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嫌_____ 梳______ 谎______ 枕_______
谦_____ 疏______ 慌______ 沈_______
愉_____ 塔______ 旷______ 培_______
榆_____ 搭______ 矿______ 陪_______
2、在括号中写出可以替换句中加点部分的词语。
1.我在雪地上发现了小猫留下的脚印(yìn)。(__________)
2.他在运动会上表现出众,受到老师的表扬。(__________)
3.小猴子们正在四处寻觅食物。(__________)
4.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____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央(______)渴(______)现(______)洪(______)爪(_______)
秧(______)喝(______)观(______)哄(______)抓(_______)
4、在阅读中爱上文学。
《穷人》是 国著名作家 根据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们》改编的小说。课文题目中的“穷”是指渔夫一家和邻居西蒙的 很贫穷,但他们的 是富有的,这也是作者伟大人格的体现。课外,我计划读他的作品《 》……
5、照样子填空。
一(艘)轮船 一(______)春风 一(______)树林 一(______)旗子
遥远的(山村) 快乐的(______) 香甜的(______) 清澈的(______)
(爬)楼梯 (_______)喇叭 (_______)龙舟 (________)地板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高山险峻,铁链加身,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是谁,深受酷刑却无怨无悔? 但
啊!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
送来光和热,送来人类新纪元!
【1】结合自己的理解把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2】我知道这首诗歌赞美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他最让我佩服的地方是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解释下列字、词。
(1)题: (2)缘:
(3)不识: (4)西林: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苏轼。前两句诗写了诗人从 、 不同的角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 的感觉。前两句诗的意思是 。
【4】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8、日积月累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
。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的______________。
【2】把这首诗补充完整,并说说所补充的诗句的意思。
9、课内阅读。
①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②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不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比较哪句表达效果好,说说理由。
(1)太阳的温度很高。
(2)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阅读选文第二段,完成下面表格。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登山人
三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走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他望了望那险峻的山势,摇了摇头。说:“我还是适可而止吧!”于是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勇敢攀登,知难而进,几次跌倒,几次爬起,不畏难,不气馁,终于攀上了峰顶。
几天后,三个人见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是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
第二个人说:“登上峰顶太费力气,还是我适可而止好。”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
【1】解释词语。
气馁:____________________
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短文中的词语,概括三个人登山的情况。
第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公鸡脸红了
白兔、松鼠和公鸡都住在森林里,他们是邻居。
一天,白兔向公鸡借篮子。公鸡说:“你去别人家借吧。”白兔只好走了。松鼠让公鸡帮他解开蝴蝶结。公鸡说:“你让别人给你解吧。”松鼠也只好走了。
夜里,外面打雷下雨,公鸡家的房子漏雨了。公鸡让白兔、松鼠帮他盖房子。白兔、松鼠同意了。于是,公鸡的脸红了。
【1】“他们是邻居”中,“他们”指谁?用“ ”在文中画出来。
【2】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X”。
公鸡的邻居们有困难找他帮忙时,他热心地帮助了大家。(______)
在公鸡需要盖房子时,他的邻居们热心地帮助了他。(______)
【3】公鸡的脸红了是因为( )。
A. 他干活干得太累了
B. 他觉得自己太小气了
12、我会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的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芦兜粽”: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芦兜叶来包,里面放有配料,分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等;咸的呢,就是咸肉、烧鸡、蛋黄、干贝、冬菇、叉烧等。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芦兜叶香,弥漫整个厨房。
【1】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 )。
A. 元宵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2】端午节“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有( )的习俗。
A. 包饺子 B. 包粽子
C. 赏圆月 D. 吃汤圆
【3】端午节是为了( )。
A. 纪念屈原 B. 纪念杜甫
C. 纪念李白 D. 纪念黄帝
【4】短文中的画线句子主要写的是什么?( )
A. 包粽子的方法 B. 包粽子的过程
C. 包粽子的时间 D. 包粽子的材料
【5】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咕咚(节选)
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1】“咕咚”是( )
A.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
B.可怕的怪兽。
【2】大伙都笑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喊救命的声音。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老龙王对海力布十分感激,要重谢他。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性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违背——( ) 崩塌——( )
【2】海力布是怎样得到宝石的?
___________________
【3】打猎时海力布听到了什么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力布为什么变成了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
15、接着仿写句子。
小溪叮咚,流向__________;河流潺潺,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汹涌澎湃。
16、改写句子。
1. 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箱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十分高兴。
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老师说:“我要仔细检查一下门窗才能回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爸爸对妈妈说,他明天要去开会。(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荷叶挨挨挤挤的,白荷花在这些荷叶之间冒出来。(把句子改为比喻句,使句子更优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雨滴滴在雨伞上。(运用拟人修辞,使句子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呢?”小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情景,把小丽的动作、神态补充完整)
17、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2)难道我们能被地震这个困难吓倒吗?(改为陈述句)
(3)巴掌大的地方不能踢足球。(改为反问句)
(4)居里夫妇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5)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改病句)
(6)闪电撕破了乌云。(扩句)
18、照样子,长话短说,写句子。
例: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了?”
蔡桓侯派人问扁鹊,他为什么不说话就跑掉了。
我点点头,仰起脸,问他:“老爷爷,您为什么也来爬天都峰?”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鲜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湖面很平静。(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典典说:“爸爸,今晚有‘超级月亮’,晚上我想和您一起赏月。”(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童年的生活多么欢乐!你一定有很多玩得特别高兴、痛快的经历吧?一次有趣的游戏,学校组织的秋游活动,和爸爸妈妈去游玩……选一件你玩得特别开心、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注意把玩的过程写清楚,表达出自己快乐的心情,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