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2025年高考模拟(8)语文试卷-有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图标音调。

 

ma lu ni tu da gu

2、形近字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liánɡ____ ____ qīn xí____

kǒnɡ ____ liáo tiān____ kuān wèi____

shū jí____ fánɡ yù____ yōu shānɡ____ qīnɡ fù____

5、 两个词语来形容小豌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后面的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中秋佳节,望月思亲,情真意切。从你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两句也是通过描写月亮,来表达诗人思念故乡,期待团圆的诗句。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下面对于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组是(     

A.这是唐朝诗人王建写的一首描写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

B.“中庭地白树栖鸦”是写那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

C.“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通过委婉的语气,道出了心中入骨的相思之情。

D.这首诗写得很美,但没有体现“诗中有画”的艺术魅力。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素:____________   (2)札札:____________

(3)章:_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

2《适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绸缪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我最棒。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望洞庭》是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在诗中,诗人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山水美景。

2诗题为《望洞庭》,是什么时候望洞庭的?  

A. 早晨 B. 中午 C. 夜晚

3在正确的解释后面画“√”。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和”的意思是相安、和谐。(  

2)“和”的意思跟“同”相同。(  

3)“镜”指的是一面铜镜。(  

4)“镜”指的是洞庭湖的湖面。(  

4《望洞庭》是一首描写秋天美景的诗,你能再默写出两句连续的反映秋天景色的古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题

一鲸落,众物生

①4月,我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与母船“搭档”完成了2020年首次科考任务。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科学家在本次科考过程中收获了重要成果——在我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

②鲸落,从字面上理解,指鲸死亡后沉到海底的现象。在生物学界,鲸的尸体、坠落的过程以及形成的海洋生态系统等,被统称为鲸落。

③鲸是哺乳动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一般以软体动物、鱼、虾等为食。每头鲸在索饵洄游时会每天吃大量食物,尤其是巨大的须鲸。

④鲸死后,庞大的身躯给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场所,堪称“深海中的绿洲”。一头重40吨的鲸沉到海底,其有机质相当于同等面积至少2000年自然沉降的有机质,可以极大地促进深海生物繁衍。

⑤鲸落并不为人类常见。因为鲸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死亡,人们不能预测;一些鲸的尸骸被冲到了岸边;有些区域的海水深度和相关物理环境,不适合鲸落形成。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自然鲸落不超过50个。

⑥鲸落从形成到完全分解,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长达十年至百年。鲸停止呼吸后,在慢慢沉到海底的过程中,身体内的大量蛋白质等有机物会吸引鲨鱼、盲鳗等生物前来。如果鲸落足够大,其蛋白质可供这些生物吃4~24个月,然后,它们就“心满意足”地散去。

⑦一些多毛类和甲壳类无脊椎动物“蹑手蹑脚”地过来,在鲸落上“安家落户”。这些“机会主义者”能在短期内适应所处环境,一边从鲸落中获取食物,一边将其作为居住场所,繁衍生息。

⑧厌氧细菌在鲸落中大量滋生,进入鲸骨和其他组织,分解脂类,促使硫化氢产生。化能自养细菌,比如硫化菌,将硫化氢作为能量来源,利用水中溶解的氧将硫化氢氧化,获得能量。与化能自养细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得到了能量。

⑨当鲸落中的有机质被消耗殆尽,鲸骨的矿物遗骸在海底变成礁岩,成为生物的聚居地、避难所、“游乐场”,一场盛大而漫长的“鲸落宴”就结束了。

⑩对于生物的生命规律来说,鲸落是海洋生物的自然现象。鲸是海洋里庞大的生物,但它们大多低调、温和,死后也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海洋,这是鲸留给海洋最后的温柔。

(1)“机会主义者”指的是什么?   

A.鲨鱼和盲鳗

B.乌贼和鲈鱼

C.多毛类和甲壳类无脊椎动物

D.虎鱼和鲫鱼

(2)文章第4自然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A.举例子和列数字

B.作比较和打比方

C.作假设和列数字

D.作比较和列数字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A.一个鲸落可供鲨鱼、盲鳗等生物吃4~24个月。

B.科学家在我国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

C.鲸落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D.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自然鲸落在50个以内。

(4)文中大量使用引号,与“心满意足”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深海勇士号”

B.“游乐场”

C.“蹑手蹑脚”

D.“鲸落宴”

(5)有人说,第⑥段中加点字“数”,可以去掉,你赞同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鲸留给海洋最后的温柔”中的“温柔”体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选择题

狼老老实实地跟随着羊群,一点坏事也没干。牧羊人开始一直把他当作敌人一样小心防范,提心吊胆,十分警惕地看护着羊。狼却一声不吭地跟着走,丝毫没有想抢羊的迹象。后来牧羊人不再提防狼,反而认为这是一头老实的护羊犬。一次,牧羊人因事须进城一趟,便把羊留下交给狼守护。

问:狼吃羊了没有?(   )

A.吃了 B.没吃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童年河

赵丽宏

①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

②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接雪弟去上海,可雪弟并不想去。

③乡下房子的后门外面是一条河,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的鸟在唱歌的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水里活泼的精灵。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

