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句子中双引号的作用是( )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A.表示强调
B.表示引用
C.表示讽刺或否定
D.表示特定称谓
2、在一间屋子里 地拉了许多绳子。( )
A.四面八方
B.四通八达
C.纵横交错
D.横七竖八
3、[易错]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清晰 胸抔 若有所思
B.求饶 竞赛 提心吊胆
C.赞叹 报负 面如土色
D.指忘 屈辱 容光焕发
4、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闷雷 运载 花圃 挽弓搭箭
B.凶恶 屹立 返回 鸭雀无声
C.拖累 枯委 叶柄 齐头并进
D.按照 轰隆 惩罚 横七坚八
5、关于书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信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高兴、愤怒、感动等。
B.书信和平时的作文格式一样。
C.书信由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及日期等组成。
D.给长辈的祝福语可以用“此致敬礼”、“身体健康”等词语。
6、选词填空。
推测 猜测
(1)说话要有根据,不能能乱加( )。
(2)大家( )这件好事是李明做的。
7、周末看了一本书,其中一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看见长官来了,马上露出笑脸。长官刚走,一个村民走了进来,他马上晴转多云。下面哪个词形容他最恰当?( )
A.哈巴狗
B.变色龙
C.应声虫
D.纸老虎
8、请你为加点的字注音。
( ),祈祷 ( ),别墅 ( ),窟窿 ( ),椰子
( ),塑料 ( ),捡球 ( ),空地
9、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是苏轼在游_______时题在_______墙壁上的一首诗。
【2】本诗的诗人苏轼,字_____,号______,_____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让我想起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虎跑泉的传说
龙井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虎跑泉素称“杭州双绝”。虎跑泉是怎样来的呢?
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名叫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过人。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和尚告诉他俩,这里吃水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们包了,于是和尚收留了兄弟俩。
有一年夏天,天旱无雨,小溪也干涸了,吃水更困难了。一天,兄弟俩想起流浪时去过的南岳衡山“童子泉”,如能将“童子泉”移来杭州就好了。他俩决定要去衡山移来“童子泉”,一路奔波,刚到衡山脚下就昏倒了。狂风暴雨大作,风停雨住过后,他俩醒来,只见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原来他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求后,用柳枝一指,水洒在他俩身上,霎时,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的老虎,小仙人跃上虎背。老虎仰天长啸一声,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这夜,寺院里的老和尚和村民们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大虎、二虎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
第二天,天空霞光万丈,两只老虎从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园里,用前爪刨地,不一会儿就刨了一个深坑。突然狂风暴雨大作,雨停后,只见深坑里涌出一股清泉,村民们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给他们移来的泉水。为了纪念大虎和二虎,他们给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后来为了顺口就叫“虎跑泉”。
用虎跑泉水泡龙井茶,色香味绝佳,在现今的虎跑茶室里,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1】这眼泉水为什么叫“虎跑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画“ ”的句子,展开想象,完成练习。
(1)兄弟俩是怎样向小仙人诉说的?试着把他俩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求后会怎样想呢?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中“双绝”指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用“﹏﹏﹏”画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4】对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虎、二虎兄弟俩把南岳衡山的“童子泉”移到了杭州。
B.文中两次写狂风暴雨,不仅有力地渲染了气氛,还凸显了大虎、二虎兄弟俩为民造福的精神。
C.大虎、二虎兄弟俩为了能长期在杭州住下去,不用天天翻山越岭去挑水,才决定去移“童子泉”。
【5】大虎、二虎兄弟俩有着怎样的优良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节选)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茎上(jīng jìng) 叶柄(bǐng bǐn)
嫩红(lèn nèn) 蜗牛(wō wǒ)
【2】填空。
这两段话写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_______,爬山虎脚的_______、_______,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3】用“﹏﹏﹏”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并填空。
这句话把 比作 。
【4】用“ ”画出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句子。
【5】在文中找出描写爬山虎向上爬时动作的词,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魏校长的问题。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 为挣钱而读书 ”“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怎样理解选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由此可见周恩来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美啊!滩涂的竹林
早就听说在黄海之滨的滩涂有个射阳林场,种植了千亩竹林,像嵌在黄海滩涂的绿色翡翠。今天我终于有机会见到美丽的滩涂竹林。
汽车朝海边开了一个多小时,便见远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抹浓浓的绿色。近了,近了,绿色越来越多,啊!那就是竹林!它绿得多么鲜艳,多么醒目,多么令人喜爱!竹林绵延十几里,到处是一片片、一簇簇绿油油的竹子,汇成了一片绿色的海。一阵风吹来,竹林此起彼伏,如绿色的波涛,竹林发出阵阵呼啸,让人觉得仿佛置身在绿色的海洋。
这里的竹林不仅竹盛林茂,而且品种繁多。听一位林场的叔叔介绍说,那娟秀挺立的是钢竹,丛丛兀立的是细竹,伸直挺拔的是佛竹,节节鼓圆的是大肚竹,叶子如芦苇叶般粗壮的是胖竹,左扭右曲的是扁担竹。它们有的比三层楼还高,有的十分矮小,仅一尺有余。有的叶片秀如青玉,颀长瘦削;有的叶片宽大肥硕,翠绿欲滴;有的叶片黄如豆芽,窄小如丝。真可谓“圆扁空实样样有,黑黄紫绿般般异”,实在我令我流连忘返,大饱眼福。
在竹林里信步走着,看着修竹的身影,听着鸟语阵阵,我突然想起了大熊猫。去年号召拯救国宝大熊猫,不就是因为竹子大量死亡,熊猫没有吃食吗?如今黄海滩涂这个素来不长竹子的地方,也竹林如海,竹叶如云,恐怕单我们射阳的竹子就够熊猫吃上十年八年了!
徘徊于竹林,我不禁想起了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著名诗句。苏北黄海之滨土地贫瘠,但竹子不嫌土碱,不厌地薄,在这里安家落户了。竹子要求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美德不也是我们需要的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此起彼伏:_______
(2)翠绿欲滴:_______
【2】短文写了滩涂竹林的三个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是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来写的,写出了竹林______的特点。
【4】“圆扁空实样样有,黑黄紫绿般般异”写出了竹子的______,可以用“______”等成语来形容。
【5】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6】你认为文中的竹子最可贵的美德是什么?你身边有没有具有这种美德的人?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玉米举着红缨乐了,
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
高粱红着脸儿笑了,
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
秋风如同柔韧的梳子,
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
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
蓬蓬勃勃在田野上闪耀。
【1】选文中第一节是把________、________当成人来写,高粱“红着脸儿”说明________,“一曲酒歌”指的是________。
【2】读了选文第一节,我从“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作者见到丰收景象时________的心情。
【3】选文第二节把秋风和秋光分别比作了什么事物?它们为田野做出了哪些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仿写句子。
1.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一只无舵的航船,飘飘荡荡,没有方向。如果没有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是阳光,我将驱散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的调色板。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蝴蝶的家到底究竟在哪里呢?(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我想起了一件很有意思的趣事。__________
19、作文。
题目:那天,我真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难过、烦恼、后悔、高兴……”
2.围绕题目选择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把经过写具体,写清楚当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