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南陵水县高考二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古诗词所描写的中国传统节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②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③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④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⑤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⑤②③

C.①④⑤②③

D.④①②⑤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欺负             禁决             垃圾             言之无物

B.无赖             辱骂             偶然             无的放矢

C.发誓             讥笑             摸糊             毫不费力

D.观查             传播             充实             离题万里

3、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李白的诗豪放飘逸,如飞溅的瀑布,诗人一生游历祖国名山大川,颠沛流离。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如婉转的生命交响曲,诗人晚年寄情山水。王维的诗_______,_______,诗人从都城到江湖。白居易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一生大都游走里闾。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诗风,成就了他们在中国唐朝诗史上的辉煌。

A.意蕴深微    如蒙面的妙龄少女    疏淡细腻    如雪中垂钓的老翁

B.瑰丽奇峭    如险峻壁立的千山    含蓄深沉    如曲径通幽的仙境

C.清新自然    如闲适的山水诗画    平易通俗    如乡间传唱的歌谣

D.凄凉委婉    如独卧秋露的宫女    曲折宛转    如山泉潺潺的流水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________的组成部分。

②想打技术流,是建业应该努力的方向,但是顽强、________、永不言败的风格不能丢,这是建业这几年来在中超安身立命的根本。

③经济危机让不少国家开始重新考虑军事采购计划,不过印度正想利用西方军火巨头竭力拓展海外市场应对危机的机会,________采购武器装备,提升其军队的现代化水平。

A. 置疑 坚韧 大肆 B. 质疑 坚忍 大肆

C. 质疑 坚韧 大事 D. 置疑 坚忍 大事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有佳  咏:诗歌 B.俊秀  季:季节

C.高谈转  清:清奇 D.诗不成  如:如果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精灵

[美]纳伯科夫

①墨水瓶投下一个抖动的圆形影子,我正在专心致志地描画它的轮廓。远处的一间屋里时钟在打点,我呢,又是一个精神恍惚、老像做梦一般的人,还以为是有人在敲门,先是轻轻地敲,接着敲得越来越响。来人敲了十二下,停下来等候。

②“是的,我在家,请进……”

③门把手怯生生地转动一下,满身流汁的蜡烛斜了一下烛光。来人往旁边一闪,站在了长方形的阴影之外,只见他弯腰弓背,灰衣上披着星夜的霜尘。

④我认得这张脸——认识他已经好久好久了啊!

他的右眼仍然隐在阴影里,左眼怯生生地偷偷瞅我,眼睛拉长了,隐隐发绿。眼珠子像一块铁锈在忽闪……两鬓灰白,如青苔丛生,银眉很淡,不注意看几乎看不出来,没有胡须,嘴周围的皱纹显得很可笑——这一切像是和我的记忆开玩笑,让我隐隐恼火

⑥我站起来,他上前一步。

⑦他的破旧上衣显得太小,好像穿得不大对——衣襟错了位。他手里握着一顶帽子——不能叫帽子,是一个松松垮垮的深色包袱,根本没有帽子的样儿……

⑧我含糊不清地咕哝了一句欢迎的话,握了握他轻飘飘、冷冰冰的手,拍拍一只破旧的扶手椅的椅背。他在椅子上悬悬地坐下来,然后急匆匆地说起来。

⑨“街上乱得可怕,所以我就躲进来了。不请自来,来看看你。你认出我了吗?你我二人过去常在一起玩,追逐打闹,一玩就是好几天。如今故地重游。你难道要说全忘了?”

⑩他的声音实实在在地迷惑了我。我觉得头晕目眩——依稀记起了当年的快乐,无穷的、无可替代的快乐,至今萦绕心头……

⑪不,这不可能:我是一个人来的……怕是什么精神迷乱症,说犯就犯了吧。然而我身旁的的确确坐着个人,瘦得不像个真实的人,穿着带长穗的德国短靴,声如铜铃,闪动着金黄色和碧绿色,好熟悉——说出来的话却又如此简单,和真人一模一样……

⑫“好啦——你记得的。对,我是从前的森林精灵,一个淘气鬼。如今我在这里,和大家一样,迫不得已逃亡啊。”

