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2025届四年级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恍然大吾 B.蹑手蹑脚 C.疑神静气 D.波蓝壮阔

2、看到天空中的火烧云时,我会想到( )这个成语。

A.扬名中外

B.争奇斗艳

C.学富五车

D.变化多端

3、将加点字读音不同的花朵挑出来涂上喜欢的颜色。

满分5 manfen5.com

 

 

4、《花的学校》一文中,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排比

B.夸张

C.拟人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照样子,组词语。

奖:  中奖   奖状   状况

梯:( ) ( )  ( )

参:( ) ( )  ( )

 

6、形近字组词。 

铺(  )   列(      则(    )   排(    

葡(  )   例(      测(      非(    )

7、照样子,写词语。

1.孤零零

2.严严实实

3.检查检查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下面的字是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请认真抄写,注意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扁 担          舞 蹈             最 棒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外阅读。

长城

①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chóng)山峻(jùn)岭之间蜿(wān)蜒(yán)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jiā)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②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方砖(zhuān)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垛(duǒ)子,垛子上有方形的嘹望口和射口,供嘹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lěi)。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③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qiào)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④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空。

(1)(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

(2)形容结实、牢固。( )

【2】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1)城墙垛子上的方形嘹望口和射口是用来( )( )的。

(2)这样气魄( )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 )

【3】仿照文中画“﹏”的句子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中,哪三个动词写出作者已经来到了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在牛肚子里旅行(节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1】从选文的第1自然段中可以看出,红头的处境怎样?(   

A.生命危在旦夕,如果此时不出去,它就没有机会了。

B.希望就在眼前,它很高兴。

【2】关键时刻,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补全文中的“……”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买小狗的小孩

文/毅华

一天早晨,杂货店的老板打开店门做生意。他养的一只母狗几个星期以前生下了五只小狗,老板打算把它们卖掉,就做了个“出售小狗”的牌子立在店门前,然后便低头算账。

“请问小狗多少钱一只?”一个细声细气的声音在问。

老板抬起头一看,只见一个瘦小的男孩子站在柜台前,细脖子上顶着一个大脑袋,穿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旧衣服。

“一百块钱一只。”老板回答说。

男孩子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把零钱,数了一下,说:“我这儿有五元六角二分。能让我先看一看小狗吗?”

老板回过头向里屋吹了一声口哨,一只漂亮的金黄色大狗跳了出来,后面跟着几只毛茸算的“小肉球”。最后面的那只小狗个子最小,跑起来一瘸(qué)一拐的。

男孩子指着小瘸狗问:“那只小狗怎么了?”

“医生说它天生少一个关节,一辈子都得是个瘸子了。”“我就要这只小狗儿。”男孩说。

“哦,这只小狗不值得买,如果你真想要,我就送给你得了。”老板大方地说

男孩子扬起头,涨红了脸说:“我不需要你送给我!这只小狗和其他小狗一样值一百块钱!我先给你五块六角二分作定金,以后一个星期给你五块钱,直到付完为止。”

老板认真地说:“你可想好啊,这只狗一辈子也不会像其他狗一样又跑又跳了。”男孩子拉起裤腿,露出一条用两根钢棍儿固定住的左腿,说:“先生,

__________。这只小狗需要的是一个能理解他的主人。”

(选自中国教育出版网2016年12月)

【1】老板为什么会想送小男孩瘸腿的小狗?(       

A.他认为自己的狗太多。

B.他觉得男孩很可怜。

C.老板平时为人大方。

D.他认为小瘸狗不值钱。

【2】倒数第四自然段,“我就要这只小狗儿。”男孩说。男孩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这句话的呢?(       

A.委屈

B.赌气

C.坚决

D.哀求

【3】联系上下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画线部分应该填写什么?(       

A.我的腿上有钢棍。

B.我自己也跑不快。

C.我会还你钱的。

D.你就可怜可怜我。

【4】小男孩觉得瘸腿的小狗值一百块,是因为他认为(       

A.老板对他很大方,卖一百块不算贵。

B.小瘸狗和自己一样,应该得到重视。

C.小瘸狗比起其他狗更坚强,值一百块。

D.小瘸狗虽然残疾,都应该被平等对待。

【5】男孩子拒绝了老板,但是钱又不够。他打算怎么做?请用“_____”在文中找到相应信息。

【6】对瘸腿小狗的价值,杂货店老板觉得这只狗不值得买,而小男孩认为小狗值一百块。你赞同谁的看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的猪笼草

奶奶家阳台上养了很多花草,我最喜欢的是那盆会捉虫的猪笼草。

猪笼草长得很奇特。笔直的主干上没有分枝,两侧伸出很长很长的叶柄,叶柄上端是又宽又平的假叶,假叶尖伸出一根又细又长的卷须,卷须上还有一个会捉虫的花罐,花罐口上长着一片桃形的叶子。花罐内壁光溜溜的,底部积了一些“水”,听奶奶说,这些“水”还会吃虫子呢!

