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zhào) 样(yàng) 子(zi),写(xiě) 句(jù) 子(zi)。
1.例:马莎真想快快长大。
_______________真想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真想____________。
2.例:马莎给爸爸倒水。
_______________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给____________。
2、背一背,填一填。
(1)朝霞_________,晚霞_________。
(2)芝麻开花——_________
(3)读书百遍,_________。
(4)_________对细雨,朝霞对_________。
3、在句子中填入恰当的量词。
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出去郊游,路上经过了一( )桃林和一( )瓜地,妈妈给我买了一( )西瓜解渴,我开心极了。
4、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孤_____自赏 心_____神往 _____芳馥郁
顾_____自怜 硕大无_____ 婆娑起_____
(1)美丽广阔的草原令我_____________。
(2)天气闷热,人仿佛就呆在一个的___________蒸笼中,怎么也睡不着。
5、查字典,填空。
“卓”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卓”的解释有:①高而直;②高明。在“卓越”中“卓”应选第___种解释;在“卓立”中“卓”应选第___种解释。给“卓”加上新部首变成新字,可以是____、____。
6、课内阅读。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理解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吟:_______________ 可怜: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露似真珠月似弓”釆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还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延伸小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条(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lí)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峡(jiá)蝶飞。
【1】诗中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情态。
【2】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时节江南农村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鸟鸣涧》阅读。
鸟鸣涧
(唐)王维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主要是写_________,描写了________、春山、________、鸟等景物,表达了作者_________。
9、快乐读儿歌,轻松做练习。
太阳公公味咪笑,小动物们起得早。
小鱼水里游,小鸡地上跑,
小鸟树上把歌唱,松鼠林中蹦又跳。
孔雀展开大尾巴,对着镜子照呀照。
【1】哪些小动物起得早呢?请在儿歌中用“______”画出它们的名字。
【2】小动物起早干什么?请连一连。
小鱼 地上跑
小鸡 水里游
小鸟 蹦又跳
松鼠 照镜子
孔雀 唱歌
10、最大的财富
时间 一天下午
地点 年轻人家门口
人物 年轻人、老石匠
布景 一个年轻人坐在小木屋的门口怨天怨地
年轻人(_____)如果我有一大笔财富,那该多好啊!
(一个老石匠从他门前路过,听见他又在嘟嘟囔囔,唉声叹气,就停住了脚步。)
老石匠 年轻人,你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要知道,你自己就拥有一笔巨大的财富啊!
年轻人 (_____)什么,什么? 我有一笔财富? 它们在哪儿呀?
老石匠 (看着年轻人)在你自己的身上。你不是有一双眼睛吗? 如果你想得到财富,那你可以拿你眼睛去换,哪怕只用其中一只都够了。
年轻人(_______)你说什么呀! 不管是什么样的财宝,我都不会用自己的眼睛去换。
老石匠 那好! 把你的两只手砍下来吧。如果你需要,你可以用它们去换许许多多的金子。
年轻人 不,不! 我绝不愿意为了得到金子而失去自己的手。
老石匠(_______)现在,年轻人,你该明白了吧! 你是多么富有啊! 那你还抱怨什么呢?要知道,对于一个人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在剧本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语气等。
【2】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横线上把老石匠的话补充完整。
【3】年轻人和老石匠对财富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挥想象,年轻人听了老石匠的话后,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刷子李(节选)
……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作者从刷子李刷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细腻地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手艺人。
【2】选段中,刷子李刷墙的规矩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作者这样强调刷子李的规矩,目的是___________。
【3】本文选自_______的小说《______》,我还知道他写的奇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课外阅读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节选)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战国和秦汉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者木片上,叫做竹简或者木牍。就是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五寸至二尺长) ,然后削平表面,在上面用毛笔写字,每片可以写八到十四个字。有的把竹简和木赎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策”,也可以写作“册”。这个“册”字多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了一条绳索的样子。
当然,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这种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
现在的书,( )品种多,( )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编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第一段第一句中说的“正式的书籍”是指( )
A.具有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竹片或木片
B.写有文字的“简”或“牍”
C.把竹片或木片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册”
D.把“简”或“牍”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策”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3】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你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感悟。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①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②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③实际上一共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1】照样子写出两个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
例:一刹那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一句中的“奔”能不能换成“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哈尔威船长_________的描写,从中我感受到他_________的品质。
【5】“实际上一共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是哈尔威船长真的把自己给忘了吗?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的诗句用来赞颂哈尔威船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4、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 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1】上面的文字选自《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出自《_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_
【2】从上面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用“愿意……就……”写一句意思明确、通顺的话。
愿意…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
(2)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一片期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
(4)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仿写)
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
16、把问句改成陈述句。
(1)不经过努力,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很好理解句子的意思,能读出感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巨大的石块能挡住小溪的奔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广场(5分)
(1)金字塔真高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改变说法,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巧填关联词
鲁迅( )能写出一部部巨著,( )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
18、按要求写句子。
(1)读一读,想想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照样子写一写。
例: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写一写。
例: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不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3)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啷啷地大响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合并句子
(1)我们来到公园。
(2)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美丽的鲜花。
2. 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圆圆摇摇头说 明年 我该上小学啦
(2)林林诚心诚意地说 那我一定托人把龙眼捎给你
3.补充句子。
妹妹是那么______ __,那么__ ______。
4.造句。
快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我喜欢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植物,走进它,观察它,了解它,和它交朋友,试着把你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要求:1.先补充题目;2.语句通顺,内容具体,少写错别字;3.3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