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情景运用学过的名言警句。
在学习中要敢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像古人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在生活中需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正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喜欢。
2、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瓜________ ________ 卖________ ________
者________ ________ 角________ ________
3、“虫”字王国。请写出两个字都带有“虫”旁的双音节词语。
例:蚯蚓
4、请给加点字注上拼音。
列宁(___)看到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___)脯(___)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5、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悬崖(______)(______) 碧空如(______) 可见一(______) 波(______)起伏
水落(______)(______) 百折不(______) 狂风(______)号 (______)不安席
(1)黄河以她粗犷雄伟、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自然品格,孕育出中华民族(______)、勇往直前的伟大品格
(2)(______)的海面上,一只远洋货轮正乘风破浪,全速前进。
(3)一场暴雨刚刚过去,(______),东方的天空架起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6、课内阅读。
绝句
[唐]杜甫
( )( )黄鹂( )翠柳,
( )( )白鹭( )( )( )。
( )( )( )( )千秋雪,
( )( )( )( )万里船。
【1】把诗句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千秋雪( )
A. 一千个秋天的雪 B. 终年不化的积雪
【3】诗中第____、___ 句属于动态描写,第____、___ 句属于静态描写。
【4】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2句诗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稚 子
(宋)杨万里
稚子①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②(zhēnɡ).
敲成玉謦(qìnɡ)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 ②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夸张 B. 比喻 C. 拟人
8、课外阅读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草盛( ) 荒秽( )
荷锄( ) 沾我衣( )
【2】填空。(查阅资料)
陶渊明,字( )又名( ),( )(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 )(花卉的名称)。
【3】理解性填空。
(1)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 ”。
(2)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 , ”。
(3)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
B. 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
C. 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D. 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5】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A. 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B. 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
C. “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 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9、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的细雨 _____的露珠 ____的绿叶 _______的阳光
【2】文中第三段主要写银梨树的果实,从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进行描写。第四段主要写银梨的____________。
【3】短文是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有:阳春三月、 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 ”上。
10、阅读课文片段并回答问题。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
敌人全部被我们歼灭了,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
【1】填空
①文中邱少云被比作________,强调了他趴在火堆里________。
②“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表现了邱少云有着________的意志。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划线字所代表的含义。
①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________
②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__________
【3】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描写中我们可以知道邱少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完成练习。
聂耳全身心地投入了音乐创作。他一遍又一遍地朗诵者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他仿佛听到了祖国母亲对儿女的呼唤,仿佛看见了抗日勇士在浴血奋战。他忘了吃饭,忘了睡觉,一会儿在钢琴上弹出激昂的音调,一会儿在房子里来回疾走,一会儿又挥动臂膀高唱起来。巨浪般的旋律在他心底翻腾,又从笔端奔涌而出,化成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
【1】读句子,写出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1)他仿佛听到了祖国母亲对儿女的呼唤。
仿佛(_________) 呼唤(_________)
(2)巨浪般的旋律在他心底翻腾,又从笔端奔涌而出。
翻腾(_________) 奔涌(________)
【2】文中两个“忘了”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一会儿在钢琴上弹出激昂的音调,一会儿在房子里来回疾走,一会儿又挥动臂膀高唱起来。
从三个“一会儿”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据说公元336年,有位( )的僧人路过敦煌的沙呜山时,看见了沙鸣山在一片金光的笼罩之下出现了千佛的形状,于是他无比虔诚地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供奉佛像。现在,在敦煌近500个洞窟中,有2400多座彩塑、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主佛卢舍那大佛,身高17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他面容端庄娴雅,表情温和亲切,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著名的露天大佛有17米高,端坐在危崖绝壁中,笑眯眯地俯视着( )。特别( )的是,云冈石窟的浮雕以连环画的形式叙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每年都要吸引( )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
【1】在文中加点字正确读音上打“√”
石窟(kōng kū) 佛像(fó fú) 彩塑(shù sù) 开凿(záo zuó)
【2】请把“引人注目、成千上万、芸芸众生、德高望重”四字词语填入短文句子中合适的括号里。
【3】短文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石窟,其中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的是__________。
【4】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的是__________。
【5】请你在短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13、自己读读谜语,完成题目。
一朵(duǒ)红花头上戴(dài),一件(jiàn)花衣身(shēn)上盖(gài)。天还没亮唱(chàng)几曲,唱(chàng)得太(tài)阳(yáng)升起来。
——打(dǎ)一动(dòng)物(wù)
【1】读了这条谜语,我知道谜底是(________)。
【2】读一读,连一连。
【3】用“√”选一选。
“曲”的音节是
□q——ǚ→qǚ □q——ǚ→qǔ
14、课内阅读。
一天,九色鹿听到河那边传来阵阵的呼救声,赶紧跑过去,看见河里漂着一个人。那人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浮上来。九色鹿不顾危险,跳进汹涌的激流,把那个人救上岸来。
那个人跪在九色鹿跟前说:“恩人啊,你救了我的命,让我留在这儿,每天给您割草打水吧。”
九色鹿摇摇头说:“我救你,不是为了叫你报恩。你回去吧,只是千万不要告诉人家我住在这儿。”
“一定,我发誓一定不告诉别人。”说完,那人就回去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
(_____)—(_____)
【2】“汹涌的激流”让你联想到的词语:______、______。
【3】用上文中的加点词语“一定”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九色鹿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例:雪山上盛开着雪莲。
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小鸟在树枝上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句子改成句末是句号的句子,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道路两旁的梧桐树掉下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一岁的弟弟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真可爱。(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一种情景写一组连续动作。
放学回家 睡前刷牙 小鸟觅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照样子写一写画中的公园一角。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迷人的海岸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特点,按要求来写一写
(1)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写一处风景,注意要写出它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___________________
(3)碧绿的草地,成群的牛羊,冒着白尖的雪山,构成了风景迷人的大草原。(观察下面两幅图,从中任选一幅,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教室里,都在认真听课。(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鸟在树上叫。(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择其中一个情节展开想象,把内容写得具体生动。
A.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B.姑娘穿上衣裳,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郎谈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