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通化中考二模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公元7-10世纪,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移到非洲东海岸,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也随之传入,这里民族文化交融、商业城市逐渐兴起。这表明

A.非洲中古文明发展程度高

B.外来移民促进东非社会转型

C.东非中古文明具有开放性

D.文化交流延续东非古代文明

2、近些年来中、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在角逐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矛盾与利益摩擦。这刺激了各国人工智能科学家、工程师们竭力为本国利益去做出前沿高端的成果,在历史“合力”中谱写人工智能新时代。这说明(     

A.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决定国家的发展前途

B.国际关系恶化根源于人工智能竞赛

C.国家科技水平集中体现在人工智能领域

D.人工智能研究竞赛蕴含着家国情怀

3、明朝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并在沿线设置军镇,号“九边”;而清代却是大肆修建喇嘛庙,借以笼络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因此得了一句俗语:“明修长城清修庙。”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的民族政策更具有实效性

B.清朝的民族政策放弃使用武力

C.明清王朝的举措都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民族政策

D.体现了明清采取防御和怀柔两种不同的民族政策

4、明代中后期到清代,江南戏曲书籍印刷与刊行的数量迅速增加,“所制活板,甚精密,不数日而印本出”。明清江南书贾还采取异地办刻书坊的做法,在广东偏远地区聘用劳动力刊刻书籍,经常“携书入粤,售于坊肆,板成未下墨刷印,即携旋江南,以江纸印装分售,见者以为苏板矣”。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当时江南地区(     

A.民众娱乐方式多元化

B.印刷技术得到提高

C.专业化市镇逐渐发展

D.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5、下图为庚子年的战争时事木版画《天津城埋伏地雷董军门大胜西兵图》。该木版画可以用于研究(     

天津城埋伏地雷董军门大胜西兵

A.太平天国运动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1948年,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在议会演讲中强调:苏联的威胁,意味着西欧团结的时机成熟了,“与英联邦和欧洲的海外领地进行紧密合作……这些海外领地是初级产品的出产地,他们拥有原料,食品和资源,将为殖民地自身、欧洲和世界带来好处。”这一观点表明英国(     

A.试图利用西欧维护自身国际地位

B.致力于开辟世界殖民市场

C.积极参与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

D.拉拢欧洲反对美国的霸权

7、学者陈旭麓认为某场战争“对于中国来说, 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8、1913年,康有为在《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一文中指出:“仁义礼智忠信廉耻,根于天性,协于人为,岂有新旧者哉!……欧美之贤豪,岂有离此德者哉!……孔子之道,凡为人者不能不行之道。”由此可知,康有为主张(     

A.存伦常于共和时代

B.儒学是中国特有文化

C.用孔教改造国民性

D.尊孔复古以复辟帝制

9、下图是 1933年王直在瑞金街头土墙上创作的《送郎上前线》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该作品的创作旨在(     

A.保证土地革命胜利

B.调动群众的革命参与热情

C.创建抗日民主政权

D.促进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0、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     

A.南京

B.上海

C.天津

D.广州

11、有学者在研究新文化运动时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与根深蒂固的自我压抑习性进行战斗;这种习性乃是由家族权威而非神权专制所支持……要将中国从数个世纪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纲常名教中解放出来”。该学者意在(     

A.表明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礼制的目标

B.说明国人思想的愚昧与落后

C.强调思想解放与救亡图存的紧密联系

D.抨击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12、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儒、释、道三教并行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政治制度日益完善

D.佛学诗词的兴盛

13、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一块石碑上雕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穿长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在同时期的雕刻中还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情况表明苏美尔地区(     

A.迈入奴隶社会

B.早期国家诞生

C.最早进入文明时代

D.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1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经历多阶层之变动,并对其演变进行了如下的分期(见下表)。以下选项中,符合下表中社会演变分期之观点的是(     

表:中国古代社会演变分期

历史阶段

时期

封建社会

西周、春秋

游士社会

战国

郎吏社会

两汉

门第社会

魏晋南北朝

前期科举社会

唐至宋以前

后期科举社会

明清

A.古代社会的阶级演变以士为中心

B.贵族血缘政治影响社会的变化

C.皇权专制为核心的权力分配原则

D.官员的选拔影响专制集权统治

15、1522年,葡萄牙向西班牙提出抗议,认为其船队进入香料群岛摩鹿加侵犯了葡萄牙领土,西班牙予以回绝,双方各执己见。1529年,两国依靠地图学和航海经验最终签订条约,划出了一条纵贯太平洋的分界线,纷争暂时得以平息。该条约的签订(     

