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如今,支付短信验证码、短信余额提醒等都与用户绑定的联系电话相连,手机成了银行和支付机构验证个人身份和保护个人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B. 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但对于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看来,春节往往是情绪波动的敏感期,一些老人会因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闹情绪。
C.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部“活形态”的史诗,格萨尔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一种文化形态,其独特性、多样性、活态性特征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D. 仪式感是闪烁在人性河道上的灯塔,它总是以它的精神内涵照彻混沌,点拨人心;人类的卑微和伟大,常常是通过仪式才得以充分凸显出来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作为中学生,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并没有觉得它有什么微言大义,后经专家点拨,才明白它精微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②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③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④今后一个时期,燃煤散烧管控是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连日来,相关部门及各区县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燃煤散烧的整治工作。
⑤有的企业领导干部党性意识淡漠,忘记了自己是党的干部,忘记了自己管理的是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以改革为名,贱卖贵买,予取予求,侵吞国有资产如探囊取物,成为“国企蛀虫”。
⑥我国韦编三绝的国学著作,虽然是很多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正是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得国学阅读尤其要注重甄别,择善而读。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⑤⑥ D. ②③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弘扬传统文化,我校语文组和美术组联合举办校园书画展,师生一起舞文弄墨,大展风采。
②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这座城市变成泽国,一片汪洋,人们调侃说到城市去看海,其壮观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③老张65岁才从单位退休,不过不断有人上门请他做事,他总是笑着说“老啦,我只有敬谢不敏啦。
④迎面走来一个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他身着短衫,步履稳健。
⑤这篇报道写得活色生香,有细节,有心理活动,可谓精彩绝伦。
⑥为救出被埋在井下的矿工,他连续几天都在指挥救人,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他感到自己已经疲惫不堪、心劳日拙。
A.③④⑤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于中国而言,很多地方都处在地球对跖点上,“遥远”可谓实至名归。
②电光石火间,手中道具千变万化,近景魔术的神奇令人拍案叫绝。
③从第一次起,普洱就在我的心里占据了挥之不去的地位,这里的一动一静总关我情。
④他一定是夸张了,荷塘再大,莲叶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席地幕天的绿。
⑤枪林弹雨已经远去,河清海晏的建设年代,需面对各种利益诱惑。
⑥职业资格考试项目的大幅瘦身,既是对证书泛滥、挂证乱象的釜底抽薪,也是对人才活力、行业活力的巨大解放。
A. ②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Siri是许多人的解闷良伴,它不会不耐烦,不会嫌人蠢,于是想方设法用各种问题调戏Siri,这甚至发展成了一种全球性的小爱好,让人哭笑不得。
B. 中国近来一直在向世界释放一个积极信号,那就是中国开放的大门水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力量。
C. 和现代医学技术所具备的巨大潜力相比,医疗资源的普及现状非常落后,世界上至少有一半以上人口无法获得世卫组织认定的最基本医疗服务。
D.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街汉子
刘建超
牛五每天清晨在薄雾中跺着青石板从老街南头的葫芦大院向街中的钟鼓楼走来。钟鼓楼下“马一鲜”羊肉汤馆刚好肉烂汤肥,牛五是第一个顾客。要一碗肥汤,两个火烧馍泡进去,碗面上漂着一层红红的辣椒油。牛五一边摇头晃脑的吹着,一边顺着碗沿呼噜呼噜的喝着。肥汤下肚,热气便往脸上窜,额头便渗出细汗。牛五惬意的抹抹嘴,伸伸双臂。此时太阳正好担在钟古楼的檐角。
牛五回到院中。嫂子说,五子,你退伍回来3个月了,该出去找点事做啊。牛五晃着脑袋:那哪儿行啊,我是大军区给司令员做过警卫的,不能给首长掉脸。我就不信没人来请我。
还真有人来请牛五。宏发公司金老板是做电料生意发家的,专程到葫芦大院找牛五:好,跟我干,月薪两千。
周末,金老板急匆匆叫上牛五,说揽了笔大买卖。这次一定要把宋处长打发好,他就爱喝酒,喝痛快了,单就签了。300万啊,够咱吃一年了。牛五拍拍胸脯,那还用说。
老街水席远近闻名,始于唐朝,因上菜是一道一道往桌上端,吃完一盘撤下去再上另一盘,如行云流水一般,而且几乎道道菜都带汤,干稀有致汤随菜走,故此得名。一张八仙桌,四人各居一端,一瓶杜康酒分倒进四个杯子。
宋处长兴致勃勃:怎么,带着保膘壮胆啊。不就是四瓶杜康嘛,来!
金老板对牛五说,五子,喝!
牛五说,老板,那不行,我不能空着肚子喝酒。
金老板说,好先上盘蒸馍,韭黄炒肉丝,让我这小兄弟垫巴垫巴。
馍、菜端上。牛五拿起一个蒸馍从中间掰开,夹进韭黄肉丝,大口大口的吞嚼。很快,5个馍就没了踪迹。客人看得眼都直了,好胃口,好胃口。
五子,饱了没?
老板,饱了。
好,把酒干了。
那不行啊,我吃饱了是不喝酒的。
金老板嘴都气歪了,饿了你不喝饱了你也不喝,你啥时候喝?
牛五说,部队不准喝酒的,要关禁闭的。
金老板火了,你滚,你给我滚!
