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读诗文:
(1)刘禹锡在《________________》中写道: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整首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总领,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类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不可______ 汹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不安
弄______成______ 威风____________ 虎视____________
3、形近字组词。
拙________ 溜________ 豁_______ 迷_______ 屉_______
础________ 榴________ 割_______ 谜_______ 泄_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一个阳光míng mèi( )的下午,我和小丽一起去溜冰。突然,一个小女孩失去kòng zhì( ),jīng huáng( )地着朝小丽撞过来,小丽被bàn dǎo( )在冰面上。小女孩吓得哭了起来,小丽不但yuán liàng( )了她,还帮她róu cuō( )摔得红肿的膝盖。
5、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补充完整。
_____,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
七八个星天外,_____,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
6、课内阅读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____”,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
【2】本诗作者( ),为了突出江南春*,诗人选取了____,红花,绿柳,水乡,酒店,小旗,____,春雨这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
【3】你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字好吗?说明理由。
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
7、在古诗中遇见梅花别样的美。
卜算子·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无意苦争春,
。 一任群芳妒。
, ,
更著风和雨。 。
卜算子·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
飞雪迎春到, 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
, 。
【1】将两首同调同题的词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2】古人自古爱梅花,革命伟人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成就了与宋代词人陆游不同的梅花,比较两首诗的不同,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处打“√”
A. 感情基调不同,陆游词感情基调在“愁”字上,毛泽东感情基调在“笑”字上。( )
B. 词中的梅花处境不同,一个在意外断桥边,一个在悬崖峭壁之上。( )
C. 词中的梅花的形象不同,一个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一个是凌寒独放,俏丽多姿的形象。( )
D. 作者的词情感基调不同,一个悲观,一个乐观。( )
【3】毛泽东曾说:读放翁诗词,如遇知己,比较两首咏梅的杰作,你认为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延伸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1935年10月)
【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清平乐(lè yuè) 屈指(qū qǔ) 长缨(yīn yīng) 缚住(fù bó)
【2】这首词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清平乐”是(__________),“六盘山”是(___________)。
【3】体会词句的意思,写出所描绘的景象。
(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里的“长城”指( )
A.万里长城。 B.长征的目的地。
【5】“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表达了一定要登上长城的决心。
B.重在抒写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革命的英雄本色。
【6】“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词意在说明( )
A.凭中国工农红军保存着的有生力量,一定会打倒蒋介石政权。
B.凭红军的勇气,一定能征服长征中的一切困难。
9、阅读短文《手》,完成练习。
①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神奇的手。
②我们的手十分灵巧。一秒钟内,人的手掌可以转动好几次。在一秒钟里,钢琴家可以用手指击键几十次,快得像流星追月。有人估计,人的双手可以做出上亿个动作。有了这双灵巧的手,外科医生缝合了直径不到1毫米的血管和神经;牙雕师傅在一粒米大的象牙上刻下了千字文;有了这双灵巧的手,中国人建起了雄伟壮观的长城,埃及人建起了高耸入云的金字塔。
③我们的手非常勤劳。在人的一生中,除了睡觉以外,双手几乎不休息,手指至少屈、伸3500万次,连躺在小床上的婴儿,也不时弯曲和摆弄着手指。奇怪的是,在持续活动后它们很少感到疲劳,不像腰、腿、肩那样常常疲劳发酸。
④在人的手指中,大拇指用得最多,是最重要的手指。汉字中的“拇”字,就有“指中之母”的意思。紧挨着大拇指的是食指。它之所以有这个名称,是由于婴幼儿喜欢吸它。与大拇指相比,这个食指擅长做精确和细致的动作。由于它可以用来指路,所以又称“指示指”;又因为它能扣扳机开枪,因而又叫“发射指”。此外,它还可以向别人发出警告等。在所有的手指中,最长的是中指,最短的是小指。除了这四根手指,剩下的就是无名指。这是最不灵活、用得最少的手指。
⑤手指是人体感觉最灵敏的一个部位。指端上有着千万个神经细胞,能对接触到的物体进行分辨。无论是冷热软硬,还是大小方圆,手指往往一触即知。中医诊断病情的主要方法,就是用手指摸触病人的脉搏,以此作为诊断的一个依据。
【1】阅读这篇短文我用了________分钟时间。
【2】写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
A.列数字和打比方
B.举例子和打比方
C.列数字和举例子
【4】如果给这篇短文加个结尾,你会怎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鲁 迅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来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起:“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时间就是人的生命
B.人活的时间越长,表明他的寿命也就越长
C.人生命的长短虽然是用时间来衡量的,但是,人生命存在的意义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什么。如果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了许多事情,那么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第3自然段写了“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的事,有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更能体现这一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 )
A.赞扬鲁迅先生一生珍惜时间,并抓紧时间,用笔做武器,同敌人斗争的伟大精神
B.说明时间对人非常重要的
C.表现鲁迅先生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的品质
【4】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笔是书写工具,怎么能是“武器”呢?
