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2025年高考模拟(5)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课内阅读

春节,你不要走(节选)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红灯、贴春联;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这一天,要吃饺子、吃汤圆……这一天,要扭秧歌、耍狮 子、舞龙灯、划彩船、踩高跷……这一天,我们小孩还要敲着小鼓小锣,走遍大街小巷——“咚咚咚”“锵锵锵,新年的锣鼓声报告春天来到了。呵,什么好看 的、好玩的、好吃的……都汇到一起了。啊,春节到了!春节真好,春节真好!

1】这段话出现了       这一天

2】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红灯         )春联

     )新衣         )饺子

     )秧歌         )狮子

     )龙灯         )彩船

3】照样子写写。

家家户户(AABB                     

咚咚咚(象声词)                     

 

2、看拼音写词语。

yì tiān____  èr yuè____   sān tiān____ shí sì____ sì shí____

bā yuè____  bā rì ____   nǚ ér____ nǚ rén____ kāi mén____

kāi shuǐ____ tiān shànɡ____ kě kǒu____ kě shì____ bú shì____

dōnɡ xī____ shān dōnɡ____ shān xī____ rì yuè____ ér zi ____

3、这些声音真好听。

公鸡啼鸣________________   鸭子成群________________

深夜犬吠________________   青蛙聚会________________

小羊高鸣________________   人声称赞__________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sān xiá ā   yí   wán  zhěng   qiǎng d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ōng  jiàn fāng  biàn   bāo  hán   zhǐ  zhē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____________    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官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剑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完成练习: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敕勒歌》是__________朝民歌。诗歌表达了草原牧民赞美草原、热爱家乡的情感。

3请你在诗中用横线画出属于动态描写的诗句。

7、课内阅读。

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将古诗《山行》补充完整。

【2】首句由下而上,“_______”字点明深秋季节;“_______”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_______”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诗中按由__________的顺序,先写远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着眼于_______处的_______,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晚秋美景图,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诗中“远上”一词能否改为“远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①排闼( ):闯进门来。闼,小门。

1湖阴先生住的家和环境怎样?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山排闼送青来"与"开轩面场圃"(《过故人庄》)比较,写法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类文阅读。

九龙壁

九龙壁,高五米,长二十七米,厚一点二米。在影壁的正反两面,用七色的琉璃砖分别镶嵌成九条巨龙。它们色泽鲜艳,形态逼真,像是在腾云驾雾,要冲出影壁,飞向天空。你看,一条黄龙和一条紫龙正在争夺一个火球。它们瞪圆了双眼,怒目相视。黄龙叉开四( ),伸出了锐利的尖钩;那条紫龙也不示弱,傲慢地摆动着尾巴,轻蔑地瞟着对方,仿佛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敢和我( )量吗?

这对巨龙正在挑战,那对巨龙已经开战了。只见蓝、白两条龙,翻滚在汹涌( )( )的碧涛之上,穿( )于险峻的山峰之间。这一场恶斗,真是惊心动魄啊!

再看看其他几条龙,也各有特色。有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有的回首遥望,呼唤同伴……它们形态各异,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面对这刻画精致的九龙壁,我不( )感慨万分。我们的祖先,真是心灵手巧,多么聪明呀!九龙壁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在文中的括号里给带点的字注音。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精美——(   ) 轻蔑——(   )

(3)按要求从文中摘录成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含褒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含贬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  画出文中过渡句。

(5)“____”画出概括描写九条龙特点的语句。

(6)3自然段中共有______________句话,它们之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其中第二句是________句。

 

10、阅读文章,完成题目。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选自语文教材《鲸》人民教育出版社)

【1】文段介绍了鲸的(   

A.嘴巴

B.体积

C.长度

D.大小

【2】文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可多选)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作比较

【3】图里的是广州塔,它有什么鲜明的特征?请结合资料,运用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资料】广州塔建筑总高度600米,外框筒由钢柱和钢椭圆环交叉构成,最小处直径只有30多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延伸阅读

身陷囹圄,宁死不屈

①1935年1月中旬,为接应红十军团主力部队,方志敏毅然重返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

②1月29日,方志敏被俘。

③一天晚饭后,敌人的一位军官亲自提审方志敏。他推心置腹似的对方志敏说:“方先生,我忠告你,你们已经一败涂地,你又何必钻牛角尖?像你这样杰出的人才,国民党会给你高官厚禄的。”

④方志敏打断他的话,说:“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将功名利禄视为粪土。”

⑤“方先生,信仰要实现得几百年。何必当傻子,识时务者为俊杰。”

⑥方志敏站起身来厉声说道:“革命者宁可被敌人残杀,也绝不投降,要我屈膝投降,休想!”

