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 看热闹。( )
A.吸引 赶来
B.招引 赶来
C.吸引 跑来
D.招引 跑开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印(yìn) 棕红色(zōng) 喇叭(lǎ) 铺路(pù)
B.橙黄(chéng) 犹如(yóu) 水洼(wā) 挑明(tiǎo)
C.一曲(qǔ) 钥匙(yáo) 缤纷(bīn) 扇风(shàn)
3、在讨论“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先说明自己的理由,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B.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清楚理由。
C.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
D.我们要尊重每位同学的想法。
4、选一选,填一填。
鼠 虎 蛇 牛 龙 兔
子_____ 丑_____ 寅____ 卯____ 辰____ 巳____
5、给下面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 )多好看的小橘灯啊( )我高兴地说( )你能也为我做一个吗( )
6、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的名句填空。
1.神奇美丽的自然:水,也是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下雨的时候,他喜欢_____________;沿长江顺流而下,看到天门山时,我们就会想起李的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__;走在秋天的山路上,不由得想起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
2.优秀的人物和文化: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人,其中_________________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积累了许多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关于团结、友善的名言,我最喜欢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歌始觉有人来。
2._______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_____,深于矛戟。
3.《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写出了西沙群岛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自然的声音》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大自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5.生活中我们不要把自己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同样的错不要重犯,《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8、读拼音,写词语。
服zhuāng zōng
色 寒lěng
lǚ
行 zhuī
求
准bèi shèng
开 宝guì
yǎn
奏 chéng
实
9、课外阅读。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的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 瞧 这棵小花苗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 真勇敢
【1】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空缺处加上标点。
【2】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填一填。
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最开始_____________,它感到__________;但当它靠自己的_____爬到墙顶上后,它感到很__________,孩子们都夸小花苗_________________。
【3】谁真正帮助了小花苗?为什么?( )
A.蜜蜂。因为它替小花苗用力推墙。
B.蜗牛。因为它让小花苗转换思维爬上墙。
【4】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zhònɡ zhǒnɡ);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zhuǎn zhuàn)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1】给选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2】选文第一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间来写。
【3】用“——”在选文中画出写“卧薪尝胆”的句子,后来用这个词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篇历史故事,你还能举出两个历史故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螳螂
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很能引起人的兴趣,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这种昆虫叫作螳螂。
螳螂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动物,但如果单从外表上来看的话,螳螂不仅不令人生畏,反而看上去很美丽。它的姿态纤细而优推,体色是淡绿的,长翼轻薄如纱,灵活的颈部使得它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转动。它是唯一可以向各个方向凝视的昆虫,真正能做到眼观六路。除此之外,它还有一样东西是特有的,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冲杀防御的式器。除了这对武器,螳螂的大腿和小腿上还长满了锯齿,非常尖锐、锋利。
①它在休息、不活动的时候,显得格外平和。②它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安静地一动不动。③但是,这种平和只是暂时的,当它捕食时就会显出凶残的本性。④无论是什么昆虫,只要走近螳螂,有的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螳螂的利钩俘虏了。⑤螳螂用锯齿把昆虫重重压住,使它移动不得。⑥然后,用钳子将对方用力夹紧,结束战斗。⑦蝗虫、蚱蜢,甚至是更加强壮的昆虫,只要被螳螂俘虏,就无法逃脱这锋利的锯齿,只好束手就擒。
【1】从文中找到能表现螳螂特点的词语,填写下面的记录卡。
姿态:__________________ 体色:__________________ 长翼:__________________ 颈部:__________________ |
【2】螳螂是怎么捕食昆虫的呢?用“ ”在文中画出来。
【3】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_________(填序号),借助这句话可以知道第3自然段的大意是:__________
【4】理解短文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螳螂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动物,长相也令人生畏。
B.螳螂特有的武器生长在它的后足上。
C.螳螂在休息、不活动的时候,会显得格外平和。
12、课外阅读。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不少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 )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 )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短文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你最喜欢 时的漓江。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比名次更重要的
小雪豹在短跑比赛中拿了第一名,急忙回家向妈妈报喜。
雪豹妈妈说:“你跑了第一名,妈妈应该为你高兴,但妈妈觉得你赢得并不光彩。”
小雪豹感到很奇怪,问:“妈妈,您不是常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敢于争第一的意识吗?我这样做了,您却说我做错了,这是为什么?”
