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朗读《清明》这首诗时的情感基调是( )
A.热情奔放
B.轻松活泼
C.伤感低沉
2、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 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
B. 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壮实,雨水又不多,像是能丰收似的。
C. 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像刀割一样。
D. 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
3、选词填空: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写在括号里。
吃完晚饭,小明( )看他的《格林童话》。
A.断续 B.陆续 C.继续
4、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滨(bīn) 胳臂(bì)
B.理睬(cǎi) 栽(zāi)树
C.喧(xiān)闹 ##dot## 除(chú)了
5、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五彩缤( ) 汹( )澎湃 大吃一( )
摇头晃( ) 争分夺( ) 争先恐( )
( )嚼慢咽 一本正( ) 成群( )队
1.鱼儿___________地游向了大海。
2.春天,花园里的花开了,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真是____。
3.上课时,同学们________地举手发言。
4.妹妹_______地对我说:“哥哥,这个字你写错了,快改正过来吧!”
6、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宁静——_________ 节省——_________ 嘲笑——_________
反义词:柔和——_________ 危险——_________ 熟悉——_________
7、组词。
裂( )骄( )峰( )组( )
烈( )桥( )蜂( )祖( )
8、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父亲qīng shēng地说,他生怕jīng dòng
鸟。树林里过夜的鸟zǒng shì
一群一群的,它们dǒu dòng
着羽毛,要抖净chì băng
上的lù shuǐ
和湿气,hū xī
新鲜的空气。
9、用加点字词写一句话。
(1)这地方的火烧云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女俩看到家里乱糟糟的,就立刻动手打扫卫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细嚼慢咽:_____________
【2】读选文第1、2自然段,想一想,假如你是红头,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乘坐电梯须知
*用手按钮,严禁撞击。 *禁止吸烟,勿靠厢门。
*运行之时,挤门危险。 *危险物品,禁止进梯。
*保持清洁,勿吐勿丢。 *如遇意外,请按警铃。
*超载铃响,后进退出。 *儿童乘梯,成人陪同。
【1】结合以上“乘坐电梯须知”的内容,判断下列行为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状状和奶奶乘电梯,看见有垃圾掉在电梯里,奶奶拾起来,状状拦住她,说:“怕什么,反正我们交了物业管理费,有人打扫!”他的这种做法是对的。(____)
(2)元元一个人被困在电梯内,她吓得用力撞击厢门,使劲拍打。(____)
(3)状状上学快迟到了,看见电梯开门了,赶紧挤进电梯,可是超载铃响了,他就迅速退了出来。(____)
(4)一天,元元和爸爸一起乘电梯,爸爸顺手点燃一支烟,元元告诉爸爸在电梯内吸烟危险,让他赶紧灭掉。(____)
【2】乘坐电梯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节选)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了下来,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人要离去了。
【1】上面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______。
【2】在“□”内点上标点。
【3】小女孩这次擦燃火柴后看到了____________,她的愿望是___________。
【4】你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照样子,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两个主人公写下来。
例:善良的拇指姑娘 ______的______ ______的______
13、阅读短文,再完成后面练习。
小镇的早晨
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鹅……真叫人目不暇接。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卖早点的店铺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如今,这里办起了自己的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
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霞光 (________)的步态 (________)地介绍 (________)地漂过
【2】根据解释从短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_____________)
②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_____________)
【3】读短文填空。
(1)这篇短文写了小镇的早晨 、 、 这三方面的特点。
(2)短文第四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分别通过描写 、 和去上班的农家姑娘来表现小镇早晨忙碌的特点。
【4】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5】你喜欢怎样的小镇早晨?请联系短文内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不懂就问》回答下列问题
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读拼音,写词语。
zhào lì liú lì bèi sòng jiè chǐ dào lǐ
( )( )( )( )( )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背诵(sòng sǒng)自然(rán yán)挨打(āi ái)壮胆(zuàng zhuàng)
【3】在正确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
(1)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
(2)孙中山因为背书没背好才挨先生打的。( )
(3)先生没有给孙中山讲他背的那段书的意思。( )
(4)孙中山因为不懂自己背的那段书的意思,所以才壮着胆子去问先生。( )
【4】这篇课文赞扬了( )的精神。
A.孙中山大胆
B.孙中山认真读书,勤学好问
C.先生对孙中山严格要求
D.孙中山尊敬老师
15、阅读短文《半途而废》,回答问题。
①《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他在妻子的鼓励下,离开家乡,到别的国家去求学。乐羊子的妻子在家侍奉老人,辛勤劳作。很快,一年过去了。这天,乐羊子妻子正在家埋头织布,乐羊子突然回来了,他妻子惊喜地问道:“学业完成了吗?”他摇摇头说:“还早呢!我只是出门时间太长了,挂念你们,才回来看看。”他妻子听完,转身拿起一把刀,朝织布机上还未织完的丝布一划,丝布就一刀两断了。
②乐羊子看着断了的丝布很是惋惜,妻子恳切地说:“这些丝布是用蚕茧抽成丝,再一根一根地织起来的,不知要用多少丝才能织成一匹布,现在把它割断了,就前功尽弃,无法织成完整的布匹了,这白白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啊!你在外求学,应当日积月累,不断增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如果学了一半就跑回家,这与割断的这匹布有什么区别呢?”乐羊子听了这番感人肺腑的话,就返回继续求学,一去七年直到学有所成才回家,后来凭着才学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这就是成语“半途而废”的故事,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辛勤——____ 鼓励——____ 恳切——____
惋惜——____ 挂念——____ 前功尽弃——____
【2】这个成语出自《_______________》,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比喻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故事中哪个人物能当选道德模范?请你给他(她)写几句颁奖词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选四字词语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16、口语交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有着独特的含义,饱含着长辈对我们的祝福和期待。快来和你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名字的来历或含义吧!
_________
17、仿写练兵场。
(1)秋天的田野 如同 金色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
我想把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3)我要给边防战士写信,让他们在祖国的天涯海角不感到寂寞。
我要给___________写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水洼 一( )草地
一( )花园 一( )豌豆
一( )漫画 一( )古诗
一( )糖人 一( )球赛
19、修改句子。
小学生从小就要爱读书的习惯。
_____
20、修改病句。
(1)蚂蚁捉到了大青虫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题目: 真快乐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钓鱼、坐过山车、到动物园游玩等;
②把当时快乐的心情写出来,注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
③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 3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