猪笼草不会走动怎么能捉到虫子呢?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偷偷地躲在阳台上观看猪笼草捉虫。一会儿,一只蝴蝶不慌不忙地落在花罐口上,尽情地吮吸着什么,吸着吸着,突然蝴蝶掉进花罐里,花罐口上那片叶子马上将它盖住。我赶紧跑过去,掀开“盖子”一看,只见蝴蝶正在花罐底部“水”面上无力地拍打着翅膀……我好奇地在花罐口摸了摸,又把手指头放进嘴里吮了吮。哦,我明白了,原来猪笼草能分泌出又香又甜的蜜汁来招引昆虫。昆虫只要嘴一馋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即使是飞翔本领很高的昆虫也无法逃脱。

自那以后,我常常去看那盆有趣的猪笼草。

1猪笼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将概括猪笼草特点的词语填写在题目的横线上。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猪笼草的?下列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干→叶柄→卷须→假叶→花罐→花罐底部的“水”

B.主干→叶柄→假叶→卷须→花罐→花罐底部的“水”

C.主干→卷须→叶柄→假叶→花罐→花罐底部的“水”

3猪笼草是怎样捉虫子的?请用“   ”画出文中描写猪笼草捉虫子的具体过程。

4“我”偷偷地躲在阳台上观察猪笼草捉虫,知道了猪笼草能捉虫子是因为________

5作者之所以能将猪笼草捉虫子的过程描述得这么详细,并且知道了猪笼草捉虫子的原因,是因为(   )

A.作者对猪笼草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B.奶奶将猪笼草捕虫的秘密告诉了作者。

C.作者曾经养过猪笼草。

13、课外阅读。  

冬天,瑞雪普降,雪花飘飘洒洒,可爱极了。

雪花是美丽的.它纯洁晶莹,玲珑剔透,轻盈好看,宛如朵朵白莲,从茫茫天空徐徐降落.看它漫天飞舞,令人神思飞扬.古人把它比成飘忽的“柳絮”、盛开的“梨花”,它是多么值得人们吟咏赞美啊!

雪花是宝贵的.它能降低土温,冻死害虫,又能滋润土质,使庄稼有充足的水分.它还含有很多氮的化合物,是庄稼的好肥料。

瑞雪飘飘,大地分外娇娆,人们心头无比欢愉,充满新的希望。

1在作者的眼里,雪花像___________________,在你的眼里,雪花像什么呢?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描写了雪花。

3“人们心头无比欢愉,充满新的希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搭船的鸟(节选)

①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②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读第①自然段,根据关键句理解这一段话的意思,完成下图。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自然段用了三个问句,说明翠鸟吸引了作者观察的兴趣,引发他的思考。

B.翠鸟“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这句话中的“吞”字可以换成“吃”字。

C.短文通过对翠鸟外形和捕鱼时动作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3】阅读《翠鸟》片段,联系《搭船的鸟》,回答问题。

(1)短文中划线的句子,作者用了动词“________”写出了翠鸟捕鱼速度快,而《翠鸟》片段中“像箭一样飞过去”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也写出了这个特点。

(2)两个片段都可以看出这是( )的翠鸟。

A. 颜色鲜艳          B. 贪吃捣蛋          C. 动作敏捷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朝霞与日出

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渐渐地鱼肚白变成了淡红色,好像人们喝了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了深红。再由深红变成了金黄的颜色。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缤纷的色彩。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一美丽的景色描绘下来。

我爬上山顶,凝视那遥远的天际,彩云在不断地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又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了蓝宝石……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了。霎时间.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晨曦,充满了朝气。尤其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样,晶莹闪烁,好看极了。我第一次登山,真没想到,日出的景色竟是这样的美丽!

原野的风徐徐地吹拂着,我尽情地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尽情地欣赏着清晨的美景,尽情地淋浴着清晨的阳光雨露,不由得喃喃自语:“大自然啊,你是多么伟大,多么美丽!”

1从第1节中找出描写朝霞色彩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_______比作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读了使人感到生动、形象。

3朝霞和日出的顺序是______

①红日出来以后才有朝霞  ②先出现朝霞,红才慢慢升起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照要求,进行句子训练。

(1)修改病句。

A.小明伸请加入少先队员。

_______________

B.我书包里有很多童话故事书,有《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稻草人》《格林童话》。

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引号的用法。

A.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惩罚。”

____________________

B.“打预备铃了,”班长说,“我们要赶快回教室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

1.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黄黄的叶子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用画线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以下病句。(提示:有三处错误)

我们来到码头,发现那里游人如织,队伍排得一眼望不到头,十分非常热闹。过了一会儿,船来了,坐在船上,将月河两岸的美景仅收眼底。

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句子各有一处错误,请修改。

(1)同学们佩带着口罩来学校上课。

______________

(2)春天来了,校园里鲜花。

______________

(3)全校师生和校长参加了联欢会。

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读下面的词语,并展开想象,至少用上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蓝天 大雁 枫树 公园 海洋 儿童

玩耍 灯笼 秋游 葡萄 菊花 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