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5年高考模拟(三)语文试卷带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中有趣,杨万里的“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让我们看到了黄蝶飞舞、儿童竞逐的场景;诗中有志,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表达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诗中有乐,杜甫的“________,可爱深红爱浅红”表达了诗人赏花的喜悦心情。

(2)先默写冰心的《繁星》(七一),再仿照着写首小诗表达对“校园生活的喜爱或难忘”,将要制成书签,请注意字大小一致,间距统一。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校园(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横空出( ) 当之无( )       ( )( ) 不甘示( )

胸有( )竹 高山( )       ( )( )胆 一见如( )

3、读拼音,写字词。

(1)可能是因为初次把小狗带进花园的缘故吧,向来guāi qiǎo______的它一反常态,把我新种的xiàng rì kuí_______弄断了好几根,我一气之下挥了它一扫把,它委屈地liū dào_______一边。过了一会儿,它又凑拢来tiǎn_____着我的jiǎo yā______讨好我。

(2)巨人在花园前_____了一堵围墙,旁边还竖起了一块bù gào pái_______,上面写着“jìn zhǐ______入内,违者zhòng chéng______。”

4、观察下面两个词有什么特点,再分别照样子写两个。

1.刀(含有两个数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一声不吭(“一( )不( )”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干干净净(AABB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我能拼得准确,写得正确。

chuī yān jīng xǐng   zī rùn niàn dao

(   ) ( ) (   ) ( )

jiào huì   guǎi zhàng   xiē  jiǎo huǎng rú

(   )  (   ) ( ) (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再按要求答题。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应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扣柴扉久不开: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B.这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格的记游诗。

C.这首诗写诗人兴致很高地去拜访园的主人。却吃了个闭门羹,所以情绪低落。

【3】说一说:“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给了你什么样的哲理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完成练习。

地球是一只泪眼

地球是一只泪眼吗?

为什么每一个大陆的周围

全都是汪洋的大海?

——地球满腹忧愁,

她睁圆了望不断天涯的泪眼,

何时能哭干,这么多苦涩的海水?

【1】诗人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地球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把地球比作一只泪眼?泪水和海水有什么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你所了解的地球现状,说说我们应该为地球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河流

妈妈

河流为什么在笑

因为太阳在逗它呀

 

妈妈

河流为什么在唱歌

因为云雀夸赞着它的浪声

 

妈妈

河水为什么冰凉

因为想起了曾被雪爱恋的日子

 

妈妈

河流多少岁了

总是与年轻的春天同岁

 

妈妈

河流为什么不歇息

那是因为大海母亲

等待着它的归程

1河流为什么在唱歌?(  )

A.因为太阳在逗它。 B.因为云雀夸赞着它的浪声。

C.因为想起了曾被雪爱恋的日子。 D.因为大海母亲等待着它的归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河流“在笑”是看到的,“在唱歌”是听到的,“冰凉”是触摸后感受到的,“多少岁”是想到的。

B.诗歌以母子问答的活泼有趣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河流的特点。

C.整着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整首诗的语言平淡。

3对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写母子间关于河流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河流那种永不停歇的执着精神的赞美。

B.通过写母亲回答孩子有关河流的问题,表达的是人世间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永远的牵挂以及孩子对母亲永远的依恋。

C.通过写母子间关于河流的对话,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D.妈妈用通俗易懂的儿童语言解释了与河流有关的一些科学问题。

4说河流在________、在________,说明在孩子的眼里,河流是________的,就像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而母亲回答的方式就像在讲童话故事,让孩子容易接受的同时,又生动形象地说出了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一)课内阅读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1.这段话中的①③④⑥句描写的主要人物是洪教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这段话中的②⑤句描写的人物是林冲。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 

2.“林冲往后一退的原因是(  )(多选)

A.林冲退一步是表示礼貌,同时避开打来的一棒

B.以退为进,想看看洪教头到底有多大本事

C.找洪教头的破绽

3.这段话处处采用对比手法,将林冲与洪教头进行对比。这样写的目的是(  )

A.使林冲的形象更鲜明

B.表现洪教头武功差

10、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曾经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是啊,读一篇好文章就是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读一读毕淑敏的《绿手指》,你一定会对培根的话有更深的理解,思考后完成文后的题目。

绿手指

毕淑敏

  美国一个小镇,有一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千万别以为她是个妖怪或有什么特异,这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一天,老人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对八个女儿讲了,遭到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呢?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shì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在中间挑选一朵颜色稍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第二年把它们栽种下去。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种……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丧怀疑,一直坚持。女儿远走了,丈夫去世了。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处理完这些事之后,依然满怀信心地栽种金盏花。  

  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奇特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不是很像白色,是如银似雪的纯白。100粒种子寄给了那家20年前悬赏的机构。她甚至不知道这则 A 还是否有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人们要用那些种子验证。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给老奶奶说我们看到了你的花,它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再duì现,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只想问一句,你们可还要黑色的金盏花?我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世人再没有了这种笨笨的坚持。

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 shì(   ) duì( )

2、下面的两个词语哪个用在文中的A处才恰当?请用横线画出。

启示   启事

3、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个 句,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改写成否定句应该是:

 

4、老人的八个儿女一致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作答。

 

