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景点,学语文。
李滔10岁了,他已经游览过不少地方。其中有三个地方最令他难忘,他在每个地方分别说了一句诗或一句谚语。小朋友,读了下面的语句,你能说出这三个旅游景点的名称吗?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3.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我知道这三个旅游景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夜莺 ( )的园子
( )的计划 ( )的动作
( )的白杨 ( )的卫士
( )的生活 ( )的秀才
3、解释以下词的意思。
(1)楚人:( ) (2)鬻(yù):( )
(3)誉:( ) (4)陷:( )
(5)利:( ) (6)以:( )
(7)弗:( ) (8)应:( )
4、默写。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
②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③______,______。常恐秋节至,______。
④青,______。
⑤今我来思,______。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小彼得是一个( )儿子。他一有( )便到他爸爸做生意的( )去看看。店里每天都有一些( )和( )的账单要( )。皮特( )被叫去把这些( )送到邮局去。他( )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一个( )。
(2)小彼得( ),感到( )!他( )走到母亲的身边,把那60芬尼( )了他的口袋里。
6、课外天地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雨
一( )明月
一( )石头
一( )竹子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的“空”应读 ,它在“空闲”中应读 。“空山”为我们创造的是一种 的意境。
3.这首诗描写的景色是 季的 时分,是从“ ”这句诗读出来的。
4.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明月和松林都被照亮了,泉水从石边流过
B.松林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清清的泉水从河床的石头上流过
5.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新雨、 、松林、 、石头、 、浣女、 ,还有渔舟,描写了美丽的山村风光。想要表达的情怀是( )
A.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B.表达了旅途的愁思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7、古诗阅读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 )庐,笼盖( )四野。
天_____________________,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 )__________________。
【1】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2】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怎样的景象?( )
A.天好像锅底一样,田野到处都是绿色。
B.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
【4】读古诗,想象画面填空。
我看到了(______)的天空,(______)的草原(______)的牛羊。
8、古诗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中,诗人用“____”和“_____”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诗中荷花的特点是___________。
9、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蝙蝠和雷达》片段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jì xì)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mēng méng)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sāi sè)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sì shì)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
【2】“横七竖八”的意思是___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这是个_____句,说明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我能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内片段填表。
实验顺序 | 实验方法 | 实脸结果 | 实验证明 |
第一次 | 蒙上眼睛 | ______ | ______ |
第二次 | ______ | 铃铛响个不停 | |
第三次 | ______ | ______ |
10、阅读理解
最英俊的少年(节选)
会操表演中秃鹤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与侮辱,换得的是众人对他的冷淡。
春节来临前,油麻地小学接到通知:春节期间,将举行全乡四十三所中小学的文艺汇演。剧本选好后,没人愿意扮演伪军连长。
秃鹤主动争取了这个角色。
秃鹤从未演过戏。但秃鹤决心演好这个戏。他用出人意料的速度,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秃鹤要把戏演得更好。他把这个角色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都带回家中。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着。
(甲)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着光头,就当纸月在场,驴拉磨似的旋转着,数着板。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秃鹤就按夏日来打扮自己。但眼下却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秃鹤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到灯光明亮的大舞台演出那天,秃鹤已胸有成竹。《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的掌声,接下来,掌声不断。当秃鹤将大盖帽甩给他的勤务兵,秃头在灯光下锃光瓦亮时,评委们就已经感觉到,桑乔又要夺得一个好名次了。
(乙)秃鹤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桌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
在与纸月周旋时,一个凶恶,一个善良;一个丑陋,一个美丽,对比得十分强烈。可以说,秃鹤把那个角色演活了。
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只管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当他们忽然想到秃鹤时,秃鹤早已不见了。
问谁,谁也不知道秃鹤的去向。是桑桑第一个找到的。那时,秃鹤正坐在码头最低的石阶上,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桑桑听到了秃鹤的啜泣声。
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纸月哭了,许多孩子也都哭了。
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注)秃鹤:陆鹤的外号,因是秃头,大家喊他“秃鹤”。
本段之前的故事是:秃鹤感觉到自己的秃顶是学生戏弄的对象,自尊心受到伤害。他通过不上学来逃避同学异样的眼光。用生姜擦头希望在七七四十九天后长出头发,用戴帽子企图遮掩自己的秃头。当这些都使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时,他索性在广播操比赛时,把自己头上的帽子甩向了天空,导致全校的广播操失控,而错失第一的荣誉。“就这样,秃鹤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与侮辱,换得的是众人对他的冷淡”。从此大家都不喜欢他。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前两段为陆鹤出场做了很好的铺垫。
B.演出时,台下的掌声,评委们的感觉,都反衬了陆鹤表演得成功。
C.陆鹤、纸月和孩子们的哭声,表达了他们演出成功为学校争得荣誉后激动、喜悦的心情。
D.选文情节生动,人物描写细致,场景描写优美,体现了曹文轩小说的写作特色。
【2】(甲)(乙)两段是对陆鹤苦练和演出的精彩描写,请分别在你体会比较深的地方做简要赏析。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演出成功后,秃鹤为什么一个人躲起来哭了?他的眼泪体现出他怎样的心情?纸月他们为什么也哭了?请试着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文中自己体会较深或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春天,阳光灿烂,田野里百花盛开。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一阵阵浓浓的香味。
【1】短文共有________句话,写的是________季的的景象。
【2】春天有灿烂的________;田野里________,散发出浓浓的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1】圈出第1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五彩缤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一句中的“勾住”指( )(填序号)
A.小朋友常被带有香味的水果树绊住脚。
B.水果好闻的香味吸引了小朋友。
C.水果香甜的气味让小朋友的脚也变香了。
【3】给下面正确的说法画上“√”,错误的画“×”。
①“你挤我碰”把果子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果子的数量多。 _____
②“频频点头”把菊花当作人来写,写出了花儿的颜色多。 _____
③“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这句话是说秋天充满了水果香甜的气味。_____
【4】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金黄色给了田野,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国家,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来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起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这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然后轻轻地把蜡烛吹灭。一声危机似乎过去了。
可是那个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蕊重新点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站起来,一边端着烛台一边往门口走。中尉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她知道,厄运即将来到了。蜡烛起来越短,马上灾难就要来临。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气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1】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德军 (①严谨 ②严峻③严密④严厉)的搜查。
【2】把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并说说哪一种说法更好为什么?
【3】第五自然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加点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桂花雨
琦君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很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满觉垅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果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忧,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1.第一段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最喜欢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说说这句话中的“浸”字好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以“桂花雨”为咏叹对象,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改为陈述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
1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1)这句话是___说的,表现了它______和______的性格特点。
(2)给这句话换个说法,使句意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3)这句话是___说的,表现了它______和______的性格特点。
(4)用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别忘加上标点符号。
(1)小马听了老马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立刻_____________
(2)美丽的 门前 盛开着 一大片 鲜花 (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括号里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树上挂满了苹果。(红通通的 粗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马把麦子驮到了磨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句子改为把字句。
①教室被我们打扫干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树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知识的大门被勤奋的孩子打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西蒙的两个孩子被桑娜抱回了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纳兰性德身在万里之遥的边关,怎能不思念故乡?(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
21、习作。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正式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随着对火星的探测和开发,我们未来可能会在火星上生活,那将会是怎样的景象呢?请你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以“火星生活畅想记”为题,写一篇科幻故事。