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2025年高考模拟(4)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我会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___的池水     _________的鹿角

_________地逼近   _________地支起耳朵

2、填上合适的词语。

寒冷的(   ) 强烈的(   ) 辨认(   ) 打开(   )

恶劣的(   奇异的(   回答(   炸毁(   )

3、在本学期综合性学习“邀游汉字王国”中,我们小组的活动主题是________,我们的成果是通过_________的形式展示的。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汉字的部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猴子,真聪明,读读句子写词语。

①无法逃脱或无力抵抗。________

②到处逃跑乱窜。________

③安闲舒适,不受约束和限制。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赏析古诗。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是一首________诗,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把半亩方塘比做________,用来突出________________

4. 源头活水现在多比喻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用同一个的字放在句尾,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这就叫押韵。所以我们就要在诗句中最后一个字里找,找到那些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5.这首诗押韵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提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解释词语。 

1)不值:__________________   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赏析。

诗中春*红杏都被________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

8、阅读题: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大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这首诗作者是______朝著名山水诗人_________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读下面的句子,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

【3】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我能感受到作者是连续细致的观察。

【4】课文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某品牌洗衣粉的使用说明,并完成练习。

洗衣方式

机洗

手洗

用水量

60升

80升

90升

20升

洗衣量

23千克

34千克

45千克

12千克

建议用量

一浅勺

一平勺

一满勺

半勺

 

 

1星期天,妈妈要洗的衣物较多,约有4.5千克,你有什么建议?( )

A.手洗,一浅匙 B.手洗,半匙 C.机洗,一满匙 D.机洗,一平匙

2换洗衣物较少时,妈妈选择手洗。放半匙洗衣粉,大约需多少水?(   )

A.20 B.60 C.80 D.90

11、课内精彩阅读。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描写灰雀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灰雀是怎样惹人喜爱的。

【3】从文中加点的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祖国(节选)

张海迪

①有一天,父亲和母来带我去看电影    上甘岭    ,一位美丽的志愿军护士唱了一首歌,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幼小的心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②从此我就会唱这支歌了,我也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就是农村广阔的田野,宁静的村庄,密密的树林,还有绿色的山峦,清凉的小河。祖国就是城市宽阔的马路,高高的楼房,美丽的公园,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像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姑姑,就像很多我在书中和电影里认识的人,他们勤劳善良,热情真诚,他们爱亲人,爱朋友,爱邻居,爱同事,也爱工作,爱和平……

③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坐火车去远行,当火车隆隆地驶过黄河大铁桥,我看见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波涛滚滚,真的仿佛从天而降,一刻不停地向远方奔去……再看看,大地是那样辽阔,天空是那样高远,村庄,森林,山脉,都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旋转,白云在蓝天上悠悠飘荡,鸟儿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飞翔,风把人们的歌声和鸟儿的鸣唱传播到更加遥远的地方……

④后来我当了作家,我用自己的笔写我少女时代生活的故事,也写壮丽的雪山,浩瀚的沙漠,神奇缥缈的星空。我渐渐懂得了,祖国不仅是我生长的土地,不仅是我感受温暖亲情的家园,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我是其中之一,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造。

【1】文中作者对祖国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请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A.从小就知道祖国的深刻含义

B.看电影,打动了幼小的心

C.坐火车,知道了黄河

D.当了作家,懂得了祖国的内涵

【2】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壮丽——_______

浩瀚——_______

【4】作者之所以在文章中引用电影主题曲《我的祖国》,是想表达祖国的 _______和对祖国的 _______

【5】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的含义是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是伟大的。 _____

(2)我当了作家,渐渐懂得了祖国的悠久历史。 _____

(3)我会唱这支歌了,也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_____

【6】“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造。”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你心里,祖国是什么?将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带着问题来读书

(1)课题中“广场”一词正确的解释是________(①指面积广阔的场地 ②泛指目的地)

(2)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阅读下列小说选段,完成相关练习。

解救雄鹅

尼尔斯·豪格尔森分明听到了雄鹅的拼命呼救,可是他倚在马厩门口动弹不得。他所以迟迟疑疑不出来相救,倒不是因为他知道雄鹅被捆到屠宰凳上对他自己会有好处——在那一瞬间他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起这一点——而是因为,如果他要跑出去搭救雄鹅,他就要现身在爸爸妈妈面前,而他极不情愿那样做。“爸爸妈妈为我操碎了心,”他思忖道,“我又何必再为他们增添几分悲伤呢?”

