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瘫痪(huàn) 捶打(chuí) 仿膳(shàn) 暴怒无常(bào)
B. 沉寂(jì) 整宿(xiǔ) 鲜血(xuè) 絮絮叨叨(xù)
C. 豌豆(wǎn) 憔悴(suì) 央求(yāng) 翻来覆去(fù)
D. 淡雅(yǎ) 烂漫(màn) 安慰(wèi) 泼泼洒洒(pō)
2、请选出对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C.教学/相长也。
D.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克服一切困难。
B. 《纪念白求恩》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有机结合。
C. 《植树的牧羊人》可以看作是一篇记事散文,在叙事方面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采用第三人称的视点。
D. 诸葛亮写《诫子书》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品德,表达了他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低声向妈妈哀求说:“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B.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C.和他(邓稼先)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D.在学校创新作文比赛中,李明的《心中的温暖》一文,构思别有用心、选材新颖典型,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5、下列各项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门框/眼眶 胸脯/哺育 侮辱/深恶痛绝
B.秩序/迭起 殷红/嫣然 迷茫/锋芒毕露
C.挚爱/炽热 茉莉/抹杀 粗拙/相形见绌
D.校对/地窖 霹雳/荒僻 卓越/踔厉奋发
6、下面语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钟南山,他以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奔赴疫情第一线,鞠躬尽瘁( ),力挽狂lán( ),是当之无愧( )的“无双国士”。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zhuó( )越,他被授予了“共和国勋章”。
A.cuì 斓 kuì 着
B.cù 澜 guì 着
C.cuì 澜 kuì 卓
D.cù 斓 guì 卓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凛冽(lǐn) 蔚蓝(wèi) 修葺(qì) 仙露琼浆(qióng)
B.迸溅(bèng) 吟唱(yíng) 幼稚(zhì) 海市蜃楼(shèn)
C.堡垒(lěi) 嗥鸣(háo) 秩序(zhì) 祸不单行(háng)
D.监督(dū) 累赘(léi) 山涧(jiān) 心有灵犀(xī)
8、【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橼。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面工省也。
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西北隅,雉堞(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毁坏)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汲取)江濑(沙滩上的流水),幽阒辽夏(远),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畚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宣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己。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节选自王禹俩《黄冈竹楼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之 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 其 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C. 而 潭西南而望 人不知而不愠
D. 以 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2】划分句子节奏。(三处)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
【3】选出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文作者都是被谪,前者到野外寻景,后者在城边作楼。
B. 两文作者都是借景抒情,前者借小石潭的景色,后着借竹楼周围景色,书写内心感受。
C. 甲文作者写景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突出小石潭的幽静清冷。
D. 乙文作者生活很是悠闲惬意:听雨,鼓琴,吟诗,下棋,投壶,看书,喝酒。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5】两文都是作者在什么情形写的?抒发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9、阅读上面诗词,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①,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①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1)“月”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具有丰富的意蕴。“月是故乡明”中的“月”寄寓了作者对____ 的思念;而“明月何曾是两乡”更多寄寓了作者对_______ 的思念。
(2)阅读诗歌要带着想象。“接天莲叶无穷碧”中的“接”仿佛拉近了天与地的距离,写出了_______。而“沅水通波接武冈”中一个“接”化远为近,为下文“_______”交代了空间上的理由。
(3)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正说”,王昌龄的“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反说”。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正说”“反说”的理解。
10、专题实践
(1)请写出有关狼的两个成语或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狼,犬科,耳竖立,尾下垂,性凶残,往往结群伤害禽畜。
——《汉语言大词典》
材料二:在许多情况下,狼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或者饥饿、生病,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
——《科技文萃》
材料三:1907年美国凯巴伯高原一片葱绿,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可常常被贪婪的狼暗算。当地人恨透了狼,用了25年的时间,消灭了狼和一切鹿的天敌,凯巴伯高原成了鹿的“自由王国”,鹿大量的繁殖。不久,鹿吃光了所有能吃的绿色植物,整个高原,绿色消退,枯黄蔓延……后来美国很多地区开始了“请回狼先生”的工程。
——《作恶的鹿与冤屈的狼》
材料四:一个猎人说:“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的缩短,母狼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急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掉了。我击毙了母狼,又在一堆干骆驼粪中找到了两只小狼。我才恍然大悟,那只母狼是为了保护它的幼崽,爬坡延迟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并用全力向相反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
—— 《母狼的智慧》
结合《猎人与狼》,就链接的四则材料,以及你所知道的有关“狼”的知识或故事进行探究,多角度阐述你对“狼”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杜甫《月夜忆舍弟》一诗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人们美好祝愿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岱《湖心亭看雪》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描绘出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雪夜图。
(4)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12、(语段一)
一个可怕的、不可逾越的障碍,默默地出现在道上,挡住了他的路。母亲和达雅悲痛到了极点,他本人却很冷静,暗暗下定了决心:“应该再等一等。要是真的不可能再前进,要是为恢复工作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被失明一笔勾销,要是重返战斗行列已经不可能——那就应该了结了。”
【1】选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
【2】选文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完原著,请概括说说主人公是怎样炼成钢铁战士的?
