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白山中考三模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是近代某次列强侵华路线示意图。这场侵华战争(     

A.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推动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下列的科技成就按照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郭守敬《授时历》          ②贾思勰《齐民要术》

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④孙思邈《千金方》

A.④③②①

B.④②③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3、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载:“车驾行在临安,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西门则引湖水入城中,以小舟散给坊市。严陵、富阳之柴,聚于江下,由南门而入;苏湖米则来自北关。”材料反映(     

A.城乡经济联系密切

B.政府规范商品贸易

C.苏湖已成产粮中心

D.市民用水依赖汴河

4、晚清朝廷重用了一大批洋人为官,涉及多个领域,成为一道光怪陆离的“特殊风景”。赫德于1863年被委以海关总税务司要职,执掌海关大权近50年;传教士李提摩太被授予头品顶戴;戈登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被授予从一品提督。这些现象主要说明晚清政府(     

A.大量引进西方优秀人才

B.努力适应外交近代化

C.具有半殖民地化的特征

D.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5、历史学家伯恩斯曾说:“君主们统治教会的野心最初是由罗马法的复活所挑起的,罗马法的原则是人们已经把他们的一切权利委托给世俗领袖。”这反映了(     

A.强化王权是罗马法的核心精神

B.罗马法的复兴推动西欧社会发展

C.商业发展是复兴罗马法的根源

D.教权和王权斗争推动罗马法复兴

6、习近平主席2014年在德国访问时指出:“历史上郑和下西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给予邻邦巨大帮助,交了很多朋友。”习主席这句话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的主要是郑和下西洋(     

A.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B.推动了对外贸易巨大发展

C.敢为天下先的时代精神

D.展示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

7、毛泽东说:“大别山各兵团没有站住脚,我们不敢开这个会,我也不敢讲这个话,不敢写这篇文章,不敢讲伟大的转折点......这篇文章要等一年半载再写。因为中原的部队站住了脚,胜利靠得住,现在我们要开会分析、估计,大胆地写文章,向全国人民号召,准备在几年内取得全国胜利。”毛泽东这一论断主要基于(       

A.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结

B.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C.民族民主统战线的建立

D.革命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8、日本遣唐使归国后大都被重用,如表为其中部分代表人物。这说明当时日本(        

吉备真备

归国当年被朝廷重用,促进日本模仿唐制进行礼仪、历法等方面的改革

膳大丘

在回国后,被天皇任命为日本大学寮助教,推动了日本奈良时代儒家学说的发展

大和长冈

在唐学习了十七年的律令刑制,成为日本律法界的权威,并与吉备真备共同修了律令二十四条

A.快速完成了近代化

B.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C.深受唐文化的影响

D.积极寻求对外扩张

9、1693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开的药无效。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于美洲的金鸡纳,康熙服用后疟疾速愈。这反映了(     

A.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B.康熙热衷推广西方文化

C.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

D.地理大发现后洲际物种的交流

10、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该遗址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不大,同时遗址还出土了几件埙(吹奏乐器)。这可以说明(       

A.该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B.姜寨人进入父系氏族阶段

C.它的居民间阶级分化较严重

D.农耕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

11、英国确立文官制度后,政府以法律形式禁止文官从事政治活动,要求文官在政治起落中严守“中立”立场。据此,英国的文官皆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不随政党竞争的胜负和政府的变更而进退。这一规定(     

A.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B.确保了文官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C.规范了政府中政务官的选用

D.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力

12、这座古城位于盆地的南端,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具有2700多年历史。古城模仿灵龟形状而建,城墙为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池有6座城门,东西各二,南北各一。这座“古城”

A.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

B.是著名商帮徽商的发源地

C.“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D.曾出现“三千烟灶九千丁”的繁盛景象

13、如表为外国资本、政府资本、民族资本在工矿企业、近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平均年增长率的情况。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时期

外国资本(%)

政府资本(%)

民族资本(%)

1894—1911年

15.98

14.36

14.99

1911—1920年

4.66

4.37

11.18

1927—1936年

13.89

11.76

14.28

A.列强资本输出日趋萎缩

B.政府资本占据主导地位

C.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D.民族资本在夹缝中生存

14、下表反映了党的革命纲领的重大变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中国共产党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克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中共“一大”纲领(节选)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纲领(节选)

