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2025年高考模拟(六)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1.“堪”的部首是____,再查____画,它的读音是_____

2.“匪”是____ 结构,读音是_____,第二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

3.“承”在字典里的解释是①接着,托着。②承担,担当。③继续,接续。④接受。

把加点字正确的解释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_____ (2)上启下____

(3)继____ (4)____

2、填一填,照样子写词语。 

      多么      什么       那么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______钉子 ______头阵 ______上风 ______大梁

____________可失 老态____________ 文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广大 ____________堂堂 ____________目秀

(1)当我们遭到别人拒绝时,我们可以说成“____________”;而当我们做事占据有利地位时就可以说是“____________”了。

(2)李叔叔白净的脸上戴了一副眼镜,看起来____________的;而张叔叔身材魁梧,再穿上一身军装,更显得____________了。

4、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想想学过的课文填空。(20分, 1-7小题每空0.5分,第8小题每空1分

(1)本学期,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中我们学到了        

  的好习惯。

2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面对的恩师我会用这样诗句来赞美他

3《陶校长的演讲》中陶校长是指 。我会背他的一句名言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4   ,忽然闭口立。是出自   代诗人 写的   》 。

这两句写出了儿童捕蝉时的专注,古代诗歌中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很多如:

(5)青山说:     的风光,   的豪情!

绿水说:     的大海,   的胸襟!

(6)通过《装满昆虫的衣袋》我们认识了一位   的法布尔。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       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   是智慧的

(7)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____________,一会儿变成了_______。接着,___________,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 ____________          

(8)姜太公钓鱼——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功到自然成。

今天的生日,我收到远方好友寄来的贺卡,非常感动,真是____________  

才艺展示会上,同学们____________   ,赢得了阵阵掌声。

明明是他错了,却说是我错了,就连老师也责怪我,我真是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古诗,回答问题。

池上 []

)娃撑(   )艇。  偷采( )莲(   )。

  )解藏踪迹。 浮萍( )。

我还会背写一首我积累的古诗:

 

 

 

7、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本诗为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②戍轮台:指戍守边疆。③夜澜(lán):夜深。

【1】从诗题可知,诗人写下此诗的日期是_________,当时的天气是__________

【2】第一句中的“______”与“______”写出了诗人晚年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凄凉情景,以之反衬“不自哀”,表现出诗人____________的精神。

【3】后两句中,“风吹雨”既是现实的天气状况,又象征__________________,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_____________”的梦境和“戍轮台”的豪情壮志融为一体。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5】结合你了解到的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背一背,填一填。

明月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3用“_____”画出诗中的一对反义词。

4这首诗是诗人夜晚看见了床前的_____,想起了自己的故乡而写的。( )

A. B.月光

5对这首是理解正确的是(   )

A.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B.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竞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 )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是看那个地方,无论多久都不懂的。( )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鲜明。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在文中( )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读文章填表。

姓名

____

_____

_____

读书法

_____

______

______

【3】联系上下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了说明“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这个观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列举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6】你喜欢哪种读书法?为什么?(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其他的)

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我能行。

小燕子和大野猫

刚刚会飞的小燕子在追捕蜻蜓的时候,惊跑了一只刚刚睡醒的小白兔。小燕子以为小白兔怕它,便在小伙伴面前夸耀自己。

一天,它又在小伙伴面前夸耀自己吓跑小白兔的事,一只大野猫偷偷地向它走来。它的伙伴们发现了大野猫便大声叫了起来快跑吧当心野猫吃了你

小燕子轻蔑地看了伙伴们一眼,说:没出息的家伙!你们不知道连小白兔都怕我吗?大野猫绝不会比小白兔本领大,我只要一瞪眼,大野猫就会吓跑的。你们等着瞧吧!

小燕子真的瞪起眼向大野猫扑去……

1请在里加上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夸耀_______ 轻蔑________发现________

3在小伙伴面前夸耀自己吓跑小白兔的事时会怎么说呢?想象一下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着文中的小燕子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最是感动爱国心

①如果说祖国是一个芳香四溢的花园,那我们就是花园中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如果说祖国是奔涌翻腾的大海,那我们就是一条条欢快归海的小溪流;如果说祖国是一只翱翔于高空的雄鹰,那我们就是它的一双犀利的眼睛。

②世间最高贵的情感莫过于爱国,拥有一颗爱国之心是一种幸福,是一种美德。

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养我们、育我们。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为祖国做贡献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正如舒婷所唱的:“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我们不能只吸取母亲的乳汁,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回报。这就是说我们要将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杨振宁是一位华人,但在他八十岁高龄的时候,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而回到祖国,投身于教育事业中,他的爱国情怀多么的可敬可佩。