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信任
余显斌
①他一个唿哨,在积雪的旷野打着旋子,远远传开。随着口哨声,远处一个红点跳动着,跌跌撞撞滚来,越滚越近,是只小小的狐狸。
②小狐狸毛茸茸的,如一个小小的红线团,额头有指肚大一块白毛,珍珠一样。这是只才出生不久的狐狸。它胖乎乎的,蹲在他面前,一双亮亮的眼睛望着他,眼睛里跳跃着喜悦、快乐和顽皮。
③它知道,他拿了可口的食物。因为,从第一次遇见他,直到现在,他都这样。果然,他笑笑的,手一扬,竟然是它最爱吃的鸡肉,它跳起来去抢。他呵呵笑着,摸着它的头道:“别闹别闹,放好了吃。”为了避免被雪弄脏,他拿块油纸铺在地上,放好鸡肉。肉一放下,小狐狸就扑过来,使劲嗅着,流着哈喇子,呱唧呱唧吃起来。
④半只鸡吃完,它小小的肚皮胀得鼓鼓的,更像个毛茸茸的线团了。
⑤接着,它抬起头,亮亮的眼睛期待地看着他。它知道,接下来,他会逗它玩,带着它跑,这些,从相遇到现在,也从没断绝过。也因为如此,它从一只生性胆小的小狐,变成了只爱亲近人的小狐。果然,他拍拍它的头,在雪地跑起来,快活地笑着。它跟着跑,一路翻着跟头,发出稚嫩清脆的叫声。两个点,一红一黑,在雪地翻滚着。玩得差不多了,他喊一声:“回了!”一挥手,走了。小狐狸舍不得,跟着他,轻轻叫着撒娇,好像没玩够似的。一直到他走远了,不见了,小狐狸才回过头,回到自己隐秘的洞穴里,偎依着母亲,做起香甜的梦。
⑥一直这样,大概两个月吧。
⑦那天,雪特别大,四野皆白,小狐狸没吃的,饿得叽叽溜溜叫。老狐狸也饿得浑身发软,几次,小狐狸跑出洞,又失望地哼哼叽叽跑回来。上午时,雪地响起一声唿哨。小狐狸一听,乍了下耳朵,跌跌撞撞跑出来,球一样滚到他面前,扯他的裤脚,跳起来,抢他羊中的鸡肉。他笑骂:“馋东西,饿坏了。”他把肉放好,很大一只烤鸡。小狐狸扑过去,流着口水,摇摆着脑袋撕咬着。
⑧这时,那边土坎上,一只狐狸露出头,是那只老狐狸。它小心地看看,小狐狸正在大快朵颐。肉的香味,远远飘来,它也流出了口水。它小心地爬上土坎,一步一步靠过来。它可能清楚,自己一身火红的皮毛太珍贵了,会引来无数的贪婪和阴谋,所以不得不小心。刚走几步,“哐”的一声,它的脖子被夹住了,是个钢夹,钢夹力道很大,传来骨头碎裂声,还有老狐狸惨叫翻滚声。
⑨这夹子,是他下的。
⑩夹子必须有一定重量,机关才能绊动:小狐狸不行,老狐狸恰好。他要的,是老狐狸的皮子。这样的皮子,想要猎到,势如登天。因此,市场价忒好,几万元一张。小狐狸的太嫩,没人要。因此,他想了这么个办法。
⑪小狐狸停住了,抬起头,眼光中,一片迷蒙疑惑。
⑫那只老狐狸的皮,他卖了三万多。他笑笑,数着票子。他知道,还有一个三万元在山林里等着他:一年后,小狐狸就会长大。
⑬一年一晃就过去了。
⑭他上了山,果然看到了那只长大的小狐狸,皮毛比它母亲的还红还净,额头那块白毛,仍像珍珠一样;但眼光变了,不再纯蓝,而是闪着白白的光。显然,它也认识他,蹲在那儿,长长叫了一声。
⑮他已跟踪它几天,办法用尽,也无法到手。
⑯他举起猎枪。
⑰它一跃跑了,雪地里一条红线,弯弯曲曲,弹弹停停。他打不中,就追。
⑱雪很厚,狐跑起来有些艰难,他看着就要追上,猛扑过去。那只狐一拐,转了个弯。他扑空了,只听“咵”的一声,接着一声惨叫,他晕了过去。
⑲醒来时,他的一只手已断。
⑳这山里,下夹子的人很多,他中了别人的一个夹子。
【1】第⑩段中写到“因此,他想了这么个办法”,他想的是什么办法?结合前文概括作答。
【2】按要求完成题目。
(1)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赏析句子。
他呵呵笑着,摸着它的头道:“别闹别闹,放好了吃。”为了避免被雪弄脏,他拿块油纸铺在地上,放好鸡肉。
(2)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小狐狸一听,乍了下耳朵,跌跌撞撞跑出来,球一样滚到他面前,扯他的裤脚,跳起来,抢他手中的鸡肉。
【3】小说中多次写到雪,有何作用?
【4】小说以“信任”为标题有何含意?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14、细水长流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⑨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1】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
【4】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
15、每个人成长的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无论怎样,经历过便是一种财富,如果让我们重新走过,我们仍不会感到后悔。
请以“我不后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