④阿爹说上海也有河,叫苏州河,比这里的小河宽得多,河里有很多船,小舢板、大帆船、机器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可雪弟还是不想离开乡下,不想离开亲婆。

⑤亲婆对他说:“雪弟,亲婆也舍不得你离开,不过你妈妈在上海盼你去呢。我的孙子最听话了,去吧。”

⑥听着亲婆的这些话,看着她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巴一张一合,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眼泪就像小虫子在面孔上爬,怎么也赶不走……

⑦离开乡下老家的情景,就像一幅画。

⑧一支竹篙在河岸上轻轻一点,木船就摇晃着在河面上滑动了。老家的房子和宅子边的树浮在河面上,一点点往后退。亲婆站在老宅后门口,一头稀疏的白发在风中飘动,她是这幅画的中心。

⑨亲婆的身影越来越小,终于被芦苇的绿荫遮住了。这时,雪弟突然听见很多人在喊他的名字,一簇簇黑头发在起伏的芦苇梢上一冒一冒地闪现,这是镇上的孩子们在岸上追他呢。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雪弟听不清他们在喊什么,只看到石桥在往后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缩小,最后化成眼睛里的模糊一片……

⑩阿爹坐在船舱里,默默地凝视雪弟:“雪弟,到上海后,你就要上学了。等放暑假,你就可以回乡下来看亲婆,来和你的伙伴们玩。老家不会逃走的,你说对不对?”

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觉自己被当成大人对待了。他喜欢这种感觉。他一边点头,一边问阿爹:“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

“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等家里都安顿好了,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

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不再说话。他在想,上海的新家,到底是什么样子。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不是一样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1)无声无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顿: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赏析下面句子。

(1)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请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你对文章末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奇怪的大石头》

“听说天上常常会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_______。它应该把草地砸了一个_______。可它为什么______?”

(1)写近义词

常常—________   也许—________   非常—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________。它应该把草地砸了一个________。可它为什么________?”

(3)老师推测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4)从李四光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3、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后悔的小刺猬

①森林里有一只小刺猬——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嘴。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小小的机灵鬼。

②可是,这只小刺猬很任(rèn)性。因为就这么一个宝贝蛋(dàn),所以爸爸妈妈疼他、宠(chǒng)他,连吃饭也是爸爸哄、妈妈喂(wèi)的。

③有一天,小刺猬欺()负(fu)了邻居家的小妹妹。小妹妹抹()着眼泪来告状,爸爸妈妈批()评了小刺猬。

④小刺猬气坏了,一口气跑出了森林,连头都没有回。

⑤小刺猬跑进了大沙漠。天黑了,小刺猬迷路了,想吃饭,找不到爸爸和妈妈;想喝水,找不到叮咚流淌(tǎng)的山泉水……

⑥小刺猬蜷(quán)起身子,疲倦(juàn)地睡呀睡。

⑦一直睡了好久,好久。小刺猬再也伸不开身子了,他变成了一个小刺团,人们叫他“仙人球”——没有了鼻子,没有了嘴,要想动一动,再也迈不开腿。

⑧仙人球只能一辈子待在花盆里。

⑨你瞧,每天早上,仙人球的每一棵刺上,都挑着一颗晶莹的露珠。那是小刺猬伤心、后悔的眼泪。

⑩他多么想回到森林里,当个再也不任性的小刺猬。

——选自张秋生《小巴掌童话》,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森林里的小刺猬长什么样子?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________”。

2小刺猬跑进了大沙漠,迷路的他,想吃饭,找不到_____________,想喝水,找不到____________

A.山泉水   B.爸爸和妈妈   C.邻居家的小妹妹

3小刺猬最后变成了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中“任性”的意思是(   )

A.由着性子,毫无约束。

B.性格很好。

C.听从爸爸妈妈的话。

5你喜欢这只小刺猬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把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的宴席,把___________比喻为__________的快餐。深刻写出了阅读与看电视截然不同的韵味。

【4】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改为转述句)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

(3)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缩句)

(4)云雀在树上叫。(改为拟人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加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我以后会在别的地方钓到鱼。  

我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2.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缩句)

3.阳光洒满大地。(扩句,最少两处)

4.连这么小小的愿望都达不到,这是很可悲的事实。(改为反问句)

 

17、句子乐园。

(1)吃一口冷饭,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喝草。(用加点字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早晨,怎样的可爱呢!融冶的风,飘扬的衣袖,静悄悄的心情。(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运用相同说明手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仿照修辞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   )自由战死沙场,(   )给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填关联词)

(2)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被字句)

   

(3)(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蚂蚁的触角(   )摆动得特别厉害。(填关联词)

(4)老虎的吼声特别大。(改为夸张句)

 

 

19、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怎能不充满骄傲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转化器。

(1)鹰和蜂鸟进行斗争。(扩句,最少在两处扩充)

 

(2)蜂鸟在空中翻转盘旋。(改写成比喻句)

 

(3)鹰被蜂鸟刺的遍体鳞伤。(改成字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最近你在生活中观察了什么?是花园、果园、田野、小河厖还是家里养的小猫、小狗……呢?有什么新发现?把你观察到的以日记的形式介绍给大家吧!注意日记的格式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