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5年高考模拟(5)语文试卷-有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照样子或按要求填一填。

(1)___的草地             急得___

(2)口——(咬)             (叫)             (啪)             ( )       ( )

(3)百战百胜                    ( )( )       ( )( )

2、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_____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_____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

3、奇奇不理解联系上下文表达感受这一方法,找来了一首诗,请你帮他演示。

雨下过之后

乌云仿佛长了翅膀

在快速移动

月季的叶子

仿佛还沉浸在悲痛之中

它小心地把泪水托住

仿佛托着一小片怀念

画线句中为什么说月季的叶子仿佛还沉浸在悲痛之中?

由上文的“_______________”和下文的“______________”可知月季的叶子不是真的悲伤流泪,而是______________,体现了诗歌丰富的______________(填特点)。

4、小小书法家。

bān bó shēng chuāng   dài  tì   cāng  sāng

(   )   (   ) (   )   ( )

shū jí qī hēi   guăi jiăo   wā  jué 

(   )   (   ) (   )   (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爱的教育》是_______(国家)____________(谁)写的日记体小说。这部小说写了一个四年级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表现出了人们对祖国和人民、父母和兄弟、老师和同学的深厚而真挚的爱。

(2)《在柏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微型小说,表现了___________这一主题,文章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的可怕。”作为结尾,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3)《桥》一文结尾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只有敬亭山。

1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

3这首诗通过对________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__________的感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其中“厌”字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字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字解释为________

4根据意思写诗句。

(1)天上的鸟儿都向着高空飞走了,孤独的一朵云也不愿意留下,悠闲地向远处飘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古诗两首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将诗句补充完整,写在诗中的横线上。

【2】“穿”在字典中有3种解释:

①破;透;②通过(空洞、缝隙、空地等);③把衣服鞋袜等套在身体上。

“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穿”应选第______个意思;“即从巴峡穿巫峡”中的“穿”应选第_______个意思。

【3】《从军行》中,将士们身披金甲,心里想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凉州词》中,将士们听着羌笛,心里想着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之处?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写出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全诗描述深秋时候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景色。

(2)诗中点明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诗人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材料阅读。

枇杷酸·枇杷甜

入夏的天,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老汉卖完枇杷的时候,天竟哗哗下起了大雨,他赶紧在一家“凌氏修理店”门前避雨。狂风裹着豆大的雨点跟踪而来,老汉不得不挪进修理店内。

老汉试探地问正在修电视的师傅:“师傅姓凌吧?凌师傅抬起了头。

“我是三桥村的。”老汉怯怯地说,“您看,能不能借把伞给我,下次赶集我保证还您。”

“没问题。”凌师傅爽快地答道。

凌师傅的妻子听到谈话,急忙从里屋钻出来,①狠狠地瞪了凌师傅一眼。凌师傅没理会,径直钻进里屋。妻子也跟了进去,拽了男人一把衣角,一直低声埋怨。凌师傅甩脱妻子的手,②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妻子窝了一肚子火不好发作。

凌师傅从里屋拿出一把自动伞递给了老汉。老汉撑起伞转身欲走,凌师傅说了一声“等等”。老汉以为凌师傅接受了妻子的暗示,反悔借伞,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凌师傅从里屋翻出了一件外套递给老汉,说:“看您冷得牙齿打战,快穿上,别冻着了。”老汉穿上外套,顿时全身都暖了。

老汉走后,妻子噼里啪啦一顿数落:“你学雷锋真是学到家了,借了伞还送衣服,我看这次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没见过哪个人像你这么傻!”凌师傅没跟妻子拌嘴,只扔下一句话:“女人就是小心眼。”又干活去了。

第三天,老汉上街来了。老汉将伞和衣服还给了凌师傅,还递上一袋金灿灿的枇杷。凌师傅推辞了几次,老汉就说:“那天多亏您借伞和衣服给我,要不然,我非害一场大病不可。要是害了大病,我那一山的枇杷就完了。与那一山枇杷相比,这袋枇杷算得了什么?”

凌师傅剥了一颗枇杷,扔进嘴里,立刻吐出一颗乌溜溜的细核来,直咂嘴道:“真甜!”又剥一颗塞进妻子的嘴里,她双眼眯成一线天:“好酸!”凌师傅抢过话:“是你的心酸了。”凌师傅的妻子向来爱吃枇杷,可这回老汉送来的那袋枇杷,她再没动过。

【1】对于老汉借伞,凌师傅和妻子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根据内容,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主动借衣     ②一顿数落     ③爽快借伞     ④低声埋怨

凌师傅:( )——( )——(夸枇杷甜)

   子:( )——( )——(说枇杷酸)

【2】本文出现了两次“狠狠地瞪”,请联系上下文,分析人物心理活动。

第①处:妻子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处:凌师傅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凌师傅。

【4】本文着力刻画凌师傅的人物形象,对妻子的描写是为了(     

A.侧面烘托

B.点面结合

C.首尾呼应

D.动静结合

【5】面对老汉送来的枇杷,凌师傅吃了直夸“真甜”,妻子吃了却说“好酸”。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老汉信守承诺送回衣服和伞,枇杷的甜包含着互相信任的味道。

B.妻子觉得枇杷酸是因为生病没有胃口,不想吃。

C.凌师傅帮助别人得到了快乐,所以觉得枇杷很甜。

D.因为当时不信任老汉,妻子吃起枇杷心里别扭,觉得酸溜溜的。

【6】本文和我们读过的《桥》《穷人》都是小说,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以下关于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不恰当的是(     

A.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

B.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C.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D.小说中的人物特点都是单一的,只需抓住一个特点评价人物。