⑦劝降不成,敌人没有马上将方志敏处死,而是把他转入所谓的“优待号”房,幻想以此来“感化”方志敏。

⑧方志敏针对敌人想从他身上得到革命根据地情况的心理,将计就计向他们提出要纸和笔写东西。敌人一听方志敏要写东西,喜出望外,以为方志敏真的要写“口供”呢,所以赶紧准备纸和笔。

⑨就这样,在遭受囚禁的几个月中,方志敏以对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在牢房里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十几万字的壮美篇章,展示了他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屈的革命意志。,对于宁死不屈的方志敏,敌人已无计可施,秘密下了处决令。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市下沙窝为国捐躯,年仅36岁。

【1】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主要讲了他被俘之后,__________,最后为国捐躯的故事。

【2】第④自然段中的“将功名利禄视为粪土”中的“功名利禄”指的是_____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方志敏( )的品质。

A.刚正不阿       B.艰苦朴素       C.自强不息

【3】为了让方志敏归顺国民党,国民党使用的手段有哪些?在正确的后面打“√”。

(1)利用高官厚禄来引诱他。( )

(2)将方志敏转入所谓的“优待号”房,打算以此来“感化”他。( )

(3)无计可施,秘密处决了他。( )

【4】从方志敏以身殉国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他有哪些可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哦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1】写出反义词。

温和----_________ 淹没----_________ ----_________

【2】请用“有时候……有时候…… 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1】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热烈欢迎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条条龙船”、“一串串花炮”指的是什么?(   

A.江面上有一条龙船驶过,有一串花炮升上天空。

B.江面上有许多条龙船驶过,有许多花炮升上天空。

14、阅读。

遇见(张晓风)

①一个久晦后的五月清晨,四岁的小女儿忽然尖叫起来。“妈妈!妈妈!快点来呀!”我从床上跳起,直奔她的卧室,她已坐起身来,一语不发地望着我,脸上浮起一层神秘诡异的笑容。“什么事?”她不说话。“到底是什么事?”她用一只肥匀的有着小肉窝的小手,指着窗外,而窗外什么也没有,除了另一座公寓的灰壁。“到底什么事?”她仍然秘而不宣地微笑,然后悄悄地透露一个字。“天!”

②我顺着她的手望过去,果真看到那片蓝过千古而仍然年轻的蓝天,一尘不染令人惊呼的蓝天,一个小女孩在生字本上早已认识却在此刻仍然不觉吓了一跳的蓝天,我也一时愣住了。

③于是,我安静地坐在她的旁边,两个人一起看那神迹似的晴空,平常是一个聒噪的小女孩,那天竟也像被震慑住了似的,流露出虔诚的沉默。透过惊讶和几乎不能置信的喜悦,她遇见了天空。她的眸光自小窗口出发,响亮的天蓝从那一端出发,在那个美丽的五月清晨,它们彼此相遇了。那一刻真是神圣,我握着她的小手,感觉到她不再只是从笔划结构上认识“天”,她正在惊讶赞叹中体认了那份宽阔、那份坦荡、那份深邃——她面对面地遇见了蓝天,她长大了。

④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仍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⑤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暗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漫地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⑥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靠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条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⑦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馀,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⑧我至今仍然常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种子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长成,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1】查字典(见下图)文中“秘而不宣”中的“宣”字的意思是_______(填序号),文章中,“秘而不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宣 xuān:①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传 ~布 ~誓 心照不~;②宣召;③疏导:~泄;④指宣纸:玉版~ 虎皮~。

【2】作者写了两次“遇见”,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了哪两次遇见?

遇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遇见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中,“我也一时愣住了”的原因是(       

A.女儿脸上神秘诡异的笑容。

B.我看到一尘不染、令人惊异的蓝。

C.我看到窗外另一座公寓的灰壁。

D.女儿在生字本上认识了蓝天。

【4】第③自然段中,“我”觉得她长大了的原因是(       

A.她已经认识了“天”这个字。

B.她认识了天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C.她知道抬头看见的那一片就是天。

【5】请你细读文章④-⑦自然段,作者第二次“遇见”过程中,心情不断地发生变化:

暗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以“遇见”作为文章的题目,你觉得怎么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

大王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这里的风景这么美,真叫人流连忘返。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板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例: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1)春雨就像__________一样轻轻地落到地上。

(2)_______就像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1.睡梦中的小芳被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看图写几句话,不会的字写拼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