⑬他发出一声低沉的叹息,我又一次产生了幻觉,好像看到如波似浪的滚滚灵气,高大茂密的枝叶汹涌奔腾,明亮的桦树皮一闪一闪,伴着一种连绵不断的悦耳轰鸣……他朝我俯过身来,亲切地盯住我的眼睛。“还记得我们的森林吗?冷杉黑漆漆,桦树白茫茫?如今全被砍光了。说来痛心,令人难以忍受——我亲眼看着我心爱的白桦树噼里啪啦地倒下,我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把我赶进沼泽地里,我哭泣,我怒吼,像只麻雀一样狂叫着,飞快地逃走,去了邻近的一片松树林。

⑭“我在松树林里伤心,止不住哭泣。我从小到大都不习惯松树林,再说,瞧瞧,这哪里还是松树林呀,只是一摊蓝瓦瓦的煤渣。还得再走些路。不知不觉到了一片树林——真是一片好林子,茂密,幽深,凉爽。然而不知为何,这林子和以前的林子不完全一样。想当年我经常从早玩到晚,猛烈地打呼哨,使劲地拍手,惊吓路人。你还记得你自己的事吧——有一次你在我森里的一个昏暗地方迷了路,你穿着小小的白裙子,我不停地把林中小路弄得错综复杂,让树干乱转,闪现在枝叶丛间。一整夜都在恶作剧。不过那时就是到处鬼混,开开玩笑,大家怎么骂我都行。可如今我清醒了,因为我的新住处实在不好玩。白天黑夜周围都有奇怪的噼里啪啦响声。起初我以为是个精灵同伴,在这一带出没。我呼唤着,又听听回音,还是噼里啪啦声,还有轰隆隆声。不过不对啊,那不是我们精灵发出的声音。

⑮“我久久流浪,穿过不同的树林,却找不到安宁。要么是死寂,荒凉,了无生趣,令人室息;要么是恐怖,令人不敢去想。最后我下定决心,变成一个乡巴佬,背个背包出发,永远离去。别了,俄罗斯!我梦想到一片能和睦相处的绿林,可什么都没找到,最后落脚在了这个陌生的、可怕的石头城。于是我变成了一个人,戴着浆过的硬领,穿着短靴,完全一副人样,甚至还学会了人的话语……”

⑯他陷入了沉默。眼睛像湿润的树叶一般闪闪发亮,胳膊交叉起来。蜡烛淹没在烛泪中。摇曳的烛光下,他梳向左边的几缕灰白的头发很奇怪地闪着微光。

⑰“我知道你也在苦苦寻找,”他的声音又幽幽传来,“不过你的寻找比起我的来,比起我狂风暴雨般的寻找来,不过是熟睡之人均匀的呼吸罢了。你不妨想想:我们部落里没有一个人留在俄罗斯。有一些像丝丝烟雾一般绕着圈飘走了,另一些流落到世界各地。家乡的河水变得忧伤,再没有欢快的手在河面上击溅月华。偶有没被收割的风信子,成了孤儿,默然无语。淡蓝色的古斯里琴也不再弹响,它曾为我的对手,轻盈的田野精灵服务,为他的歌声伴奏。那个头发蓬乱、热情友好的家居精灵,含着眼泪放弃了你那蒙羞受辱、又脏又乱的家,也放弃了枯萎的小树林。想当年那些小树林,明亮处楚楚动人,幽暗处又神秘莫测……

⑱“这就是当年的我们,当年的俄罗斯,曾是你的灵感,曾是你风月无边的美丽,曾是你青春永驻的魔力!如今我们全都走了,走了,被一个发了疯的检查员赶出家园,亡命天涯。

⑲“我的朋友,我不久就要死去,对我说点什么吧,告诉我你爱我,一个无家可归的孤魂。过来坐近点,把手给我……”

⑳蜡烛扑扑闪了几下,熄灭了。冰冷的手指摸摸我的手掌。那熟悉的忧郁笑声如钟震响,然后消失了。

㉑当我打开灯的时候,扶手椅上并没有人……没有人!什么东西也没有留下,只有一股淡淡的香气,桦树的香气,温苔的香气,飘荡在屋子里……

(有删改)

