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素在《人类的认识》里写了首搞笑的诗:自然和自然律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降生”,结果一切都豁然开朗。好景不长。魔鬼喊了一声, “嘿!让爱因斯坦降生”,于是又恢复了原来的情况。这里所指的分别是牛顿与爱因斯坦的哪项成就
A.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B.万有引力定律与电磁场论
C.近代力学理论体系与二项式定理
D.天文反射望远镜与光电效应
2、中华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遗址是( )
A.临潼姜寨遗址
B.红山文化遗址
C.襄汾陶寺遗址
D.良渚文化遗址
3、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这一论述
A.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发展
B.旨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C.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序幕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4、下表所示为《大明律》中关于家庭关系的部分规定。由此可知,该法律( )
凡立嫡子违法者,杖八十。其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得立庶长子。不立长子者,罪亦同。 |
凡卑幼,殴本宗及外姻缌麻兄姊,杖一百……若尊长殴卑幼,非折伤,勿论。 |
凡外姻、有服、尊属、卑幼共为婚姻,及娶同母异父姊妹,若妻前夫之女者,各以奸论。 |
A.维护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B.以严刑峻法维护专制统治
C.构建了和谐的家庭关系
D.强调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
5、1815年拿破仑军事上彻底失败,西欧各国终于脱离了法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控制,它们试图摆脱法国法律的控制,然而人们不久就惊异地发现,消除《法国民法典》已有的影响竟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表明,《法国民法典》( )
A.成为欧洲各国的通用法
B.是一种经典的法制模式
C.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
D.因军事扩张而急速推广
6、公元633年,自阿拉伯半岛北部各部落迁往埃及的阿拉伯人就达1.2万人,在埃及的阿拉伯驻军和随军家属也有4万人之多。到750年,仅移民到埃及的阿拉伯盖斯族人就达到了3000户。这一现象( )
A.促进了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B.是阿拉伯人军事扩张的产物
C.中断了埃及的社会发展进程
D.是伊斯兰教不断传播的结果
7、三国时期鱼豢著《魏略》记述“(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材料中所述现象表明,氐人
A.建立政权已经统一北方地区
B.充分了解汉族典章制度
C.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D.逐渐改变传统生活习惯
8、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
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10、秦代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名位在御史大夫之上,然而御史大夫所拥之实权,却比丞相大得多,其职司范围不仅限于“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还掌管全部律令。秦朝这制度设计体现了( )
A.三公之间的权力斗争公开化
B.皇帝失去对三公权力的掌控
C.权力分割与牵制的政治权术
D.君主专制必然导致权臣专权
11、下图为隋朝粮仓分布示意图,据图可知当时( )
A.粮食主产区分布于江南地区
B.国家仓储制度完善管理严格
C.仓库设置都集中在首都地区
D.运河开通便利物资运输储藏
12、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实际上“是一种没有节制的自由散漫的无政府状态的管理形式,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的雅典民主,不过是穷人的权利不断上升并压迫富人的历史。这说明古希腊的民主实践( )
A.维护了平民阶层的利益
B.存在着严重的舞弊现象
C.有利于公民权利的落实
D.背离了民主政治的初衷
13、下图所示为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征收量。( )
(注:1担=50千克)
据图可以推知陕甘宁边区
A.农民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
B.有效地应对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C.土地改革调动生产积极性
D.彻底打破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14、公元前5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主要城市之间修筑大量“御道”,并定期派巡查员检查维护,便利军队和官方人员通行。在“御道”每隔20公里左右设置驿站,信使通过驿站依次传递文件,最快可在12天内横跨2500公里的距离。帝国“御道”和驿站的修建( )
A.旨在对抗亚历山大入侵
B.扩大波斯帝国统治疆域
C.完善了官僚体系的建设
D.推动不同地域文明连接
15、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欧洲新涌现的国家如瑞典、荷兰共和国等,也得到了法国、奥地利等老牌大国享受的礼遇。凡是国王一律称为“陛下”,凡是大使一律称为“阁下”。这彰显了( )
A.自由民主的启蒙观念
B.欧洲国家至上的理论
C.废除等级体制的理想
D.主权国家平等的理念
16、在人性问题上,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只有礼法仁义才能“化性起伪”,使人改恶向善。这折射出荀子( )
A.背弃儒家基本主张
B.为贵族政治做辩护
C.最早提出以法治国
D.具有现实主义倾向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来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这一措施的推行( )
A.减少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B.保证了社会公平的实现
C.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消弭了经济危机的危害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
19、晚清时期,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选项中,列强侵华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越南条款》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
20、元代行省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议结果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B.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
C.行省所握权柄颇重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21、近年来,中国在伊朗、叙利亚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积极探索解决办法。中国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推动和倡议“一带一路”建设,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这表明我国( )
A.重视睦邻友好外交
B.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建设者
C.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D.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22、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矛盾
23、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请问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期(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24、南宋都城临安万物汇集,各行各业热闹非凡。相同的行业,往往集中于一条街巷之中,以致于这些街巷有了类似今天的“珠宝巷”“米市巷”等称谓。这反映了( )
A.门第观念淡化
B.小农经济瓦解
C.人身控制加强
D.城市商业繁荣
25、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 儒学地位 | 时代背景 |
孔子 |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
秦始皇 | 2 | 4 |
1 | 独尊儒术 | |
朱熹 | 3 |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
26、兴起
(1)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
(2)主要阵地: ______和《新青年》杂志。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______、鲁迅、钱玄同。
27、农耕和畜牧的出现
(1)时间:大约1万年前。
(2)表现
农耕 | 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是小麦、________的原产地。 东亚:黄河中上游、长江中下游分别是粟和________的发源地。 中美洲:是________、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
畜牧业 | 原因:农耕和定居生活的出现 |
①西亚:距今约9 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 ②中国:距今约8 500年前,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________的居民也饲养猪和狗。 ③南美:距今约6 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________ |
28、宋朝是中国古代________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________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29、中华文化对亚洲的影响
(1)文字:各国在____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2)思想: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____;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3)制度: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7世纪,日本实行____,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____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4)科技: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____、西亚及欧洲。
(5)其他: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____、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6)移民: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____,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____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30、影响(评价):对___________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构成中国早期_________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31、社会阶级结构: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______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__________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32、列宁主义的形成:形成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________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
33、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建立 | 618年,李渊在________称帝,建立唐朝。 |
唐朝的繁荣 |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吸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武周:武则天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
民族关系 | (1)突厥:先后出兵灭东突厥和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2)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吐蕃赞普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3)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
34、桑海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到极盛,主要表现在________
①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②攻灭埃及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
③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④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主要力量
35、三大发明的成就和影响是什么?
36、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何发达?
37、北宋时期门第观念减弱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
38、清末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是怎样的?
39、推动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