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2025届四年级语文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想象画面来理解新鲜感的词语是一种好方法。下列词语想象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叽叽喳喳(早读课,同学们读书的声音)

B.争先恐后(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发言时的情景)

C.五彩缤纷(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竞开放,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

D.严严实实(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起来了)

2、死去元知万事空的意思是(

A. 度过 B. 本来 C. 元旦 D. 硬币

3、下列哪种读法能更好表达句意?选出正确一项(加点字表示重读),填序号(       

A.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B.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C.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4、超市里的售货员把东西摆错了位置,下列分类没有出错的是(       

A.洗衣液          香皂          花露水          牙膏

B.火腿肠          饼干          方便面          不粘锅

C.西红柿          土豆          小白菜          玫瑰花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灯不拨不亮,__________________

2.二人同心,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迁怒,___________________

5.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摇头____脑    一____正经   成____结队

____秋实   五谷丰____   ____心吊胆

7、按注音写词语。

fēi xiáng

jī xiè

luó xuán

jià shǐ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hé shì

dìng huò

gōng lǜ

chuò hào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请将下列表示学习有成果的词语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写正楷字,书写准确、规范、整洁,注意笔画的比例和间距。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内阅读。

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段话主要讲的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面画上“√”。

(1)夏天,小兴安岭的花很多。( )

(2)夏天,小兴安岭的草地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

(3)夏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

【2】选文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夏天。

【3】“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一个“封”字写出了树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

【5】给小兴安岭写一句广告词,吸引大家来游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片段,做题。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风趣   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   惊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给短文中括号里用得恰当的词语打上“√”。

【2】找出文中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 )

【3】“ ”画出文中描写窗外十分安静的句子。

【4】作者写小动物的“静”是为了体现( )

①小动物被同学们朗读课文的声音吓到了。

②小动物十分懂事。

③同学们朗读课文的声音十分好听,小动物被吸引住了。

11、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红花和绿叶

百花园里一片春光,花儿露出红艳艳的脸庞。蝴蝶围着她跳舞,蜜蜂围着她唱歌。于是,花儿骄傲起来,觉得唯有自己最漂亮,她瞧不起四周的绿叶,认为他们既不美也不香。

花儿想要突出自己,她(觉   决)定离开绿叶,于是chén   chéng)着一阵风儿向天空飘去。她飘呀飘呀,越飘越高。地下的绿叶向她喊道:“花儿姐姐,快回来吧,离开我们你活不成的。”

花儿哪里肯听,依然在空中飘,她还得意地舞动身姿呢!谁知风儿一停,她一头zāi   zhāi)倒在地上。她躺在那儿,蜜蜂、蝴蝶都不来了,唯有灰尘伴在她的身旁。不久,在阳光照射下,她枯萎了,最(中   终)被扫进了垃圾箱。这时,她后悔了,心想:_______________

【1】圈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用“√”表示。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然——( )        懊(ào)悔——( )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花儿觉得_________,很骄傲。她认为绿叶________,瞧不起他们。最后花儿___________

【5】在第3自然段中找出表示花儿动作的词,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6】结尾处花儿被扫进了垃圾箱,这时,她会怎么想呢?把最后一自然段补充完整。

12、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我爱秋天》,按要求作答下列各题。

我爱秋天

①清晨,一片树叶从枝头随风轻轻落下,落在了铺满树叶的路边。那“嗖——”的一声,像是在感叹秋天就要来了。秋天,来得这样快,仿佛是一刹chà之间,大地变了颜色,大自然换上了秋灭美丽的外衣,

②秋天是沉甸(diàn)甸的。你看那橘子树的枝头上果实累累,一根小小的枝条上,挂满了一个个橙色的橘子,树枝被压得低低的。再看那稻田里的谷穗,它们已经不能像夏天时那样挺直了腰,饱满的颗粒让谷穗低下了头。还有那柿子树,一个个红柿子像一串串小灯笼一直垂下来,仿佛等着人们去采摘。紫色的葡萄在阳光下歌唱。绿色的梨子挂满枝头。田园和果园里,常常能听到人们的欢笑声,好像那笑声里也是沉甸甸的喜悦呢!

③秋天是金灿灿的。金色的阳光照耀大地,是那么敞亮,那么明快。麦国仿佛被金色的阳光染成了金色,远远望去,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还有那金黄的玉米地,一片连着一片,一直连到了农民伯伯的心里。高粱呢?好像黄色还代表不了它内心的激动,所以把脸都给变红了…… 就连树林里的树叶变黄了,好像也是秋天的功劳。秋天如同魔术师一样,用魔法把一片片绿叶变成黄叶。看着这些变化的颜色,我们的心情也从夏天的炎热变成了秋天的凉爽。

④秋天是香喷喷的。仔细闻一闻,你会发现空气中不时飘来新鲜果蔬(shū)的气息。西红柿的清香,黄瓜的幽(yōu)香,苹果的甜香,柏予的醇(chún)香……混合成了秋天特有的香味。这些香味随风飘啊飘,就写成了一首首秋天的诗。