老板,我不能走。你干,醉了我背你回家。
金老板喝得醉成一堆烂泥,还真是牛五把他背上五楼的家。
丢了一宗买卖,金老板气得躺了两天。找了个借口,他派牛五去公司门岗做警卫,做了警卫的牛五每天也很神气,雄赳赳气昂昂的。
金老板对牛五也没说什么,态度是大不如从前,后来就拖欠工资。3个月后,金老板愁眉苦脸的对牛五说,公司经营不景气,外欠款也讨不回来。明市K公司讹了咱的30万元的货,两年了一分钱也没给。一帮子无赖,没人敢去。你若能讨回来,30%提成,讨不回来你也就另谋高就吧。牛五说,那还用说,我明天就去。
K公司的办公楼气派豪华。K公司的老板听说牛五是来讨账的,就呵呵地笑,你还来讨账啊,看你大老远来的,也挺辛苦,到财务支500块回去吧。牛五说,我不要500块,我要30万呢。老板收敛了笑脸说,你恐怕还不知道我K公司在本市的影响吧,走吧,我手下的弟兄脾气有些不好。别惹他们不高兴啊。说着从门外就进来两个高出牛五一头的彪形大汉,牛五啥也不说扭头就走。
下午,牛五背了个编织袋又来到K公司。牛五从袋中倒出一堆红砖,老板吓了一跳,立即叫来两个保膘。保膘正要上前,就见牛五蹲下身,拿起一块砖一掌劈下,砖便断为两截。保膘怔住了,不敢靠前。牛五连劈五块砖,脸不红气不喘。随即左手拿起半块砖,右手中指尖顶在砖面,只见红色的粉尘纷纷扬扬,顷刻间红砖就被手指钻透。牛五连钻五块砖,还是脸不变色心不跳。牛五抽出一节铁丝,将钻透了的砖块穿成一串,这才缓缓站起身,拍拍手掌:我初来乍到也没啥送老板的,这串项链算是见面礼。说罢,他用脚尖挑起铁丝,小腿一抖,一串砖便挂到墙角的衣架上。
30万元的汇票放在金老板的面前,金老板张大了嘴。
牛五说,我知道老板对我好,可我不适合在这干。没帮你做啥事又不好意思离开,今天我可以告辞了。
金老板拿出10万元,五子,这是给你的。
牛五摇摇头,欠我的工资给我,公司的钱我一分不要。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关于羊肉汤和老街水席的描写,一方面照应了题目中的“老街”,另一方面交代了人物的生活环境,使得人物形象丰富而真实。
B. 牛五在宏发公司发展不好,陪酒不成,丢了买卖,再加上公司经营不景气,导致金老板对牛五的态度越来越差,以至于拖欠工资。
C. 手掌劈砖、手指钻砖、脚尖挑砖,一系列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让牛五的人物形象瞬间高大起来,小说由此完成了牛五人物形象的塑造。
D. 小说在塑造牛五形象时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段,特别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更突出主人公“汉子”的特点。
【2】小说在刻画牛五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金老板对待牛五的态度经历了怎么的变化?小说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2)在《师说》中,韩愈提出自己的“师道”思想,其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指出老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李白以飘零之意、离别之恨抒写贬谪之情的一句是: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陈胜、吴广起义得到天下响应的盛况,最终豪杰并起,埋葬了秦朝。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两句,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
(3)柳永《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细节神态描写,表现了送行者与行人依依不舍的心情。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3)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7)_____________,人至察则无徒。(班固《汉书》)
(8)我自横刀向天笑,_____________。(谭嗣同《狱中题壁》)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修身”是其中最根本的一条。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何谓“风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对李白而言,“风流”是潇洒的风度和不凡的才华:“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对于苏东坡而言,“风流”是面对滚滚长江抒发对古代英雄的缅怀:“___,____,_____”;对辛弃疾来说,“风流”是看到亭台楼阁的流风余韵被岁月洗涤净尽后的感慨:“___,____”;而对于毛泽东而言,“风流”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悟”“知”“觉”表达了自己对今昔生活的思考: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释】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亚:接近。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雁怯重云不肯啼”首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
B. “画船愁过石塘西”,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到阻碍的愁苦之情。
C. “打头风浪恶禁持”,恶,猛,厉害;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是词人愁的原因之一。
D. 词的上片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自己回家路途艰难,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
E. 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哀情,作者借南飞大雁等惨淡景象,抒发愁情,语淡而情浓。
【2】清代评家陈廷焯在谈论诗歌创作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请借此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13、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①天地果无初(1)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2)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3)?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4)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②彼其初与万物皆生,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白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5)生焉。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于包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注)(1)初:此处指初始、原始阶段。(2)生人:指“生民”,即人类;固避讳“李世民”改“民”为“人”。(3)近:此处指接近事实。(4)封建:此处指“封国土、建诸侯”的分封制,即贵族世袭制度。柳宗元此文的“封建”与秦至唐实行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相对。(5)君长刑政:指君主、官吏、刑法、政令,意即政治法律制度。
【1】第①段中作者多次设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与“天下归心”表达的意思相近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能(像禽兽那样)搏斗啃咬,而且没有羽箭,没有人能够供养自己、保卫白己。
B.人没有能力(像禽兽那样)搏斗啃咬,而且身上也没有毛羽,没有人能够光靠自身来供养自己、保卫自己。
C.人不能(像禽兽那样)抓扑啃咬,而且身上也没有毛羽,不能够光靠白身来供养自己、保卫自己。
D.人没有能力(像禽兽那样)抓扑啃咬,而且没有羽箭,不能够供养自己、保卫自己。
【4】从句式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
【5】根据文意,简析结尾处“势”的具体含义。
1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只要有期望,何时都是最佳的开端,带着期望起程。不要在最需要奋斗的年岁里选择堕落,不要让自己的期望葬送在睡房,尽力去寻觅自己的远方,去寻觅属于自己的方向。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等;③不少于7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