10、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游黄山

【材料1

在黄山中,不但要低头看山,还要面面看山。因为方向一改变,山的样子就不同,有时竟完全两样。例如从玉屏峰望天都峰,看见旁边一个峰顶上有一块石头很像一只松鼠,正在向天都峰跳过去的样子。这景致就叫松鼠跳天都。然而爬到天都峰上去,这松鼠却变成了一双鞋子。又如手掌峰,从某角度望去竟像一个手掌,五根手指很分明。然后峰回路转,这手掌就变成了一个拳头。再如罗汉拜观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梦笔生花”“整鱼驼金龟等景致,也都随时改样,变幻无定。

(摘自丰子恺《黄山印象》)

【材料2

黄山风景区导览示意图

【1】读材料1,关于游览黄山,下面哪一项说法是不恰当的?(  )

A.要面面看山

B.要严肃看山

C.要低头看山

D.要展开想象看山

【2】读材料1,在黄山要面面看山的原因是什么?(  )

A.四处是山峰

B.云雾很浓重

C.山上有动物

D.角度变,景不同

【3】读材料2,要游玩慈光阁,需要前往黄山的哪个景区?(  )

A.松谷景区

B.温泉景区

C.云谷景区

D.西海景区

【4】读材料2,游玩黄山景区不能使用哪种交通方式?(  )

A.搭乘索道

B.乘坐缆车

C.步行

D.骑马

【5】从阅读材料中可以发现,丰子恺写的是黄山的哪一种奇景?(  )

A.黄山云海

B.黄山温泉

C.黄山奇松

D.黄山奇石

【6】根据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从玉屏峰望天都峰,能看到旁边峰顶的石头像鞋子

B.从不同的角度看手掌峰,它分别像手掌与拳头

C.游览黄山,观看角度不同,看到的景致也随之产生变化

D.从导览图来看,黄山已是开发程度非常成熟的景区了

【7】“松鼠跳天都”等景观的得名源自人们的观察与想象。请从材料中选择一处感兴趣的景观名称,根据其名称展开合理想象,写出相应的景色____

【8】依据材料2地图指引,从温泉站出发,前往黄山最高峰莲花峰。请你设计一条最简便的路线___。(提示:采用什么交通方式,经过哪些景点。)

11、课内阅读。

桥(节选)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shēn yín( )。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她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读文中的拼音,把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理解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一个拟人句,并说说作用。

【3】选文中写“木桥”“水”等都属于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

【4】“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句中的“丈夫”指__________,“儿子”指__________。文章结尾才揭示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种写法叫什么?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

【5】你觉得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着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你的理解。

这是一位__________的老汉! 这是一位__________的老汉!

这是一位__________的老汉! 这是一位__________的老汉!

12、阅读小天地。

小雨沙沙

小雨点,沙沙沙,

落在花园里,

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沙沙沙,

落在池塘里,

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雨点,沙沙沙,

落在田野里,

苗儿乐得向上拔。

小雨点落在( )里、( )里、( )里。

【1】想一想,小雨点还会落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小雨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带刺的朋友(节选)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猬一家子出来散步了!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刺猬们惊慌了,调过头来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这时我才发现,小刺猬很乖巧,总是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怵怵地吃吃停停。大刺猬倒像不认生,(juē) 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着孩子,像是说:孩子们,大胆些,他是不会伤害我们的。

爸爸走出屋来乘凉,见我身边围着几只刺猬,先是一愣,随后坐在我的身边,脸上泛起满意的笑。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是我家的大黑狗来了。

我刚站起身,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头,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调过头去,“昂昂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黑狗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回头看看,这几个刺猬又在悠闲自得地吃着我送的东西哩。

1连一连。

缓缓地       享受

紧紧地     游着

悠闲自得地   吃吃停停

怵怵地   缩成一团

2吃东西的时候小刺猬和大刺猬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来。

3刺猬的护身法宝是_____,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就会___

4关于刺猬的歇后语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一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每一次,父亲都不惧风雪,护送弟弟,坚持治疗。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②还是一个冬季。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我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③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父亲临走前,抚着我的头,叮嘱道:“娃儿,好好念书,冬天快过去了。”

④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让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⑤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感谢你,父亲。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拮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列举了父亲的两件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①自然段中的“不惧风雪”一词概括了父亲面对风雪护送弟弟时的表现,请将这一情景进行具体描写。(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的话“冬天快过去了”仅仅是指冬季快结束了吗?还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父亲的话对我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世界不就变得白茫茫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吹泡泡的肥皂水被我不小心弄洒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庆龄回答道:“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把表弟的头发剪得乱七八糟。(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关联词语将下列句子分别合成一句话。

1.太阳离地球太远了。太阳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太阳。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缩句)

___________

(2)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照样子写一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3)绚丽的晚霞,柔和的微风,归巢的鸟儿,绘成一辆自然的田园风景画。(仿写句子)

高大的教学楼,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我们可爱的校园。

(4)这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面句子的提示语改在中间,意思不变。

妈妈笑着说:“我早就知道了,你一直在努力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20、改写成带句号的句子。

小画眉欢快地唱起歌来,歌声不是挺好听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妙笔生花

北斗三号,天问一号,月兔五号;从一箭双星到一箭十三星,几代航天人辛勤耕耘,永不止步。我们一样努力,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都是宝贵的财富。

有人认为丰富的知识是财富,有人认为纯真的友情是财富,也有人认为善良的美德是财富。其实,挫折、勤奋、诚信、开心、包容……都是财富。请围绕“财富”这个中心,以“我的财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要想清楚自己想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