⑤秋天是美丽和希望。这种美丽不是表面的,而是庄稼地里沉甸甸的收获和枝头挂满的果实。

⑥一片树叶落下来,轻轻捡起。这一片秋天的叶子,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带着金灿灿的颜色,带着甜丝丝的清香,令人陶醉。

【1】联系上下文,对第①段中“一刹那”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树叶落得非常多

B.秋天来得那样快

C.大地变的颜色多

D.秋天的外衣很美

【2】“它们已经不能像夏天时那样挺直了腰”的原因是( )

A.它们不喜欢秋天只喜欢夏天

B.它们在秋天时老了,所以弯腰了

C.它们饱满的颗粒把头压低了

D.它们在向人们弯腰表示感谢

【3】“你会发现空气中不时飘来新鲜果蔬的气息”,这些气息不包括( )

A.西红柿的清香

B.黄瓜的幽香

C.苹果的甜香

D.荷花的清香

【4】和“饱满的颗粒让谷穗低下了头”的写法相同的句子是( )

A.一个个红柿子像一串串小灯笼。

B.紫色的葡萄在阳光下点头。

C.远远望去,麦田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

D.秋天如同魔术师一样。

【5】本文从多个方面写秋天,你最喜欢哪个方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些香味随风飘啊飘,就写成了一首首秋天的诗。”这样的句子多美啊,请你也学着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读不完的大书(节选)

①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②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1】雨后春笋在文中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我们常用它来比喻( )

A.新事物大量出现。     B.事情发展迅速。     C.植物快速、旺盛地生长。

【2】画“ ”的句子把竹叶声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微风吹来时,竹叶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中“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又是另一种境界”指的是( )

A.轻松、自在的心情。       B.不安、烦乱的心情。

【4】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换尾巴

小袋鼠长着一条又粗又硬的尾巴。它觉得自己的尾巴长得太难看了。小兔子长着一条又软又短的尾巴。它嫌自己的尾巴太短了,不好看。

一天,它俩碰到一起,高高兴兴地换了尾巴。

袋鼠在林子里一蹦一跳地找东西吃,忙了一个上午,现在该坐下来歇会儿了。哎呀,真糟糕!袋鼠跌了个大跟头。小袋鼠原来的尾巴又硬又长,和两条后腿一起撑在地上,正好成了一张“三脚凳”。可是现在,它换了尾巴后就不能坐了。小袋鼠急得团团转,真想马上找到兔子把尾巴换回来。

兔子呢,带着长尾巴,到林子里玩,突然碰见一只大灰狼。小兔子拼命地跑呀,跑呀,可大尾巴拖在后面沉沉的,老是跑不快。眼看兔子就要被大灰狼追上了,突然,从林子里又跳出一只兔子,它一边跑一边冲着大灰狼喊①喂②笨狼③快来追我呀④噢,原来是兔妈妈。兔妈妈飞快地跑着,引开了大灰狼。

小兔子躲在树后,难过地低着头,心里对这条长尾巴失望极了:讨厌的长尾巴,差点儿要了我的命!原来的尾巴多好啊,轻轻的、软软的,跑起来可真带劲儿。对,真正有用的,才是最美的。我找袋鼠去!

小袋鼠和小兔子找到对方,迫不及待地换回了自己的尾巴。从那以后,它们都不觉得自己的尾巴难看了。

【1】文章出现了( )( )( )( )四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 )( )

【2】请把第四自然段缺少的标点符号写在方框里。

【3】小袋鼠和小兔子换了尾巴后各自遇到了什么麻烦?请用“_____”画出小袋鼠遇到的

麻烦,用“着重号”画出小兔子遇到的麻烦。

【4】兔妈妈引开大灰狼后,小兔子很难过,请你用“﹏﹏”画出描写它心里想的内容,并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当时的心情,这个词语是(   )。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真正有用的,才是最美的

B.长尾巴和短尾巴各有各的好处

C.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老是对自己不满意

【6】你对自己哪方面不满意?如果有机会让你跟其他人互换一下,你愿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文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赵州桥的(   

A.长度、宽度、桥墩、桥身设计

B.长度、宽度、建筑材料、桥身设计

C.长度、宽度、桥身设计

D.长度、宽度、拱形桥洞

【3】“这种设计”具体是指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

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和情感变化历程给小标题排排队。

_____沙漠旅行结束,小骆驼感到很自豪。

_____小骆驼告诉了妈妈。

_____小红马对小骆驼说了一番话,小骆驼觉得很委屈。

_____骆驼妈妈带小骆驼到沙漠里行走,小骆驼很担心。

18、改为陈述句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下列病句。

(1)足球比赛对爸爸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发现苹果、橘子、西红柿、柚子等水果营养价值高。

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在湖边的草地上跑尽情地。(2处语病)

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要求:你和小伙伴们玩过什么新奇的游戏?哪一次游戏让你最开心、印象最深刻?想一想,请以《那次玩得真高兴》为题目把那次玩游戏的经历写下来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