写,如果能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景那就更棒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