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衢州中考三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接踵而至     不功自破     忸怩作态     不省人事

B.言不及义     相辅相成     自惭形秽     经世奇才

C.形消骨立     李代桃僵     名副其实     销声匿迹

D.原驰蜡象     袖手旁观     不屑置辩     矫揉造做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的玉米产量较去年比,整整下降了一倍。

B. 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致。

C. 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D.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3、下面画线句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句的是()

A.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B.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尾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tuì)  尴(gà)   酝(niàng)  静( mì)

B. 笑(lì) 别(jué) 妹(zhí)   斜(qī)

C. (shà)   临(nì)   浴(mù) 脸(xiá)

D. 打(chuí) 锡(báo) 确(zǎo)   众目睽(kuí)

5、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不可思议   徒劳无获   夺眶而出   精疲力竭

B.萎缩不前   耀武扬威   姗姗来迟   念念有词

C.疲惫不堪   鲁莽大胆   语无伦次   踉踉跄跄

D.步履蹒跚   白雪皑皑   海市蜃楼   精打细算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C.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高度赞美了他们顽强奋斗的精神。

D.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野草》,散文集《呐喊》,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等。

7、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词多义是汉字的突出特点。例如“适可而止”的“适”表示“恰好”的意思,“ ”的“适”表示“去,往”的意思。再如“化险为夷”的“夷”表示“平坦,平安”的意思,“ ”的“夷”表示“平常”的意思。又如“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爽”表示“舒服,畅快”的意思,“   ”的“爽”表示“差错”的意思。因此,学习汉语必须关注一词多义的现象。

A.无所适从 鄙夷不屑 毫厘不爽 B.削足适履 鄙夷不屑 屡试不爽

C.削足适履 匪夷所思 毫厘不爽 D.无所适从 匪夷所思 屡试不爽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卖油翁》完成各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射于家圃(尝:品尝)

B.但手熟(尔:同“耳”表示罢了)

C.有卖油翁担而立(释:放下)

D.以钱其口(覆:盖)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虚词用法和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取一葫芦置于地/蒙始就学

B.徐杓酌油沥之/蒙辞军中多务

C.以我酌油知/大兄何见事晚乎

D.有卖油翁释担立/结友

(3)翻译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4)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鲜明,请任选一个人物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与朋友相遇,“各如萍”的情感内涵与文天祥“身世浮沉雨打萍”略有不同。

B.诗人综合运用了对比、比喻、借代等多种手法,使情感表达鲜明、生动。

C.诗人人生起伏跌宕,但仍然寻“春”赏“月”,追求美好、诗意的生活。

D.颔联描摹心理,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历经沧桑、年华蹉跎、辛酸悲苦的形象特点。

【2】诗歌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综合性学习

班级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任务。

(1)交友之道——分享相关的成语。

示例:肝胆相照、情同手足  补充:   (补充两个)

(2)展示自我——与朋友交往中我们可以运用微信或QQ的个性签名表达自己心情、性格、爱好、特长、志趣等。(要求:语言精练,内容健康,可引经典,也可自创。)

示例1: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示例2:奋斗吧,改变不了起点,但可以改变终点。

我的个性签名: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五岭逶迤腾细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七律·长征》

(2)红军都是钢铁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萧华《四渡赤水出奇兵》

(3)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4)《泊秦淮》中表现在国运衰微的时候,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过零丁洋》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请根据下面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情节片段回答问题。

他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同志们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的。他们为那些出生即贫贱、落地便为奴的人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他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墓。

选段中的“他”是 __________,主要表现他_________的品质。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喜鹊在枝头

魏丽饶

①寒冬腊月走在北京的山路上,一颗野果,带我进入一个鸟的世界。

②这次来北京出差的目的地,是市郊的一家壁纸厂。下车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颇为偏僻的地方。道路两旁是山,山后面还是山。按照导航提示,还有约两公里的路程。

③空气很冷,山间静幽幽的,只有行李箱在路面上滑出闷声闷气的隆隆响。突然不知从哪飞来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它落在我前面不远处,轻巧地跳跃着往前走,时不时回头看我一下,喳喳叫两声。有这样一个可爱的伙伴,我一时忘记了疲惫和寒冷。