A.正确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

B.发展成为独立成熟的现代政党

C.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D.科学解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5、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对中央诸司和地方府州发出政令,指挥其具体执行。安史之乱后,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将上述部分事务转由自身负责。这体现了

A.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B.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D.御史台成为行政机构

16、1947年3月起,美国要求联合国讨论希腊局势,被苏联否决。9月份,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份决议,暂不受理希腊问题。如图是针对这一事件的漫画,作者力图说明(     

A.欧洲急需美国进行大规模经济援助

B.希腊问题需要由国际社会集体协商解决

C.冷战已使国际秩序陷于崩溃的状态

D.美苏对峙影响联合国对重大问题的解决

17、唐代诗人皮日休曾撰诗评价古代某工程: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诗人认为该工程(     

A.促进了扬州发展

B.结束了国家分裂局面

C.推动了南北交流

D.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

18、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爆发后,贞德成为法兰西民族爱国主义的象征,这种爱国主义是法国赢得英法百年战争的关键,也为法兰西民族的统一在思想上准备了条件。据此可知,英法百年战争(     

A.推动了拿破仑统一欧洲的进程

B.结束了西欧大国间的混战局面

C.是法兰西民族国家形成的根源

D.促进了法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19、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A.求富救国

B.实业救国

C.以商救国

D.富民救国

20、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及孝惠委机,吕后摄政,班史立纪,违经失实。何者?庖羲以来,未闻女帝者也……牝鸡无晨,武王首誓;妇无与国,齐桓著盟;宣后乱秦,吕氏危汉:岂唯政事难假,亦名号宜慎矣。张衡司史,而惑同(司马)迁(班)固,元平二后,欲立为纪,谬亦甚矣。”这反映出,刘勰(     

A.注重了历史文献的运用

B.遵循客观事实的标准

C.继承了司马迁史学精神

D.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

21、魏晋南北朝时期,任官者的官品必须与其乡品(指中正的评定)相适应,乡品高者往往为“清官”,升迁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做官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慢,受人轻视。这(     

A.引导官员清正廉洁

B.造成朝廷党争严重

C.易于导致士族专权

D.杜绝庶族地主入仕

22、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C.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23、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的一幅农村宣传画——《把最好的粮食卖给国家》。该宣传画反映出(     

A.粮食丰收促进城乡经济繁荣

B.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建设

C.计划经济合理分配国家资源

D.农业合作化打击农民生产热情

24、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西汉州刺史与明朝监察御史

B.唐朝政事堂与宋朝中书门下

C.宋朝知州与元朝行中书省

D.唐朝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公通过了同盟会章程,______以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____,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26、________年,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27、辛亥革命的结束

(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宣告清朝灭亡,同时也宣告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________制度的结束。

(2)辛亥革命的失败1912年3月,袁世凯在____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民国从此名存实亡。

28、

华工的出现

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颁布________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_________

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_________出国。华工被运往_________等地,形成了________

华工的贡献

美国

华工是_________________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

拉美

________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

大洋洲

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_________。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________辛勤劳动,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开发。

华工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很多华工后来回国,留下来的华工由于相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往往愿意居住在一起,在各地形成了一个个_________。他们保留和传播着______________,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__________的发展。

29、人民群众对“________”的抵制、抗争进一步发展。

30、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种姓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③基督教④楔形文字

31、代表人物及作品

(1)拜伦

①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②他创作了大量具有________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篇,其作品中所塑造的一些人物被称为“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是《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其中《唐璜》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百科全书。

(2)雪莱

①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②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____________精神,其最具代表性的佳作是《________》。

 

32、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最早出现________的是钢铁和电力工业。之后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垄断组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________实现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飞跃,最终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________,资本主义生产进入成熟阶段。)

33、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_______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______________

34、背景

①1927年6月,日本首相________主持召开东方会议,确立了侵略中国的总方针。

②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性________爆发,严重影响日本。

③1931年上半年,日本政府及其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机构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部署。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你认为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在当时还有哪些积极意义?

36、你同意“弱国无外交”的说法吗?发展中国家如何争取发展的条件?

37、明清时期实行怎样的官员监察制度

38、埃及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的领导者、方式和过程分别是怎样的?

3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间和性质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