可是当他们把雄鹅带进屋里,把门关上的时候,男孩子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像脱弦之箭一般冲过庭院,跳上房门前的槲木板,奔进了门廊。他习惯成自然地在那里把木鞋脱下来,光着脚走到门口。可是他实在不愿意让爸爸妈妈看到自己这幅怪模样,所以他抬不起手臂来敲门。“这是雄鹅莫顿性命攸关的时刻呀,”他心头悚然一震,“自从你离开家门那一天起,难道他不就成了你最知心的朋友了吗?”他这样反躬自问。霎时间,雄鹅和他生死与共的经历全都涌现在他的脑际,他想起了雄鹅怎样在冰冻的湖面上,在暴风骤雨的大海上,还有在凶残的野兽中间舍命救他的情景。他的心里溢满了感激和疼爱之情,终于克服了自己的疑惧,不顾一切地用拳头拼命捶打屋门。

“哦,外面是谁那么心急着要进来?”爸爸嘟囔了一声把门打开。

“妈妈,您千万不要动手宰雄鹅!”男孩子高声大叫,就在这时候被捆在凳子上的雄鹅和灰雁邓芬惊喜交集地发出一声尖叫,男孩子一听总算放心了,因为他们还活着。

屋里惊喜交集地发出一声尖叫的还有一个人,那便是他的妈妈。“哎哟,我的孩子,你长高啦,也长得好看啦!”她叫喊起来。

男孩子没有走进屋去,仍旧站在门槛上,仿佛一个不知道会看到主人怎样脸色的不速之客。“感激上帝,我可把你盼回来啦,”妈妈涕泪交加地说道,“快进来呀!快进来呀!”

“欢迎你回家来,”爸爸哽咽得再多一句话也讲不出来了。

男孩子还是局促不安地站在门槛上,迟迟疑疑不敢举步。他莫名其妙,怎么父母亲看到他那么小不点儿的怪模样还如此高兴和激动。妈妈走了过来,张开双臂把他拦腰搂住,拖着他进屋里去。这时候他才发觉自己陡然长得比原来还高一些。

“爸爸,妈妈,我变大啦,我又变成人啦!”男孩子喜出望外地喊叫起来。

【1】细读故事,写出尼尔斯在解救雄鹅过程中不同地点时的心情。

【2】这个语段选自《 》,尼尔斯是个怎么样的孩子呢?请你在选文中划出关键语句,并在旁边作好批注。至少两处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修改下面的病句。

(1)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文具盒很漂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课堂上仔细认真地在听老师讲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个车站”指丰台火车站。简练概括下面语句的主要意思,把握介绍要点。

丰台站为更好地服务不同类型的旅客,在候车大厅进行了分区设计,设有儿童娱乐区、重点旅客服务区、军人服务区、商务候车区和母婴哺乳室。这一举措大大方便了出行旅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很久十余年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你这样的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尼克,过冬的粮食不是都收藏好了吗?你还在忙什么啊?其他老鼠问道。

(把其中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尼克回答:我在干活呀!

(改为转述句)

 

(3)如果没有严冬,我们未必能觉察到四季的可贵。(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4)你已经表了决心。你应该踏踏实实地去做。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9、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并把转述句规范地抄写在格子里。

老班长说:“你们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

 

 

 

20、按要求完成练习。

(1)观察下面成语的特点,照样子写两个,再选其中一个成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山脚下的小溪哗哗地流着。山脚下的小溪唱着欢乐的歌。

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下面句子中的两处错误。

国庆节期间,看到大街小巷到处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擂台。

你是个勤奋的孩子吗?学了本单元的课文后,你对勤奋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理解?请以勤奋为话题,写一写你的同班同学,要把事例写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字数350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