④这是一只极有分寸的可爱生灵,它不紧不慢,始终和我隔着一段距离,但又保持互动。我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让行李箱的动静尽可能轻缓,生怕把它吓走。但喜鹊(             )并不领情,转过身别着小脑袋不解地看我一眼,然后扯开翅膀倏地飞走了。我心头顿时一阵失落。回望来路,不知不觉间,已经将下车的站台落在了另一座山头。

⑤“喳,喳喳,喳,喳喳喳……”一连串喜鹊叫声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像是在空寂的山林里点燃一挂炮仗。这叫声不依不饶,我停,它也停,我走,它又起。刹那间,一道黑影从我眼前划过,又一只喜鹊落在三五步开外的柏油公路上,也是黑白相间,但我不确定它是不是刚才的那只。这次它动作轻灵且友善,很快我便明白了它的心思,是想带我去一个地方。

⑥在那里,矗立着一棵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柿子树。枝头(             )不见树叶,沉甸甸的果实将树枝压得很低。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这里是鸟雀的天堂,有喜鹊,白头鹎,还有一些鸟儿我叫不上名。它们的歌声此起彼伏,交织一片。

⑦那只花喜鹊不再理我,而是全神贯注于枝头的一颗红柿子上。它的动作不慌不忙,很有章法。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观察一阵儿,挑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连啄四五下,再把喙埋进果肉深处,美美地吸食一通。然后抽身出来跳到另一根枝上,瞅准柿子的另外一面,如法炮制。渐渐地,它便有些忘我了,脑袋已经顺着柿子转了半个圈儿,仍不肯松口。直到整颗果子吃得只剩下小半个壳儿,它才像打完一场胜仗似的,酣畅地歇口气儿,果断转移了阵地。如是观察几次,我才明白鸟雀们对一颗野果的良苦用心。它们之所以分两头入手,又四面夹攻,是为了让果子在被啄食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掉落。嗬,多么聪明的小家伙!

⑧“姑娘,您这是干什么呢?”

⑨“看鸟。”回话的同时,我不舍地收回视线。一位老人,从树林里走出来。从他臂上戴着的袖章得知,他是这片山里的防火员。

⑩老人(             )早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从树上的柿子说开去。原来,这片山上有很多柿子树,每年结了果子几乎无人采摘,就任由其自然生长、掉落。即便是沿公路边的树,有人来打柿子的时候,也会特地在枝头留下一部分。

“为啥?”

“留给鸟儿们过冬。”

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眼神慈祥而温柔。我的心为之一动,进而联想到一树枇杷。

我以前工作的地方,在上海康平路上的一幢老洋房内。院角有一棵不小的枇杷树。每年五、六月份,一串串鹅黄的枇杷果攀墙而出,令人垂涎。眼看着果子日渐成熟,院主人却从不急于采摘,而是悠然地坐在二楼的阳台上,静看鸟儿们你来我往争相分食。原来,这才是一颗果子在大自然中,自得其所的方式。

人类的友善,让鸟儿亦通人意。刚下车我便得到一只喜鹊的陪伴和热情,该是一种幸运,也许它正将我引向一帆风顺。

老人伸手摘下一颗柿子递给我:“姑娘,尝尝?”

我迟疑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

“尝一个。不然您咋知道鸟儿们吃的是什么滋味儿!”

从柿子树上落下来的阳光,斑斑驳驳照在老人的脸上,他笑得那么爽朗。在那张热情的笑脸里,我恍然感受到了鸟儿的心情。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02月26日)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几乎       似乎       大概

B.似乎       大概       几乎

C.似乎       几乎       大概

D.大概       似乎       几乎

【2】仔细阅读第③—⑦段,完成下面的内容梳理。

____________________→放慢脚步减轻动静,“我”生怕吓走喜鹊→____________________→再次遇到喜鹊,“我”明白了它的心思→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

【4】第段内容是否多余?请说明理由。

【5】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和选文内容,简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链接材料:

韩国北部有一个柿子园,农民们总会在枝头留下一些熟透的柿子给这些精灵。一些游人经过这里时说,这些又大又好的柿子,不摘真可惜。农民们则回答,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留在树上的柿子吸引了许多过冬的喜鵲,直到春天也不肯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

