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2025年高考模拟(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1)《月光曲》这里指贝多芬的《( )》,又名《( )》或《( )》,作于1801年。

(2)《月光曲》是一个( ),讲述了( )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皮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红通通的(   )  金灿灿的(  )

弯弯的(   )   绿油油的(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细细的溪水,流着________,流着________。灰白色的________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写梅与雪的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长处必然也有短处;唐代诗人王翰在《_________》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勇气;老师常引用____________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我们写作时要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3.关于学问,我国古代有很多名句。“好问则裕,____________”出自《尚书》;韩愈说“_______,孰能无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慎思之,____________,笃行之。”出自《礼记》。

4.书中蕴含丰富的哲理。小强放学回家不洗手就吃东西,妈妈告诉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陀螺》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人就如陀螺一般,不要只看外表,要看内在,正如作者在文中所引用的一句古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书中有伟大的人物:____________的梅兰芳,____________的周恩来,____________的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__的盘古……(填四字词语)

4、把下面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神机( )( )       ( )( )自禁   ( )谋划( )

手忙( )( )       ( )( )欲试   ( )有成( )

(1)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自己_____________。(选择上面合适的词语填空)

(2)画“ ”词语含有身体部位,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画“        ”的词语为“AABC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

5、形近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____________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_______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把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是一位中国诗人、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和散文家。

【3】诗歌中出现了两次“风雨”,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古诗练习。

夜绩麻,          

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的字词。

(1)绩麻:_____   (2)供:_____

【3】诗中的人物在干什么?用“√”选出。

A.耘田( ) B.绩麻( ) C.在树下休息( ) D.学种瓜( )

【4】这首古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用“√”选出。

A.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繁忙生活。( )

B.孩童学习种瓜的情景。( )

C.大人忙忙碌碌种地,小孩玩耍的场面。( )

【5】古诗后两句体现出了儿童的________

【6】“村庄儿女各当家”指什么?(  )

A.家里的儿子或女儿当家做主。

B.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当家做主。

C.村庄里的男男女女各自主动担负起田间和家里的活。

【7】诗中流露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

A.对孩童的讨厌之情。

B.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C.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8、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习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这首诗中,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穷人》片段,回答问题。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文中忐忑不安字是___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部。的意思有: A 安全;B安装;C安定。在文中应取______

2   画出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认真读读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并且联系上下文,这样做指的是______________。从中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

4桑娜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最后说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请你发挥想像,说说这时桑娜可能在深思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的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      这棵小花苗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   真勇敢

【1】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空缺处加上标点。

【2】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填一填。

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最开始_____________,它感到__________;但当它靠自己的_____爬到墙顶上后,它感到很__________,孩子们都夸小花苗_________________

【3】谁真正帮助了小花苗?为什么?(       

A.蜜蜂。因为它替小花苗用力推墙。

B.蜗牛。因为它让小花苗转换思维爬上墙。

【4】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用“/”画去片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既表明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还起到_______的作用。

【3】想想现实生活中,它们又会是什么呢?

千里眼:_________ _________ 顺风耳_________ _________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本用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盛开。片段引用这两句诗,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一句话概括出片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并完成练习

曹冲称象(节选)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土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竟然 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2】第 1 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

【3】称象的过程可以分为哪三步?

(1)____

(2)____

(3)____

【4】这段话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自此孟姜女日夜思君,茶不思,饭不想,忧伤不已。转眼冬天来了,大雪纷纷,姜女想丈夫修长城,天寒地冻,无衣御寒,便日夜赶着缝制棉衣,边做边唱起了自编的小曲:"月儿弯弯分外明,孟姜女丈夫筑长城,哪怕万里迢迢路,送御寒衣是浓情。"

一夜之间,做好棉衣,孟姜女千里迢迢,踏上路程。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知饥渴,不知劳累,昼夜不停地往前赶,这一日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

1以上选段选自______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

2文中的孟姜女为什么要去长城呢?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麻雀(节选)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选文是按照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事情的起因是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猎狗想吃它;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猎狗退却,“我”带着它走开。

【2】理解加点的字词,再完成练习。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落”字换成“飞”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这句话中,“绝望”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猎狗走后,老麻雀和小麻雀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你为文章加一个精彩的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改为陈述句)

2.一根根枝条被王大伯剪了下来。   (改为“把”字句)

3.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   (改为比喻句)

4.张华学习很好。 张华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可能肯定已经爬到山顶了。(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象句子描写的情形,然后照样子写句子。

例: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_________________

17、大风吹得树枝乱摆。(换一种说法,句子意思不变)

字句:

字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根据示例,仿照着写一写。

例: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

(3)修改下面的语段。(共两处错误)

今年全国将有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江苏是试点省份之一,在沿江8市20所中小学试点开办京剧课。除此以外,江苏还将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引入教学。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孩子掉到了缸里。(扩写句子)

2、好美的鲜花啊!(仿写句子)

 

20、请你读读展厅电子讲解屏上的句,体会句中加点字严谨准确的特点,并照样子介绍一个事物。(语文园地知识点)

小盗龙生活在距今1.2亿年前的早白垩(è)世,常见体长60厘米,身体和喜鹊一般大小

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就会慢慢浮现在眼前。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围绕中心意思选材,把内容写具体。2.表达真情实感。3.字数在45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