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田野中的哭声
东方欲晓,晨初露,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在那返璞归真、美不可言的时刻,正值人们或酣梦未醒,或睡眼蒙之胧之际,我在绿茵茵的草地
上,曲肱而枕,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询什么是美的真谛,让眼前的一切告诉我,什么是真实的美。
当想象把我同人世隔绝开来,幻觉掲掉了遮蔽住我主观意识的物质破布时,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在升华,致使我与大自然相亲相近,它为我阐释大自然的奥秘,让我通晓自然界万物的语言。
我正在此情此景中,一阵微风从树丛树叶间徐徐而来,它像一个贫苦无告的孤儿在长吁短叹。我问道:“习习的微风啊!你为什么叹息?”它答道:“炎炎烈日迫使我逃进了城里,可是在城里,我那纯洁的躯体却沾满了病菌,人类那有毒的气息也死缠着我不放。因此,我才这样忧伤。”
我回眸向万紫千红的花儿望去,只见它们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泪水。我问道:“美丽的花儿啊,你们为什么要哭?”其中ー朵花儿抬起它那俏丽的脸,说:“我们哭,是因为人们将来到这里,掐断我们的粉颈,把我们带进城里。我们是自由的人,他们却要把我们像奴隶一样卖掉。晚上;我们蔫了,他们就会把我们丢进垃圾堆里去。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我们怎能不哭泣?”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像失去儿子的母亲似的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但在那里,人们却鄙视我,他们用萄酒代替我饮用,而用我去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
随后,我侧耳细听,又听到鸟儿仿佛号丧地在唱一道悲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呀!你们在为谁号丧唱挽歌?”ー只小鸟走近我,站在枝头上说:“人将带着一种该死的器具,像用刀割草似的把我们消灭掉。我们正在相互诀别,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我们怎能不号丧唱挽歌呢?”
旭日从山后冉冉升起,为树丛戴上了一顶顶金冠,我不由得想:“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大自然创建的东西呢?”
【1】第2自然段中“遮蔽住我主观意识的物质破布”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中,“此情此景”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自然创建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分别与谁进行了对话?对话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中的一些行为,你也可能每天在做。读过这篇文章后,你对自己的或你身边的一些行为会做一些改进吗?试举一两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秋的气味
秋天来了,很自然的想起那个地方——西单牌楼。
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和兰号的伙计正在门前炒栗子。
来一斤吧!热栗子刚炒出来,在等待称包的时候,另有一种清香的味儿从身边飘过,原来眼前街角摆的几个水果摊子上,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全都上市了。香味多半是梨和葡萄散发出来的。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喝了蜜的柿子”要等到冬季,秋天上市的是青皮的脆柿子,脆柿子要高桩儿的才更甜,海棠红遮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这些都是秋之果。
抱着一包热栗子和一些水果,从西单向宣武门走去,想着回到家里在窗前的方桌上。就着暮色中的一点光亮,家人围坐着剥食这些好吃的东西的快乐,脚步不由得加快了,过了绒线胡同,空气中又传来了烤味烤肉的香味,是安儿胡同口上,那间低矮窄狭的烤肉宛上人了。
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节变换的气味的,就是牛羊肉的膻和炒栗子的香了!
【1】文中写出了哪些气味?请列举几种,你从作者对这些气味的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文中描写的秋的气味来自回教馆。 _____
(2)一到秋天,回教馆的生意便越来越红火。_____
(3)作者以回家路上的见闻作为行文的主线来写秋的气味,使文章显得有条不紊。 _____
【4】选文的题目好在哪里?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外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巡道工的故事
①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②“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着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③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④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⑤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方,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⑥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⑦“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工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⑧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工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1】文中第③自然段破折号的作用是( )。
A.声音的延长
B.提示下文
C.语意的转折
D.补充说明
【2】“文中第②自然段里下面加点的部分运用了 描写,说明了 。”横线上依次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外貌 巡道工工作的艰辛不易
B.外貌 巡道工长得很黑,看起来很恐怖
C.动作 天气很热,巡道工不能休息的无奈
D.动作 巡道工工作的艰辛不易
【3】文中第⑦自然段爸爸说的话有什么深层含义?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巡道工的工作很累,爸爸希望“我”好好学习,长大后千万不要做巡道工
B.巡道工只有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工作繁忙,在天气好的时候工作还是很清闲的
C.爸爸的话赞扬了巡道工尽职尽责、平凡而伟大、默默无闻、忠于职守的精神
D.爸爸的话赞扬了巡道工默默无闻的工作精神,暗示“我”长大后也要做一名巡道工
【4】本文哪些方面的内容是详写的,哪些方面是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相信你一定有很多感触。如果你见到了巡道工,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
14、读课文《我的舞台》,写一写。
如何理解“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这句话的含义?
15、修改病句。
(1)全校师生和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2)故宫,天坛,三峡工程都是值得游览的名胜古迹。
(3)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4)早晨起来,我呼吸着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鲁本准备礼物。(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边饺子里浸透着浓浓的母爱。(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边饺子里,有深深的母爱。花边饺子里,有我们对妈妈的爱。(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没有忘记心中那个秘密使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写句子。
老师对我说:“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牛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富丽堂皇。 织女不喜欢。(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爸爸在看报纸。爸爸在烧菜。
(2)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霍金是一个另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3)勃朗特姐妹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勃朗特姐妹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
20、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写一个人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看了许多童话故事和小说,故事里的人物都有鲜活的特点和奇妙的际遇,现在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书写认真,注意叙述要清楚,情节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