1分析作者强调“我是一个人来的”“没有人”的用意。

2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3“木精灵”在讲述其遭遇时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结合⑫⑬段相关内容试分析其艺术效果。

4如果把“木精灵”改成一个真实的流浪者是否合适,试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______________。”

(2)《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______________。”的结论。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一文中,用来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进行对比论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绘琵琶女结束演奏时收拨当心画发出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

9、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从侧面写出箫声之动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虽然芬芳香草和污浊汗衣混杂,可纯洁的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以此表现自己的洁身自好!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现出一个政治改革家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强大气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淇则有岸,______,总角之宴,______。(《诗经·卫风·氓》)

(2)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郑明府贬岭南①

司空曙

青枫江色晚,楚客独伤春。

共对一尊酒,相看万里人。

猜嫌成谪宦,正直不防身。

莫畏炎方②久,年年雨露新。

[注]①唐德宗建中初年,司空曙被贬到长林(在今四川境内),郑明府被贬到岭南。司空曙在青枫浦(在今湖南省浏阳市南)与郑明府话别,并写下此诗。司空曙,广平(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南)人。②炎方:南方炎热地区。这里指岭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楚客”可特指屈原,这里也可指诗人自己。诗人客居异乡,因而以“楚客”称自己。“独”字表现出诗人孤寂的心境。

B. 颔联描写了诗人与友人饮酒饯别的场景,从“共对”“相看”可以看出,二人友情深厚,在离别之际依依不舍。

C. 颈联紧承颔联中的“万里人”来写,出句交代友人因他人猜疑、嫌怨而被贬,对句交代友人具有正直的品格。

D. 这首诗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以“春”比喻前途,以“一尊酒”比喻友情,以“雨露”比喻朝廷的恩泽。

E.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情绪不断发生变化。起初诗人满怀伤感情绪;紧接着情绪转为平静;最后情绪转为乐观。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钟繇元常,颖川长社人也。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又闻其说傕、祀,益虚心。后傕胁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太祖与繇书曰:“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帅诸军围之,未拔: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诸将议欲释之去,繇曰:“袁氏方强,接之来,关中阴与之通、所以来悉叛者,顾吾威名故耳。若弃而去,示之以弱,所在之民,谁非寇仇?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若渡汾为营,及其未济击之,可大克也,”张既说马腾会击援,腾遣子超将精兵逆之。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援降单于其后河东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并为寇,繇又率诸将讨破之。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殚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魏国初建,为大理,迁相国。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并先世名臣。文帝罢朝,谓左右曰:“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明帝即位,进封定陵侯,迁太傅。太和四年,繇薨。帝素服临吊,谥曰成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钟繇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援/降单于/

B.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援/降单于

C.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援/降单于/

D.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援/降单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即表字,古代男子须在行加冠礼之后,女子在及笄年之后才可取字。

B.关右,是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在地理上古人以西为右,以东为左。

C.足下,旧时交际的用语,是对对方的尊称,用于上级称下级或同辈相称。

D.大理,古代官职名,大理寺长官,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亦称大理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繇心系太祖,屡次献计出力。他说服李傕等人,使太祖使者得以通行;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时,他送给太祖军马,为此太祖对他很是感激。

B.钟繇富有才略,洞悉敌我情势。郭援率众到河东后,诸将商量要放郭援离开,钟繇陈述利害,并提出了克敌制胜之计,事后证明钟繇料事准确。

C.钟繇一片忠心,极力辅佐朝廷。他为天子离开长安出过力,率领诸将讨伐并击败卫固等贼寇,采取措施充实洛阳民户,为朝廷做出了重大贡献。

D.钟繇颇有威望,受到皇帝尊重。他先后担任大理、相国等要职,被文帝称为一代伟人,被明帝封为定陵侯;去世后皇帝亲临吊唁,并赐其成侯谥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

(2)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殚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列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后来演变为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百度百科词条)

②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历书》)

③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④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⑤全面做好2018年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努力营造平安、便利、文明、和谐的节日祭扫氛围,丰富节日内涵,引导清明活动向更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逐步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民政部通知)

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与体现,读了上面五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