5、你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6、阅读下面的这篇文言短文,文中的哪句能说明与《绿手指》相同的道理?请你用横线在下面的短文中画出来。

  梁丘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曰:晏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胡难及也?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山上的小太阳

1935年6月,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在唱着,跳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这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她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①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红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开心地叫她“小太阳”

队伍已经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许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冷的雕像。路边坐着一位受伤的战士,他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你醒醒,你醒醒,你快醒醒……”而这位战士只是含糊地说:“我冷,我冷,我好冷……”“小太阳”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身上的红毛衣,披在了战士身上。

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只是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战士们到处寻找,在临近山顶的雪地里,看到这位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着,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所有人都沉默了。

她还只是个孩子。那一年,她才15岁。

【1】读句①我感受到了“小太阳”________的品质;读句②我感受到了“小太阳”________的品质;读句③我感受到了“小太阳”________的品质。

A.舍己为人    B.乐观开朗      C.关爱战友

【2】从第四段“所有人都沉默了”中,我能感受到大家内心的________。此时大家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

【3】对“小太阳”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太阳”的“小”是指她年纪小。

B.小卫生员被称为“小太阳”只是因为她穿着一件红毛衣,红艳艳的。

C.“小太阳”不仅是大家对小卫生员的称呼,也是她美好品质的象征。

D.“小太阳”一点儿也不“小”,因为她身上具有伟大的精神。

12、_________________

走进侗(dònɡ)寨就如同走进世外桃源,美丽、勤劳的侗家人是侗乡最美的风景。

侗族是个爱美的民族,喜欢把环境打扮得十分美丽,如房屋的柱头,喜把它雕成竹子的形式,木楼喜配上走廊和雕花栏杆。寨里的水井,喜用雕花的青石板砌个小屋盖起来,井内还要放些红、白、黑相间的花鱼。寨前寨后都有古树遮阴。就连寨里的道路也以青石或卵石铺砌,人们总是把它砌成各种图案,十分美观,故称“花街”。所以,进入侗乡,人们犹如进入画廊之中。

侗乡的山是绿的,水是清澈见底的,这里养育了勤劳的侗族人民。他们世代靠种植谋生,山间到处看得到人们的身影。农忙时,家家户户都在田地里过完一天,大家互相帮忙干活,村里安安静静的。到了傍晚,你会看到大人们陆陆续续回家,寨子里炊烟袅袅,晚上的侗寨又是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农闲时,村民们每天也好像有做不完的事,男人们去山坡上种杉树,割牲口垫草,放牛;妇女们在家里做饭、洗衣服、绣花、挖猪菜;而小孩们在河边嬉戏、养鸭子。偶尔你也会在某个巷子听到动听的侗歌。

美丽、勤劳的侗家人让侗寨总是一幅美丽、祥和的景象。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清澈见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机盎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_____把比作___________

4与短文开头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大看台。

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啊!冻了的山林喳喳地响,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笑一会儿…许多小枫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等着看哪一棵该死。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

1本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_(作者)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一文。

2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14、课外阅读。

 

星期天,妈妈带我上街。我特意拿出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扣花戴在胸前。这扣花可真漂亮,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石镶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动一动,“金孔雀就闪闪发光,非常惹人喜爱。

街上(      ),商场的人更多。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进柜台。正当我被(     )的衣料吸引时,肩膀被推了一下。我气得猛一回头,冲着推我的那人嚷道:“挤什么?”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用手指着我的前胸,嘴里一个劲地,……”并招手要我出去。我低头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没了!”

我不耐烦地挤出人群。只见那人大约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眯着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他一见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一件东西送到眼前。我接过扣花定睛一看,?这不是我丢的那枚扣花吗?我气呼呼地问:“你这人怎么随便拿我的扣花?”那人见我发火,嘴里一个劲地,……”脸上现出焦急的神情。 他一会儿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会儿又弯腰走几步,做出捡东西的样子,好像要告诉我什么。看他的表 情和动作,我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是他拾到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

芳芳,你怎么站着发呆呢?”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     ), 人呢?我还没有感谢他呢,他却不见了。

我随妈妈走出商场,一边走一边找那个人,希望看到那双不太有神的眼睛。 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     )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然而我没有找到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湿的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显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人山人海 拾金不昧 五颜六色 四下环顾

3在文中画线句子中找出描写聋哑人动作的词语画上”。

4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这里用省略号表达了__的心情。

5想一想,假如后来又碰到了那位聋哑人,“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翠鸟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14分=2+2+2+2+3+3)

(1)张先生已等候在门口。

改变词序,但句子意思不变:

(2)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改成反问句:

(3)屋子里特别热。

改成比喻句:  

(4)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小姑娘 的心灵,像一朵 的花蕾。

(5)仿写句子: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   ;我原想   ,你却  

6)选用以下词语中的2-3个写一段只有一个中心意思、通顺连贯的话。

孜孜不倦   胸有成竹   脱颖而出 熟能生巧 无论…………   

 

 

 

17、按要求写句子。

1.雨打得荷花缸里的荷叶东倒西歪。(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黑蜂是一个过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小草被风吹得左右摇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姐姐把房间收拾好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写句子。

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改写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回想你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情,高兴的事情……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条理清楚,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