④爱国好比阳光一样,没有人可拒绝它,正是它,使一代代文人志士投身事业之中,奋发有为,一心只为祖国能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⑤于是,我想起了我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彭雪锋》中的一个镜头。

⑥抗日战争的时候,敌军的飞机在我国境内狂轰滥炸,外面浓烟滚滚,一片枪林弹雨,人们随时都可能有丧命的危险。一个跟随部队拍摄战争实况的记者,他,在取得首长彭雪锋的同意后,不顾个人安危,拿上照相机,在几个同志的陪同下毅然决然地冲进了枪林弹雨,敌军的飞机在高空盘旋嘶叫着,敌军的大炮在轰隆隆地炸响着,可他只顾他的拍摄。“轰——”一枚炮弹落在了他们身旁,一个同志迅速地扑倒了那个记者并压在了他身上。啊,真险,幸好没出事。记者拍完之后回到驻所见到了首长彭雪锋,彭雪锋急切地问:“没出什么事吧?”记者激动地说:“出大事了,出大事了!”说着露出抱在怀里的录相带。“我拍下了敌军进犯我国土的罪证,这将是指证他们侵略我们的血证!”当我看完这段片子之后,深深地被震撼了。这是一颗怎样的爱国之心啊!他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完全将自己的生死抛到了脑后,其行为真是感天动地。

⑦正是因为有了一批批爱国志士,我们的国家才会从一个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的弱国,跃居世界先列。如今改革的春风早已吹过神州大地,祖国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繁荣景象。仰起头,望望祖国母亲,她正在微笑着向世界展示着她的雄姿。

⑧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寻思,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该怎样做呢?我想,现在是一个和平时代,我们不应等到“祖国若有难,汝应作前锋”的那个时候,我们要怀有一颗爱国之心,怀有一颗对祖国的赤诚之心。詹天佑曾说过:“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不错,我们要以我们之所学去爱祖国,去感恩祖国。

⑨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让我们植根于祖国的土壤之中,努力成长,然后去建设一个朝气蓬勃的新中国!

【1】给下列加划线字注音

( )            ( )            满目( )          春意( )

【2】文章语言精美,值得学习借鉴,请你仿照第①段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完整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文,思考文章第③段引用诗人舒婷的诗歌有什么作用?(       

A.大量的引用诗歌,可以使文幸的语言更加优美。

B.更有力的证明了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养我们、育我们。

【4】读了本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爱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  竹器;竹沥和竹菇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顽强不屈的品格,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自古至今,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残雪还没有消融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  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寒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给下面的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

息:①呼吸时进出的气 ②停止 ③消息

息相关(   ) 自强不(   )

2.这篇短文第二、三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竹子的     两个方面。

竹子全身都是宝,竹竿可以用来做     ;竹皮可以用来

;竹沥和竹菇可供   ;竹笋不仅

而且

3.“岁寒三友是指      

4.“——”画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5.请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长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B.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C.长城是修在八达岭上的。

【2】说长城是人类世界史上的奇迹,是因为(  

A.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B.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C.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长城是全凭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建造起来的。

【3】缩句。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一句把长城比作________,突出了长城________的特点,为了突出长城“长”的特点,作者还用数字________进一步说明。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用“﹏﹏﹏”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2】围绕“盼”,作者的心情不断地发生变化:

( )( )(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描写,读来感觉与自己盼雨的心理不符,你觉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盼过什么?写一写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照样子,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例:裁缝说: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裁缝说,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1.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3.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难道不是很有趣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老师说:“你们暑假在家要早睡早起,加强锻炼,自觉学习。”(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街上有形色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用加点的词语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太阳晒干了地上的水。改成把字句(   )

改成被子句 (   )

(2)这件衣服漂亮。改成感叹句( )

 

18、句子练习。

1.有了我,沙尘不再到处乱跑,沙丘被我锁住了手脚。

(1)将画线部分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了。请你也写一句这样的句子:

2.有了小草,祖国多了一份绿意;有了小草,________多了一份________(续写句子)

3.给我一点点阳光雨露。我生活得幸福美好。(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一旦失去了你,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缩句。

我国的科学家在辽宁西部发现了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一支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恐龙后代繁衍成了庞大家族。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美丽的秋天

要求:①写出秋天的特点。②抓住秋天的景色去写。字数400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