14、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学会自我快乐

流沙

①我一直努力地向我11岁的儿子学习。

②他说数学要考95分,结果考了96分,狂喜,高兴得差点在地板上打滚了。我问他:“全班平均分是多少?”他说:“94分。”我说这有什么好高兴的,但他仍然很高兴。

③我称之为“自我的快乐”。

④“自我快乐”,说白了就是_____________。

⑤要做到“自我的快乐”其实很难。许多人不开怀、不高兴,最初并不是对自己取得的成绩不满意,而是与别人比较后,马上就排山倒海般地不快乐了。譬如这个月发工资,发现涨了500元,你很高兴。后来一看别人,竟然涨了600元,你就会想:“凭什么他能涨600元,而我不能?”结果是涨了500元工资,不仅没有带来高兴反而带来烦恼,真是对不起这涨上去的500元。

⑥快乐大抵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在一个人(  )的心情中流逝的。

⑦有人问阿里巴巴的马云:“你的事业如此成功,是不是有更多的时间在家喝喝咖啡,阳光好的日子打打高尔夫球?”马云说:“这怎么可能!一个做企业的,身上永远穿着一件叫责任的衣裳,穿上了就脱不下了。工作和生活不可能绝对分开,我在家的时候仍在想着工作,否则,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职场人。”

⑧原来缔造财富传奇的马云也没有“自我的快乐”,天天背着“责任”上路,以“企业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

⑨显然,这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甚至已是一种道德规范。

⑩我们从不苟同“自我的快乐”,总是要求“个人的快乐”要与“集体的快乐”紧密联系起来,如果你很快乐,但没有把这种快乐放到集体中去考量,这叫“不地道”;如果一个集体不快乐,而你独自快乐,那就叫“不道德”。这个社会不赞同也不支持“自我的快乐”,而是要求人人“风声雨声,声声入耳”。

在我的家乡,有句话一直让我受益无穷:“虾有虾路,蟹有蟹路,田螺没路,原地打圈儿。”这话的意思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乐子。自成一体,自我生存,乃是自然之道。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人不能主导自己的快乐?不能像虾啊蟹啊田螺啊这样自成一体,有自己的活法?为什么要用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标尺,一天到晚去量去称,然后才决定自己该不该快乐,或者自己快乐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了?

真的是有些荒唐。

现代派诗人穆旦和妻子在新中国成立后冲破重重阻力,从美国回到祖国,想用文艺报国。他来到南开大学,一心扑在翻译国外文学大家的作品上,希望中国人能更多地读到世界文学名著。但后来国内风云变幻,“运动”不断,他不停地被审查,最后被罚在校园扫楼道、厕所。有一年,他在美国的同学回国看望他,得到的是“外宾”礼遇,有专人招待,住在宾馆里。穆旦去宾馆看望老同学,相谈甚欢。穆旦的子女们很不理解父亲,他们抱怨:“你当年为什么要回国?如果留在美国,就不会扫厕所,而是像你老同学一样作为贵宾住宾馆了。”

但穆旦有自己的快乐,无论是被叫去交代问题写检查,还是扫完了楼道扫厕所,他回到家后吃了饭,就铺开稿子翻译作品,译出了好句子还会把全家人召集起来给大家念上一段,非常自得,非常快乐。他没有等来命运的春天,就因心脏病突发过世了,死时才59岁。

但穆旦的子女们从来没有看到父亲在那段时间不快乐,甚至都不知道父亲为何晚上喜欢伏案工作到深夜。穆旦的命运,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个悲剧。但在他的世界里,他是快乐的,因为他有“自我的快乐”。

“自我快乐”背后其实就是“自我价值”,而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在漠视这样的“自我价值”。所有人似乎都被驱赶到了“赛场”,要求大家一起奔跑,然后告诉大家,只有那个最先到达终点的人才有资格快乐。

但是为了一个人的快乐,却牺牲了那么多人的快乐。那些跑在后面的、成绩不佳的,难道就没有资格快乐?

(有删改)

【1】从全文的论述来看,下列填入第④段横线上最正确的一项是(  

A.自我认可后的一种心理感受。

B.取得成绩后的一种新的期许。

C.驱散了忧虑后的自我陶醉。

D.不计较成败得失的自我满足。

【2】填入第⑥段括号中的词语,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抑郁

B.纠结

C.矛盾

D.烦恼

【3】作者在论述“学会自我快乐”的过程中列举了大量的反面例子。请你依次概括前三个反面例子,并分析产生三个反面例子的本质原因。

第一个:______;第二个:_____;第三个:_________;

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揣测穆旦在“逆境”中的快乐感,用恰当的文字表述出来。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请以“我为____________________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补全题目,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