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2025年高考模拟(七)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闪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补充成语,使所填字组成我国省、市名。

如:一技之(长)(春)风得意

1)跃然纸______)(______阔天空

2)同舟共______)(______征北战

3)声东击______)(______家落户

4)见多识______)(______拉西扯

3、把下列的格言补充完整。

人非________  , 孰能无惑?

________  , 天下物无全美。

________而后晓声,________而后识器。

4、变字小魔术。

例:滨——(宾)(宾馆)

——____)(______    挺——____)(______

例:用——(拥)(拥抱)

——____)(______    羊——____)(______

5、我会填一填:

迫( )( )待 助人( )( )  

(   )中( )炭)手( )脚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不住,________出墙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和柴扉久不开。

2“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猜想“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是( )

A.主人没有在家

B.叩击柴门的声音太小,主人没听见

C.主人担心自己的本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4补充诗句。______________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出墙来。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说前两句是在写冷清,那么这两句就是在写繁华。

B.因为没有受到主人的接待,所以诗人想象出一片繁华自我宽慰。

C.作者景中寓理,告诉人们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

D.诗人觉得虽然柴扉久不开,但是能领略到美景也不虚此行。

7、阅读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中以____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2】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再读《墨竹图题诗》,完成后面的练习。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字    朝人,他是      之一。这首诗是他在    的情况下写的。和并称为岁寒三友的是      

2联系上下文,解释这几个字的意思。

萧萧_____________ 

总:_______________

3理解下面两句诗的意思。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以      为依托,运用象征手法,表现出作者        ,以      为己任的胸襟,以及             的气概。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对比阅读。

(一)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仿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二)卢沟桥烽火(节选)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第二天晚上,中国守军的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上午9点,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灭,卢沟桥重新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1】两篇选文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战争场面。请阅读选文内容,完成练习。

(1)选文(一)的场面描写中“面”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看出来;选文(二)中的“面”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看出来。

(2)选文(一)中的“点”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中看出来。

【2】从两篇选文中,你可以想象到中国军人怎样的特点?(          )(多选)

A.英勇无畏

B.足智多谋

C.积极乐观

D.同仇敌忾

【3】从选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在威武不屈的正义之师面前,侵略者惨败的可耻下场。

【4】理解并分析选文中加点部分的描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善良的种子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有,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素昧平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翼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最能体现“善良的种子”这一内涵的是哪两个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⑩段呼应了前文中的哪一句?父亲的认识为何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走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呵护幼小心灵”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学生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认为哪一个更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             ②明天更美好             ③手拉手,心连心

(1)选择:___。(填序号)

(2)理由:___

【2】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江苏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仔细阅读,并从中提炼出两条信息。

江苏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频度

经常

有时

很少

没有

百分比

5.9%

52.9%

35.5%

5.7%

解决方式

对父母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不说

百分比

23.6%

35.5%

5.9%

35%

我获得的信息:

(1)___

(2)___

【3】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给留守儿童集体过生日。

(1)___             (2)___

12、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檐上草

对面屋檐瓦片上果然长出一棵小草,嫩生生,绿茸茸的。小智却像发现了新大陆,滔滔不绝地发表着他关于这棵小草的演说:可能是小鸟衔了粒草籽儿掉在这里,小草就长出来了;也可能是大风把草籽刮到屋檐上去的……”

  从此,小智就对这棵小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天天观察。

盛夏的中午,毒日肆无忌惮地抖着它的威风,将屋顶烤得滚烫。小草蔫了,耷拉着脑袋,显得无精打采的。小智见了心急如焚,试图搭架子看爬上去为它浇水,但是没有成功。

第二天清晨,小智一爬起来就推开窗门看他的小草,嘿!小草又很精神地挺立在屋檐上了,叶片上还滚动着两滴晶莹的露珠。晨风一吹,像是在向小智微笑哩!小智也会心地笑了。小草经受住了烈日的考验。

不料有一天,狂风大作,接着是倾盆大雨,小草在暴风雨中摇来摆去,最后终于倒下了,可怜巴巴地软瘫在屋顶上。我明知小智心里难过,却故意带着幸灾乐祸的口吻开玩笑说:这回你的小草完了。小智将脑袋一歪,不服气地笑道:才不会完呢,我们老师说了,小草的生命力可强啦,我相信小草会站起来的!果然,小草经过一夜休整,第二天早晨竟又奇迹般地直起身来。

一个星期日,小智做作业,被一道题难住了。我正要给他讲解,可他摇了摇头。时近中午了,小智还没有做出来,我急了,奔过去喊道:算了,算了,还是我帮帮你的忙吧!好不容易有个星期天,爸爸陪你打球去。

小智也急了:不!不!他用双手紧紧地捂住练习本,望着窗外屋檐上的小草,说:小草都那么坚强,我怎么能怕困难呢?我偏要自己做出来。!

1.按要求从短文中各找一个成语写下来。

写动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语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心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字写词语。

嫩生生: 绿茸茸   兴冲冲   红彤彤  

滔滔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巴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小草经受住了那两次考验。

(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4.佳句摘抄

(1)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智从小草身上的到启发,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6小草都那么坚强,我怎么能怕困难呢?

 

13、类文阅读

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1】用选文中的句子解释下面描述金字塔的词语。

①角锥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巍然屹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描写金字塔时,作者用了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或生活经验来帮助我们理解,例如,为了介绍金字塔石块的多,作者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事例来说明。

【3】读画“ ”的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想一想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文段第1句话与后面几句话是________关系。

【2】文段从多个角度描写了除夕的热闹,读句子选一选。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1)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______

(2)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______

(3)鞭炮声日夜不绝。______

【3】读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少年手里拿的,不正是我白天见到的木雕小象么?(换一种说法,不改变意思)

 

2在国外读书的第一个假日,我断定做一次漂流旅行。(修改病句)

 

3搜索犬超强把小男孩找到了。(改为字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A用划线词语写句子。

1)佳子高兴地

2为了尽快弄清问题,他们就冒着鹅毛大雪,专门去请教程颐老师。

B改成陈述句。

3老师,您正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

4)还没到下课时间,我们怎么能私自离开教室呢!

C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

5)将  借给  自己的 小朋友   小花伞

6)鲜艳的 草坪上 花朵  开满了

 

17、一粒种子的力量很大。(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例:大家把大象赶上岸。大象被大家赶上岸。

1.老师把黑板擦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露西把纸揉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1)气焰嚣张的日军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①例:湿润的东风在竹林里吹。       湿润的东风在竹林里吹着口哨

小溪在山谷里哗哗地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例:王老师急直跺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求恩大夫很有国际主义精神。(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改写句子,意思不变。

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1)在太空中生活,难道没有趣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问题难道能说明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最美是那_____

提示:在我们身边,美丽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愉悦着我们的眼睛,带给我们美的感受;生活中的互帮互助,点滴善举……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请写一写你眼中的美丽。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③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400。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