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加点的字体标拼音。
蚂蚱(______)(_______) 铲地(_______) 蚌壳(_______) 樱桃(_______) 拴住(_______)
烟波浩渺(_______) 篝火(_______) 萌动(_______) 旖旎(_______) 澄澈(_______)
瑞士(_______) 平沙无垠(_______) 燕园(_______) 碧波万顷(_______)
点缀(_______) 耄耋(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duī jī rú shān yī běn zhèng jīng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jiāng xìn jiāng yí liáng shī yì yǒu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求,填写相关的古诗句。
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古人常常要面临分别。同样是送别,不同的时间、 地点和送别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离别之情,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__________,_________。”而汪伦送李白则载歌载舞,“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________”。以此表达老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则以酒相送:“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而诗人高适在《别董大》一诗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朋友,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⑵古诗虽然多为描绘现实生活,但也不乏蕴涵着深刻道理的诗句。朱熹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汲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而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强调习作要从多角度观察,多侧面描写,从而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4、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香又甜 搬桌子 神气极了 一个比一个好
又___又____ 抬_____ ____极了 一___比一___
5、人们通过长期的细心观察,发现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有各自的特征,于是创造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浯,如果我们细细咀嚼,就会品出许多味道来。仿照例子,根据词的不同意思,写出相应的问语。
例:狼藉——形容乱七八槽,杂乱不堪的样子。
蜂拥——____________________
雁阵——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雀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充古诗再填空。
煮豆燃豆萁, 泣
,相煎何太急
本诗的作者是( )的( ),诗的名字是( )
7、古诗阅读。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诗中“泊”的意思是__________。
【2】这首诗写得“有声有色”。诗中表示“声音”的词是__________,表示“色彩”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我还能默写出他的另一首
《绝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弄冰的情景。
“稚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弄冰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____________
【4】弄冰结局。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5】你小时候玩过冰吗?你是怎样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①森林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
②当你走进森林,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森林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人们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到这座工厂自然就会感到舒心、惬意。据测算,二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千克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
③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感到城市里的噪音越来越大。森林具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还有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也有一技之长,它们都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有人测验,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内可以放出五十千克植物杀菌素,所以森林内的细菌就很少,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多则三四百个,少则五六十个,而空旷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
【1】短文主要围绕“___________”这句话写了森林的作用。
【2】“二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具体说明了森林替人类________________的贡献。
【3】请你用波浪线画出写森林是净化城市的功臣的句子。
【4】根据短文给森林补充美称。
(1)天然的______器 (2)生物的______机
(3)防______的卫生员 (4)______的消声仪
(5)二氧化碳的________者
【5】请你设计一条保护森林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海底飞船
①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姊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
②我国这一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构造独特,它长8米,宽3米,高3.4米,是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的。从外观上看,“海底飞船”呈一椭圆形球体,酷(gào kù)似 一头小鲸鱼,能容纳3个人: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在潜水器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密封的玻璃舷(xuán xián)窗,透过它潜水科学家可以看见外面的神秘世界。那么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原来它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当需要在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就可以工作了;它的两只机械手,可以抓取75公斤的矿物。当需要上浮时,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这种设计是为了尽量节省蓄(chù xù)电池的能量,使它能够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达到7个小时。
③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和采样、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如: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又如:1994年俄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再如: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裂缝,同时还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
④在军事上,载人潜水器可以直接为建设海底军事基地服务,还可以直接参与现代水雷战,完成潜艇(tǐng tīng)救生和水下捞救等任务。
⑤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文中“海底飞船”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条理清晰,第二自然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三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仔细阅读《唯一的听众》片段,回答问题。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 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 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 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常常( ) 唯一( ) 慈祥( )
【2】用文段中“尽心尽力”这个词语造句。
尽心尽力: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描写的角度看,该文段主要是对老人的______方面的描写,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的心情。
【4】文段后面说“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发挥想象,写出这时作者内心会想些什么?
12、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雪白的牙齿. …她的衣服全是黑色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文中的“她”指___________。
【2】写出小说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们几个孩子( )掉棉袄,( )出家门,( )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来了!我们( )到了她,我们( )到了她,我们( )到了她,我们( )到了她。她在柳枝上( )秋千,在风筝尾巴上( )哇(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 ),在桃花、杏花枝头( )……
【1】这段话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把下列字填入括号里。
荡 脱 听 看 冲 触 奔 闻 笑 摇 叫 摇
【3】第2题中的词语都是表示(______)的词语。
【4】我也能写出这样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这段话中的“她”指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我能行:
苗 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1)这个片段节选自《 》 ,作者是( )。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 A.有才能的人 B.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 C.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①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
②选的都是高才生。 ( )
(3)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贯通的人才。
(4)文中的小苗指的是( ),大树指的是( )。
(5)你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介绍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老祖母只好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都讲给她听。(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欢叫着:“我们在这儿多么快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月的小猫们是生机勃勃、天真可爱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1)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如果李明很着急,我会这样写:
李明___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
(2)只是一瞬间,火箭就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用上加点字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例:是谁来呼风唤雨的?当然是人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2)踏上比赛场,我紧张得双腿发软,咬紧牙关,脸上一阵青一阵白。(长话短说)
_________________
(3)例:那条狗高兴、害怕、发怒的时候都叫。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害怕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小豆豆画画、看书、做家务的时候都唱歌。
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练兵场(按要求完成句子)。
(1)兴安岭多美呀:有青松、白桦,还有野花。(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丛里还隐藏着小红豆。(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不改变原意,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果你们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6分)
(1)金鱼在水中快乐地跳舞。(照样子写一个句子)
(2)这是有趣的一本童话书。(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改为反问句)
21、我写我心。
你的爱好是什么?是品味艺术,还是体育锻炼?你为什么对它那么着迷?请将“我是__________迷”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作时着眼于具体的事件;②主题鲜明,语言流畅;③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