雪豹妈妈说:“不是你争第一争错了,而是你争第一的方法不当。我问你,比赛的时候,你的左边是猎狗,右边是白马。是不是这样?”
小雪豹明白了,妈妈肯定观看了刚才的比赛。
小雪豹说:“是啊,怎么啦?”
雪豹妈妈严肃地说:“你推了猎狗一把,踢了白马一脚,我没冤枉你吧?”
小雪豹 地说:“这又不违反比赛规则。”
雪豹妈妈说:“虽然比赛规则上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你妨碍了猎狗和白马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得来的第一名,还有什么荣誉可言!”
小雪豹 地低下了头。
雪豹妈妈 地说:“我相信你有这个实力,但赢要赢得光明正大,不要因为怕输而有丝毫的作弊行为。否则,你赢了比赛,将会输了比名次更重要的东西。”
【1】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的“ ”上。
若有所思 一唱一和 理直气壮 高谈阔论 语重心长
【2】雪豹妈妈觉得小雪豹赢得不光彩,是因为__________。
【3】朗读文中画“﹏﹏”的句子时应该使用( )语气。
A.焦急
B.气氛
C.循循善诱
D.严厉
【4】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小雪豹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高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你觉得“比名次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雪豹妈妈具备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去年生日那天,爸爸送我一只美丽的“小花鹿”。它既不会跑,也不会跳,是个泥制的储蓄罐。
“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黑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小花鹿”的身体是橘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它整天静静地蹲在我的写字台上。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丝带,打了个蝴蝶结,这一下,它变得更加神气和漂亮了。
自从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我不再随便买零食吃,把节省下来的钱,从“小花鹿”后脑勺上的小口子里塞进去。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小花鹿”就像吃到了鲜嫩的树叶一样,高兴得眯起眼睛笑了。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不到一年,“小花鹿”变得沉甸甸了。我抚摸着它高兴地说:“这下我就可以去买许多书啦,你的功劳真不小啊!”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倾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画出来。
【3】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作者按照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小花鹿”的外形:脑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嘴→(__________)→(__________)
15、家乡的小河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
我像岸边的一棵小树,伴随着小河流水慢慢地长大。
春天到了,我看到河里的冰雪融化了,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放了学,我们就参加这百花争艳的盛(chéng shèng)会,在铺满新绿的河滩里跳舞唱歌。
夏天到了,两岸的景色更(gēng gèng)美了。河堤上绿树成荫,河滩里瓜果满园。放了学,我们有时到小河里游泳。游累了,就跑到瓜园里吃瓜。白皮的,花皮的,又脆又甜,可好吃了。有时,我们还在岸边的树荫下帮妈妈洗衣服,直到黄昏送走一天的酷热。
秋天到了,河里的鱼虾肥了,岸边的苹果熟了。秋假里,我总爱跟爷爷去看果园。高兴了,就跑到河里捉鱼摸虾。河水映照笑脸,秋风伴奏起丰收的音乐(yuè lè)。
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们又结伴到河里滑冰,可热闹了。
我爱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都爱她。我爱河里源源不断的流水,我爱两岸美丽的景色,我更爱她用涓涓细流滋润了岸边的田地,给人们送来丰收的欢乐。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注音。
【2】朗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应该读得( )。
A. 慢些,读出亲切、赞美的感情
B. 快些,读出慷慨激昂的感情
【3】画曲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
A. 冬天的小河也不结冰,仍然流淌
B. 冬天的小河也不孤单、冷清,人们都来到小河边玩耍
【4】“我”为什么爱家乡的小河?
16、读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妙处,再仿写。
例: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北京海洋馆里的鱼颜色真多啊!有___的,有____的,有____的,还有______的,它们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真快活啊!
例: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2)一大片一大片的嫩草从土里探出头来,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
2、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的颜料。
3、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_________)。
4、秋天的雨,吹起了(________)的小喇叭。
5、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____________),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例: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照样子,写出牡丹花开放的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莹看着这道思考题,不禁皱起了眉头,叹气道:“这道题怎么这么难呢!”(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注意加点的部分)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读得真好!”
(3)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和哥哥到小溪里采了水草一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听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同学们都留下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
(2)我高高兴兴地穿好衣服、帽子,准备去外婆家。
__________________
(3)书桌上放着钢笔、直尺、橡皮擦、电脑等文具。
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的病句。
1.树上结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坚持每天看半个小时的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日记
题目:观察日记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