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个不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 )
A.漂亮的白雪公主
B.卖火柴的小女孩
C.善良的拇指姑娘
D.坚定的锡兵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句是出自李白的诗《望天门山》 。
B.理解词语的方法只有查字典。
C.“一儿登瓮”中“瓮”的意思是“大水缸”。
D.我们常用“人心齐,泰山移”来比喻人心团结力量大。
3、下列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白云生处有人家(幽深)
B.知有儿童挑促织(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C.荷尽已无擎雨盖(举,向上托)
D.山色空蒙雨亦奇(也)
4、一头小母牛正在那里安详地吃草。与加点词意思最接近的是( )
A.详细
B.从容不迫
5、我会查字典。
镇 站 纪 管
(1)如果“纪”字你不认识,要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
(2)字典中的字是按音序排列的,请你根据这几个字的读音,按字典中的顺序把它们排列出来:
(3)这几个字的共同特点是:
6、积累与运用。
1.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古诗。其中,有几首古诗是描写春天的,如《惠崇春江晚景》中描写春天的桃花和江水——“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忆江南》中描写江花和江水——“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 还有几首古诗是关于传统节日的,如,写春节放爆竹的情景——“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 写重阳登高的——“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雅人四好是指_______________,中医四诊是指_________________。
3.本册课文中,寓言故事《_________》告诉我们做事要靠自己努力,不能心存侥幸,光想不劳而获。《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做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论语》说:“__________不改,是谓_________矣。”《左传》说:“________能改,善莫大焉。”苏轼说:“改过不吝,从善_____________。”
7、写出以下生字的部首和笔画数。
扬:_____(___) 迟:_____(___) 装:_____(___)
影:_____(___) 球:_____(___) 闻: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cuì lǜ róng máo fēi wǔ yǔ dī
chì bǎng zhù shì féi liào jiāo wài
9、课外阅读
蜗牛的荣誉
很久以前,蜗牛长着一对翅膀,四只脚,一对触角,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
在一次重大的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用 甩)下了所有的对手,夺得了冠军。于是,奖杯便授给了蜗牛。
蜗牛得了奖杯,得意(洋洋 扬扬)地飞舞着,叫喊着。这以后,它把奖杯时刻带在身边,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飞行冠军,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就只能在地上爬行了。晚上,蜗牛怕别人偷去奖杯,它就睡在奖杯里。
好心的朋友见蜗牛背着沉重的奖杯,艰难地爬行着,便劝它把奖杯放下来。蜗牛却把别人的好心当成恶意。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劝它了。
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连在一起了。它再也不能飞行了,只能背着沉重的奖杯,在地上慢慢地爬行,由于它睡觉时头缩在奖杯里,现在只能勉强地从奖杯里(伸 申)出长着一对触角的头。
看,荣誉(竟 竞)成了蜗牛的负担。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汉字。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害怕( ) 困难( ) 重要( )
3.这个故事阐释了什么道理?选正确的答案画“√”。
得奖后不能总是惦记着奖杯。( )
得奖后应该把奖杯放在别的地方,而不应该时刻背在身上。( )
取得了成绩也不能骄傲,要不断努力,以争取更好的成绩。( )
10、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的细雨淋醒了。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开始了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柔嫩的绿叶。
五月,正是它披上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又扁又圆,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___肉脆___水多___味甜___可口极了___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________的细雨 ________的露珠
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_的海洋
【2】读短文,找出银梨的特点填空。
①形状:________
②气味:________
③颜色:开始呈________,后来________
【3】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横线上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11、阅读《秋天的雨》片段,完成练习。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 )。它把红色的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
( ),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
(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求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 )橘子( )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 )都躲在小雨滴里呢( )小朋友的脚( )常被那香味勾住( )
【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 )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2】给第二段的括号里加标点符号。.
【3】文中有一个形容色彩鲜艳繁多的词,这个词是 。
【4】选文的第一段写秋天的雨 __________;第二段写秋天的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第一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滑上~~~~~~,找出一个把秋天的花或果当作人来写的句子画上“---”。
【6】为什么说:“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
【7】文中把 比做小扇子,把 比做邮票。
12、三个和尚(shàng)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 _______________,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是按 ________的顺序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①这天,国王想取笑阿凡提,就给了他一匹老马,让他随同去打猎。打着打着,忽然变了天,下起了大雨来。国王和随从们立刻掉转马头,飞也似的跑回去了。
②阿凡提的马跑不动,他就把外衣脱下来装在口袋里,冒着雨往回走。不一会儿,雨住了,天晴了,阿凡提重新穿戴好,骑着马抄近路回到宫殿。
③国王挺纳闷地问道:“阿凡提,你的衣服怎么没湿呀?”
④“您给我的马,真是了不起!你们走了以后,它忽然长了翅膀,腾空而起,一眨眼就到家了。”
⑤国王又吃惊,又羡慕。
⑥下一次打猎,国王骑了阿凡提那匹老马,把自己的千里驹让给阿凡提。这一天,又下起了大雨,阿凡提立刻掉转马头,飞也似的跑回去了。国王信了阿凡提的话,让随从们都先走回去。可是老马并没有长什么翅膀,尽管国王使劲打呀,喊呀,老马却怎么也跑不起来。国王这才知道上了当,心里想,这回非好好教训阿凡提不可。
⑦国王像只落汤鸡似的回到宫殿里来。
⑧“阿凡提,你竟敢骗我。这马怎么没长翅膀?”
⑨阿凡提说:“马怎么会长翅膀呢?国王!它( )跑不动,你( )不会像我一样,把外衣脱下来装在口袋里吗?那样虽然被雨淋着点,衣服却是干的。唉,原来国王是一回事儿,智慧又是一回事儿。”
【1】下面有四个题目,你觉得上文用哪个最恰当?请用“√”选择。
(1)阿凡提的故事 (2)阿凡提智斗国王 (3)国王取笑阿凡提 (4)国王上当了
【2】请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嘲笑( ) 疑惑( ) 一刹那( )
【3】在文中划线句子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4】国王又吃惊,又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一张纸条
上初中时,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勉强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mèi)以求的《格林童话》。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páo)制。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着迷——( ) 保持——( ) 警告——( )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正确的四字词语写下来,并完成下面的练习。
(1)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
(2)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
上面词语(2)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张纸条对“我”有什么重大意义?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画上“ ”。
15、课内阅读。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选文中的“这个念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老渔翁是在告诉我们,喜欢翠鸟就可以捉来饲养,像好朋友一样地照顾它。
B.老渔翁是在告诉我们,要像对待朋友一样,让翠鸟自由地生活,不能捉来饲养。
3.读选文中加点的词,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远远地看翠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与鸟儿做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品读句子,完成各题。
(1)人们称这条公路为“诚信路”。
①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仿照上面的象声词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
“哈哈,好大的一个西瓜!”猪八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用加点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牛刀小试。
上周,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让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细观察生活做好记录。丁丁和同学们经过认真观察还真有所发现,下面就是他们的发现,你也来说说你的发现吧!
丁丁说:“我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认识了北斗七星。”
洋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你知道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写出你的名字的含义或来历,与大家一起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老师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0、修改下面的句子。
(1)飞得很低,几乎要地面触到。
_______________
(2)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许多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
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同学们,你平时喜欢玩什么?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请以《那次玩得真高兴》为题,完成一篇习作,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清楚。要求:语句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字,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