A.是欧洲均势外交的体现

B.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开始

C.确立了国家主权的原则

D.加深了对全球整体性的认识

16、吕思勉在《中国简史》中说:“秦汉之世,是我国对内统一的时代,亦是我国向外扩展的时代。中国……的统一,完成于此时。历代开拓的规模,亦自此时定下。”汉武帝“向外扩展”的史实是(     

①任用卫青、霍去病对匈奴发动三次较大战争   ②设立中朝

③推行均输平准                                               ④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明朝前期,中央为强化边疆治理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在东北,对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并在黑龙江流域设置机构对其进行管理。这个机构是(       

A.乌里雅苏台

B.乌思藏都司

C.奴儿干都司

D.澎湖巡检司

18、军机处设立之初军机大臣并无助手,随着事务增多,军机大臣开始配备得力助手(称为军机章京,官秩七品)帮忙处理文书。如表为军机章京所获荣耀,这反映了清代(     

清代军机章京所获荣耀

 

获得时间

依照礼制对应官秩

挂朝珠

雍正年间

五品以上

戴全红帽罩

乾隆三十五年

三品以上

穿貂褂

乾隆三十七年

三品以上

A.军机处内部实现了分权与制衡

B.军机处逐渐成为专制皇权隐患

C.中枢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D.权力机构设计兼顾集权与效率

19、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20、下表为己发掘的史前城址的粗略统计。

地区

数量

华北平原

15座

河套平原

4座

四川盆地

5座

两湖平原

5座

钱塘江流域

1座

该表最适合用于说明(     

A.黄河流域文明领先长江流域

B.早期文明多源发展的特征

C.生产力进步推动城市的产生

D.区域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

21、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     

A.“相生相胜”

B.“工商皆本”

C.“知行合一”

D.“格物致知”

22、1876年,《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表多篇文章,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普遍认同

C.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

D.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23、距今约7000年的河北磁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如图所示为其中部分。该遗址还发现了两座均为半地穴式房屋地基遗址以及灰坑468个,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有粟灰堆积,厚度为0.3米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度有2米以上。据此推知,磁山文化时期(   

A.阶级分化现象明显

B.原始定居生活出现

C.农业经济十分发达

D.早期国家开始形成

24、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税收政策的结构框架图。该税收政策(     

A.废除了传统人头税

B.践行了仁政思想

C.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D.抑制了土地兼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原因

(1)“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⑩_______路线。

(2)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⑪________

(3)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和⑫_____________

(4)强调坚持贯彻⑬______方针。

(5)中共中央提出加强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

26、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年9月21日________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通过了《________》是新中国的________,具有________的作用

27、随着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__的松弛,______________遭到破坏,以之为___________的分封制也很难继续存在下去。

28、北宋________和南宋________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_____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2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性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________的国际新秩序——________-________体系

30、局部抗战开始________: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________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

标志着中国________的开始。

结果:日军占领沈阳城

31、________》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1)确定目标: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____________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发展与完善: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会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等制度体系,突出强调了___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3)特点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__________、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______层面民主制度同_______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②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4)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_________和巨大优势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_________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_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33、与突厥(战争→设置机构)

(1)东突厥:隋末中原动乱,东突厥南侵,________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________”。

(2)西突厥:高宗时灭亡西突厥。

(3)设机构: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________________,统辖天山南北。

(4)结局:8世纪中叶,安置在北方的突厥反叛唐朝被________所灭。从此,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了历史舞台。

34、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目的

措施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派___出任地方知州,设____管地方财政,转运使、四监司、通判从不同角度对各州进行监控。将____编入禁军。

为分散机构权力

在中央设____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行政权;____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北宋实行_____的方针,用_____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_____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归纳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活动对美洲人口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

36、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首选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37、结合史实,分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特点?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气息。

结合漫画信息和所学知识,给该漫画命制一个题目,并简要说明。(说明应包括漫画信息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39、填写下列欧美等列强对亚洲殖民侵略(16—20世纪初)的史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